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文集
¥114.60
《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文集》为叶嘉莹教授九十华诞暨中华诗教国际学术研讨会纪念文集,书中收录此次学术讨论会各位学者所发表的论文。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第yi章传统诗学理论研究;第二章叶嘉莹教授诗词曲创作、治学思想及教育理念研究;第三章传统吟诵与教育研究;第四章忆述与叶嘉莹教授交谊往来;附录:大会闭幕式各位学者的发言。
引领世界的中国创新
¥16.99
过去的中国企业靠学习和模仿国外先的商业模式而成功,而现在中国已经始在移动互联网等领域领先全球,国外也始借鉴和学习中国创新模式。本书将介绍和讲解一系列中国领先世界的创新故事案例,包括共享单车、移动支付、知识经济、智慧停车、余额宝等。希望本书能给有志于创新和改变世界的读者有所启发。通过阅读这些创新案例,找到创新的中国基因,而再做出更多改变世界的中国创新。
经史札记(外一种)
¥47.40
本书收入戴逸先生的《经史札记》和《清史》。《经史札记》系戴逸先生早年读书笔记,“文革”岁月中,在挨批斗、作检讨、从事劳动及蹲牛棚之余,戴逸先生潜读《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继而研读诸子、《资治通鉴》、《史记》等书,摘录菁华,批注心得,后学可借此一窥老一辈史学家治史之不易与方法。《清史》则以简洁、通俗的文字,短小的篇幅,高屋建瓴,系统介绍了清代从满洲兴起到*终灭亡的近300年历史,反映了戴逸先生对清代历史贯通而又精微的深厚学识。
清代中国与世界
¥66.46
本书收《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导言卷》《北洋海军》。《一六八九年的〈中俄尼布楚条约〉》写作于20世纪70年代,对中俄(中苏)边疆争议问题、谈判情况、条约文本等展细致研究,为当时的中苏边界谈判提供了大量有力证据。《18世纪的中国与世界》共分9卷,本书总领全局,高屋建瓴,对18世纪的中国历史展全景式的论述,并创性地“把中国史放在世界发展的背景中加以考察、比较,改变中国史与世界史分隔和孤立研究的习惯”,具有世界性的学术影响力。《北洋海军》初版于1963年,为吴晗先生主编的“中国历史小丛书”之一种,以简明扼要的文字介绍了北洋海军的历史,此次再版,戴逸先生行了修订。
社科术语工作的原则与方法(试读本)
免费
社科术语,既是语文问题,也是文化问题。社会科学术语规范的问题十分重要,但是对此行研究的著作很少。龚益同志的这本书稿,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龚益同志对社科术语规范意义的理解很精到,他在书中一再强调,社科术语规范不是统一思想,而是同一表达。他提出词汇规范是术语规范的前提,认为像《现代汉语词典》这样的词典编辑可以看做是广义的社科术语规范工作。
实证社会科学(第三卷)
¥14.99
《实证社会科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社会科学类学术丛书,以实证性研究为导向,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传递学术信息,推动实证性社会科学发展为宗旨,侧重刊发社会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研究各个领域实证与探索的新成果。
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科创中心建设研究
¥19.63
《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科创中心建设研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立足,从深分析我国科技创新战略的发展脉络出发,以西方科技创新中心建设的实践经验为参考,深分析科技基础条件供给与创新对工业经济驱动作用的原理与途径,借鉴西方技术经济学与科学史界对创新驱动的研究成果,梳理科技基础设施与创新驱动思想的历史渊源,阐释当前创新发展理念的丰富内涵,为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很好地发挥科技创新的支撑与驱动作用提供理论依据与策略参考。
探索系列丛书:科学发现纵横谈(影响中国年轻人36年的大师级励志、科普之作!)(试读本)
免费
本书作者以一个科学家的知识经验和学术视野,从自身经历出发,纵谈古今中外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及其过程,着重论述了德、识、才、学等成功者需具备的宝贵品质。文笔生动优美,包含许多凝练的思想警句和古代诗话,其有很好的知识性、启发性和审美价值。本书使用的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本。
社会网络分析视域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重构(英文版)
¥27.20
《社会网络分析视域下的跨文化适应理论重构(英文版)》以社会网络分析为视角,首先对跨文化适应的相关经典理论进行系统评述,指出现有理论采用的二元四分式类型认知在解读和测量多种文化融合现象时的种种局限。在此基础上,通过全网研究,对多元文化环境下跨文化关系的形成机制和表征形态进行论证,揭示两者对个人、群体和社区三个层面文化适应与融合产生的影响,从而提出重构跨文化适应理论的观点。
大城养老——上海的实践样本(试读本)
免费
本书舍弃了自上而下的大视角回首历史,而是聚焦基层,特别是街镇社区和实务机构,观察和梳理三十多年上海养老改革发展的实践。全书十三章以及遴选的80个实践样本,从不同角度为读者讲述养老发展的故事,从微观层面探求大城养老的发展路径、应对方法和工作成效,自下而上地勾勒上海养老服务的全景。同时,延伸阅读中整理了大量的资料汇编和案例介绍,希望能增强内容的可读性、事件的真实性以及工作的操作性,供广大读者了解上海养老,供行业实务人士借鉴,也供专家学者研究参考。
尉缭子校注--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试读本)
免费
《尉缭子》为战国后期的一部军事著作,是“武经七书”中的一种,现存24篇,主要内容是坚持法制,严明赏罚;讲求谋略,举贤任能;崇尚耕战,安抚民众;终目标是实现富国强兵。其中既有对用兵作战的论述,又保存了较多军事条令,对我们深了解古代军事思想和军事理论很有帮助。此次推出的《尉缭子校注》,是对《尉缭子》一书的全面、系统的整理和注释,所用底本为 《续古逸丛书》所收影印宋《武经七书》本,参校本有14种,吸收的前人注释主要有20种,文末有7种附录,具有较高的学术研究价值和史料参考价值。
地球生命小史
¥50.40
这是大自然的冰与火之歌。每一次地球抛出的挑战,都是下一次生命跃升的机遇! 地球诞生之初是一个火球般的熔岩场,之后冷却成为一个波涛汹涌的水世界,火山不断喷发,大气层不断发生化学变化,慢慢塑造出地球上的景观。在如此严峻酷烈的环境下,生命伺机而动,在冰与火的淬炼中,出现并壮大起来。 *早的生命诞生于海底火山的热液喷口处,从单细胞到多细胞,生命不断繁衍,经过数十亿年的复杂演化,它们长出脊椎,离开海洋,走向陆地,飞向天空。各种各样的物种兴起又灭亡,新的生命悄然登场。 怪诞虫,水龙兽,小盗龙,渡渡鸟,尼安德特人……那些演化史上关键时期的重要灭绝物种,或是在今天看来既陌生又怪异的生命形式,都在令人回味的细节描述中复活了。也有一些物种经受住了历次灾难与动荡的考验,成为生命的活化石,至今仍与智人共生共存。 亨利·吉用12个简洁明快的章节、科幻小说般的笔法,综合当今* 新的科学研究和化石记录,热情饱满地讲述了地球上所有生命的诞生、消亡与更迭,并畅想了未来十亿年的生命图景,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凝练而又信息丰富的生命演化认知指南。 生命是如何被地质、气候和大气力量反复塑造,依靠微妙的平衡存在于地球上的?五次大灭绝之后,人类这一物种将在哪个世代、以何种姿态迎来灭绝呢?在漫长生命历史的回溯中,丝丝线索将浮出水面。
物像:观看的意义之旅
¥90.60
张晓刚,中国当代重要、思想的画家之一,他不仅是中国当代艺术史发展的缩影,他的创作还构建起时代变迁中独特的视像叙事。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张晓刚运用冷峻内敛及白日梦般的艺术风格传达出具有时代特征的集体心理记忆与情绪。这种对社会、集体、个人以及家庭、血缘的悖谬式的呈现和模拟是一种从艺术、情感以及人生的角度出发的再演绎,具有强烈的当代意义,是当代艺术所蕴世故的中国情境的体现。 艺术创作近40余年,张晓刚以其卓越的艺术造诣荣获圣保罗双年展铜奖、英国库兹基金会新人奖、亚洲协会年度杰出艺术家奖、都灵艺术学院年度艺术家奖等多个国际艺术大奖。因创作理念的深刻性,张晓刚及其艺术作品持续受到中西方艺术史学家、理论家的关注和研究。 本书为张晓刚研究著作,全书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对张晓刚的艺术作品、艺术展览的评论,第二部分是作者与张晓刚的深度访谈记录。将这两个部分合为一体,即可对张晓刚其人其画有全面的了解,也有助于读懂张晓刚艺术作品隐含的意义,以及认识它的艺术价值。
艺术家之死:自媒体时代创意人士的生存
¥61.60
艺术家如何在数字时代谋生?你会听到两种截然不同的声音。 一种来自硅谷:当下是做艺术家好的时代,有一台笔记本电脑,你就有了一间录音室。有一部iPhone,你就有了一台摄影机。创作几乎不需要什么成本,互联网发行作品也是免费的。人人都可以是艺术家,只要发挥创意、发布作品,你就有可能成功。 一种来自艺术家自己:的确,你可以发布你的作品,但谁会为它单呢?音乐、写作、视频、图片都是免费的。数字内容早已被变成免费的晚餐。
血液传奇
¥48.30
血糖、血压、血常规……听到这些耳熟能详的名词,你可能内心毫无波澜。 但是,不管是量血压,还是做其他检查,或者是心肺机、心脏插管等手术,所有这些都建立在人们对血液循环建立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然而,我们现在觉得理所当然的血液循环概念花了两千多年的时间才形成。这本书讲述的正是这段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曲折历程。 受到《荷马史诗》里关于“深酒色海洋”的描述启发,古希腊人认为血液像潮起潮落一样做往复运动。柏拉图说,心脏由血管汇聚而成,人的智力和维持生命所需要的热都从这里来。亚里士多德说,心脏有三个腔,是热量使得血液在心脏里面发酵,然后在血管里涌动。 到了古罗马时期,著名的盖伦医生认为心脏只有两个腔室,它们中间的间隔上有小孔,供血液通行;他觉得静脉发源于肝脏,负责输送肝脏中产生的富有营养的血液,动脉发源于心脏,负责输送血液和“生命灵气”——普纽玛。 在所有的古代西方科学作家中,除了亚里士多德、柏拉图和天文学家托勒密,没有人比盖伦更有影响力。正如亚里士多德和柏拉图的著作分别是科学和哲学的基础一样,盖伦的大量著作成为了医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他对心脏的错误认识延续了1500年,直到19世纪都在医学方面享有近乎神圣的权威,这种权威极大地阻碍了人们理解血液的真实运行机制。 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绘制了人类和牛的心脏及血管系统解剖结构图例,正确地将心脏分为四个腔室,指出动脉和静脉都源于心脏。年轻的人体解剖学家维萨里从多个方面公质疑盖伦的学说,他的著作《人体的构造》对心脏、肺和血管系统的描述非常详细、准确。17世纪初,英国医生威廉·哈维指出了血液循环的正确方式。他使用的定量研究方法是现代科学的标志,这一发现彻底改变了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但在这个过程中,哈维经历了医学界有史以来伟大的一次冒险,直面人性的光辉和暗面。 在这本书中,全球近三千年的历史与生理学、医学重大发现交织在一起,有悲剧性的失败,更有在此基础上实现的非凡步。
失衡的世纪:1820年以来土耳其的发展
¥55.30
ChatGPT一经问世,在全球范围内引起巨大轰动,GPT-4未来办公软件更是让人震惊,而且技术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迭代。那么,以这些技术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是否为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它到底能做什么,具有哪些优势和场景应用趋势?面对新技术,未来商业的机会在哪里,对我们个人又有着什么样的影响?这些问题对于我们理解当下,面向未来都十分重要。本书基于作者的专业背景和长期实践,系统介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内在逻辑与应用,并将其与产业发展,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帮助读者从本源了解生成式人工智能,结合未来趋势和发展为读者指明方向。
楚光文存
¥34.17
王楚光,原任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中央文史研究馆副馆长。他在任期间,努力钻研文史馆的业务工作,探索文史馆工作的规律,撰写了很多讲话稿和有影响的政论文章。本书收录的文章有30余篇,内容涉及到对文史馆重要工作的记录以及一些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其中包括《我对政协文史资料工作的几点认识》、《国学硕儒 文人楷模》等)、对继承和发展传统文化的思考(包括《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倡建中国七夕情侣节的可行性及现实意义》等)和一些政论文章(包括《关于西部大开发的几点思考》、《小康社会还要不要提倡勤俭节约》等)。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徐汇实践
¥39.99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徐汇实践》由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城市治理研究院与上海市徐汇区合作编写。本书以案例的形式展现了近年来徐汇区在精细化治理方面的新实践和新探索,主要涵盖城市更新保护、生态环保、服务优化、平安构筑、社区共治、居民自治等内容。
读书与修养(罗国杰文集)
¥62.22
《读书与修养》汇集了罗国杰教授读书评论、论学治身的有关论述。论及的图书包含伦理学理论、中西伦理学史、应用伦理学、思想道德教育等方面,反映了作者对伦理学的学科建设、现实践履诸方面的思考。论学治身方面的内容包含立身做人、与青年谈人生、青少年教育、人生价值观、精神生活与道德品质等,反映了作者对人生修养、社会现实的深切关注。
程憬文存
¥27.03
程憬先生是原清华学校国学研究院首批学生,毕业后始终坚持学术研究,长期在中央大学任教,所涉领域宽泛,多以唯物主义为指导思想,对中国古代史、思想史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并尝试以西方神话为范本建构中国古代的神话体系。本书是其学术成果之精选,只删除了他的文艺作品和少量不太成熟的学术论文。
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
¥594.00
本课题主要研究近代中外条约关系通史的历史演变及其历史影响。根据近代中外条约演的内在规律,将其历史发展划分为六个时段,即“传统体制的破与条约关系的建立”(1689—1860)、“条约关系的发展与宗藩体制的危机”(1861—1895)、“不平等关系的强化与条约外交体制的形成”(1896—1911)、“不平等条约关系的动摇与转折”(1912—1927)、“条约关系趋向平等的改善及挫折”(1928-1937)、“平等条约关系的基本形成及历史趋向”(1937-1949)。分阶段探讨鸦片战争后条约关系的酝酿,中国国际秩序的两重转换历程,即从宗藩体制到条约关系,以及条约关系从不平等到强权政治阴影下的基本平等,论析各个阶段的条约交涉,条约关系的演化、趋势、特和规律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