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80减4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上)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0(上)
朱景文
¥100.80
本书对中国立法从四个层次进行分析,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所制定的法律,国务院及所属各部委制定的行政法规和部门规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制定的地方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所发布的司法解释。每个层次又分为立法机构、立法人员、立法程序、立法数量和立法种类五个方面。
每满80减40 清华法制论衡.第11辑,走向民主的时代
清华法制论衡.第11辑,走向民主的时代
高鸿钧,何增科
¥15.60
本书为“走向民主的时代”专号,旨在研究当下中国民主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和层面进行反思、总结、梳理与探索,既有理论评析,又有经验调查,既涉及西方文本,又关注中国语境。本书主要围绕民主与政治改革,民主与自由选举,民主与风险社会,协商民主及其合法性等问题展开。作者既有法学与政治学权威学者,又有学界中坚新锐。诸君平实言理,从容著文,注重理论而关切实际,文章具有很强的可读性。
每满80减40 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
法律实证主义:从奥斯丁到哈特
(英)尼尔·达克斯伯里
¥29.32
法意”由清华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筹组,旨在庋集汉语法律学术资料,积累汉语法律思想成果,阐释法律的意义世界,对于上述问题作出现时代的回应。所收内容覆盖法哲学、比较法、宪政和人权等领域;体裁不拘,包括专著、文集、译著和选辑。经此劳心劳力,盼能涓滴汇流,聚沙成塔,增益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建设中国现代法制,终塑育中国人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或许,这也是当下法意的意蕴之一,而为编者馨香祝祷者!
每满80减40 “灋”问
“灋”问
张永和
¥12.99
“法意”由清华大学“法治与人权研究中心”筹组,旨在庋集汉语法律学术资料,积累汉语法律思想成果,阐释法律的意义世界,对于上述问题作出现时代的回应。所收内容覆盖法哲学、比较法、宪政和人权等领域;体裁不拘,包括专著、文集、译著和选辑。经此劳心劳力,盼能涓滴汇流,聚沙成塔,增益中国文明的法律智慧,建设中国现代法制,终塑育中国人理想而惬意的人世生活与人间秩序。或许,这也是当下法意的意蕴之一,而为编者馨香祝祷者!
每满80减40 司法预救济与再救济
司法预救济与再救济
郭孝实
¥18.00
公正作为一种理念和价值,一直被人类不懈追求。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司法公正包括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司法公正是实现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维护公民合法权益的基础,更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措施。但是在司法实践中,由于现行司法救济体制的程序性、后发性、被动性、合法性以及成本性这几个特征,带来了被侵害人无法顺利启动司法救济程序,司法救济效率不能满足当事人的迫切需求,刑事被害人游离于司法救济的程序之外以及“执行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司法救济体制的效能以及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实现。作者从司法的性质、目的、价值、理念阐述了司法预救济制度得以构建的理论根基以及建立司法预救济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创造性地提出在现有司法救济制度的基础上,补充建立司法预救济制度和司法再救济制度,以此来弥补现有司法救济体制的某些不足,*限度地保证司法公正和社会公正的实现。
每满80减40 全球化中的东亚法治:理论与实践
全球化中的东亚法治:理论与实践
冯玉军
¥75.70
  本书全面审视了全球化背景下东亚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是作者在十多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的*力作。全书分为三编。编瞩目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视角,分别从法律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全球化视野下的法律悖论、全球法律秩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法律全球化下的国家主权与国际法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第二编探讨东亚法治的历史与发展,考察了东亚的和谐-无讼传统,比较了近代法治进程的异同,分别对中、日、韩三国现行法律制度、法律移植、法律职业培训、司法考试等主题逐一剖析,找寻东亚法治和谐共建的有益资源。第三编聚焦全球化中的东亚共通法治,以东亚与西方“法治”历史阐释的对立与超越为理论支点,结合全球化下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实践进展,着眼于东亚法律文化和社会治道的会通与创新,提出可行的战略性对策和思路,为东亚经济持续繁荣和法治理想图景作出贡献。
每满80减40 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
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
282104:孙若军$${0}
¥20.83
  在婚姻关系中,个人人格与家庭身份的对峙导致夫妻间的冲突难以避免,孙若军编著的《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以婚姻关系为视角,借助权利冲突理论,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权利属性两个角度,对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通过梳理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发展轨迹,探讨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原因与本质,并借助权利冲突理论,为解决夫妻同居权与性自主权、生育权的冲突以及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寻找理论依据,提出了解决冲突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1)禁止权利滥用原则;(2)在立法层面上,确立权利位阶原则;(3)在司法层面上,实行个案利益衡量与价值选择原则。
每满80减40 道路交通安全法(1)
道路交通安全法(1)
读书堂
¥2.90
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对无驾驶证驾驶机动车的严重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罚;《道路交通安全法》关于逾期不接受处理的车辆和驾驶证的处理措施等,这些内容本书都有详细的记载。阅读这些内容,可以让你更全面了解中国颁布的道路交通安全法,也让自己的安全更加有保障。
每满80减40 刑事案侦破纪实
刑事案侦破纪实
读书堂
¥2.90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事情总会有真相,做了坏事总有一天会败露。本书也在此提醒其他妄图铤而走险、以身试法的犯罪嫌疑人和在逃人员赶紧采取行动,主动到公安机关投案自首,争取从宽处理。同时公安机关告诫犯罪分子,若要人不知,除非已莫为。一切藐视法律和存在侥幸心理的行为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如果不想给自己的生活套上枷锁,那么请停止你犯罪的脚步!
每满80减40 中国大案要案
中国大案要案
读书堂
¥2.90
通过作者的介绍,你将了解几件轰动中国的刑事大案。通过阅读这本书,你将知道:白宝山,雷国民,张君等人的案件,你将了解整个案件的缘由,让你知道他们不为人知的故事。难道,这不是你想了解中国解放后的“几大轰动全国的刑事案件”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吗?
每满80减40 什么是所有权全译本
什么是所有权全译本
读书堂
¥2.90
如果我必须答复下列问题:什么是奴隶制?而我只用这就是谋杀一句话来回答,我的意思就会立刻被人所了解。用不着更多的论证来说明:剥夺一个人的思想、愿望和人格的权力是一种生杀之权;使一个人成为奴隶就等于是杀死他。那么,为什么对于这另一个问题:什么是所有权?我就不能同样用这就是盗窃①这句话来回答,而没有把握不被误解呢?
每满80减4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
朱景文
¥59.0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由朱景文主编,本报告把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即高等法学教育、职业法学教育、普法教育和法学研究,各个部分分别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职能活动。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大多具有重大、复杂和前沿性的特点。
每满80减4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结构、原则和制度阐释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与完善——结构、原则和制度阐释
朱景文
¥33.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于2011年正式形成,它以宪法为统帅,以法律为主干,以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为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由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等多个法律部门组成的有机统一整体。本书简明扼要地介绍了各个法律部门的形成历程、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选择了一些社会热点案例和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加以阐述,力求做到结合实际、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一册在手,即可了解中国的基本法律知识。 ?
每满80减40 社会法评论(第五卷)
社会法评论(第五卷)
林嘉
¥40.28
  为因应社会法学过去一年的发展,本卷《社会法评论》共设“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和“域外法学”三个栏目,共收录16篇文章。    “劳动法学”部分共收录8篇文章,林佳和教授《劳动契约的管制与自治》一文,首先基于劳动契约的债法契约本质和人格面向之特质,指出“传统民法……已无法适切处理劳动契约当事人截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因此,为维持和落实劳动法之特质,“国家不同形式与实质的介入,正是不可或缺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其次,该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传统社会国的角色与功能所遭受的冲击和挑战,对“劳动契约的管制何去何从”提出设问。再次,佳和教授从立法、司法、行政乃至团体之角度对劳动契约的管制进行了深人的论述。后,佳和教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指出“管制与自治是劳动法/劳动契约之宿命”,“劳动契约会继续往管制与自治之动态折冲的复杂方向发展”,而我们必须时时检讨,既要防止自治不当地被管制扼杀,也要防止劳动法之特质因不当的自治而消失。   李海明博士的《论劳动者的法律界定》一文,基于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以及对我国法律文本中多元的“劳动者”表述的概括分析和相关案例的评析,理清了劳动者概念的内涵,并对“公司经理等”、“教师以及公务员”、“个人用工”以及“农民工”等多种主体的“劳动者”身份进行了分析。   德国nilsseibert博士则以法解释学的方法,对《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规范性文件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的区分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相关规定的体系性漏洞,尤其是其经分析指出“严格遵守书面形式的要求不仅不能促进权利、义务的明确,反而阻碍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值得重视。   孙国平之《工资集体协商的劳动法考察——兼谈中国当下工资集体协商的魔咒、困境与悖论》以2010年富士康“n跳”事件和南海本田“罢工”事件为切人点,从权利、主体、模式、责任、观念以及技能六大方面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青年学者王倩博士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招聘阶段用人单位知情权的限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条第2款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潘峰博士则对劳务给付拒绝权的理论基础、行使范围、条件及效果进行了分析。邓娟博士则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唐荣娜法官基于自身的审判实践,对劳动争议案件中小额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劳动合同“中止”履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共收录了4篇文章。杨飞博士《社会保险权的规范建构》一文,从公、私法两个视角对社会保险权进行了规范分析。袁圣韵乐博士则结合*的《社会保险法》,对工伤认定一般条款的意义、理解与适用及相应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践中的疑难案例进行了分析。朱勋克博士所撰写的《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选择》一文则对《社会救助法》(草案)的内容架构及缺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范围博士《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一文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进行了分析。    “域外法学”部分共收录了4篇文章,可谓名家汇集,内容丰富。这些域外法制的介绍,对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其中《欧盟中的社会福利国家》一文是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社会法研究所所长乌尔里奇·贝克尔教授专门为本刊所撰写的,贝克尔教授作为著名的社会法学者,在文中以合宪性解释的方法为我们重点介绍了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欧盟与成员国在社会福利国家方面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尽管成员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原则遭受到威胁,但仍保留独立性,而欧盟社会政策的目标越来越具体和明确。《德国劳工共决制度》是德国哥廷根大学著名的劳动法学者rtidigerkrause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座的讲稿,经其认真修改后提供给本刊。该文对德国共决制度的组织、效力、宪法基础、事项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录用的自由及其制约——派遣法修改的慎重论》一文,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田思路教授专门为本刊向日本著名的劳动法学者大阪大学法学部小岛典明教授的约稿,并由田教授亲自担任翻译。该文对日本劳务派遣法修订过程中录用的自由及其制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栏目的后一篇文章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知名劳动法学者谢棋楠教授,谢教授对本刊厚爱有加,先后赐稿数篇,此次《台湾2009年“就业保险法”修正之分析——美国与加拿大法观点》一文对我国台湾地区2009年“就业保险法”修订之*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与加拿大和美国相关制度的比较基础上,对我国台湾地区“就业保险法”在相关制度的完善方面提出了建议。
每满80减40 实现正义的选择与规范
实现正义的选择与规范
洪冬英
¥34.58
  实现正义在于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规范。证据是法庭认定事实的依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是关于确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方法和程序的规则。证据制度承载了发现真实、程序公正、诉讼效率、解决纠纷等目的。证据种类的科学划分是证据制度规范使用的前提,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推定、预决事实的效力等规范是必然要求。这和调解程序的完善同属于“正义的司法制度”。   实现正义离不开法院和法官对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追求——衡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也可概括为“法官知法和发现真实”。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使法院和法官承载了过重的期望,这种期望需要在制度完善和相对理性的利益衡量中寻求实现。
每满80减40 清华法律评论(第六卷 第二辑)
清华法律评论(第六卷 第二辑)
清华法律评论编委会
¥15.99
《清华法律评论》(第六卷第二辑)分为五个部分,共收录11篇文章。
每满80减40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
中国法治建设年度报告2014
中国法学会
¥6.94
  依法治国,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后的庄严选择。以法治作为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政治文明发展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对担当执政使命,实现经济发展、政治清明、文化昌盛、社会公正、生态良好等根本性问题的深刻认识,以及对人民群众的法治需求和依法治国期待的积极回应,表明了党领导全国人民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擘画了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宏伟蓝图,中国开启了法治建设的崭新时代。 ?
每满80减40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立法后评估报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立法后评估报告
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 中国残疾人联合会 编著
¥8.79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是保障我国残疾人权益的一项重要法律。该法自实施以来,在保障残疾人权益、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对残疾人权益和残疾人事业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对完善《残疾人保障法》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有必要对《残疾人保障法》进行全面评估,以进一步改进立法和法律实施工作,适应新的社会发展形势,保障残疾人事业平稳有序健康发展。
每满80减40 社会权层面的住宅权宪法保障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社会权层面的住宅权宪法保障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张震
¥28.80
衣食住行为公民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公民从事其他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因此住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人权保障书,宪法应该为公民的基本居住需求提供根本权利支撑及保障。我国现行宪法使用住宅而非住房的措辞,意在强调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需要。然而,城市房价的居高不下以及住宅质量标准较低的现实均影响和制约着公民住宅权的实现。从权利逻辑、现代宪法权利的属性以及我国住宅权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住宅社会权在宪法上应该被强调。住宅社会权的基本内涵,即国家应该保障公民适足的住宅权。综合宪法文本资源、进行宪法解释和住宅权立法等可为住宅社会权提供多重保障。
每满80减40 侵权责任法研究(第二版)下卷
侵权责任法研究(第二版)下卷
王利明
¥102.79
本书密切结合我国《侵权责任法》和有关侵权法的前沿理论及司法实践经验,并在借鉴国外侵权立法先进经验与*理论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侵权责任法的内容体系、归责原则、责任构成要件、免责和减轻责任事由、数人侵权制度以及侵权责任的承担方式等进行了详尽而深入的探讨。
每满80减40 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
刑事正义与学者使命
谢望原
¥27.74
本书奉献给读者的是一位富有正义及使命感的法学教授对社会热点及法律问题的关切与思考。全书所涉及的内容显然并非经院式的形而上研究,而是作者在特定时空对现实社会诸多法律(学)问题作出的解读与探索。其中,既有作者针对社会热点刑事法律事件、法学问题的评论以及在有关重要场合的发言或演讲,也有针对有关立法、司法、执法部门的疑难问题提出的书面意见或答复,还有接受有关重要媒体访谈时,针对特定刑事问题发表的个人看法。其评论客观公允而富有逻辑,观点不拘一格且耐人寻味,不尚空谈而重视运用法学理论解决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则是本书的鲜明特色。 因而,无论您是否为法学教学研究者或法律职业从业者,只要您喜好关注和思考法律问题,向往公平正义,那么对于您来说,本书就具有极强的可读性。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