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中医必背蓝宝书(第3版)
中医必背蓝宝书(第3版)
刘更生
¥24.00
背诵是学习中医必修的功课,有些内容需要反复诵读,涵泳其间。但背什么、背多少、怎么背,则常常使初学者感到困惑。为此,刘更生教授于2003年编写《中医经典必背》,在山东中医药大学内部印行,取得良好效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名老中医之路》97名前辈的背诵经验,精选重要内容,于2010年编成《中医必背红宝书》《中医必背蓝宝书》。 《中医必背蓝宝书》为中医基本知识,包括总括、中药、方剂、诊法、针灸5个部分,主要选取实用、易记的歌赋。
每满100减50 《黄帝内经》脉学生理研究与中医现代化发展战术
《黄帝内经》脉学生理研究与中医现代化发展战术
闪增郁;成伊竹
¥54.50
中医学的发展战略就是“中医现代化”,目前研究较多,讨论“发展战术”的却很少,而没有战术的战略是无法实行的战略,本书对“发展战术”行论述。当今社会对于中医药的重视与期待是前所未有的,但中医药现代化的程却不能与投成正比发展。原因在于“守正与创新”两方面都需要加强。内容与特色:本书以中医现代化发展战术——“用中医脉象仪构建现代中医基础医学体系”为着眼展论述,落脚则是基于中医脉学对《内经》核心理念“人应天地四时”行的探索性工作。中医脉学是中医的特色和标志,是联系基础与临床、传统与现代的桥梁,“内经脉学”的根本是“人应天地四时”在脉上的反映。作者用自主研制的、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台基于“动态标准化技术”的“智能中医脉诊仪”,绘出了“天、地、人年节律变化规律图”,发现了“天、地、人四时变化存在的相位关系”。获得了中国中医科学院科技奖。本书是作者在中国中医科学院从事中医现代化研究40年心路历程和工作足迹的真实记录。
每满100减50 杨寿峨中医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杨寿峨中医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
杨寿峨
¥54.50
本书依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项目《杨寿峨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传承和发扬名老中医杨寿峨主任医师学术思想,推广杨寿峨主任医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经验。主要内容系统阐述杨寿峨主任医师中医传统疗法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临床经验,详细论述先天性马蹄内翻足疾病诊疗特、病机、具体治则、治法、调护及功能锻炼等。书籍内容针对临床骨科医生、儿科医生,妇产科医生、康复科医生、医学生、医学爱好者、患儿家长,起到因材施教的作用,更好地发扬中医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杨寿峨中医治疗先天性马蹄内翻足,具有科学性、创新性、先性和临床推广应用前景,是中医正骨的创新与发展,更是发挥了显著的中医特色优势。
每满100减50 伤寒活人指掌图
伤寒活人指掌图
(元)吴恕
¥28.00
  《伤寒活人指掌圈》为元代医家吴恕所著,以论述外感热病为主,成书于惠宗至元三年(1337)。主要内容为伤寒赋、伤寒脉法、五运六气图、伤寒病证证洽、药方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30:伤寒活人指掌图》撷取《伤寒论》要旨,兼采诸家有关伤寒学验之精华,论述阐发仲景之学。以骈文、绘图形式论述伤寒病传变证洽及五运六气学说,以表格形式阐述伤寒20种脉象及发热等80种病证证治。并评述药物炮制,考证元制与汉制药物衡量之异。收集仲景方及后世医家验方(含法)约240首。是元代研究阐发外感热病的重要专著。本次整理以元代惠宗至元三年(1337)元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坤中之要
坤中之要
(清)佚名;白钰
¥30.50
《坤中之要》又名《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作者不详。全书不分卷,前半部分论述妇科月经、胎前、产后共计113症,载方78首;后半部分又述调经安胎赤白带各方,包括崩漏论、赤白带论、安胎论、产后用药方,以及试验产后生化论、产后治证活法、产后调护法、女科方脉主意等专论。《坤中之要》内容涉及妇科经带胎产,而胎前、产后着墨较多,书中所载方剂共计173首,剂量用法齐全,随症加减较为详尽,实用性较强。《坤中之要》论简而方备,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广大中医妇科和中西医结合人员阅读和参考。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五年庚申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本经序疏要
本经序疏要
(清)邹澍
¥40.00
  《本经序疏要》,清医家邹澍撰。全书八卷,病证名92项。以病为纲,下列主治该病证的药物,并注明性味、功效,后有该病证名称、病因、病机、治疗等阐释。书后列“解百药及金石等毒”“服药食忌” “凡药不汤酒”三篇。全书内容切合临床,使读者能够一循证求病,因病得药,从药检宜一。本次整理以清道光二十九年己酉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伤寒论集注
伤寒论集注
(清)熊寿试;王振国
¥47.50
《伤寒论集注》为清代医家熊寿试所编,约成书于清雍正年间(722N1735)。《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18:伤寒论集注》共四卷,分别论述了太阳经、阳明经、少阳经、太阴经、少阴经、厥阴经及合病并病、温病、痉湿喝病、霍乱病、痰病、差后病、阴阳易。每篇前有内容概括和分节论述,每条原文后集各家注释及自注。全书注释近800条,所引医家共约35家,颇有参考价值。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年乙巳(1785)奉时堂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伤寒溯源集
伤寒溯源集
(清)钱潢
¥65.50
  《伤寒溯源集》系清代医家钱潢所*,是注解《伤寒论》的重要*作,也是研究《伤寒论》学术思想的重要参考*作之一。全书共十卷,二十二篇。从“ 阴阳发病六经统论”始,将“病有发热恶寒者,发于阳也;无热恶寒者,发于阴也”作为全书总纲。卷一至卷十依次为太阳上篇、太阳中篇、结胸心下痞并附脏结、太阳下篇、温病风温痊湿喝、阳明篇、少阳全篇、太阴篇并附霍乱证治、少阴篇和厥阴篇。书中附有论文六篇,体现了钱氏“以法类证统方”治伤寒的学术特和严谨认真的治学态度。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虚白室刻本为底本。
每满100减50 《汤液经》临证五十年:伤寒温病手足六经辨证
《汤液经》临证五十年:伤寒温病手足六经辨证
陈敦义
¥46.50
本书集作者陈敦义先生五十年余年临床经验之精粹,对《汤液经》及伤寒、温病等经典行深的融会贯通,熔汤液经法、六经三焦温病学说、脏腑经络和气血津液辨证于一炉,全文深浅出,纵横阖,对立统一,可综可分。其中《汤液经》歌诀二旦六神十六方、五脏辨证补泻二十方都属作者新创之方歌。
每满100减50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中医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考点速记掌中宝(2021)
王诗源;孟庆岩
¥32.50
本套丛书涵盖了中医执业医师资格的全部科目,可作为高等中医药院校在校学生(中医学、针推专业等)学习用书、中医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备考者及其他中医考试复习用书。本书以课堂笔记为基础,编写时注意突出重要知识,条理清晰。
每满100减50 冯宪章论治皮肤病
冯宪章论治皮肤病
宋群先;刘学伟
¥39.50
本书整理了冯宪章教授在医教研方面所形成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章简要介绍了冯宪章教授的成才之路及部分学术思想;第二章临证精粹论述冯教授专病论治和临床用药心得;第三章为典型医案,选取银屑病、白癜风、鹅掌风、痤疮、脱发等近四十则病案,案后附有按语,概述、分析了该案的诊治特、理法方药解析等;第四章跟师手记是学生对银屑病等皮肤疾病的跟师感悟。本书内容精炼翔实,注重实用,其中不乏独特之见解,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和临床实用性,可供中医临床、教学、科研工作者,医学院校学生及中医爱好者参阅。
每满100减50 步入中医之门3——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
步入中医之门3——分部经络辨证理论与实践
毛以林
¥47.00
本书乃《步中医之门2——被淡忘的经络辨证》的续篇。在简要讲解经络辨证的理论基础上,更以人体部位为纲,经络为纬,梳理了分部经络辨证的理论及方法,一步探讨了分部经络辨证对临床处方用药的指导。并随文附以分部经络辨证经典医案,方便读者对分部经络辨证理论的理解和体会。本书内容精炼,文笔简洁,旁征博引,颇能令人触类旁通,兼以横跨基础与临床,使学者有所知,用者有所获。读是书,对于提高临床诊疗水平大有裨益。本书可谓各级中医师、中医院校师生学习经络辨证的理想参考读物。
每满100减50 张氏医门零金碎玉微信小课堂.第二集
张氏医门零金碎玉微信小课堂.第二集
张炳厚
¥42.00
本书以张炳厚教书微信授课内容为主线,以张炳厚教授本草用药心得及体会为主要内容,并附弟子学习心得,张老答疑,形式新颖,内容详实,独具特色,使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承和挖掘。本书为第二集。
每满100减50 李东芳临床经验集
李东芳临床经验集
李东芳
¥31.50
本书为临汾市尧都区中医院内科主任、副主任医师、山西省名中医、全国基层名中医李东芳临床经验集。全书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为薪火相传之医论篇,主要包括学医的基本要求、医德、医理、心得体会等。第二部分为薪火相传之经验方及病案举例。第三部分为薪火相传之特殊用药解。
每满100减50 经典视角下的明医解读:朱丹溪
经典视角下的明医解读:朱丹溪
王伟
¥38.50
由于视角不同,对丹溪的思想会有误读,只有站在经典的视角下,才能欣赏、理解朱丹溪。作者从经典视角出发,带领读者去全面认识朱丹溪,体会他的思维方式。
每满100减50 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
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
孟彪;高立珍
¥47.50
经方主要指《伤寒杂病论》中的处方,是中医学中规范,特色的内容,历代医家对之都非常推崇。黄煌老师是经方的传播者,探索者,他被行业内称为“国际经方热的火者”,作者做为黄老师的弟子,对老师的书籍行了深研读,并长期跟师临证,故临床思路深受黄老师的影响。《学用黄煌经方临证录》是作者长期临床中智慧的结晶,是对黄煌经方的学用与发挥,是从成千上万的病历中精选出来的,每一则医案都能给人以启发,对中医临床颇具指导意义。
每满100减50 李平教授心系病临证经验集粹
李平教授心系病临证经验集粹
李平
¥29.00
我国心血管病患病人数已达2.9亿。预计在2030年,中国心血管病的患者将增加2130万,心血管的病死亡人数将增加770万,心血管疾病的高发生率和病死率逐年增高。现代医学介、电生理等主要技术的发展已经瓶颈期,而博大精深的中医药临床丰富多彩展现广泛的前景。 李平教授先后师从首届国医大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路志正教授,中国工程院王永炎院士等著名中医学家,从事中医内科/中医心病专科医疗、教学与科研工作30余年,擅长中医药防治心脏病与心系疾病诊疗。采用中医整体观、系统论、辨证论治与西医局部诊疗相结合,西医结构性病变治疗与中医功能调整相结合,西医疾病治疗与中医减低毒副作用及脏器保护相结合等方法,受到广大患者的爱戴。 《李平教授心病临证经验集粹》,展现了李平教授运用中医理法方药结合现代医学科学技术,临床诊疗心脏病的辨证心得和临床用药经验以及独特的学术观,不仅为心血管专业从事人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和方法,值得临床应用和一步推广,而且为广大心脏病患者提供了有益参考。
每满100减50 寿世保元
寿世保元
龚廷贤
¥63.50
《寿世保元》为明朝内府大御医龚廷贤所著,对该书的内容,龚氏自谓:"采摄于名藩之异授,内府之珍藏,宇内大夫之所家袭,方外异人之所秘传,并发诸前人之所未发,参互勘验而成"。全书共为十卷。卷一总体介绍有关诊断治疗的基础理论;卷二-十分述各科病症的辨证论治,搜集了较多的方药和治法,取材广泛,选方大多切于实用。并附医案。以启后学。本书自问世以来流行甚广,刊本达数十种之多。
每满100减50 中国医史年表;残吟剩草:附:郭霭春年谱
中国医史年表;残吟剩草:附:郭霭春年谱
郭霭春
¥102.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本卷收录《 中国医史年表》《郭霭春 医论 》《 残吟剩草》《郭霭春年谱》 ,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中国医史年表》是以表格形式勾勒出中国医学史发展脉络,简明扼要地列出医史发展中的大事记;《郭霭春医论》收录郭霭春医学论文13篇;《残吟剩草》收录郭霭春诗作30首;《郭霭春年谱》记载》郭霭春生平事迹。《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每满100减50 金匮要略校注语译
金匮要略校注语译
郭霭春;王玉兴
¥158.50
《郭霭春全集》收录郭霭春教授著作共计800万字左右。《金匮要略白话解》为《郭霭春全集》之一,主要内容是对《金匮要略》行校勘和注释同时,予以语译,以通俗易懂的白话文形式解读。《全集》全面反映了他在中医药学领域的学术成就。郭霭春先生治儒通医,文理医理融会贯通,精通史学、国学,于目录、版本、校勘、训诂、音韵等专门之学,造诣精深,并善诗词。他深研中医基础理论,精医史、善临证,尤以文献研究和中医内科见长,有“津沽杏林三杰”之誉。治学精勤,著作颇丰,其代表作有《黄帝内经素问校注》《灵枢经校释》《黄帝内经素问校注语译》《灵枢经校注语译》《中国医史年表》《中国分省医籍考》等。
每满100减50 导引伤科
导引伤科
丁继华
¥102.50
《中国古代伤科图书集成系列》是一部伤科专业丛书,亦是一部伤科发展的史书。本丛书在199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伤科集成》和 2003年中医古籍出版社《伤科集成续集》的基础上,再次收集整理编撰而成(增加伤科专著30余种)。李经纬认为本书“囊括了全国各主要图书馆馆藏……既补遗了骨伤科专著,又是骨伤科的工具书。”马继兴更叹:“专著大多数系手抄本,孤本又较多,部分集自民间,部分集自海外……几乎收落了目前国内所能收集到的伤科专著……” 本丛书共10个分册,包括《经典伤科》《儒家伤科》《道家伤科》《佛家伤科》《兵家伤科》《民族伤科》《汇通伤科》《流派伤科》《导引伤科》《杂家伤科》。本丛书每册40万-50万字,可供从事中医,尤其是骨伤科及医史文献人员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