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尘世天堂
¥16.99
《尘世天堂》是菲茨杰拉德的长篇小说处女作,因著名出版人柏金斯慧眼识珠遂于1920年得以出版。这部小说的知名度虽不及《了不起的盖茨比》,却是菲茨杰拉德的成名之作,此书出版后,他不仅名利双收,而且赢得了名媛泽尔达的爱情和婚姻。 小说以半自传体的形式成功塑造了艾默里?布赖恩这个浪漫的自恋者人物形象。通过围绕中西部青年布莱恩在一战前后几段爱情的纠葛和对功名的追逐这一主线,细致描绘了一战后美国青年一代的生活状态和精神风貌。小说虽不成熟,却大胆尝试各种形式和技巧,有小说叙事,有诗歌戏剧,塑造的人物形象鲜明,跃然纸上。

图说天下:古文观止(试读本)
免费
《古文观止》所选的文章,从内容上来讲,绝大部分文章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高,能够代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高度和成绩,这些散文精品都是中国历史长河中千百年来沉淀下来优秀之作,历经了时间的考验,依然是文学星空中那些耀眼的星星。从文章体裁风格上来讲,它摒弃了前代古文家非古文不收的偏见,注意文章的多样性,兼收并蓄,不但收录历来的古文精品,而且收录一些优秀的骈文、韵文,比如骆宾王的《为徐敬业讨武翌檄》,王勃的《滕王阁序》。另外,它也收录一些碑帖序铭、山水游记、杂文小品等,这就使选本体裁丰富,基本上全面反映出中国古代散文博大精深的风貌。从编排体例来讲,《古文观止》破了之前选本以类相从的惯例,按时间顺序编排,同一作者不同体裁的文章排列在一起,这样不仅纲目清晰,便于查找,而且基本体现了中国古代散文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学习者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古代散文。 本书是《古文观止》的选本,所选文章琅琅上口,便于成诵。每篇文章,本书都有出处或者作者的简要介绍,对于文中艰涩难懂的字词以及用典、官制、风物地名等,加以详尽的注音和注释。另外,本书选用图片两百余幅,包括一些精美的山水画和书法作品,用精美的版式设计将美图与美文融为一体,全方位构造了一种意蕴盎然的古典阅读氛围。不仅便于初学古文者初窥门径,提高阅读、理解古汉语的能力,而且能从中学习到古代历史、典章制度、风物人情等方面的知识,全面吸收中国古典文化的精华。


高职教研文章集萃(2014-2017年)
¥27.99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所谓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技能和学生学习知识、技能的共同活动。教学要提高质量,离不开教学研究。就高职教学而言,因高职新生录取批次靠后,生源质量相对较低,知识基础相对薄弱。如何针对生源实际组织教学,因材施教;所用教材,如何由“教教材”转变为“用教材教”;采用教学方法,如何体现能力本位、学做合一,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兴趣。这些问题均属教研问题,需要我们在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学,以便教学与教研紧密联系,水乳交融,进而推动教学改革,促进教师教学素质和教学质量的提高。 有鉴于此,作者一直以来致力于教育教学研究、撰写教研文章,以助学院职教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以期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能不断提升教学与教研水平,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现从2014—2017年间撰写的文章中精选19篇汇集成《高职教研文章集萃》一书,以供教师、教育工作者参考与借鉴。 本书内容分为职教研究、师资建设、教学实践、校史文化四个部分,具有如下特点。 ① 紧跟形势,与时俱进。依据国家关于职教改革与发展的方针政策、颁发的文件和领导的讲话,助推上级精神在教育教学中的落实与体现。如“怎样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一文,即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围绕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的指示精神撰写而成。 ② 联系实际,承接地气。注重在理论与实际结合上下工夫,着力联系学院人才培养、课程改革、教师提高等实际,使学院领导和广大教工有所参考、有所裨益。 ③ 传播经验,引入新知。把学院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经验(如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实训基地对本科高校开放等)都写入书中,加以肯定与传播,并注重引入职教界的新理念、新实践,为我所用。 ④ 重视校史,传承文化。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探索”一文,注重对接本校历史文化,反映本校特色的办学理念,挖掘自身的文化精神;“重视校史传承,发挥校史作用”一文,具有一定的传承价值和育人作用,可供当今广大教工了解昨天、把握今天,有助于学院借鉴传统、治校理政,有助于教工传承优良办学传统,开启明天的智慧,助推学院创新发展。 敬希广大教师、教育工作者和职教同行,从书稿中汲取有益之处,借以提高,对不足之处,不吝指教。愿我们在教学教研的过程中相互启发,相互促进, 互勉互励,共同前行。


我在春天里看到的
¥9.40
朱光潜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美学家,他学贯中西,博古通今,所形成的美学体系融合了西方美学和中国传统美学,沟通了中国现代美学和当代美学。《我在春天里看到的:万事尽头,终将美好》以通俗易懂、深浅出为原则,从朱光潜先生的美学著作中精选了30篇文章,按照美学原理、审美趣味、艺术欣赏、艺术创作、美与人生的顺序组织成集,引导读者用美的眼光看世界,在艺术与生活中发现美、领略美、创造美。


当我在一个仲夏清晨出走(《每日电讯报》“20部永恒的至佳游记”,洛瑞?李“自传三部曲”No.2,中文版首次面世!)
¥27.99
1934年,一个明媚的仲夏清晨,洛瑞˙李只身离了英格兰的故乡。他19岁,仍然十分稚嫩,但坚信未来的好运。带着一把小提琴、一个行囊,他徒步去看海,前往伦敦拼,因一句短语远航至西班牙。海一程,山一程,浪漫惊奇之旅亦是生命的蜕变之行。然而,西班牙内战的硝烟却断了这一切……


让这生命从容
¥9.40
朱光潜先生在潜心学术之外,还有着极强的社会责任感,创作了不少关于为人处世、教育修养的文章。本选集即是从朱光潜先生的通俗作品中精选了30篇文章,组织成集,涉及内容广泛,从治学到就业,从交友到婚恋,从个人修养到人生态度,全方位地解答了青年成长道路中可能遇到的困惑。这些文章具有超越时空、常读常新的魅力,虽然写作时间距今有一段距离了,但今天的青年读来,仍然获益匪浅。


小时候--张炜写给孩子的文学读本
¥11.78
这是作家的童年记忆,是对单纯、懵懂岁月的再次回望。捉鱼,描花,和蜂巢作战,对着星星说话。小时候的天真和简单,爱想象和爱做梦,藏在每个人的心底。


周作人作品精选合集(套装共9册)
¥129.99
周作人作品精选合集(套装共9册),其中包括《知堂回想录(上)》《知堂回想录(中)》《知堂回想录(下)》《鲁迅的故家》《鲁迅的青年时代》《鲁迅小说里的人物》《自己的园地》《艺术与生活》《药味集》。 《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所著一部较为全面的回忆录,也可说是其晚年的一部自述传,它详细记录了周作人先生的一生。《知堂回想录》内容丰富,涉及面广,文笔生动流畅,具有较强的可读性,读者从中可对周作人先生的一生有一个较为全面的解。《知堂回想录》是周作人毕生篇幅较大的作品,全书共分四卷,以时间为线,讲述了周作人一生所经历的重要事件。文笔平和冲淡,亲切而不失幽默,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在周作人回忆鲁迅的作品中,周作人以一个摄像机式的“旁观者”角度,再现了鲁迅丰富多彩的童年、庞大的家族、往来的好友、及其成长过程中的种种经历,其中不乏百草园、三味书屋、《荡寇志》的绣像等读者耳熟能详的事物。 周作人还系统地剖析了鲁迅小说主角们的现实指向与文学隐喻,从创作源头、表达手法、背景联系等多方面入手,将“祥林嫂”“阿长”“闰土”等一众小说角色们逐一还原,穿插着精准独到的文学评价,试图带领广大读者,从鲁迅的朋友圈和时代背景,去触碰鲁迅的思想温度。 本套书还收录了周作人的散文、学术性论文,其中散文多为山水小品和随笔,有些散文对艺术的见解也十分独到,不仅讨论了国外优秀文学的创作理念,还对比研究了国内文学创作的不足之处。


朝花夕拾:鲁迅散文集
¥6.28
本书收录了鲁迅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和《野草》的全部篇幅,以及鲁迅的其他经典篇目。《朝花夕拾》作为“回忆的记事”,从多个侧面反映了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传递了鲁迅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同时展现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社会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野草》是鲁迅处于极度苦闷但对理想的追求仍未幻灭的背景下写成的,情感丰富,形式多样,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深化了中国散文诗的艺术和思想意境。鲁迅的作品对于五四运动以后的中国文学产生了重要影响,影响了几代青年。

鲤·时间胶囊
¥27.00
《鲤·时间胶囊》试图谈论那些正在影响我们、并将持续作用于我们的,我们心中未来的经典。从《2666》、《三体》、村上春树、纳博科夫等如何塑造着当下的写作,到梳理21世纪以来的文学成就和走向,更邀请来24位作家和文化人,预言他们眼中的文学的未来。我们计划把这本书作为时间胶囊,永久存放在国家图书馆,作为未来人解读我们这个时代文学的样本。 在本书中,“匿名作家计划”第二辑继续激烈上演,从赛博朋克到元小说,从东北逸事到古典传奇,题材持续扩展,风格不断丰富,这是2018年华语小说界给出的一份关于此时此地的思想切片。


散文随笔卷
¥19.00
《散文随笔卷》是“张洁文集”系列之一。 《散文随笔卷》以“人”和“爱”为主题的创作,常引起文坛的论争。 张洁不断拓展艺术表现的路子,作品以浓烈的感情笔触探索人的心灵世界,细腻深挚,优雅醇美。


周作人自编集:鲁迅的故家
¥10.62
周作人,鲁迅二弟,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了解鲁迅的人之一。 《鲁迅的故家》是周作人晚年回忆鲁迅的重要著作之一,从“百草园”、“园的内外”、“鲁迅在东京”、“补树书屋旧事”四部分,记述鲁迅青少年时期生活、学习、交游情状。不仅重笔勾勒活动于园内外的鲁迅,而且兼及背景中隐现的人事物,在其“生活着的空气”中,徐徐延展出一卷卷清末民初风俗画。文章沿承知堂怀人忆往之作平白真切、不落空言的风格,文字简洁朴讷,寥寥数笔,便曲尽人事物景情,为旁人所不及。


周作人自编集:立春以前
¥17.44
《立春以前》收周作人文章三十三篇,多作于一九四四年八月至一九四五年一月。谈文学的正经文章钩沉史籍、追根溯源,怀故人的感性之文淡然生死、真诚感人,而谈雨、谈送灶、谈和纸之美又归于闲适。正如校订者止庵先生所说,“此前各期散文的面貌在《立春以前》里几乎都有所展现,而又赋予新的也是时代的色彩,因而在周氏的作品中别具一格。”


周作人自编集:苦雨斋序跋文
¥7.99
《苦雨斋序跋文》收录五十四篇。周作人的序跋文,能体现他的风格特色,亦是他对自己思想脉络和写作程的总结反思,名为序跋,实为美文与奇文。读周氏文章,有意思的便是读他的序跋文,几乎所有重要的,核心的,发人深省的思想和文句都在里面了。“周作人谈周作人”,“以不切题为宗旨”,写法上不合规矩,思想上有背正统,读文如此,岂不快哉。


周作人自编集:苦茶随笔
¥13.49
《苦茶随笔》收录五十一篇,多为杂文,强调思想的自由性与独立性,颇有些针对他人批评的反批评,为前此所不多见。《日本管窥》则充分展现了周作人对日本国民性的批判。自本集起,周氏散文创作高潮。 名为苦茶,可见其心之苦,其文之苦。周作人赏识“忍过事堪喜”的境界,这境界犹如吃苦茶。苦而觉爽快,却是大人的可怜处。个中滋味,诸君自知。


周作人自编集:自己的园地
¥16.65
《自己的园地》内分三辑,“自己的园地”十八篇,“绿洲”十五篇,“茶话”二十三篇。其中“自己的园地”“绿洲”近文艺批评,“茶话”则近杂感随笔。“自己的园地”一辑奠定了周作人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地位,确立了中国新文艺批评的基石。


周作人自编集:药堂语录
¥9.99
?《药堂语录》收周作人一九四○年前后所作文章五十篇,是其散文创作文体的一种新尝试,同《书房一角》为一类,文章篇幅短小,近于“前人所作的笔记”。作者自述为文经过是一部书“读过之后或有感想,常取片纸记其大概,久之积一二百则”,《药堂语录》就是其中一部分。题曰“语录”并不是想效仿儒释,记录自身言行以传世,而取其“说的更简要”,择取一切,抓住思想的某种闪现。 书中所“抄”所谈之书都是中国古籍,其中又以笔记为多。作者自称这些文章意不在针砭,只是“摊数种草药于案上”,“摆列药”,但行文处处透着“疾虚妄”“爱真实”的精神。以《女人三护》为例,文章从《茶香室三钞》中女人三护一条,谈及佛家三护与儒家三从之不同,而深及到对佛道儒的讨论,可谓对中国思想文化的评式梳理。


周作人自编集:药味集
¥14.26
《药味集》精选周作人一九三七年至一九四一年的作品,据作者自己说,此集“内容‘敝帚自珍’,以为其中颇有可看之小文”,是他一生中*秀的集子之一。周氏散文风格向被形容为“闲适”,在他看来这可分为“小闲适”与“大闲适”,后者即“唯其无奈何所以也就不必多自扰扰,只以婉而趣的态度对付之”,又说,“闲适原来是忧郁的东西”,其中欲说还休的情感成分,恰恰增加了文章的“苦味”。《药味集》能体现周氏文章这一特色。


周作人自编集:木片集
¥15.86
《木片集》为周作人后期散文的代表。题材上延续之前怀人忆旧、名物风俗、草木虫鱼等主题,忆《语丝》成立因缘,蔡孑民、钱玄同等老友故事,谈希腊神话、南北心,分析农历与渔历、避讳改姓,甚至蝙蝠和猫头鹰、乌鸦和鹦鹉这样的题目也能惬意谈来。但不再作长篇大论,也减少了对古文的大段抄引,仅以短章,娓娓道来,简洁明快,时有谐谈。一如其在八十自寿诗中所言:“剧怜独脚思山父,幻作青毡羡野狸。对话有时装鬼脸,谐谈犹喜撒胡荽。”


我可是你故事里那个人
¥11.97
我们曾相爱,想到就心酸。15个爱情故事,永恒珍重我们生命中的爱恨别离,青春记忆。 我们经历的爱情故事大多是,我猜中了头却没猜到结尾……但我们还是念念不忘,难看透,也不愿看透。就像书中故事《我可是你故事里那个人》中所说,“我本以为自己经历了生死,走过那么多地方,已经能够看清生活的本质;没有看懂的,却是爱情。” 心存多少爱,方有多少泪。愿你在故事中得到慰藉,学会告别,勇敢去爱。


摩天轮
¥14.40
《摩天轮》涉及了血浓于水的亲情、新时代女性不攀附不强求不讲究的爱情观、当下婚外恋问题、大龄剩女的婚恋问题、子女的教育问题、人性面对金钱时表现出来的丑恶、农村女孩来城市打工后的遭遇、残疾人之间的相互安慰和温暖、丧偶老人的黄昏恋问题、年轻人之间的爱情,各种生活中的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