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吉文柱
¥19.33
【内容简介】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研究》一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对象,结合中宣部 2018 年10 月以来,在全国 50 个县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座谈考察、案例分析、文献查考、信息检索等方式,收集了解了大量做法经验案例和数据,组织写作班子,从 2020 年 9 月份开始了系统汇总、疏理归纳、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的撰写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思考,为*近 2021 年 11 月份中宣部召开的,在全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会议精神的落实,提供参考和借鉴。
每满100减50 马克思思想变迁的社会主义线索
马克思思想变迁的社会主义线索
韩蒙
¥21.66
本书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变迁的文本研究。书中依据马克思对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理解、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概念的区分,将变迁的历程概括为“人的自我解放的社会主义构想”“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资本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认知”三大阶段。本书旨在为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初含义、哲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提供学理支撑。
每满100减50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视角(“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视角(“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陈培永
¥28.80
不管对马克思主义持何种态度,我们都没办法否定一个事实,那就是这一学说改变了世界的程,尤其是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程。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本书力求提供系统的有说服力的答案,序言直正题讲清楚马克思主义究竟行在哪里,然后分十章全方位展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行的理论特质,结语部分则突出强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意蕴。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引领时代、改变世界,就在于它坚持改变世界的哲学观,提供唯物辩证的思维法则,贯穿立足实践的认识智慧;它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揭示人类社会的结构,洞察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诊断现代社会的根本问题,预见未来社会的走向,指明通往理想的路,塑造能动的主体力量。 本书坚持用学理回答问题,以理论结合现实,对相关的一些模糊观行回应,展示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学说与当代中国实践的密切关联,提供了一个理解马克思主义行、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的整体框架。
每满100减50 民主与政党组织(上册)
民主与政党组织(上册)
莫伊塞·奥斯特罗果尔斯基
¥80.40
本书从观念、组织、制度等方面全景式展现了19世纪英美两国的政党政治和民主运作过程。在工业革命与思想变革不断行、旧统治阶级与新兴势力持续博弈、利益集团互相勾结之下,政党组织、大会与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民主政治的要素不断形成和发展。在这样一种政治演中,政党组织利用公民精神的疲软和人们对政党的狂热,操纵选民从而攫取权力,成为最大赢家。 作者在书里批判了渗透在英美民主制中的政治形式主义,认为政党政治下的民主,以对政党的虔诚取代个人良知,释放出普遍的依赖心理,束缚了公共精神,让懦弱裹挟了民主政府的生命。他提出,如果民主制有未来,那么应该将其建立在理性与自由之上,而不是在情绪与煽动之上。 由于例证扎实、论述详尽、分析透彻,本书成为民主与政党制度研究领域的奠基性巨著,并对后来马克斯·韦伯和罗伯特·米歇尔斯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满100减50 民主与政党组织(上、下两册)
民主与政党组织(上、下两册)
莫伊塞·奥斯特罗果尔斯基
¥160.80
本书从观念、组织、制度等方面全景式展现了19世纪英美两国的政党政治和民主运作过程。在工业革命与思想变革不断行、旧统治阶级与新兴势力持续博弈、利益集团互相勾结之下,政党组织、大会与代表制度、选举制度等民主政治的要素不断形成和发展。在这样一种政治演中,政党组织利用公民精神的疲软和人们对政党的狂热,操纵选民从而攫取权力,成为最大赢家。 作者在书里批判了渗透在英美民主制中的政治形式主义,认为政党政治下的民主,以对政党的虔诚取代个人良知,释放出普遍的依赖心理,束缚了公共精神,让懦弱裹挟了民主政府的生命。他提出,如果民主制有未来,那么应该将其建立在理性与自由之上,而不是在情绪与煽动之上。 由于例证扎实、论述详尽、分析透彻,本书成为民主与政党制度研究领域的奠基性巨著,并对后来马克斯·韦伯和罗伯特·米歇尔斯的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零容忍:将*从严治党进行到底
零容忍:将*从严治党进行到底
《零容忍 : 将*从严治党进行到底》 编写组
¥18.00
全面从严治党是新时代党的自我革命的伟大实践,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把“严”的主基调长期坚持下去,就要坚持以零容忍态度惩治腐败,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坚定执着好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攻坚战持久战,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保持定力、寸步不让,防止老问题复燃、新问题萌发、小问题坐大。 本书结合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从“正风反腐,必须‘零容忍’”“勇于自我革命 赢得历史主动”“坚定不移把反腐败斗争推向纵深”“造忠诚干净担当的纪检监察铁军”等章节,对近期召的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以来的全面从严治党精神行了系统梳理、权威解读,并在附录部分收录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公报》。书稿作者权威,内容扎实,可以作为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通俗理论读物。
做内心强大的年轻干部
做内心强大的年轻干部
刘玉瑛
¥29.00
本书从“观照自己、改变自己、相信自己、控制自己、修养自己、提升自己、善待自己”八个维度,系统地阐释了新时代年轻干部如何才能锤炼出强大内心,来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更好地履职尽责,成长、成才、成功。作者旁征博引,论述精辟,讲解生动有趣、全面深刻,为领导干部,尤其是年轻干部,提供了锻造强大内心的多重思维和方式方法。本书堪称是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强大内心、提升自我的成长手册和良师益友。
做新时代最好的国企干部
做新时代最好的国企干部
刘玉瑛
¥22.50
“对党忠诚、勇于创新、治企有方、兴企有为、清正廉洁”是总书记对国企干部提出的基本要求。总书记为企业家群体在新时代乘风破浪指明了前方向和根本遵循。 国企干部怎样才能做到这“二十字”,成为新时代好的国企干部?如何化危为机,勇于创新,在困境中浴火重生?怎样认识和理解百年大变局,主动应变,勇新局? 本书紧密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和企业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从理论和实践的层面对国企干部的素质和能力行了深解读。本书是国企干部提升自身素质和能力的参考读物,也可作为国企党校和培训中心对国企干部的培训教材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天门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天门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34.00
本书集中反映了天门市革命老区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革命建设改革发展历史。其意义在于貫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扬红色资源优势,深入进行党史、军史老区革命史优良传统教育,把红色基因代代传下去”的重要指示,让老区革命精神在天门发扬光大。
广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广水市革命老区发展史
广水市老区建设促进会
¥34.00
本书*记述老区的革命斗争和发展历史、总结老区建设和发展经验、展现老区建设的伟大成就和发扬革命传统、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老区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正道沧桑 : 社会主义五百年
正道沧桑 : 社会主义五百年
崔耀中
¥34.50
    本书是专题片《正道沧桑——社会主义500年》的再版,由众多权威专家学者共同编写,生动描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从一国成功到多国胜利,从苏东剧变到中国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拓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广阔前景。是广大干部群众深了解社会主义,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教材,可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补充学习读物。
每满100减50 发展党员工作方法与实务
发展党员工作方法与实务
王亚平
¥34.99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保持党的先性纯洁性、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和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编者依据党内法规,特编著本书。 本书共四部分,分别为发展党员工作概述、发展党员工作基本程序和要求、发展党员工作其他具体问题的说明与解答、发展党员工作常用文书格式要求及例文,其中发展党员工作基本程序和要求为本书的重中之重,每节穿插典型案例,部分节还附有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思考,供读者在工作中学习参考。
每满100减50 暗金政治:慈善基金会与美国霸权
暗金政治:慈善基金会与美国霸权
银培荻
¥39.99
在美国,金钱正采取越来越复杂和间的方式来影响政治,慈善基金会就是其中非常巧妙的一种方式。慈善基金会在美国政治中辟了一条“暗金政治”的路径,让金钱对政治的影响更加精致和隐蔽。慈善事业是“没有选民的政治”:虽然它只在一个很小的精英范围内运转,但通过观念培育和精英网络,可以形塑政策议程和话语,影响政策制定者的认知与偏好,从而释放强大的杠杆效应,将愿景缓慢地变为现实。 本书以政治社会学为视角,创新性地提出了一个分析基金会政治行为的理论框架:一方面,“以钱生智”,基金会通过“观念有机化”机制来选择有潜力的思想,投金钱将其孵化为有影响力的政治观念,并在大众和政治家中推销这些观念;另一方面,“运作网络”,通过“精英社会化”机制来将精英结成网络化社群,引导其形成或受特定观念,并以知识精英为先导来触和影响其他社会精英。
每满100减50 城乡大融合:“三农”政策演变与趋势
城乡大融合:“三农”政策演变与趋势
孔祥智等
¥41.40
城乡大融合:“三农”政策演变与趋势
每满100减50 新时代政协委员实用教程
新时代政协委员实用教程
江苏省政协学习委员会编
¥19.33
【内容简介】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中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制度安排。人民政协是中国共产党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创举。本书是针对工作人员开展政协工作而创作的实用读本,书稿对人民政协的历史、组织结构、规范制度等内容进行了详细的介绍,使工作人员能够快捷有效地开展实际工作。本书共十章,近25万字,既有人民政协主要职能等基本内容,也有调查研究、文案写作等具体内容和实用方法。
每满100减50 地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缘起、方向和路径
地方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缘起、方向和路径
李强
¥15.00
本书是江苏省第四期333工程科研项目“江苏省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研究”的*终成果。基于组织社会学的视角,在梳理我国事业单位发展历史、借鉴参考国外公益机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为什么要改、怎么分、如何改等问题。*次以理论和实例的方式论述了地方事业单位改革的方向和路径,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更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每满100减5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刘晨光
¥28.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交融生成的一种新型现代社会主义文明,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文明特质、文明自信、文明战略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文明特质是深层原因。无论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觉自信,还是现代化、改革、法治、党建的战略布局,都浸润着实事求是、体用不二、知时守中、重民尚德、和合共生的文明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虽未定型但已初具雏形,可称为“共生型文明”。其发展趋向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中国社会主义”。本书适合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有关研究人员以及一切对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抱有温情与敬意的社会人士阅读。
每满100减50 资本主义、剥削与公正
资本主义、剥削与公正
陈喜贵
¥53.40
本书精选自2000年以来国外马克思主义学者对正义与平等问题的zui新探讨和观点表达。全书由“概念和方法”、“平等主义”、“正义诸形式”和“全球正义”四部分构成。“概念和方法”讨论了建构主义、经济发展、国际法和差异原则等概念和研究方法。“平等主义”讨论的是现实的乌托邦、国际人权、保护自由以及民主和平等的关系等问题。“正义诸形式”讨论的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语言、运气平等和转型正义等问题。“全球正义”讨论的是生态正义、区域正义和环境正义等问题。本书既有严密的理论分析,也有对语言使用、生态环境、区域转型等现实问题的分析和政策建议。
每满100减50 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新时代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丛书)
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新时代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丛书)
唐钧
¥46.80
中国人民大学唐钧教授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一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当前国内外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理论成果行了全面梳理,构建了由公共安全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定级、风险预警、风险预防、舆情风控、风险共治、应急风险防控等内容构成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知识框架体系。全书聚焦风险社会背景和新媒体环境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提出的新挑战,对国内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相关实践行了深分析,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基本原理行了系统总结。本书强调,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突发危机处置和社会风险防控的统一,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作为相关工作的出发。
每满100减50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4辑)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4辑)
吴付来
¥46.80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领域,既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也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范式建构;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伦理思想行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创新予以探索;既反映当代中国学人的理论思考,也观照当代国外学界的前沿动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学术交流平台。本书是第4辑.
每满100减50 学科、学术与话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研究(1919—1949)(上、下卷)
学科、学术与话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研究(1919—1949)(上、下卷)
王海军
¥130.80
本书对该时期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主要历程、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构过程中学术话语权争夺、中国共产党推动建构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体系所采取的主要举措和由此带来的深远历史影响等诸方面文献资料行系统收集与整理,深挖掘该时期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初步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方面珍贵历史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