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考古一百年——重现中国
¥102.40
本书在近一个世纪中国考古学取得的丰硕成果的基础上,从史前时期文明串起,勾勒并重现了中国古文明不可磨灭的光辉轨迹。全书共分九大章节,图文并茂,作者精心挑选了327 幅图片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诸多文物和考古发掘照片十分稀见,阐述深浅出,引人胜,可谓大家小书。 全书既有着越江跨海的视野,又不乏富有温度的细节,张弛有度,收放自如,极富阅读感,可引起普通读者的兴趣并继续去仔细探寻,不断取得对中国古代文明日益深而全面的认识。

华美的瓷器
¥5.96
本套图书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作品。主要包括传统建筑艺术、千秋圣殿奇观、历来古景风采、古老历史遗产、昔日瑰宝工艺、绝美自然风景、丰富民俗文化、美好生活品质、国粹书画魅力、浩翰经典宝库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本套作品全景展现,纵横捭阖,故事讲述,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格调温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在中华复兴的绚丽梦乡,展现出具有龙飞凤舞的独特魅力。"


慈溪契约文书
¥36.00
慈溪位于东海之滨、杭州湾南岸,巍巍四明山横枕于南,浩浩钱塘江东流入海,是一方依山傍海的乐土。独特的自然禀赋、丰厚的历史积淀、壮阔的创业历程,形成了慈溪鲜明的人文气韵。


实证与寻根:西北艺术文物考察(1940-1944)(精)
¥58.80
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组建了由王子云担任团长的艺术文物考察团,对西北等地区(陕西、甘肃、青海、河南)行了民间艺术文物的田野调查与研究,系统整理和研究了40年代西北地区被传统绘画史学所忽视的无名艺术文物,本次西北调查的主要研究对象分四大门类:雕塑、建筑、绘画、民间风俗,工作项目主要从两条主线出发,即:寻找“艺术史的田野”和寻找“艺术的田野”。组织本次西北考察对无名艺术史的研究,成果丰硕,且后续研究持续了较长时间,直影响了王子云后半生的学术取向和研究特色。本书即为对这一考察活动的全面系统的研究。


少林功夫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少林功夫的起源产生、少林功夫创始人简介、少林功夫的历史发展、少林功夫的理论概述、少林功夫的流派套路、少林功夫的有关传说、少林功夫的研究探索、少林功夫的继承发扬等内容。


荆楚文化
¥10.00
本书内容包括了有风俗文化、工艺美术、曲艺文化、民间故事、饮食文化等内容。


石像、神庙与失落的文明:改写世界文明史的玛雅发现之旅
¥31.92
这是一个非凡而真实的,关于玛雅文明再发现的故事:继《迷失Z城》和《冰冻帝国》之后,我们又迎来了一段被人遗忘的探险史。 1839年,美国驻中美洲特使约翰•斯蒂芬斯与享有盛誉的英国建筑师兼绘图员弗雷德里•卡瑟伍德出发前往无人涉足的尤卡坦丛林。当时,《圣经》是历史的模板,许多人仍然相信世界文明存在不过6 000年。深丛林后,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克服了疾病、战争、自然和地形的困难,发现并且一丝不苟地记录了一个惊人文明的遗迹。这个与古希腊和古罗马盛行于同一时期的美洲文明建立了媲美前两者的艺术、建筑成就和影响力,这一发现也改变了西方人对人类历史的认知。 在《石像、神庙与失落的文明》这本书中,普利策奖围者威廉•卡尔森将跟随斯蒂芬斯和卡瑟伍德的脚步,重游今天的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和墨西哥,揭秘玛雅遗址丰富的历史。卡尔森借助大量一手资料,包括斯蒂芬斯的日记、书信及卡瑟伍德的精妙插画,巧妙地讲述了两位伟大的旅行者以及他们发现玛雅的精彩故事。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出土文献与早期中国思想世界;国家出版基金项目)
¥41.40
近年简帛出土古书颇多,有关一些古书的学派判定是许多思想研究者关注较多的问题。然而对于相同篇章,诸家说法差异较大,甚至有多达二三十种意见者。这显然不是简单的诸家说法的问题,而是我们的研究方法有问题。诸家说法之所以看似都言之有理、持之有故、成一家之说,却相去万里、互相矛盾,是因为我们在用同样的几种研究方法作推导、得结论,而论者往往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故意立异,标为新说,多不能涵摄诸家,圆融无间。探本寻源,其实恰恰是论者作为根据的那些研究方法本身有问题。 《出土文献的学派判定》大体按照问题出现的先后,选取信阳楚简、简帛《五行》、帛书《二三子问》、帛书《易传》、秦简《为吏之道》、郭店楚简《穷达以时》、上博简《子羔》诸篇、上博简《鬼神之明》、上博简《慎子曰恭俭》几篇学界讨论颇多的古书,具体分析、讨论对其学派判定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己之见,*后总论出土简帛古书学派分析中的误区和解决方法。要之,“六家”“九流十家”的学派观,是归纳而出者重视的学派观,而不是先秦时人所看重的学派观,当时人更重视的是学派的师承。因此,是我们对学派的认识过于关注“六家”“九流十家”,从而造成我们分析古书篇章的方法存在问题,对于确定性结论过于执着,而不重视复杂性分析和阙疑。


吴越国考古
¥46.80
吴越国,是五代时期统治两浙的地方政权,钱氏三世五王以善事中国、保境安民为基本策略,在五代乱世中打造了一片稳定的疆土。本书在以往数十年考古工作成果的基础上,从城市、墓葬、碑碣志文、宗教、手工业、海外交流六个方面入手,从区域研究的角度出发,*阐述吴越国范围内的考古成果与价值,展示丰富多元的五代时期东南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面貌,以及吴越国在中外交流方面的突出贡献。

重返古埃及(RBA环球考古大系)
¥63.20
《重返古埃及》立足于从埃及金字塔、陵墓、神庙等的考古发现去考察古埃及的文明、历史以及古埃及人的生活,主要从埃及著名的考古遗址现场切,如吉萨的胡夫金字塔、卡夫拉金字塔、孟卡拉金字塔,卡纳克的阿蒙神庙和卢克索的神庙,帝王谷和王后谷的图坦卡蒙陵墓、尼斐尔泰丽陵墓,努比亚的阿布辛贝神庙,菲莱岛的伊西斯神庙、托勒密王朝神庙等,精准、细致地呈现了古埃及文明和古埃及历史的发展脉络,同时也间呈现了古埃及考古发掘的前世今生和埃及学的发展历程。 本书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用前沿考古科技解读还原古埃及文明遗址,串连起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历史的兴亡;壮观的 3D模型复原,权威的文本,美轮美奂的建筑、惊人的考古发现、彩色浮雕和壁画,图表和地图等珍贵资料,带领读者沉浸式回归古埃及文明现场,走古埃及人智慧而又真实的生活。 RBA环球考古大系 《重返玛雅》 《重返古埃及》 《重返古希腊》 《重返古罗马》

重返古希腊(RBA环球考古大系)
¥63.20
古希腊是西方文明的源头,西方的文学、哲学、艺术都在这里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公元前6世纪至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地区的经济生活高度繁荣,产生了光辉灿烂的古希腊文化,因而产生了大量的建筑、雕塑等遗迹。本书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以考古为切入点,带领读者领略宏伟的帕提侬神庙、阿波罗神庙、宙斯神庙,见证了古希腊戏剧空前繁荣发展的狄俄尼索斯剧场和伯里克利音乐厅,孕育出西方历史上*个“议会”的普尼克斯山丘,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发祥地奥林匹亚体育场……从建筑、文学、体育等多个角度*而细致地呈现了古希腊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历程。 本书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用前沿考古科技解读还原古希腊文明遗址,串连起文明的发展轨迹与历史的兴亡;壮观的3D模型复原,权威的文本,美轮美奂的建筑、惊人的考古发现、彩色浮雕和壁画,图表和地图等珍贵资料,带领读者沉浸式回归古希腊文明现场,走进古希腊人的日常生活 RBA环球考古大系 《重返玛雅》 《重返古埃及》 《重返古希腊》 《重返古罗马》


国宝沉浮:聆听国宝的故事,国宝有话说
¥39.00
《国宝沉浮》一书以一件件文物为线索,描绘出隐藏于这些文物背后的传奇故事、屈辱历史、辗转历程,展示这些文物历经沉浮的非凡命运。全书在注重知识性、真实性的基础上,重兼顾文章内容的趣味性、可读性。语言力争生动、形象、易懂,涉及的文物也选择那些“国宝级” 的、知名度高的、确实流传经历曲折的。书中每一篇故事讲述一件或一批文物的曲折经历,并配有彩色照片, 以使读者更直观清晰地认识了解这些国宝。其中部分稿件曾自20 世纪90 年代起在《北京日报》《中国文物报》等媒体刊载。


文物里的英雄故事
¥39.20
文物承载着历史长河中厚重的记忆,也蕴含着革命先辈们不灭的精神。《文物里的英雄故事》按历史时期分为“信仰的力量”(新中国成立前)与“初心的方向”(新中国成立后)2 册,从中国国家博物馆丰富馆藏中遴选代表性的文物近百件(组),生动描绘其背后历史的温度和深度,通过一篇篇故事再现了立体饱满的英雄形象。永不消逝的红色电波、新中国科技事业的“规划书”、“为人民服务到白头”的小扁担……物件本无生命,但人们的坚定信仰赋予了它们鲜活的生命色彩,既彰显了中国革命与建设的艰辛历程,又为后世青少年树立了成长的榜样。本书秉持“以史育人、以文化人”的理念,力求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让读者在以文物串联的时代叙事中感受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坚韧品格与中国共产党人持续燃烧的奉献之火。在真实的材料中洞察历史,在岁月的痕迹下坚守初心。


国宝背后的故事
¥25.99
《纵横》自1983年创刊以来,以亲历、亲见、亲闻的视角,努力发掘众所周知的任务背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以跨越时空的广阔视角,纵览百年历史风云,横观人生社会百态。本书是对《纵横》杂志所收文章进行碎片化整理,汇集了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前后的一些历史事件或人物故事,通过其独特侧面来述说历史。 1、国宝沉沦呐喊,魂牵中华大地。 2、从国宝的流失复归,到文物的挖掘研究,再到文博工作者的精神与追求。国宝的沉浮故事,就是一个国家文化绵延不绝的发展历史。 3、阅读国宝故事,感受中华文化,体会国宝承载的深厚民族精神。

以手抵心:故宫文物修复师的故事(精装版)
¥76.80
故宫的文物修复师们薪火相传,师徒同心;他们坚持“择一事,终一生”的信仰。本书作者——故宫摄影师韩童用多年拍摄的*手影像和多年的采访积累,深入讲述文物修复师们的故事。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掀起了近几年的文物、文化、历史、国学热潮。在这之后,修复师王津、王有亮、屈峰等人一度在网络上成为“网红”。本书的作者、摄影师正是文物修复部门的一员,在故宫修复部任专职摄影师。作者想通过只有故宫的“自己人”才能接触到的视角,拍摄和观察这些距离历史*近的大国工匠的生活方式——看他们的喜怒哀乐,体会他们的爱好,理解他们的惆怅,探索他们的生活与工作的连接点是什么……本书所展现的,是从工作中走出来,重新回归生活,再走入工作和他们的精神中去,更深入、更*的展示和探究大国工匠的精神动力和性格。摄影,仅仅是一个探索的手法。背后的故事将更加吸引人。


秦兵马俑
¥28.99
本书是一部关于秦始皇陵的考古通俗读物。秦始皇陵是20世纪中国重大的考古发现之一。1961年,它被国务院公布为批全国重文物保护单位。1974年,兵马俑被发现。1987年,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世界遗产名录》,并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成为中国古代辉煌文明的一张金字名片。本书作者身为考古队队长,全程亲历了兵马俑坑的发掘过程。在本书中,他通过深浅出的文字,向读者描述了惊心动魄的发掘过程,妙析地下军阵排兵布阵之法,再现大秦帝国兵戎相争的历史瞬间。

龙缘阁藏品集
¥74.00
《酒店中的酒店》主要精选了28个国内外*设计师设计的著名酒店项目,分为地域、跨界、主题、时尚四大类别,以大量的建筑外观图、室内实景图以及对应的技术图,全面细致地展示了酒店的各个展示面及独特的细节设计。内容丰富,涵盖范围广阔。

世界十大考古发现
¥3.48
如同人类的生命一般,文明有新生,有盛年,有衰老,也有死亡。在我们无法触及的遥远过去,在不同时期,地球上曾绽放过文明之花。它们在极短的瞬间怒放出极致耀眼的风华,结出令人叹为观止的硕果,然而,这些高度繁荣的文明,却在一刹那,神秘地迅速衰败,乃至崩溃消亡,徒留给后人种种不解之谜。岁月如梭,风在低鸣,雨在呜咽,历史的风沙逐渐掩埋了曾经的鼎盛,仅留下些许可供遐想的残余碎片。这些文明在人们的记忆中逐渐地淡去,甚至消失,它们或成为了神话传说,或就此湮没。 纵古今,横万里。寻梦于文明之巅,叹瑰宝之风华,感秘史之迷离,惊发掘之旷古,思谜案之悬疑。放眼中外,幽深的清宫中隐逸的过往系人心弦,古国、宝藏消匿的影踪引人追寻,一座座古墓掩埋了无数红尘秘事,每一件国宝书写一段传奇。桩桩悬案留给后世诸多未解之谜,一次次考古发现不断揭开惊世谜局。 探索发现系列,宛如一个色彩斑斓、光怪陆离的万花筒。真实再现大千世界的神奇瞬间,精彩诠释人类文明的隐秘片段。神秘的、奇幻的、悬疑的……令人目眩神迷,欲罢不能。10卷本200万字的鸿篇巨制,辅以2000幅珍贵的图片,打造出一席华美的文化盛宴。 古老的文明虽已远去,却留给世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当玛雅文明露出羞涩的微笑,人们不免为之疯狂,历尽千辛万苦也不言放弃。古老的废墟之中,惊现一片死亡之丘,惊醒了无数亡灵的千年之梦。迷宫再现的背后,是克里特岛的神话传说,更是一个海上奇迹。穿越千年,法老的诅咒来到人间,只为守护法老那不朽的魂灵。美人倾城,更留下宝藏无数。繁华之都庞贝,瞬间成为永恒。残酷的血祭之风,骤然消亡的文明,一切都是那么玄而又玄。复活节岛的守望,吴哥的微笑,马丘比丘的迷雾,风光旖旎的背后,是震惊世人的谜团。踏上考古的征程,感受远古的呼唤。


良渚玉韵
¥26.16
五千年前,钱塘江北岸、太湖之滨,良渚先民跨过一道时代的分水岭:他们走出了蛮荒,迈进了文明,创造出彪炳千秋的良渚文化,令世界瞩目!良渚文化玉器为良渚先民所创造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精髓,达到了中国史前玉文化的峰。


千古遗迹的考古发现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流光溢彩的金属宝器
¥25.60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同时书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