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
左伋
¥4.82
 《医学细胞生物学》(第四版,彩色版)是针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卫生事业管理、医学生物技术、药学等医学专业及医学类相关各专业的教学用书。全书的框架是在集中介绍了细胞结构的基础上,分章系统描述建立在结构基础上的细胞的整体性、物质进出细胞及其在细胞内的转运体系、细胞的能量转换体系、细胞的运动机制、细胞的信号转导通路、细胞的遗传决定,以及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死亡等功能体系,并使之与医学基础和医学实践紧密结合。
宫腔镜检查术入门
宫腔镜检查术入门
陈志辽,张睿 主编
¥7.50
本书简洁地介绍了妇科宫腔镜检查术的基础知识,包括宫腔镜检查术的概述、各式仪器设备、检查和手术要等。书中配有很多图片和注悉,适于各级妇产科医师阅读参考。希望妇产科同行通过这扇门,到宫腔镜检查术的领域,成为专家。
49元5本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
段治钧、冯世纶、廖立行
¥19.00
《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是作者精心为广大读者朋友们编写而成的此书。《胡希恕医论医案集粹》仍本着学习研究、挖掘继承的精神,将编者段治钧、冯世纶当年聆师讲课中的学习笔记(胡希恕先生讲常见病的治疗),课余采撷资料(胡希恕先生医案卡片手抄本),现在已出版或未出版的资料中胡希恕先生精粹的医论和丰富的治疗经验,汇集整理成册。
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
中医四大名著(第一卷)
李楠
¥0.99
中医是以我国汉族劳动人民创造的传统医学为主的医学,所以也称为汉医。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学科。它承载着我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
49元5本 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临证治验
董氏奇穴与十四经穴临证治验
杨朝义
¥18.00
  本书是作者20余年临床治疗经验总结。书中系统地介绍了董氏重要穴位、董氏针灸体系、操作技术、临床治疗等几个方面。 理论翔实,层次明确,对高深莫测、玄学之理及无实用理论均不采纳,择其大要,将实用部分系统整理出董氏针灸体系,对学习、运用、发展董氏奇穴均有指导作用。
49元5本 葛洪《肘后备急方》研究
葛洪《肘后备急方》研究
梅全喜
¥55.50
葛洪是东晋时期伟大的医药学家、炼丹术家、道教理论家。他出生在一个官宦之家,年轻时因参战立功被赐爵关内侯,后选为散骑常侍,葛洪固辞不就,携家人来到广东罗浮山专心修道炼丹、研究医药,并著书立说,在医药学、炼丹术及道教理论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和贡献。他在医药学上的贡献为编著《肘后备急方》(简称《肘后方》,原名《肘后救卒方》)。该书是岭南地区的本医药著作,全书共8 卷,计73 篇,列有可供急救治疗的急性传染病及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的药物(单方、验方)及针灸等疗法。对于每一病候,略述病源,详列病症,细论治法。尽管该书卷帙不多,但内容丰富,有实用价值,是两晋南北朝时期重要的方书著作,也是现存早的急症诊治专著,尤其在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方面有许多独到之处。值得一提的是,该书对南方一带流行的疫疠、疟疾、脚气等常见病提出了合理的治疗方法,是岭南地区晋代以前医药经验的全面总结,对于今天岭南地区的常见多发疑难杂症的治疗与预防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青蒿治疟就是葛洪在《肘后方》中早提出的,屠呦呦教授受书中所载的独特制服方法的启示,从而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挽救了众多疟疾患者的生命,屠呦呦教授也因此而成为国内首位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获得者。
49元5本 蕲艾灸(第二版)
蕲艾灸(第二版)
王曦;田群;张慧杰
¥54.50
艾灸是祖国传统医药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是中华民族历经三千多年在长期的生产、生活、生存中逐渐积累、慢慢形成的一门独特应用技术,在历史的积淀中逐渐分离和结晶,已成为中国中医药学中的一枝奇葩,为中华民族健康事业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在我国民间更有流传极广的民间谚语:“家有三年艾,郎中不用来”。蕲艾是李时珍故乡的一种珍贵地道艾草,较之普通的艾草,其药力更强,作用更佳。李时珍和其父李言闻对蕲艾行了大量的实践研究,并将其成果收录与其编撰的《本草纲目》和其父编撰的《蕲艾传》之中。本书作者历时三年,依据《本草纲目》中的对蕲艾的相关内容,并收集大量富有神奇功效和深厚底蕴的“蕲艾灸”在民间应用中的经验,整理成册,供医药者学习参考,供病患者对症选用,供养生者益寿延年。
49元5本 陈柏楠周围血管疾病临证经验
陈柏楠周围血管疾病临证经验
王雁南;许永楷;张大伟
¥40.50
陈教授从事周围血管疾病临床医疗、科研、教学工作30余年,学验俱丰,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对陈柏楠教授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行梳理总结,既是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的重要内容,也可以提高国家重专科建设和周围血管疾病防治水平,将“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落到实处。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陆渊雷《伤寒论今释》
陆渊雷;郭江;李炜;高学松
¥82.50
《伤寒论今释》撰于1930年。陆氏综合前人注疏,参考日人学说,对《伤寒论》用较浅显的理论予以分析、归纳和诠释,选注精要。作者对《伤寒论》中的某些条文,试图用近代医学科学理论加以融汇或诠释,在中西汇通和中医发展方面做出了大胆尝试。
49元5本 中医妇科经验集
中医妇科经验集
叶利群
¥32.00
从事中医妇科临床、教学、科研工作30年,擅于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妇科疑难杂症。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孕症,复发性流产,月经病,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储备功能减退,卵巢早衰,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盆腔炎性疾病及产后病等妇科疾病的治疗。擅于从“脏腑、气血”理论调治妇科月经病,不孕病等疾病,用药平和,平中见奇,每获良效。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叶利群教授妇科学术思想简介,第二部分为书稿主体,即叶利群教授妇科医案,分为月经病、妊娠病、产后病、种子与不孕、妇科杂病等。
上海沈氏女科临证方略:全科版
上海沈氏女科临证方略:全科版
沈宁
¥69.50
上海大场枸橘篱沈氏女科,始于明初,历经20代,绵延600余载。其第19代传人沈绍功主任医师和沈依功主任医师为挖掘家学,领衔并会同师门及第20代传人和嫡传弟子,经多年潜心编撰,终成《沈氏女科全科临证方略》一书。该书一经出版,广受好评。为造福更多读者,时隔12年,沈氏女科第20代传人沈宁先生对原书内容行精心整编,再次出版。 全书共111个条目,注重凝炼沈氏家传心得,更重视吸收、继承古今中医药学的发展成果,并加以创新丰富,不仅详细记录了沈氏家传的女科、内科的临证经验,而且加以完善发挥,增加了中医外科、儿科、五官、皮肤科等方面的内容,全面整理和系统总结了沈氏女科的学术成就和宝贵经验。本书重视临床实用性,以疗效为中心,每篇不仅有概论和临证心得,更有家传秘方,还附病案引证其效,对临床有较好的启迪指导作用。全书理论明晰,诊治规范,临证实用,是一部科学、真实、实用的好医著,为从事中医药的各级医师、教师、科研人员及在读学生提供了一部有价值的参考书。
49元5本 王三虎经方医话.感悟篇
王三虎经方医话.感悟篇
王三虎
¥31.50
王三虎教授是广西名中医、广西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肿瘤及其术后诸多问题。他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肿瘤的治疗,诸如手术、介、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肿瘤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肿瘤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最佳效果。
49元5本 中医心病临证求真
中医心病临证求真
张艳;卢秉久
¥44.50
张艳教授在40余年的临床、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取得了重大的学术成就,在心脑血管,消化系统及其他内科杂病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张艳教授思想开拓,重视中医药的传承,因而将自己平生积累的宝贵医学知识授予众生,奉献社会。 本书上篇融入了张艳教授的学术思想精粹,对心脑血管系统的常见疾病如心衰、高血压、冠心病、中风、动脉粥样硬化等从理论基础,诊疗思路、治病原则和方法等层面深入阐述,同时张艳教授将其科研成果分享,从现代科学技术挖掘中医理论内涵,从中西医结合层面剖析中医。本书下篇以张艳教授从医多年的临床经验作为实例,分系统进行介绍,对某一具体病例从理法方药进行阐述,详细地阐述了张艳教授以中医诊治疾病的辨证论治思维,囊括了张艳教授的经验效方,实用性较强。对于中医专业执业者,通过阅读,可以借鉴名家对中医的认识和已有的经验,提高临床疗效,对于中医爱好者,以及关注心脑血管、关注身体健康养生保健的人群,可以从本书中得到新的观点和启发,帮助读者更深层次的体会中医的魅力,对中医的继承和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49元5本 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王琦中医理论与临床思维研究
王琦;郑燕飞
¥44.50
本书论述了中医原创思维研究的背景、意义、哲学基础;论述了中医理论思维的重要性,阐释了中医理论思维的形式和特质、中西医理论思维之比较,指明中医理论思维存在的局限性和发展路向;讨论了中医临床思维的现状和困惑,探讨了解决中医临床思维的策略以及临床思维诊疗模式的构建;介绍了方药应用思维模式,从经方、名方、专方、小方、自拟方、辨体用方、主病主方等多方面、多层次、多角度阐明了中医思维与方药应用的关系,一步揭示中医思维程序的规律性。
49元5本 中国川贝母
中国川贝母
周浓;李伟东
¥59.50
贝母为百合科贝母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勤母、苦菜、苦花、空草,药实。其鳞茎供药用,《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目前已形成6个大的主要产区,也即是中医所称的道地产区: 伊贝母(又称新疆贝母)、平贝母、川贝母、湖北贝母、浙贝及皖贝(安徽贝母)。具有清热解毒、止咳化痰、润肺泻火、散结消痈等功效。其无公害栽培、质量评价,新用途的发和新产品的研发等方面已受到很多药企、种植企业及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密切关注。本书通过文献分析,并结合作者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从本草考证及民族民间应用情况、资源概况及分类、无公害栽培技术、品质评价、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产品概况、市场分析、未来展望等方面行著述,为贝母植物的资源分类、现代研究、分子生物学,新资源发现、产品研发及综合利用等奠定基础,从而促贝母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为地方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作贡献。
49元5本 中医杂病古方临证效验录
中医杂病古方临证效验录
李军茹
¥36.00
《李军茹临床经验集》由21篇相对独立的文章组成,为整理李军茹主任医师临证常见病症及遣方用药而成,内容涵盖内科多个系统的疾病。该书主要从“以方论治”、“以病论治”、“以经典论治”三个方面手,并结合中医三因学说,对每个方剂、每个疾病及对经典的理解行阐述,精选临床具有代表性的医案行分析,将“理、法、方、药” 临床辨治思维方法清晰地呈现,以期助力中医后学理解。李军茹主任医师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扎根青海30余年,长期从事中医内科、中西医结合危重病急救专业的临床、科研、教学及医院管理工作。结合本地区地理气候、植物药物特,展急、慢性高原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工作,倡导“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的学术观,临证注重运用“三因学说”、 “辨天一辨证一辨症一辨体质结合”舌脉共参,先别阴阳,对多种内科急危重、疑难杂症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诊疗方法。
49元5本 小儿推拿学(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儿科学专业规划教材)
小儿推拿学(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中医儿科学专业规划教材)
熊磊;邰先桃
¥58.50
《小儿推拿学》是研究和阐述小儿推拿疗法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其临床应用的一门学科。本教材分为基础篇、技能篇、应用篇和附篇。基础篇主要介绍小儿推拿的概念、特点、发展简史,现代研究进展,小儿推拿辨证论治概要等。技能篇主要介绍推拿功法的基础知识,易筋经和少林内功的功势锻炼及临床意义,小儿推拿常用基本手法及复式操作法及小儿推拿常用穴位等。应用篇主要介绍推拿治疗及小儿推拿治未病,在治疗部分主要根据推拿治疗儿科病症的特点从常见脏腑病证、常见筋伤病证和其他病证等几个方面阐述;小儿推拿治未病主要介绍治未病的概念、特点,小儿体质辨识及常用保健推拿方法等,以突出中医推拿“治未病”的特色。附篇主要介绍具有代表性的小儿推拿文献,小儿推拿常用介质的种类、使用方法及小儿常用热敷方法,以便与小儿推拿合理配合应用,起到协同增效的作用 。
通俗伤寒论
通俗伤寒论
(清)俞根初;陈博
¥102.50
《通俗伤寒论》是清代名医俞根初著,经何秀山选按整理后,又经其孙何廉臣校勘增订 ,后由曹炳章重为参订,将原书增为四编、十二卷 、十二章。俞氏生活地方地处江南卑湿,外感湿邪为患,多夹杂证,该书以外感病立说,折衷仲景之学,参以朱肱、方中行、陶节庵、吴有性、张介宾等医家的医学理论,以六经辨证的理论用于各种外感病(包括寒、温两类感证)的论治,参以八纲辨证、气血辨证、三焦辨证,详细论述了外感病的诊断方法、辨证原则、方药配伍及病后调理方法。内容包括伤寒要诀、病理诊断、证治各论(伤寒本证、伤寒兼证、伤寒夹证、伤寒坏证、伤寒复证)、调理诸法。全书内容系统,论述详明,具有很强的临床实用性,被后世称为绍派伤寒的奠基之作。本次整理以浙江省中医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的1934年《何氏医学丛书》上海六也堂书局铅印本为底本。
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颈肩腰腿痛千家妙方
王维恒,朱立章,谭洪福
¥9.90
本书是在前两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精选了中医治疗颈肩腰腿 痛的1000 余首特效良方,包括中药内服、外敷、熏洗、食疗以及简易 的经穴疗法与按摩等,既有古今名家的临床效方、验方,也有颇具实效 的民间单方、偏方、秘方。在选方用药上择善缀录,强调有据可考, 有验可证,疗效可靠,突出“简、便、廉、验”的特色。本 书既适合被颈肩腰腿痛困扰的广大患者和中医药爱好者 阅读学习,也适合各级医护人员临床参考。
《神农本草经》三解
《神农本草经》三解
柳少逸
¥78.50
本书为《神农本草经详解》,是柳少逸先生在其父讲解神农本草经基础上的增补。本书以神农本草经为依据,对原文行断句,并解词,然后是柳吉忱先生的讲解,其后柳少逸先生又以“续解”的形式,补充了每药的基原及临床配伍应用,并行归纳总结,对读者学习《神农本草经》颇有裨益。
49元5本 陈宝贵《医学衷中参西录》心解
陈宝贵《医学衷中参西录》心解
陈宝贵·寇子祥
¥55.50
本书分为上中下三篇。上篇为方药部分,选用陈宝贵教授在临证中使用过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的方子行分析,分张锡纯原解、陈宝贵心解、典型医案三部分。中篇为各病治法,每病按张锡纯原解、陈宝贵心解行解读。下篇为药物篇,选用张锡纯先生常用的,陈宝贵教授有心得体会的药物,如石膏、山药、黄芪、山萸肉、龙骨、牡蛎、赭石、生麦芽、牛蒡子、桂枝等行解读,亦分为张锡纯原解、陈宝贵心解,部分附有医案。 本书作为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流派传承的一部分,为临证如何使用《医学衷中参西录》提供了较好的范例,是业界内很好的临床指导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