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国专题史 第11卷 抗日战争与战时体制
¥59.00
本书主要围绕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尤其是国民政府西迁重庆后,国民政府为应对战争而对政制组织所作的调整行分析研究。
西南社会历史论丛:第3辑
¥34.00
中国西南地方历史也是中国边疆历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书书记了若干高水平的研究论文,对研究西南地方的经济社会、民族文化有贡献
中华民国专题史 第10卷 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62.50
民国时期教育的发展一直是民国时期所有成就里面比较突出的一项,它是现代教育兴起的源头,也是本册书探讨的主题。
《亚洲的决裂:1909年前远东的兴衰》(揭秘日本征服东亚的野心)
¥37.25
《亚洲的决裂:1909年前远东的兴衰》是美国著名远东记者汤姆斯·F. 密勒对20世纪初期中国所面临的远东局势全面而深刻的观察,是从一个美国人的视角对远东问题新阶段的重新检视,其中包括日本的政策和动向、中国的局势以及美国在相关问题上的利益牵涉。本书内容丰富、视野阔,分析了当时日本的经济、政治、外交、军事状况和政策,日本侵略朝鲜和满洲的事实和影响,中国的改革运动与现代化工业,菲律宾的政治社会状况和地缘优势,以及美国对太平洋局势的影响,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预言了晚清崩溃、东亚决裂、日本全面侵华等重大历史事件,引人重思中国近代化程。
中国抗战史演义(上下)
¥42.00
本书是抗日战争题材的纪实小说,作者根据广事搜罗的真实史料,从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三个主要战场手,展示了中国人民和世界反法西斯阵线不屈不挠抗日本侵略者的宏大画面。 作者以几近史家的直笔叙述,还原了抗战真相,以见微知著的时空转换,再现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把读者带回了那战火纷飞、血雨腥风的艰难岁月。 书中同时还披露了几大战役中鲜为人知的中美军人浴血奋战、共同御敌;汪伪政府与东北、华北的傀儡政权如何勾心斗角、争权夺利、共同卖国,以及在敌占区如何鱼肉百姓、操纵经济;日本侵略者是如何扶植东南亚各傀儡政府,如何掠夺资源、残害百姓的细节和内幕。
晚明风月
¥25.00
王鹤编*的这本《晚明风月》以晚明时期活跃于 南京秦淮河的艳姬歌女以及与她们密切相关的男性士 人的生活为聚焦对象,展示山河破碎、明清易帜的大 时代风云下的风月旧事,那些“粗粝质感与繁复音节 ”。
行舟致远 扬帆丝路:何国卫船史研究文选
¥74.00
本书是作者关于古代船史系列研究论文的合集,包括古沉船研究,古船技术研究,船史学术论辩,综合研究等内容,对于了解我国古代造船和造船技术以及造船规格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中华民国专题史 第18卷 革命、战争与澳门
¥42.50
本书主要研究1911-1949年之间的澳门的历史。包括是相对的独立性和无可避免的与各种势力交涉的复杂性。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
¥24.90
《晚清中国的光与影:杜德维的影像记忆(1876-1895)》是作者在中国任职期间拍摄的摄影集,记录了1876-1895年间北京、福建、江浙沪、广州、香港、澳门等地的人物、风光、建筑、物什及作者家人和朋友,这230多幅照片记录下了作者眼中落后腐朽与求变图强并存的中国,是晚清重要的实景资料。这些照片不仅是19世纪末中国的面貌,也是更长的时间跨度内、甚至在某些方面数千年都鲜有改变的中国的侧写。透过西方人探寻的目光,我们看到了一个近150年前真实存在过的中国,也看到了今天的中国从哪里走来。
内战记
¥19.99
《内战记》记述了从公元前49年到公元前48年恺撒与宿敌庞培的决定性战争。庞培占尽先机,不可一世,步步紧逼。恺撒却坚持和谈为先,争取舆论和民心。本书平淡朴实的文字具有很强的说服力,看似啰唆的语句背后蕴含无限深意。 庞培青年时代起就已叱咤沙场,光耀政坛,恺撒则在隐忍中稳扎稳。内战在即,恺撒做事不守礼法,出兵不按常理,闪电般的攻乱了庞培所有的计划。双雄争霸的决胜时刻,是两大军事天才战略思维的激烈碰撞,留给后人的是成败得失的无尽感慨。
近代安徽族田研究
¥39.00
本书对近代安徽族田行较为系统全面的研究,主要是从清代、民国时期政府族田政策的变迁和族田助学兴教功能的近代转型等角度作了探讨。近代安徽宗族经营管理族田的成败得 失,不仅对于当今中国的家族经济和其他共有经济的发展有可以借鉴之处,而且对于当代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改革有着重要的启发意义。
明代外戚研究(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58.26
本书是对明代外戚群体所做的系统性研究,不仅对明代外戚的人员构成、各项待遇及主要活动行了梳理和分析,还将其置于特定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行了考察,旨在探究明代始终没有出现外戚专权现象的原因,以及外戚群体作为明代社会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所具有的历史地位及其变化趋势,以期对明代历史有更深的理解。作者认为明代外戚群体享有一定的特权,却又始终从属并受控于皇权。明代无外戚专权的直原因是,在严密的制度保障下,外戚群体受到了来自皇帝、后妃、宦官以及文官群体等四个方面的防范和约束。而中国古代社会结构、思想文化、政治结构领域内的变化,以及前朝的经验和教训,则是明代“无外戚之祸”的历史根源。同时,明代外戚的地位也并非始终“孱弱”,而是经历了一个逐渐下降的过程。明代外戚地位的变迁是与整个明代的政治、社会变迁同步的,实为后者的重要内容。
陈恭禄讲历史(日本通史+印度通史)(套装共2册)
¥34.99
《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是著名历史学家陈恭禄先生的代表作,是一部简明、客观、朴实的日本通史类著作。《给大家看的日本通史》将日本两千多年的变迁历史,浓缩于短短的20万字中,对日本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及社会演变等内容,其要言不烦,字字珠玑,是读者了解日本历史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 《给大家看的印度通史》重点阐述了印度国家、民族、文化的形成、演变及发展历程,同时介绍了印度的社会变迁及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读者了解印度文明不可或缺的经典读本。此外,书后还附有《印度大事年表》,以供读者参考研究之用。
十二幅地图中的世界史(12届文津奖社科类入围图书,全球第11个译本,以独特视角剖析世界历史与人类精神的进程。汗青堂系列)
¥29.99
本书既非制图史,也非地图的历史,而是一本通过十二幅世界地图讲述世界史的著作 书中精选的十二幅世界地图来自不同历史阶段,出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中的制图师之手。作者向我们揭示,地图远非客观的真实记录,而是受到一时一地的观念和动机的左右。通过解读地图背后的观念和动机,我们可以窥视制图师所处时代的风尚与精神。每一幅都蕴含着某种重大主题,从科学、政治、宗教、帝国,到地理大发现、民族主义和全球化,皆为世界史发生重大变革的关节点。 在这段图像背后的世界史中,作者向我们呈现了人类长久以来的一个渴望,那就是将地球完美地呈现在二维平面上。但是,无论因为客观条件所限,还是主观意识的干扰,这始终是人类难以达成的梦想。在作者的解读中,作为人类理解世界的工具的地图,成了“人─图像─世界”三位一体的棱镜,折射出人类的历史进程和精神历程,描绘了一幅前所未有的世界史立体画卷。
百年战争简史(英法延续百年的杀戮游戏,谱写中世纪战争铁与血的传奇。汗青堂系列)
¥27.20
《百年战争简史》主要是讲在超过100年的时间里,英国以它的国王有权继承法国王位为借口多次侵法国领土。此时的法国是一个庞大但难以控制的王国,英国则又小又贫穷。然而在战争的大部分时间里,英国主宰着战争的程,攻城略地,屡战屡胜——其中包括在克雷西、普瓦提埃和阿金库尔的伟大胜利。然而战争的天平却在贞德出现后的短短20多年中迅速向法国倾斜,*终以法国收回除加莱以外的所有大陆领土结束。 这场战争的主角们都是欧洲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爱德华三世、黑太子、亨利五世、约翰二世、查理五世、贞德与查理七世。他们用自己的贪婪或美德、勇敢或智计共同谱写了一篇铁与血的史诗。政治、军事与农业变革在这个时期层出不穷,英国与法国的民族主义也在此时兴起。 作者用简洁凝练的语言为读者梳理了英法百年战争中复杂而牵涉广泛的历史事件,他追寻着战争过程中*终使法国获得胜利的那些变化,并将中世纪欧洲史诗中的阴谋与趣味生动地再现出来,为读者绘制了一幅令人神往的中世纪战争画卷。
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锁定二战终局的隐形硝烟。汗青堂系列)
¥27.72
作者伊恩?克肖用十个章节的篇幅考察了1940年5月至1941年12月间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英国、美国、苏联、德国、意大利和日本等六个主要国家做出的十个互相关联、具有巨大军事影响的政治决策。从英国决定坚持抗德国,到德国决定在珍珠港事件后向美国宣战,再到希特勒决定消灭欧洲大陆上的犹太人,这些决策把欧亚大陆上的两场互相分隔的战争,转变成一场真正全球化的冲突。尽管在1941年底,战争仍有三年多的程,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局在此时就已经注定了。 任何决策的制定都受到一系列条件的限制。政治体制、决策机制、意识形态、决策者所能掌握的情报信息、国内舆论、国际环境、决策者的理智与情感……这些无一不影响着“二战”中这些决策的形成过程。作者充分分析了这些因素在这十个决策中的作用与影响,试图为读者还原当时战场之外看不见的硝烟。但历史的发展并不具有必然性。作者还专门分析了被决策者们抛弃的其他替代方案,并合理推测了选择这些替代方案可能产生的结果。对这些替代方案被放弃过程的分析更是凸显了决策者做出这些命运攸关的抉择背后的逻辑。
英国史(全3卷)
¥79.99
沃尔夫森历史奖、W.H.史密斯文学奖得主西蒙·沙玛,以恢宏而凝练的笔调带你进入英国故事。从罗马入侵到诺曼征服,从黑死病到伊丽莎白的辉煌,从光荣革命到两次世界大战,英国历史上的战争与和平在他的笔下,恍如重演。人物和场景在历史幻灯中跳跃。现代文明先驱者的艰险历程令人动容。 全书共分三卷。 《英国史Ⅰ:在世界的边缘? 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本书的视角从文明诞生开始,到诺曼征服,从宗教战争、黑暗的中世纪到亨利二世的国家风波;黑死病的爆发,几乎毁了半个欧洲的人口,都铎王朝错综复杂的矛盾,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本身探索相互关联的主题网络——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都在期间可见一斑。 《英国史II: 不列颠的战争 1603—1776》是一部英国战争的历史:理想主义的枯萎,令人震惊的大屠杀,和意想不到的结果以及令人吃惊的生活。在这一卷中,西蒙?沙玛唤起战争、饥荒、瘟疫的恐怖,火焰燃烧的城市,破碎家庭的悲情,父亲和儿子被迫选择对立。但他也抓住了宫殿和议会的亲密关系和利润和快乐的诱惑。在矛盾与冲突中,展示出英国贵族的众生相。这些冲突在爱尔兰和苏格兰之间,在国会与王室之间展开。打破“联合王国”的错觉,成千上万的为此丢掉了生命。比死于*次世界大战更大的人口比例。当宗教激情让位给可以产生利润的消费热情,它有可能成将英国变成一个致力于成为“成功的企业”而凝聚在一起的不列颠集合体。在几代人的经营下,英国扩展极快,他在为成为世界史上罕有的强大的帝国积蓄能量。 《英国史Ⅲ: 帝国的命运 1776—2000》从18世纪70年代讲起。一个人怎么能让自己的自由过多地区从与世界。一个对自己军队不信任的国家,变成了军事强国。在野心、奴隶和勇敢地探险者的帮助下,英国建立了一个强大帝国,将它的国旗插遍了全球。通过令人上瘾的茶叶、糖和咖啡贸易,它控制了殖民地。英国从1789年法国革命中吸取了不少的经验。维多利亚女王18岁登基,统治一个令人疼痛但在工业革命中迅速发展的国家。混乱和革命预示着革新,但事实上家庭生活习惯和传统依然是国家稳定的基石。大英帝国承诺了和平、稳定和繁荣。但在爱尔兰和印度却如此相像的充斥着暴力和饥荒。在书的*后,西蒙?沙玛陷入了对过去的英国20世纪的历史的沉思中。 探讨了英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命运和消沉、不安的战后和平。
英国史.Ⅰ,在世界的边缘?:3000BC-AD1603
¥47.60
《英国史I:在世界的边缘?:3000BC-AD1603》包括超过1500年的英国历史,从罗马次入侵到伊丽莎白女王非凡的统治时期。本书的视角从文明诞生开始,到诺曼征服;从宗教战争、黑暗的中世纪到亨利二世的国家风波。 黑死病的爆发,几乎毁了半个欧洲的人口,都铎王朝错综复杂的矛盾,伊丽莎白一世和苏格兰玛丽女王之间的冲突构成了本卷的主要内容。通过故事本身探索相互关联的主题网络——一个民族国家的形成究竟是因何形成,压迫者和被压迫者之间的斗争,历史内在推动的力量都在期间可见一斑。
流动的圣节
¥4.61
这是海明威对年轻时在巴黎居住的一段美好时光的回忆。他曾对朋友这样说:“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你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个流动的圣节。”
中国近代史(试读本)
免费
《中国近代史》蒋廷黻版为民国权威畅销读本。用明白通畅的字句娓娓道尽百年演变,写政治的抗衡、文明的冲撞,也写社会的规则与民族的惰性。 短短六万字讲透了近代中国百年间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正是因为抓住了本质,才同时做到“极简”与“极全”。 ? 本书以轻松好读的方式提供了与教科书完全不一样的视角,对事件和人物做出了全角度的分析,如: -魏源编著的《海国图志》,后被日本文人译为日文版,促了日本的明治维新。 -洪秀全对于宗教革命及种族革命是十分积极的,对于社会革命则甚消极。 -北洋军阀割据国家,阻碍统一,追究其祸根,竟在湘军——太平天国内乱的意外副产品。 -不要以为世界上没有资本主义就没有帝国主义。700年以前蒙古人还在游牧时代,无资本也无工业,就建立了蒙古帝国。300年以前的满洲人对中国的侵略也不必说。在西洋,中古的阿拉伯人以武力推行伊斯兰教,大行其宗教的帝国主义。18世纪末年法国革命家以武力强迫外国受他们的自由平等,大行其革命的帝国主义。历史上各种政体,君主也好,民主也好,各种社会经济制度,资本主义也好,封建主义也好,都有行帝国主义的可能。 ? 蒋先生所著,确确实实是一本人人都能读、也人人都该读的近代史。
国计民生:明清社会经济新析
¥69.33
全书搜集和征引了大量明清文集、房地产卖文书、地方档案、碑刻以及域外文献资料,着重从制度规定与社会运作两个途径,在明清赋税财政、地域商帮兴起、商事纠纷与商业诉讼、沿海航运与海外贸易、商帮经营活动、江南经济变迁、房地产文书形式与内容等方面,获得了诸多独特的学术新见解,推了明清经济史、江南社会史和海运贸易史的研究,富有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