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下册)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下册)
唐岛渔夫
¥43.99
作者以传统中国人的视角,结合自身多年旅居欧洲列国的经验讲述欧洲历史。以地缘分析的方式,融会贯通了欧洲各国经济、科技、军事、思想等方面。跳出西方学者的欧洲中心论,以宏观世界历史发展的角度来讲述欧洲历史。同时,用客观冷峻的文字挖掘真实的欧洲发展原动力和历史原貌。 《拿得起放不下的欧洲史(下册)》包含了:板块碰撞、王朝荣耀、小过雄心、制霸海洋、列强演义五个部分。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
罗马人的故事2:汉尼拔战记
(日)盐野七生
¥12.99
本册以战争为题材,描述130年间罗马称霸地中海的历史。公元前218年—公元前202年,盖世名将汉尼拔从西班牙率军,带领着他的象队,翻越阿尔卑斯山,进攻意大利本土,历时16年的战争,双方八回合的交战,难分难解。16年间汉尼拔令罗马捉襟见肘,不得安宁。终西阿庇击败盖世名将汉尼拔。令人击掌称快的战争场面,胜利逆转的精彩情节,引人思索。战争人反映类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为什么知识优越的希腊人、军事力量强大的迦太基人后会败给罗马人?
《赵匡胤时间》(上册)
《赵匡胤时间》(上册)
金纲
¥69.99
举目四顾,豺狼遍地,有王法管不住的藩镇,有分庭抗礼的藩镇,有蠢蠢欲动的藩镇,更有肆意掠劫的契丹铁骑,当时朝廷虽在,天下已亡。 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中国历史的暗黑年代。了解这三十年,就明白何谓野蛮与残暴,就明白大宋王朝为何被称为文明盛世。大宋立国前三十年是豺狼纵横、铁骑肆虐的兵场,是藩镇割据、分庭抗礼,阴谋与残暴罪行的发生地,是文明沦丧、道义尽失,让世人噩梦不断的炼狱。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历史,就是一部篡逆成灾的动乱史,一部被鲜血与悲情遮蔽的中国人的苦难史。了解这三十年历史,看清五代乱世的因果,就明白大宋帝国的由来,明白赵匡胤建构并推演大宋文明的良苦用心,明白中国为何演变至今日样貌。 作者博览万卷,披阅十载,以正史为坯,野史为料,依年代顺序,透过士兵、谋士、将军、平民的视角,详尽呈现大宋立国前三十年的时代切片,连缀这些切片,你也许能看到一段不一样的历史。
《赵匡胤时间》(中册)
《赵匡胤时间》(中册)
金纲
¥62.99
陈桥驿是赵匡胤生命中重要的一个驿站,在这个驿站,他以不流血的方式,完成了一次改朝换代。 公元951年至960年,纷乱复杂的五代十国行将结束,一个空前繁荣的大宋帝国始浮出历史地平线。大宋立国前十年,后周太祖郭威清除往朝弊政,带来了乱世中缕曙光;一个有英雄气,又满怀王道理想的大帝柴荣,御驾亲征,败北汉契丹联军,始文明政务;绝世高人王朴献《平边策》,“底定中原路线图”;经高平之战,赵匡胤后周高级军官行列;不可思议的“韦囊”,神秘的陈桥兵变,使历史出现了惊人的拐。大宋立国前十年的历史,是精兵简政、广言路、处理藩镇纠纷、平定地方盗贼、南扫江淮、北契丹的历史,是中原政权重归本土的演史,也是一代大帝赵匡胤创大宋王朝的起。
满1件7折 2件6折 乾隆帝及其时代
乾隆帝及其时代
戴逸 著
¥66.46
本书立足于世界史的视野,以乾隆帝八十多年的生命之旅为切入点,广泛搜罗中外各种文献与档案,向人们展示了古代中国鼎盛时期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与外交诸层面的生动历史场景。严密的考据与优美的叙事相结合,并且引入世界历史的变幻节奏,在中外互动中给人以历史感悟,让读者认识到乾隆帝当时的天朝心态及盛世下的忧患,进而在反思中华帝国晚期封闭格局的同时,引发读者的无限遐想。
满1件7折 2件6折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全新译本)
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的社会动乱(全新译本)
[美]魏斐德
¥54.99
  作者以闻名中外的“三元里”事件为《大门口的陌生人》之篇,而考察研究鸦片战争中及之后以广州地区为中心的抗英运动。本书重建再现了当年的团练运动、绅士阶级的功能、朝廷的应对、英国势力强行广州,以及他们的对华贸易等等,并对这一系列复杂事件与现象行了深层次的剖析。作者在还原史实的同时,揭示了各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内在相互作用的因果关系。这部篇幅并不长的著作,包含了极其丰富重大的历史主题。
满1件7折 2件6折 故宫疑案
故宫疑案
阎崇年
¥25.99
自故宫建成以来发生过众多历史疑案,长期引起无数人的关注和猜测。那么这些疑案的真相到底如何?从兴京(赫图阿拉)、东京(辽阳)、盛京(沈阳)到北京,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末帝溥仪,时间既久远,又多系皇帝家事、宫闱秘闻,外人难得其详。于是,正史野史,官私记载,笔记小说,或为尊者讳,或道听途说,对同一事件的记载歧异纷纭,更为这些疑案增加了几分玄秘色彩,显得扑朔迷离,让人难窥真情。这就需要根据史料,辨伪存真,揭历史迷雾,恢复事件的本来面目。 作者以*手史料为依据,精选二百余幅图片,条分缕析,翔实考证,从中探寻历史的蛛丝马迹,发掘背后的事实真相。
满1件7折 2件6折 资治通鉴(附考异)(全六册)
资治通鉴(附考异)(全六册)
(宋)司马光 编撰 邬国义
¥119.00
《资治通鉴》,简称《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一部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其叙事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自周威烈王二十三年至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是中国*部编年体通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材料。与司马迁《史记》并称中国古代史学的“双璧”。
满1件7折 2件6折 国语
国语
(战国)左丘明 撰 [三国吴}韦昭注
¥19.00
  《国语》相传为春秋时期鲁国史官左丘明所作。全书共二十一卷,分别记载了西周末年至春秋时期(约BC967-BC453)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的史事,是我国*早的国别史。《国语》保存史料丰富,史实详细生动,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是《国语》的注释本,由韦昭注。  
满1件7折 2件6折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1
华杉讲透《资治通鉴》11
华杉
¥52.00
《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生动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历史中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和故事,可以说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和“超级案例集”。我们今天遇到的问题和困惑,无论是个人的还是国家的,历史先辈们都遇到过、处理过,有经验教训。 本书作者华杉用“通篇大白话”翻译整部《资治通鉴》,并尽量保留原文的韵味,让人像读小说一样拿起来就放不下。同时,本书结合历代名家观,加上华杉本人的评,讲透《资治通鉴》中对21世纪普通人真正有用的智慧——让人看一遍就会,看完就能用得上。 周访败杜曾:穷寇要追 【历史事件】司马睿派周访攻杜曾,当时杜曾锐气正盛,久攻不下。战争从早晨持续到下午四,杜曾士兵的锐气耗尽,周访这时选了精锐士兵八百,就把杜曾溃了。诸将觉得可以等第二天再战,但是周访说一定要趁对方精疲力竭将他消灭,于是连夜追,获胜。 【华杉讲透】军队的损失,往往不是在交战的战场上,而是在撤退的路上。比如拿破仑莫斯科,他的军队不是在挺的过程中被散的,而是在撤退过程中被一口一口地吃光的。所以敌人撤退,一定要毫不犹豫地追,一分钟也不拖延。不给敌人一儿喘息的机会,也不让自己喘息,才可获得全胜。 华轶不服司马睿:学会服气所有人 【历史事件】华轶被司马睿领导时,不服从司马睿的命令,一定要见到皇帝诏书才愿意行事。可当时的皇帝已经被人俘虏,不可能有诏书,司马睿受众人拥戴,是当时能有的指示了。但华轶还是不服,终被司马睿派人斩。 【华杉讲透】华轶这是患了一种病,一种很多人都有的千年历史流行病,我称之为“不服综合征”,主要症状,就是不服!人一旦患了这种病,不服,就成了他的人生意义,他为不服而生,为不服而死,其他都不重要了。现在还有很多人有这种病,看到别人成功,反应就是不服,然后产生一种自我满足感。治这种病,我们要养成一种习惯,就是服所有人! 王浚不防备石勒致祸:要始终做好坏算 【历史事件】王浚的使者来访时,石勒把精锐士兵和精良铠甲全都藏起来,只留下老弱残兵,又向使者跪拜。使者被迷惑,回去对王浚说石勒形势寡弱,没有二心。王浚大悦,更加骄傲懈怠,不再防备石勒,终被石勒所灭。 【华杉讲透】王浚忘了《孙子兵法》的教训,我们不能指望敌人不来,而是要自己做好充分的准备去应对。无论敌人说什么,都不要信;无论敌人做什么,都不能不防备。对形势和事态发展的误判,是一厢情愿的人性弱造成的。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养成一种好习惯,就是始终做好坏算。
动荡年代(1960-1969)(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动荡年代(1960-1969)(中国历史大事详解)
邓书杰 李 梅 吴晓莉 苏继红 编著
¥1.99
《动荡年代》讲述了1960年—1969年这一段历史时期内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重大事件。记录了中共中央上海会议决定继续“大跃进”,提出四个现代化目标,西藏自治区正式成立,人民解放军参加援越抗美斗争,“文化大革命”,二月抗争等历史事件。
满1件7折 2件6折 进击的军师:司马懿传
进击的军师:司马懿传
李玮
¥24.50
这是个历史上著名的难下定论的男人。 他鹰视狼顾,其后嗣又篡夺了江山,因而他被人们指责为是狼子野心,但他在身前确实没有做过任何越轨之举,反而为曹魏帝国立下汗马功劳;他出身书香门第,却统帅全国兵马,东征西伐,御诸葛,平辽东,压制江东;他常年被打压,被贬低,*后却平步青云,位极人臣。 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一切?他的目的究竟何在?他究竟是个怎么样的人? 读完本书,读者心里应该会有自己的答案。
满1件7折 2件6折 抗美援朝战地日记(全二册)(朝鲜战争著名战地记者西虹权威巨作!史上最全面最完整记录朝鲜战争第一线日记)
抗美援朝战地日记(全二册)(朝鲜战争著名战地记者西虹权威巨作!史上最全面最完整记录朝鲜战争第一线日记)
西虹
¥23.90
  1952年,本书作者随同以巴金为组长的创作组到达朝鲜前线后,创作组在桧仓访问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会见了彭德怀司令员。又去访问了战时的朝鲜首都平壤,会见了金日成首相,并受到朝鲜文学艺术总同盟的欢迎和热情关照。着去城访问,参观了板门店停战谈判会场区。之后,创作组人员各自选择了深生活的地区和志愿军部队,始分散活动。当时,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正行积极的阵地防御战。这部战地日记,就是本书作者在临津江东岸线阵地,访问志愿军39军等英雄部队和战线后方的真实纪录。
满1件7折 2件6折 日本扶植汪伪政权研究
日本扶植汪伪政权研究
张展
¥32.66
本书主要围绕日本扶植汪伪政权决策过程,考察了日本高层侵华政策的演变。日本原计划按照自己的设计,扶植取代国民政府的伪政权,以彻底重构中国政治社会生态。但侵华战争陷困局后,日本为迫切脱身而不得已调整了原有政策,在诱降国民政府的同时,采取旨在分化削弱抗战力量的欺骗性的“谋略工作”,吸引了汪精卫集团的卖国投敌。汪精卫集团被当做日本诱降国民政府以及控制占领区的工具,在日本决策逻辑中处于边缘地位。由于内部不同利益集团的博弈,日本对汪政策并不稳定,而决定其轨迹的,是日本侵华形势和战略需要的变化。
满1件7折 2件6折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何建明
¥50.00
2017年12月13日,是日本侵略军制造的人类历史 上一场罕见的大悲剧——南京大屠杀80周年祭日80年 ,那是一般人的整个生命周期啊! 80年前的1937年12月13日,南京城陷落、城的 日军,以其占领者的优越感,在随后的几个星期里, 残暴地屠杀了已经放下武器的中国守城官兵和普通市 民达30余万人,在中国人心头和中华民族史上留下了 一段永远难以愈合的伤痛…… 2014年春天,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作出一项决定:将每年的12月13日——日 军侵略者始在南京大屠杀之日,确立为“国家公祭 日”。这是一种痛苦的选择,烙在心坎上的记忆,它 让我们有了一种新的国家意识! 老实说,《南京大屠杀(精)》作者何建明并不是 战争罪行的研究者,但过去的漫漫日子里,作者天天 沉浸在浩如烟海的日本侵略中国时所留下的种种罪行 的史料和实物之中,作者常常有种窒息的感觉——因 为它太沉重,太悲惨,它必须让所有人铭记!                                 
满1件7折 2件6折 新史纪丛书·一战简史:1914~1918,帝国的崩溃及世界格局的重构【一本书读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新史纪丛书·一战简史:1914~1918,帝国的崩溃及世界格局的重构【一本书读懂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全球规模的战争】
加里·谢菲尔德
¥22.50
*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一次空前的全球规模之战。英国皇家历史学会的加里·谢菲尔德教授,品百家之言,阅浩繁史料,剔骨敲髓,为我们呈现了一部全面、精辟的*次世界大战简史。 本书共分为6章,在第1章“战争降临”中,作者结合多年对*次世界大战的研究,系统地分析了战前的世界形势,从罗曼诺夫王朝统治的俄罗斯帝国、霍亨索伦王朝统治的德意志帝国、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奥匈帝国,到“同盟国”与“协约国”的建立,揭示了帝国主义过渡时期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在第2~4章中,具体描写了1914~1918年的战争经过,从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到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第6章以及后记则全面剖析了*次世界大战给全世界各国人民带来的沉重灾难,这场战争致使整个欧洲都倒退了至少8年以上。*次世界大战除了改变了国际关系的新格局,在科技上也带来了巨大发展,德国U型潜艇投战场,飞机也广泛应用于空战之中。战争之后,人类的步过程加速了,但这当然是帝国主义战争发动者所预料不到的。
满1件7折 2件6折 教育的目的:全译本
教育的目的:全译本
(英)阿尔弗雷德·诺恩·怀特海
¥19.99
本书的主题是智力教育。我从多个角度阐述了贯穿各章的一个核心观念,这个观念可以简要地表述为:学生是充满活力的,教育的目的在于促和引导学生的自我发展。而这必然意味着,教师们也应该永葆活跃的思维。由此,全书对死板的知识或者说僵化的思想行了抨。除第9章之外,其余各章都是怀特海在各种教育机构和科学团体的会议上做过的演讲。它们来源于实践经验,反思了教育现状,并对所涉及的那些话题的意义提出了一些批判性的见解
一周特价6.25-7.9 历史的镜子:全新未删节增补典藏插图版
历史的镜子:全新未删节增补典藏插图版
吴晗
促销价:¥11.99|¥49.00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历史的镜子》为吴晗先生的代表作之一,其内容包括政治、军事、人物、文化等诸多方面。作者撷取大量历史细节,从多个角度、层面切观察,论述兴衰得失,很多观极为独到。 本书也深刻表达了吴晗先生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现实的观照。例如,改良社会风气、限制权力、根除腐败、民主政治、做人与读书等众多问题的论述和思考,不管是对国家的建设还是个人的成长,都很有启发意义。
满1件7折 2件6折 新史纪丛书·盎格鲁-撒克逊人简史:公元410~1066年,英格兰的形成与诞生
新史纪丛书·盎格鲁-撒克逊人简史:公元410~1066年,英格兰的形成与诞生
亨丽埃塔·利泽
¥22.50
从公元5世纪初,来自日耳曼部落的盎格鲁-撒克逊人移居不列颠,到1066年威廉大帝的诺曼征服,这段历史被看作统一英格兰形成的雏形阶段。 公元410年,罗马军团撤离不列颠,盎格鲁-撒克逊人的移居启了不列颠后罗马时代的“黑暗时期”。 这一时期,社会、文化、经济和政治相互作用,在英格兰的历史长河中激荡出了一幕幕精彩的历史瞬间。盎格鲁-撒克逊人征服了不列颠人,建立了诺森布里亚、麦西亚、韦塞克斯以及肯特等数个王国,各国王及其继承者之间为扩大各自权力而相互混战,因此等级秩序愈发发展,英格兰逐渐融合。盎格鲁-撒克逊人经历了信仰转变,统一的宗教语言对维护各王国的政治秩序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提高了盎格鲁-撒克逊时期英格兰的文明程度。在600多年的盎格鲁-撒克逊时代中,伴随着政权更迭、战争频仍、信仰博弈、文明步,统一英格兰逐渐形成。 亨丽埃塔·利泽就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考古学和艺术方面的惊喜发现做出了*分析,探讨了罗马人撤离后不列颠各王国的关系、盎格鲁-撒克逊人的基督教化、麦西亚的统治、韦塞克斯的崛起、维京人的归来,以及盎格鲁-撒克逊时代的终结。
满1件7折 2件6折 杨宽史学讲义六种
杨宽史学讲义六种
杨宽著 贾鹏涛整理
¥45.00
本书为“杨宽著作集”第二辑之一种,主要收集了6种杨宽先生在不同时期任教时为学生讲授相关课程的讲义,即先秦史讲义、《尚书》讲义、春秋史讲义、史学研究法讲义、中国古器物学讲义、历史教学法纲目讲义。六种讲义揭示了杨宽先生的学术广度,在讲义中不少地方甚至能够展现杨宽先生其独特但具有极强解释力的学术观。从今天的角度来看,这些讲稿无疑是对杨宽先生为世所知的《战国史料编年辑证》、《古代陵寝制度史》等成果的补充,是极具学术价值、研究价值的。组成本书的六种讲义原来都深藏各大图书馆中,因此长久以来并不为人所知。而此六种讲义是手稿,原稿上有杨宽先生亲手批改涂乙的痕迹,也展现了杨宽先生不同时期的学术演变程。 ?
大分流
大分流
[美]彭幕兰
¥41.22
《大分流》是加州学派代表人物彭慕兰的代表作,畅销20年而不衰。 在这本书中,基于大量的材料,彭慕兰考察了旧世界欧亚两洲各个主要国家及其核心地区经济发展,探讨了一系列影响现代世界经济形成的关键问题:为什么英格兰没有成为江南?为什么中国和欧洲为什么走上了不同道路?在彭慕兰看来,1750年,英格兰和中国的经济核心区,在人均预期寿命、农产品市场、劳动体系、土地利用、资本的积累和技术等方面非常相似。中国和日本核心地区的生态环境也并不比西欧差,整个18世纪旧世界的核心地区都面临着土地密集型产品的局部短缺。东西方走在大体相近的经济发展道路上,西方并无明显优势。 欧洲在19世纪与旧大陆的分道扬镳,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欧洲在煤炭资源方面享有地利,煤炭替代了木材,有利于能源密集型产业的增长。同时,由于跨大西洋贸易的展,新世界(美洲)比任何亚洲周边地区都更能为欧洲提供发展所需的初级产品。大量输的外部资源使西北欧克服了自身的生态限制,人口急剧增长,制造业一步专业化。煤炭、新世界和全球形势相结合,共同让欧洲沿着资源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和节省劳动力的道路往前走。与此同时,亚洲的经济发展却陷停滞。东亚经济核心地区被迫走上了劳动密集型、资源节约型的道路。 21世纪以后,500年前大分流创的世界经济是否已经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