

生命的重建
¥49.99
现代医疗领域的革命性前沿 生命的自愈即将步现实 革命性的细胞疗法让多年前被认为是幻想的治疗方法逐渐成为现实,医生们摆脱药物和手术刀,用患者的活细胞行治疗。目前全球范围内正在行着超过35000项临床试验,这些试验有希望对癌症、自身免疫性疾病、器官移植、心脏病甚至衰老本身产生重大影响。这些在试验中拯救患者生命的革命性治疗方法将很快推广到整个医学界。 《生命的重建》会带你前沿细胞医学的世界:使人体再生的成体干细胞、3D生物印制成的、平衡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性T细胞、革命性的CRISPR基因编辑技术……你将全面了解这些可以修复人体组织,再造人体肢体和器官,减轻甚至治愈中风、阿尔茨海默症及过敏的全新治疗方法的研究展。 我们正处于医学革命的边缘。细胞疗法代表了一个新的前沿,利用我们自身生物学的力量作为新的“药物”,不仅可以缓解病痛。还可以治愈疾病。而其结果便是,一个更长寿、更健康的人类世界正在被塑造。


你想飞吗,像鸟一样?
¥63.99
你是否做过这样的梦:像鸟一样在空中飞翔?在梦中,你轻松自如地掠过树梢,翱翔、俯冲、嬉戏和躲闪。电脑游戏和虚拟现实头盔能够提升我们的想象力,引领我们飞传说中的神秘空间。但那毕竟不是真的。难怪历有智慧的一些人物,比如莱奥纳多·达·芬奇,会渴望加飞鸟的行列,还致力于设计飞行器帮助自己上天。 这是一本关于飞行的书,从神话中的伊卡洛斯到已经灭绝的、壮观的阿根廷巨鹰,从袋鼯到跳蛛,从莱特飞行器到波音飞机,道金斯描绘出生物为了飞行做出的巨大演化,以及人类为克服地球重力付出的艰辛努力。 科学本身是朝向未知的史诗级飞行,它或是去往其他行星的迁徙,或是心灵的畅想。就像飞行是摆脱重力第三维度,科学也在摆脱日常生活,盘旋地升上想象的精妙高度。


南京城墙护城河体系研究
¥83.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南京城墙护城河体系调查以及遗产价值研究项目的课题成果。南京,坐落在长江之滨,自古便与水息息相关。山水城林融为一体,江河湖泉相得益彰。秦淮河、金川河萦绕其间,玄武湖、莫愁湖点缀城中。这些水系如同血脉,是城市交通运输、生产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这些水系又如身体的皮肤,与城墙一起成为保证城市安全的重要屏障。南京的城墙在明代达到*,成为世界规模*大的古代城垣,而当时的城河体系无疑也是令人惊叹的。


人体是一台奇怪的机器
¥8.00
本书包括生命的起源与形成、生命的起点来源于 “鹊桥相会 ”、生命性别的差异从何而来、生命在母腹中的十月孕育、新生命是怎样来到人间的、生命成长的美妙历程、不断走向成熟的生命、生命的衰老与终结、生命的衰老从何时开始等内容。


逻辑女孩——论辩篇:我们是如何变得更聪明的?
¥40.80
这是一部讲述逻辑学的软科普小书。16岁的陆媛媛要参加学校的辩论赛,她与二师兄陈谋、大师姐李呦呦三人在播客节目“逍遥学派的散步时间”中展了7次对话。这个节目的目标是让普通听众学到一些逻辑学的知识和方法,从而拥有更强的推理能力和论辩能力。就这样过了大约两个月,在师姐和师兄的帮助下,陆媛媛的思辨水平在同龄人中已属翘楚——两个月前她拿到辩题时,只能看着别人滔滔不绝,自己却哑口无言;如今她在辩论中技惊四座,赢得同学们的喝彩。你想知道,她在这两个月里究竟学到了什么吗?


我们应该活到120岁
¥8.00
本书包括生命与人类的自然寿命、生命的特征与活力、生命的限制与寿命、人类的自然寿命、人类的平均寿命、人类长寿的事实、长寿的根本在于养生、科学地认识人体的衰老、哪些因素导致人体衰老、长寿之道,在于养生、长寿老人的生活秘诀是养生、重视养生,益寿延年、掌握养生的基本原则等内容。


目瞪口呆看智人
¥44.80
“智人”的日常生活是什么样的? 在文字诞生以前,他们如何社交、记录? 他们的社会身份差异产生于何时? 他们为什么要培养“专业人员”发展艺术? 在本书的八个章节中,史前史学家弗朗索瓦·邦带领我们近距离观察智人的饰品、墓葬、壁画,不仅回答了以上问题,还以考古专家的视角,向我们展示了史前文明的丰富多彩,帮我们破对祖先的“刻板印象”,了解他们的真实生活,体会他们的古老智慧。 让我们来一场真正的史前穿越之旅,在百万年的时光碎片中,探寻智人主宰世界的原因。


目瞪口呆看地球
¥44.80
地球内部掩藏着怎样的秘密? 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引发了地震、火山爆发和海啸? 地磁场和地球内部活动是否决定了生物化的方向? 宇宙中还存在另一个地球吗? 地球形成于45.5亿年之前,但我们细致微地观察地球内部仅始于短短几十年前。人类钻过的深的井不过12千米,而地心却位于我们脚下超过6300千米的地方。我们对地球的历史有多少了解?对地球的内部性质又有多少了解? 本书用10章内容展示地球科学家的工作,带领我们踏上一场深地心之旅,从地壳断层游览至熔融状态的地核,去了解将我们与我们居住的这颗星球联系在一起的奥秘。


我们在非洲
¥68.60
这是一本充满自然之美、亲近动物、图文并茂的动物观察笔记和纸上“动物世界”。 如果能找回作为一只动物的状态,人会不会比较快乐?在动物的寂静生活里,是不是藏着笨拙的生命谜语? 在和非洲的野生动物做了15年邻居后,作者(非洲的青山)积累了厚厚的一部动物观察笔记,仅通过优美生动的文字和充满生命张力的一手摄影图片,读者就能产生“动物世界纪录片”的观感。 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悉心讲述这些动物的习性和故事,它们是怎样演化而来的?它们是怎么生存的?它们在生态系统中起什么作用?还有作者在跟踪观察它们的过程中,遇到的惊险和有趣的小插曲等。 本书一共分为5个部分:草原,雨林,火山,湿地,海岛。每部分下面有10篇左右的文章,单篇聚焦一个主题,篇幅在4000至5000字。另配有作者多年拍摄和积累的200多幅精美野外世界照片。 文笔优美、富含感情,这是一部有温度的动物学、生态学兼地理学的科普向导。


草木有情:跟着节气寻人间清欢
¥41.00
草木有情,人间清欢。这是一本介绍四时花木、节气旅行、时令风物的生活美学之书。全书以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为主线,书写了全国各地六十余种有人文底蕴和历史背景的树木花草,它们就像一期一会的朋友,等候有情人的定期拜访,在一年一度的相遇、重逢里,互照彼此的成长。作者以童心和文心,记录这些相遇、重逢的美好时刻,昭示一种人与自然相依相生、相伴相长的生活方式,以及从自然获得疗愈与启迪的智慧。 本书配有作者手绘插图、花木摄影百余幅和二十四种时令茶制法,附赠《廿四节气赏花木手册》,用深情、唯美全方位拥抱草木有情世界。


宇宙奥德赛:飞向宇宙尽头
¥41.30
人类历史上首张黑洞照片的真面目是什么? 人类如何发现宇宙有一个起点? 宇宙的未来是永恒的黑暗、寒冷、空无一物? 宇宙奥德赛之旅是从地球出发,按照由近及远的顺序,依次游历以太阳系为代表的行星世界、以银河系为代表的恒星世界、和银河系之外的星系世界,*终到达宇宙的尽头,《宇宙奥德赛:飞向宇宙尽头》是第三本,也就是宇宙奥德赛之旅的第三段旅程,从银河系出发,经过本星系群、室女座超星系团、拉尼亚凯亚超星系团,一直飞到可观测宇宙的尽头。重点介绍了一路上的“风景”和“故事”。本书有两个核心的特点:1. 内容可视化。全书几乎没有数学公式,所有科学知识都转化成了可视化的物理图象,再用通俗易懂的比喻来加以解释。2.故事驱动。为了增加趣味性,书中穿插了海量的科学家的逸闻趣事。 强烈推荐给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8-120岁的“少年”。


火烈鸟的微笑
¥27.00
《火烈鸟的微笑》强调了地球四十亿年的生命历程中,演化的随意性和不可预知性。 作为一名世界著名的生物学家,作者展示了达尔文演化论的基本原理和世界观,对它行了理性、辩证的解释和批判。作者研究自然规律,还对生命现象行了深刻的思索——人类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出现的?世界上令人目不睱的万千物种是怎样演化的?人类和其他生物有什么关系?思考生命起源问题带给人们无穷的快乐和无尽的联想。古尔德幽默的文风与严密的科学逻辑相得益彰。他明白时代会给思想带上枷锁,所以他能够以发展的眼光去看待过去的观,并指出其利弊。同时,通过严谨的实地调查和数据整理,他从自然界的规律中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合理之处,并由此说明了我们该如何看待时代的演化,以及对待差异应该更为宽容的合理性与重要性。*为难能可贵的是作者与生俱来的风趣,使他所写的书生动而有趣。亿万年的地球巨变,毫微间的存亡一瞬,都因古尔德的生花妙笔跃然纸上。


了不起的化学元素3:非凡的材料
¥35.88
材料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相信很多小读者都很好奇,这些非凡的材料是由哪些化学元素组成的呢?那就让我们带着疑问,跟随化学元素向导们来一趟探索材料构成的神奇旅程吧! 本书讲解了超过 100 种炙手可热的材料,它们或以单一元素形式出现,或与其他元素组队出现,涵盖了电子材料、航空航天材料、核材料、建筑材料、能源材料、生物材料等。作为“了不起的化学元素”系列的第三册,本书将抽象的化学知识融趣味 的原创卡通形象和手绘插图中,用轻松易懂的语言为孩子讲述了化学物质的奇妙故事。本书适合对化学元素及材料感兴趣的小读者阅读或亲子共读。


银河角落的科学夜话
¥52.80
在宇宙中,何为永恒? 转瞬即逝的流星来自何方? 给诗人以灵感的梦境与脑科学有何关联? 面对“电车难题”,人工智能会做出什么选择? 人类科技可以让忘记了怎么飞的鸟儿再次学会飞行吗? 这是一本风格独特的科普散文集,涵盖宇宙、粒子、数学与社会学、伦理学、生物学五个方面。日本物理学家全卓树以细腻而富有诗意的语言道出他观察世界产生的思考,讲述在地球这颗银河角落小小星球上的科学发现。这21篇精致的“科学夜话”将会告诉你现实比幻想更加不可思议,让你感受科学的美妙与惊异。


被记忆改造的我们:脑科学的秘密
¥46.50
记忆,它有着神奇的能力,也会犯莫名的错误。我们不懂它如何运作,但总希望它状态绝佳……记忆究竟是什么?我们有几种记忆?记忆容量会到头吗? 本书中,身为神经科学家兼记忆运动员的作者带领我们关注记忆本身:它是什么,它如何运作。作者深浅出地讲解记忆的生理机制、引用神经科学的经典案例与众多实验,并分享专业运动员对记忆的非凡应用。 通过本书,读者能感受到大脑运行的复杂与奇妙,也能客观看待记忆的“不靠谱”,找到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了解记忆为何,才能更好地迎生命中不绝的记忆时刻。


石墨烯的前世今生
¥55.90
从生命起源到工业时代,碳材料的发展与文明进步息息相关。新型碳材料石墨烯的出现会带来怎样的变革?本书回顾石墨烯的发现历程,直面关于石墨烯“一股脑吹捧”与“一棒子打死”的偏见,阐释如何正确认识石墨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以及石墨烯对学术界、产业界带来的深远意义。如果你对新兴科技的发展充满兴趣也抱有期待,相信本书梳理出的关于石墨烯的种种“真相”,能帮助你感受前沿科学的魅力,从中获得启发。


皮肤简史(皱纹、肤色、疤痕……是皮肤给他人揭示了我们的真实经历。跟随权威学者重新了解皮肤这个既熟悉又易忽视的重要器官。)
¥49.00
只要寿命足够长,每个人都会因为结缔组织的老化而产生皱纹,但紫外线辐射会加速这些组织的损伤,从而加速皱纹的形成。人们不希望皮肤皱纹明显,因为他们深知年轻的外表与更强繁殖能力的联系,然而曾经,皱纹也是年长与智慧的标志。 女性皮肤变浅是为了模仿婴儿更为白皙的皮肤,成年女性的大眼睛被认为更像孩子,这些拟幼的外貌能使其在群体中获得保护。而自然选择可能倾向于让男性皮肤更黑,以优化体内的叶酸水平,保障精子的生产。 触觉是“感觉之母”,是灵长类动物的主要感觉。在人类早期发育过程中的触觉满足感,对人类行为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缺乏触觉满足的婴儿在以后的生活中可能会出现行为缺陷。


树的秘密语言(《纽约时报》盛赞作者!媲美BBC纪录片!彼得·渥雷本献给好奇人类的树语教本。在本书中可以一窥大地写给天空的秘密情诗,了解那些活了很久很久的树的生命智慧)
¥9.99
【树木是大地写上天空的诗】 如果你从未仰望过一棵树,你就会错过地球上*神奇的存在。 风靡全世界的“森林游侠”彼得•渥雷本,通过20多年来对森林和自然的研究,掌握了树木之间的交流方式和规律,在本书中通过解读树的秘密语言系统,让读者了解它们的心声和愿望,采用拟人的手法揭秘树木世界的生态万象:一棵树怎样在母树的呵护下成长?怎样与同伴交流?怎样判断天气的变化?人类从树的生命中能学到什么?书中不仅展示了树的生命智慧,更让人对自然生出敬畏之心。


植物博物馆(法国权威植物学家和国内植物学博士,倾力打造“纸上植物博物馆。北京自然博物馆馆长孟庆金、著名古植物学家孙革联合推荐)
¥19.99
翻本书,见识地球上*古老、*芬芳的植物生命形态。跟随植物学家的脚步,看遍古今中外各种美丽、奇特的植物:从10亿年前出现的绿色藻类,到1亿年前出现的被子植物;从长度几厘米的细小叶片,到几十层楼高的参天大树;从生长在低海拔沙漠地带的植物,到生长在海拔几千米高山上的植物。藻类、苔藓、蕨类、禾本科、兰科植物、天南星科、百合科……近200种植物等着孩子们去探索。 在《植物博物馆》里,孩子们将会近距离观察到精美的植物外观图、细致的器官剖面图,已经了解到存在于植物界的生态互动。在“生命树”跨页图中,植物的演化过程一目了然!


给孩子讲元素的故事【用讲故事的方式把枯燥乏味的化学知识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激发孩子探索化学与宇宙奥妙的兴趣。】
¥19.92
淡紫色的火焰有什么样的秘密?为什么金属能在冰上燃烧?门捷列夫是如何发现周期律的? 《给孩子讲元素的故事》讲述了从18世纪中期到现当代有关化学元素的重大发现和科学故事。苏联知名教育家依·尼查叶夫用丰富的科学知识、和生活情景中的化学现象,构成一篇篇妙趣横生的元素故事,提升孩子的思维能力和观察能力。 跟随依·尼查叶夫的脚步,带孩子畅游五彩斑斓的元素世界,学习包罗万象的知识,领略奇妙的化学魅力,收获无穷的乐趣。


博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自传
¥24.99
在我的心中,我终生会是一个探索着的博物学家。 ——爱德华·威尔逊 爱德华·威尔逊,当今世界蚂蚁研究翘楚,“生物学多样性”之父,两届普利策奖得主,被誉为“达尔文之后博物学家的绝响”。他用优美动人、热情雄辩的文笔,将他半个多世纪跌宕多彩的人生经历、成为世界JI科学家的成长之路娓娓道来。 威尔逊在大自然的冒险和辗转中度过了童年,对自然世界的好奇心与亲近感与日俱增;青年时期确定学术志向,将蚂蚁作为毕生的研究对象;与生物学同人一道探访西印度群岛,将岛屿上蚂蚁的生态分布尽数掌握;在哈佛任教期间,创立“社会生物学”学科,完成生物学的又一次化……威尔逊始终保持对科学的崇敬,以及对地球所有生命的深切关怀。他带领我们畅游缤纷的自然世界,教给我们观察生物的知识和技巧,繁忙的家蚁、凶猛的毒蛇、斑斓的热带飞鸟,都与威尔逊有着迷人互动。 20世纪是科学大爆炸时期,威尔逊在强势的分子生物学夹缝中闯出一条新路,推动化生物学和社会生物学的发展。从DNA之父詹姆斯·沃森到古生物学家古尔德,再到人类学之母玛格丽特·米德、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威尔逊用风趣达观的笔调,回忆恩师挚友和学术劲敌,呈现生物学大论战的细节,不断夯实科学和人性的信仰。 《洛杉矶书评》评价这本书为“迄今Zui优美的回忆录”,对于如何成为一名科学家和博物学家,以及如何理解自然世界与学术科学的关系,《博物学家》将提供独YI无二的知识给养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