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史记(第二卷)
史记(第二卷)
司马迁
¥0.99
高祖,沛丰邑中阳里人,姓刘氏,字季。父曰太公,母曰刘媪。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於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史记(第三卷)
史记(第三卷)
司马迁
¥0.99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厥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史记(第八卷)
史记(第八卷)
司马迁
¥0.99
《史记》是中国古代部通史,不但规模巨大,体系完备,而且对此后的纪传体史书影响很深,历朝正史皆采用这种体裁撰写。同时,《史记》中的大量文字生动性,叙事的形象性也是成就的。
中信国学大典·资治通鉴
中信国学大典·资治通鉴
张伟保
¥21.60
【内容简介】中信国学大典(50册)是中信出版社引进自香港中华书局的一套深具国际视野、贴近当代社会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藏书。中信国学大典延聘国学泰斗饶宗颐为名誉主编,邀请海内外知名国学家担任经典的选编、导读及译注。中信国学大典既收录了《论语》、《老子》、《孙子兵法》、《孟子》、《庄子》等不可不读、不可不知的中华经典名著,也囊括了《礼记·孝经》《心经·金刚经》《六祖坛经》《净土三经》等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 《围炉夜话》提倡一种以儒家伦理观念为指引,更俭朴、更严整的生活态度,以求挽救他所认为自清中叶以来,日渐松散的社会……了解书的意义是步,下一步则是借由反思,摸索个体与社会的互动模式,寻出当代的出路与价值。
49元5本 马可波罗与中外关系
马可波罗与中外关系
杨志玖
¥27.00
  《杨志玖文集》分四种五册。册为隋唐五代史纲要、隋唐史通俗讲话、宋辽金西夏史讲义、元史七讲;第二册为元代回族史稿;第三册为马可波罗在中国及中外关系史文存;第四、五册为论文集。
49元5本 史记·第五辑
史记·第五辑
司马迁
¥19.99
《史记》是我国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全书记载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武帝的三千年左右的历史.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生活与我(试读本)
生活与我(试读本)
邹韬奋
免费
      邹韬奋先生是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堪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典范。本书收录了韬奋围绕其自身经历、生活书店的创办经历所撰的一系列文章,包括《经历》全文、《患难余生记》及讲述生活书店创办始末的一组短隽文字。从这些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韬奋自艰苦求学到全力办刊,先后经历了牢狱和流亡的,为大众、为文化的一生。其中有超然乐观的意志,有面对读者的热诚,也有对国计民生的苦痛思索和困境之下的坚守。
历史的镜子
历史的镜子
吴晗
¥5.00
内容包括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突出了他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思考,集中论述了社会风气的堕落、政治的腐败、人民的困苦与国家兴衰治乱的关系。提出了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去除腐败,实行治人与治法结合的民主政治,报刊与言论自由等众多现实的问题,很有启发意义,表达了吴晗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现实的关照。本书是极具可读性的历史知识普及读本.
每满80减40 谢方文存
谢方文存
谢方
¥52.70
今年中秋节后第四天,日暖风和,接到谢方先生从上海来的电话,说自己的文集即将出版,叫我写几句话置于卷端。
百家哲学著作
百家哲学著作
鹿军士
¥4.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每满80减40 精辟政论专著
精辟政论专著
鹿军士
¥6.8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可见,美丽中国,是环境之美、时代之美、生活之美、社会之美、百姓之美的总和。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紧密相连,建设美丽中国,其核心就是要按照生态文明要求,通过生态、经济、政治、文化以及社会建设,实现生态良好、经济繁荣、政治和谐以及人民幸福。
49元5本 生活与我
生活与我
邹韬奋
¥11.99
邹韬奋先生是近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出版家,堪称中国一代知识分子典范。本书收录了韬奋围绕其自身经历、生活书店的创办经历所撰的一系列文章,包括《经历》全文、《患难余生记》及讲述生活书店创办始末的一组短隽文字。从这些文章当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韬奋自艰苦求学到全力办刊,先后经历了牢狱和流亡的,为大众、为文化的一生。其中有超然乐观的意志,有面对读者的热诚,也有对国计民生的苦痛思索和困境之下的坚守。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精)13册--顾颉刚全集(试读本)
顾颉刚古史论文集(精)13册--顾颉刚全集(试读本)
顾颉刚著
免费
《古史论文集》是《顾颉刚全集》的核心内容。其中卷一至卷四为“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观的论述和对于古史传说及夏、商、周至春秋史实的考辨;卷五、卷六为古代民族和疆域的探索;卷七至卷十一为古书真伪、内容和著作时代的考订,其中卷十所收的《尚书大诰译证》,是顾先生晚年重要的著作;卷十二收《本国史》、《国史讲话》、《当代中国史学》、《中国史学门》四部专书。
史记(修订本)函套精装 收藏版全十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史记(修订本)函套精装 收藏版全十册——点校本二十四史修订本(试读本)
赵生群修订 (汉)司马迁撰,(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
免费
本次修订重 一、 ? 广校诸本 修订组全面而系统校勘了北宋至清有代表性的多种《史记》刻本,以及十余种日本钞本、敦煌写本。其中有“世间乙部*善本”——台湾傅斯年图书馆藏北宋景祐监本《史记集解》、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南宋绍兴本《史记集解》、日本国立历史民俗博物馆藏南宋建安黄善夫刊《史记》三家注合刻本、南宋淳熙三年张杅刊八年耿秉重修《史记集解索隐》合刻本、日本藏六朝钞本、日本藏唐钞本、法藏敦煌残卷等。选用善本之精,校勘规模之全,超过此前各家。 二、 ? 新撰校勘记   原校本使用方圆括号表示文字增删,未撰校勘记以说明理由。修订组复核了校本对底本所作的全部校改,包括方圆括号改补和暗改。已经厘正的从之,存疑的慎重斟酌,错误的予以纠正,统一撰写校勘记,涉及增删正乙的重要改动都出校说明。 三、 ? 订补疏误,后出转精   修订本对原校本的分段优化、调整,改正破读之处,纠正讹脱衍倒。全面检核三家注相关引文,确立引文的精确起讫和来源。充分利用清代至今前贤时彦及日本、海外学者的校勘、研究成果,适度参考出土文献,择善而从。同时还订正原校本排印错误数百条以上。 四、 ? 尊重底本、优化完善   金陵书局本由学者张文虎主持刊刻,参考多种版本及钱泰吉校本,系统吸收梁玉绳、王念孙、钱大昕等人的研究成果,改正《史记》正文及三家注错误甚夥,是清末以来*为流行的《史记》善本。修订本一仍校本《史记》选用清代金陵书局本作为底本,尊重、保留金陵书局本、校本的整体面貌和优秀成果。依据当代《史记》研究成果和读者需要,修订本对于金陵书局本删削的唐代司马贞《史记索隐·补史记条例》和《三皇本纪》,重新恢复其原来面貌。保存文献,方便读者。《史记索隐·补史记条例》所缺部分补相应篇目,《三皇本纪》作为附录增补于书末。 五、 ? 多领域专家协作   校本《史记》修订同时约请天文、历法、礼制、中西交流等专门领域研究名家参与修订工作。幷约请多名文献家、史学家审读修订稿,提供专业审读意见,以供修订者参考、吸收,以期完善。
每满80减40 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
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
周作人
¥160.00
新版《周作人集外文》共两卷,本书为上卷,收1904年至1945年的集外文,包括散文、旧诗、新诗,以及为自己或他人的文章、译文所写的题记、附记、按语等未曾收自编文集的作品。 相较于之前版本,新版《周作人集外文1904—1945》历经六年搜集、整理与考订,收近年来新发现的周作人佚文,增补170余篇(则),十万余字。就内容而言,早年的《小说丛话》系列、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的《新文学的意义》和讨论“恋爱难题”的几通公信等文,都值得格外留意。尤其应该提到的是,抗战全面爆发后胡适与周作人有名的唱和诗, *初出处一直未明,成了周作人研究上的一个悬案。而今新收的一篇《方外唱和诗钞》,对此做出了新的解答。 新版《周作人集外文》的出版对周作人研究乃至20世纪中国文学史研究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49元5本 《左传》的书写与解读
《左传》的书写与解读
(美)李惠仪,译者 文韬 许明德
¥28.00
《左传》是中国历史与文学的重要典籍。本书通过对《左传》文本行解读,力图去把握其中所蕴含的阐释往事的原则和模式。当古人始有意识要探寻历史,他们会以思考重现阐释过程的方法,会更加重视阐释历史的基础。那么,阐释的结构是怎样建立起来的,又如何瓦解?对历史的理解有哪些可能,又有哪些局限?本书回答这问题。
二十四史  缩印本  1--20册  (精)(试读本)
二十四史 缩印本 1--20册 (精)(试读本)
中华书局编辑部编
免费
 《二十四史》是历代各朝编撰的二十四部史书的总称,是中国wei一一部完整的官修史总集,是研究中国历史的经典史料。自从乾隆皇帝钦定《二十四史》以来,这一名称更被赋予了特定的涵义。《二十四史》卷帙浩繁,记事久远,前后衔,自成体系。全书总计三千二百余卷,四千万字,记载了源远流长的历史事件、绵延不断的文化传统与可歌可泣的阶级斗争,以及兼容并蓄的民族融合;涵盖了上起传说中的皇帝,下迄明崇祯十七年,包括了氏族公社制、奴隶制、封建制四五千年的历史程,展示了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军事、外交、文化、经济、科技面貌,不愧为社会发展史学之圭臬,华夏历史文明之丰碑。《二十四史》各部在体例、选材、语言上各具特色,不尽相同,均为各时期极具成就之史著。
49元5本 星汉灿烂:曹操氏族文化志
星汉灿烂:曹操氏族文化志
曹廉福
¥39.99
本书主要以时间为序,串联中国各个历史阶段曹操世家著名人物,将曹氏家族从西周至今的历史变迁、历代名人、家族风貌、发展历史等呈现。全书分为四章,分别为:曹操祖上、曹操家族、曹操后裔名人和曹操后裔家族概况。附录部分介绍了有关本书文章的资料出处、历史依据、家谱家规等。 本书可作为对中华传统文化尤其是家族史感兴趣的读者的学习参考用书。
春秋谷梁传注(试读本)
春秋谷梁传注(试读本)
柯劭忞撰 张鸿鸣点校
免费
《谷梁传》与《左传》《公羊传》合称为《春秋》三传。清代经学极盛,注释《春秋谷梁传》,有钟文烝《春秋谷梁经传补注》、廖平《谷梁古义疏》。柯劭忞认为东晋范宁的《春秋谷梁传集解》不免于肤浅,钟文烝《补注》无裨传义,所以自己重新作注。 柯劭忞以宋衷“三科九旨”之“九旨”为全书纲领,勘正文字,纠正前人说解,会通《谷梁传》传文义例,对《春秋谷梁传》作了通注。柯氏重视汉魏经师遗说,广辑刘向、郑玄等人经解,又能利用新出敦煌钞卷进行校勘注释,时寓对晚清时局的讥评,盖志于通经而致用,是一部晚出而益精的力作,牟润孙赞誉其可以与杜预《左传集解》、何休《公羊解诂》并驾齐驱。中华书局上世纪60年代向学界征求“十三经清人注疏”的整理选目时,杨向奎即建议收入《春秋谷梁传注》,较钟文烝《补注》为优。 《春秋谷梁传注》有1927年初印本和1934年定本,定本对初印本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增订。此次整理以定本为底本,通校初印本,增改之处均写为校勘记;北京大学图书馆藏初印本上,又发现有大量的柯氏批语和过录的柯氏批语,复作释读和通校。本次点校完整呈现了柯氏改定其著作的经过,清晰梳理出柯氏前后学说的变化。由于定本排印于柯氏身后,校雠不精,错讹颇多,整理者作了细致的核订,校改审慎,必明所据,并指出柯氏偶疏者,可谓柯氏之功臣。 本书附录柯劭忞1927年发表在《国立历史博物馆丛刊》上的一篇关于《谷梁》学的演讲录,以及《续修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春秋谷梁传柯氏释例目录叙》两篇相关文献,以供读者参考。
49元5本 国语
国语
(战国)左丘明 撰 (三国吴}韦昭注
¥22.80
  《国语》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BC967-BC453)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我国早的国别史。《国语》保存史料丰富,史实详细生动,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是《国语》的注释本,由韦昭注。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