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记--中华经典指掌文库
¥9.60
《史记》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中国历史上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史记》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本书精选《史记》中经典性的篇章和片段行注释、翻译和题解,使读者既能阅读到《史记》中的代表性文章,同时亦可激发起读者对《史记》这部经典历史著作的阅读兴趣。

二十四史 缩印本 1--20册 (精)(试读本)
免费
《二十四史》是历代各朝编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中国wei一一部完整的官修史总集,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经典史料。自从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来,这一名称更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二十四史》卷帙浩繁,记事久远,前后衔,自成体系。全书总计三千二百余卷,四千万字,记载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事件、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与可歌可泣的阶级斗争,以及兼容并蓄的民族融合;涵盖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明崇祯十七年,包括了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四五千年的历史程,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科技面貌,不愧为社会发展史学之圭臬,华夏历史文明之丰碑。《二十四史》各部在体例、选材、语言上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均为各时期极具成就之史著。


后汉书
¥14.99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周易》《史记》《三国志》《资治通鉴》《汉书》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后汉书》是一部记载东汉历史的传记体史书,全书共分一百二十卷,包括纪十卷、列传八十卷和志三十卷,记载了从王莽末年起至汉献帝之间约二百年的历史。其价值正如章太炎所言:“《史》、《汉》之后,首推《后汉书》。”陈寅恪也说:“蔚宗(范晔字)之为《后汉书》,体大思精,信称良史。”

透过硝烟的镜头----1937-1949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试读本)
免费
新中国摄影诞生于革命战争年代,在艰苦卓绝的岁月里,老一辈战地摄影师用青春、热血与智慧,拍摄了共和国浴血而生的珍贵影像。如今这些勇士或年事日高,身体与记忆不再当年;或已驾鹤西行,为后人平添遗憾痛惜。因此,留存他们的经历与影像,成为新中国摄影史*迫切性的选题;因此,《透过硝烟的镜头——中国战地摄影师访谈》,成为“口述影像历史”丛书的篇之作。 本书终收录了19位战地摄影师的采访实录(因老摄影家在数月中又有数人故去),其中年龄*的94岁,小的77岁。他们中有的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一路走过,有的在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中经历战火。由于被访人年至高龄,由于本书出版时间短促,由于我们水平能力所限,这些访谈也许还不足以展现那个时代战地摄影师独特的风采。但我们希望这仅仅是一个始,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口述影像历史”丛书展更加丰富的画卷。

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
¥171.00
《中信国学大典:文学经典(下册)(套装共6册)》包括了《世说新语》《徐霞客游记》《梦溪笔谈》《搜神记》《东坡志林》《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 《世说新语》行文言简意赅,意境深远,保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佳句名言,也对后世小说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徐霞客游记》徐霞客是明末奇人,具备艺术家刻画自然的写生才能,又有观察实证的科学逻辑头脑。他的著作《徐霞客游记》是一本奇书,记录了他实地考察山川地理的经历,被后世称为“古今游记之”;颇像达尔文乘“小猎犬号”考察船环游世界,抱持追求生物科学知识的执着,记录各地物种,写成巨细靡遗的游记。才气纵横,文笔恣肆而又细腻精确,在文学史、地理知识史、文化意识史上都有独特的地位。 《梦溪笔谈》中国古代笔记著作源远流长,典藏宏富,在传统文史古籍中被视为“稗官”,占有一席之地。沈括的《梦溪笔谈(套装共4册)》章法灵活,不受约束;驳杂广记,包罗的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凡古代政治经济、典章制度、宫廷秘闻、文人轶事、庙堂宏论、街谈巷议、金石文字、碑版书画、天文地理、民俗风物、宗谱世系、氏族图腾、易卜星算、诸子百家无不涉及,可谓采拾博洽,百科荟萃,广谱式地反映了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面貌。其中有治乱得失、文史考评,有访察探索、大千博览,有宦海风波、人生感悟,是知识与智慧的总结,具有广博的文史与古代科技研究参考价值,今天仍能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和借鉴。 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内容则力求通俗易懂,结合现实生活,挖掘古代经典的当代意义,拉近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搜神记》收录了很多神仙鬼怪、妖精梦卜,还魂报应、人鬼相恋等故事。由于作品多搜集于民间,故保存了不少优秀动人的民间传说。诸如此类的鬼神异事,构成《搜神记》独有的怪异色彩。此浓厚而独特的色彩使它成为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的代表作之一。 《东坡志林》是苏轼游历交谈间的所见所闻,他将一切能理解、不能理解的奇人异事都记录下来,内容广泛,无所不谈。其文长短不拘,或千言或数语,而以短小为多。皆信笔写来,挥洒自如,体现了作者行云流水涉笔成趣的文学风格,为晚明小品之滥觞。本版本由香港大学教授王晋光、梁树风注评,考证较为严谨,评论精当。 《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是古代塾师教导幼童的重要教材,是昔日知识分子重要的知识资源,深刻影响着他们成长。合共约二千七百多字,是古人用来识字的书目;同时,涵盖道德、文化及历史基础知识的教育。古人在识字及获得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写作及研读经典。此次编写合三部经典为一册,均以李逸安先生的译注为底本,而导读、赏析与点评全部重新编写,旨在引领读者一同发现三部经典的当代意义。

春秋谷梁传注(试读本)
免费
《谷梁传》与《左传》《公羊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清代经学极盛,注释《春秋谷梁传》,有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柯劭忞认为东晋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不免于肤浅,钟文烝《补注》无裨传义,所以自己重新作注。 柯劭忞以宋衷“三科九旨”之“九旨”为全书纲领,勘正文字,纠正前人说解,会通《谷梁传》传文义例,对《春秋谷梁传》作了通注。柯氏重视汉魏经师遗说,广辑刘向、郑玄等人经解,又能利用新出敦煌钞卷进行校勘注释,时寓对晚清时局的讥评,盖志于通经而致用,是一部晚出而益精的力作,牟润孙赞誉其可以与杜预《左传集解》、何休《公羊解诂》并驾齐驱。中华书局上世纪60年代向学界征求“十三经清人注疏”的整理选目时,杨向奎即建议收入《春秋谷梁传注》,较钟文烝《补注》为优。 《春秋谷梁传注》有1927年初印本和1934年定本,定本对初印本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增订。此次整理以定本为底本,通校初印本,增改之处均写为校勘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初印本上,又发现有大量的柯氏批语和过录的柯氏批语,复作释读和通校。本次点校完整呈现了柯氏改定其著作的经过,清晰梳理出柯氏前后学说的变化。由于定本排印于柯氏身后,校雠不精,错讹颇多,整理者作了细致的核订,校改审慎,必明所据,并指出柯氏偶疏者,可谓柯氏之功臣。 本书附录柯劭忞1927年发表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上的一篇关于《谷梁》学的演讲录,以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谷梁传柯氏释例目录叙》两篇相关文献,以供读者参考。

史记
¥90.00
《史记》共一百三十篇,其中本纪十二,表十,书八,世家三十,列传七十。叙事上溯传说中的三皇五帝,终于汉武帝。全书编排以类相从,以人物为中心,“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为后世著史提供了良好范例。

伟大的长城
¥5.96
本套图书在有关部门和专家指导下,我们搜集整理了大量古今资料和研究成果,特别编撰了本套作品。主要包括传统建筑艺术、千秋圣殿奇观、历来古景风采、古老历史遗产、昔日瑰宝工艺、绝美自然风景、丰富民俗文化、美好生活品质、国粹书画魅力、浩翰经典宝库等,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具有极强的系统性、广博性和规模性。本套作品全景展现,纵横捭阖,故事讲述,语言通俗,图文并茂,形象直观,古风古雅,格调温馨,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欣赏性和知识性,能够让广大读者全面触摸和感受中国文化的内涵与魅力,增强民族自尊心和文化自豪感,并能很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创造未来中国特色的先进民族文化,引领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在未来世界的舞台上,在中华复兴的绚丽梦乡,展现出具有龙飞凤舞的独特魅力。"

历史的镜子
¥5.00
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突出了他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集中论述了社会风气的堕落、政治的腐败、人民的困苦与国家兴衰治乱的关系。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去除腐败,实行治人与治法结合的民主政治,报刊与言论自由等众多现实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表达了吴晗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照。本书是极具可读性的历史知识普及读本.


蔡东藩六史:套装共6册(畅销百年,享誉全球的东方历史殿堂级世纪小说,秦、汉、唐、宋、明、清,一个王朝的兴起和衰落)
¥29.99
吾国之有史,由来久矣。自汉司马迁创作《史记》,体例独详,遂为 后世史家之祖,班固因之,辑成《汉书》,而迁固之名乃并著焉。窃案 迁《史》起自黄帝,讫于天汉,大旨在叙古从略,叙秦汉从详,综计得 百三十篇,共五十二万六千余言。班《书》则始于秦季,终于孝平王莽, 凡百二十卷,计七十余万言,视迁《史》为尤繁矣。后之学者,慕其名, 辄购《史》《汉》二书而庋藏之,问其熟览与否,则固无以应也。盖二书 繁博,非旬月所能卒读,且文义精奥,浅见之士,尚不能辨其句读,一卷 未终,懵然生厌,遑问其再四寻绎乎?他若涑水《通鉴》、紫阳《纲目》, 以及《通鉴纪事本末》《通鉴辑览》《纲鉴会纂》《纲鉴易知录》等书,编 年纪事,历姓相承,而首数卷间,各列秦汉事实,读史者辄举而窥之,固 求其提要钩玄,记忆不忘者,亦罕有所闻。至如稗官野史之纪载,则一鳞 一爪,或犹能称道之,是无佗,稗史之引起观感,令人悦目,固较正史 为尤易也。鄙人不敏,尝借说部体裁,演历史故事,由今追昔,溯而上 之,以至秦汉。秦自始皇至子婴历国三世,第十有五年耳。依事演述,寥 寥数回,不足以成卷帙,且名为一朝,但闻暴政,未底于治,实为由周至 汉之过渡时代,附入于汉,存其名而已足矣。汉则两京迭嬗,阅年四百有 余,而前汉二百一十年间,有女宠,有外戚,有方镇,有夷狄,有嬖幸, 有阉宦,有权奸,盖已举古今来病国之厉阶,汇集其中,故治日少而乱日 多。其尤烈者,则为女宠,为外戚。高祖以百战成帝业,而其权且移于宫 闱;文景惩之,厥祸少杀;至武帝尊田蚡,贵卫青,女宠外戚,于此复 盛;至许史盛于宣元,王赵丁傅盛于成哀;平帝入嗣,元皇后老而不死, 自卒贻王莽篡弑之祸;然则谓前汉一代与女宠外戚相终始,亦无不可也。本编兼采正稗,贯彻初终,所有前汉治乱之大凡,备载无遗。而于女宠外戚之兴衰,尤再三致意,揭示后人,非敢谓有当史学,但以浅近之词,演述故乘,期为通俗教育之助云尔。班马可作,当亦不笑我粗疏也。惟书成仓卒,不无讹词,匡而正之,是在海内之通儒。

曾国藩全集(全12册)精
¥240.80
【曾国藩其人】 曾国藩(1811—1872),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清史稿·曾国藩传》描述他“为人威重,美须髯,目三角有棱”。道光十八年(1838)考中士,此后历任翰林院侍讲学士、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在京城做了十多年的文官。咸丰二年(1852),曾国藩奉旨办理湖南团练,此后以兵部侍郎、兵部尚书、两江总督、钦差大臣等身份督办江南军务,指挥湘军战斗。后因功加太子太保衔,封一等毅勇侯,补武英殿大学士等。同治十一年(1872)死于两江总督任上。朝廷追赠太傅,谥号文正。 曾国藩政治上的功过是非,后人褒贬不一。但作为清末同治中兴D1功臣,中国近代化之先驱,曾国藩在中国近代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他在做人和学问上,同样备受后人褒扬,钱穆先生就赞誉他“做人学问并重”。曾国藩青年时始研读“二十三史”。在京为官期间,他跟从唐鉴、倭仁等人学习程朱理学,对儒学各派兼收并蓄,吸收诸子百家之长,转益多师,杂糅一体。他和湘军将领一起刊刻了《船山遗书》,将王夫之的思想发扬光大。他编纂了流传广、影响大的古文选本《经史百家杂钞》,同时坚持写日记,笔耕不辍,留下了奏稿、书札、批牍、文集、诗集、读书录等大量文字资料,后人刊刻成《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克己省身,困知勉行,以“好汉脱牙和血吞”的意志力实现了自我超越,完成了“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之事业。他知人善任,奖掖后,提拔了一大批对中国历史具有重大影响的人物。他行军仗,实行稳扎稳的作战方式。他处理政务,“持大体,规全势”,表现出一位政治家应有的胸襟和眼光。国势日危之际,他主张置西方轮船机械,并启安庆内军械所,制造出中国D1艘蒸汽轮船。他建议派遣近代中国D1批留学生,倡议翻译了D1批西方书籍,这些泽被后世的举措对中国近代化程意义重大。


魏榆隽永集(精)
¥57.74
本书是国家图书馆王菡研究馆员的论文集,“魏榆”是作者籍贯山西榆次的古称。全书收录近六十篇文章,涉及宋元西夏史、目录学、人物事迹、手稿书信、文献碑刻、书评、游记等方面,是一部涉及广泛、内容丰富的论文集。

厚重的经传
¥5.96
本书内容包括了 为人处世哲学的《论语》、提倡施行仁政的《孟子》、修身治国之学的《大学》、人性修养著作的《中庸》、古文献——儒家五经、早的诗歌总集《诗经》、早的历史文献《尚书》、早的典章制度《礼记》、早的哲学著作《周易》、早编年体史书《春秋》等。

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精)
¥65.47
赵万里(1905—1980)字斐云,别号芸盦、舜盦,浙江海宁人。著名文献学家、敦煌学家,尤擅版本目录之学。赵万里先生师从著名学者王国维,一生致力于文献整理和图书馆事业,著作宏富,又培养了大批文献学、图书馆学人才。赵万里先生学殖深厚,精力过人,经眼善本逾三十万部,馆务之余,主持了以《赵城金藏》、《永乐大典》为代表的众多古籍整理项目,所编撰《北京图书馆善本书目》、《中国版刻图录》等,皆为文献学者案头之书,尊为中国古籍保护、整理史上的重要领军人物,殆非过誉。今有国家图书馆刘波先生,积多年之功,撰写《赵万里先生年谱长编》,内容丰富,考证精详,既是赵万里先生迄今为止z全面的一部传记,更是一部重要的学术史资料,今予刊行,用飨读者。

朱执信文存(上下册)精
¥111.60
朱执信(1885—1920),原名大符,字执信。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理论宣传家。1904年以官费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廖仲恺等革命党人。翌年8月,加中国同盟会,当选评议部议员兼书记。先后担任过《民报》、《建设》等刊物的编辑,致力于资产阶级革命事业的宣传和理论阐发工作。此外,他还是辛亥革命前专文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生平及其学说的第1人。作为孙中山的主要助手,朱执信更投身疆场,参与组织反清、“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驱逐龙济光等斗争及护法运动。1920年9月,于虎门被桂系军阀杀害。孙中山赞誉其“以文章发挥真理”、“革命中之圣人”。 本书为朱执信著作集,收集了目前所能见到朱执信的全部著述,较为全面地展现了这位民主革命家的历史功绩。该书*初由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历史研究室编,是中华书局“中国近代人物文集丛书”之一种。2012年曾出版增订本,但限于当时条件,仅将新发现的文献附收书后,并未行统一的时间排序。今据新发现的文献行增订,并重新编排,分论著、函电、文艺、杂著及其他四部分,定名为《朱执信文存》,出版单行精装本以为纪念。

百家哲学著作
¥4.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精辟政论专著
¥6.8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史记(第三卷)
¥0.99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厥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史记(第八卷)
¥0.99
《史记》是中国古代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史记》中的大量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的。

史记(第二卷)
¥0.99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23.40
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好的人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像是安排一趟远行,设定的目标是《左传》,想办法在那里生活一整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话语,不一样的周遭世界及其经常处境,不一样的忧烦和希望……远游回来,就是这本《眼前》了,我的读《左传》之书。 我设想每个人的视线都是一道道光、一次次的直线,孤独的,能穿透也会被遮挡,能照亮开来某个点、某条路径却也总是迷途于广漠的幽深暗黑空间里时间里——春秋时日那些人的眼前,《左传》作者的眼前,我的眼前,我希望能把它们叠放一起;我想象这些纵横四散的直线能相交驳,这样我们就可望得到一个一个珍罕的定点,知道自己身在何时何处,这也是基本简单的“定位”方式。 《左传》这样一部破旧沉厚的阖上之书,仍让我感觉蓄着风雷,有我还不知道以及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某些东西,好像还听得到远方隐隐滚动的雷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