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品读古诗词
欧丽娟
¥78.40
本书是一本诗歌赏析书,也是一本中国诗歌史。从神话、诗经、楚辞、乐府、唐诗、宋诗跨越七个时代,解读47位诗人,涵盖20个主题,旁征博引200余首诗歌。帮我们厘清文学史对部分诗歌的误读和偏见: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吗?日本为什么称为“扶桑国”?杨贵妃真的终老日本吗?除了“窈窕淑女”,我们还能怎样称颂美人?织女竟然出轨,移情于通西域的张骞?……充满人性温暖的诗歌鉴赏方法:《古诗十九首》中感悟生命的短暂,及时行乐的畅快;从《上邪》中感悟爱到世界末日的浪漫;或与孟浩然一起渡过求之不得的中年危机……通过这本书,我们将充分感受到台大优秀教授的独特魅力。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生之韧性:今天如何读余华(今天如何读经典)
万书言
¥21.60
作为中国当代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作家,余华的小说笔调冷峻,对暴力与死亡的主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他以先锋派小说创作出道,通过《活着》走向世界。他的小说不断地展现出对人性的思考,对命运的叩问,对生存和存在的探索,敲击着每个读者的心灵,而这正是今天我们读余华的意义所在。
49元5本 论自由
论自由
穆勒
¥11.70
该书论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公民自由权利,在西方被高度评价为“对个人自由动人心弦、强有力的辩护”。
老子走近青年(第二卷)
老子走近青年(第二卷)
沈善增
¥0.99
本章在王本中是第四十一章,德经的第三章。帛书为德经第三章。选择从帛书,是因为从德经前三章的语言风格看,比较接近,如“上德”、“下德”、“上仁”、“上义”、“上礼”与“上士”、“中士”、“下士”这样的分列、排比,比较整齐的句式;以及“攘臂而扔之”、下士“大笑之”、“此非以贱为本邪,非乎?”等引口语入文,使之明快、生动,加强论辩力,等等,疑似从一本书中摘抄出来的。帛书的排序为我这种猜想提供了佐证。
老子走近青年(第四卷)
老子走近青年(第四卷)
沈善增
¥0.99
老子走近青年。
49元5本 新民歌讲稿
新民歌讲稿
废名
¥12.68
《新民歌讲稿》是废名对”新民歌“的解读和理解,是建国后废名诗评的主要组成部分。这本讲稿延续了废名诗评的一贯风格——古今纵论且重视情感,在特定的历史语境中非常具有个性,也对当时的创造思维和创作方法给予了反思。在本讲稿中,废名乐于将古典诗歌与新民歌进行比照,从而通过互相阐释来解释和评述新民歌,其中提的多的古典诗歌中的诗人包括陶渊明、谢灵运、李商隐、王维、杜甫等,也从侧面表明废名对田园诗和晚唐诗非常熟悉和热爱。
49元5本 杜甫论
杜甫论
废名
¥12.68
《杜甫论》是研究杜甫的为人,包括诗人一生的生活和思想。诗人杜甫是中国的极为伟大的人物,主要的原因是他接近人民,他的生活,表现在诗里的他的思想感情,都是与人民的生活、人民的思想感情交织在一起的。杜甫说:“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他在当时那样用功,作为千古后的读者,我们完全可以感到他的一枝惊人的笔,读了他的诗真喜悦,而且能够推知他是怎样下功夫的。杜甫的价值和杜诗的成就,在中国文学史上,从古及今,可以说是得到普遍的承认的,杜甫继承而且发挥了我国民间文学的优良传统。
49元5本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彭麦峰
¥17.99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的作者指出,东野圭吾的推理小说表达了一种理想,那就是慰藉卑微者饱受死亡威胁的心灵。这种理想属于所有对生命困境有真切感受的人类个体。他笔下的卑微者与现代化的社会形成对立,反抗科技理性及与之相伴的监控制度,这就是张扬差异,甚至可以说肯定了异端的权力。本书根据东野圭吾的小说,或者东野圭吾的人生经历,总结出生活中我们所遇到的困惑或者需要注意的一些修养。 东野圭吾的小说能在当代引起人们的共鸣,其原因在于他的小说不偏不倚地说中了人们的种种内心困惑,但是在小说当中,我们加以思考,便能在此找到答案。 《当我们谈论东野圭吾时,我们在谈论什么》就是利用东野圭吾的小说给我们找答案的书。并告诉人们如何在生活中实现自己的价值,实现幸福。
49元5本 红楼梦的真故事
红楼梦的真故事
周汝昌
¥20.99
周汝昌是当今*重要的红学家,是考证派红学的集大成者。曹雪芹痴迷,写书用了10年,周汝昌更痴,研红用了60年。同是痴人,则有了性情上的相通,文学的研究不仅仅是技术活,更重要的是性灵的参与、灵魂隔世交流的能力。周老先生的代表作《红楼梦新证》堪称现代红学的山之作,因其翔实的考证和缜密的思辨,被学界推为红学史上里程碑式的著作。而在《红楼梦的真故事》这本书中,作者力图客观地还原曹雪芹先生原著的构思和情节安排,呈现一个更可信、更符合曹雪芹原意的“红楼梦的真故事”;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跟曹雪芹先生原著的风格相仿,让读者犹如阅读原汁原味的红楼梦故事。
49元5本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壹)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壹)
刘心武
¥19.99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之作,国人对于《红楼梦》的热爱和推崇历久不衰。     著名作家刘心武从秦可卿手,考证了贾元春、妙玉、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等原著中主要人物的生活原型及命运结局,揭了笼罩在他们身上的重重迷雾;更对《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行推演求证,探佚出全部谜底,将红学研究推向了一个全新境界。     刘心武此次将毕生研究《红楼梦》的独特成果和全部体悟,著成《刘心武妙品红楼梦》系列,作为其红学道路上的一座新里程碑,以飨读者。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一)     秦可卿,一个贾府的外来者,看似着墨云淡风轻,背后却隐藏了激荡政坛的风云变幻。     贾元春,高高在上,哪知高处不胜寒,独自挣扎于宫闱的明争暗斗之中,终被湮没。     妙玉,自称槛外人,大观园中的异数,身世和情爱遍布疑云,她的命运结局又将如何?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二)     贾宝玉的人格远非简单的封建叛逆者所能概括,那些被忽略的细节容纳了更丰富的意韵。     林黛玉,原本丰厚的家产无端失踪,令人费解。结局原非病死,真实情境究竟如何?     薛宝钗,终嫁宝玉竟是选秀落败后的权宜之策。家族败落、婚姻失败,她终究逃不过红颜薄命。     史湘云,出场即是谜,结局更是谜。书里书外,她和脂砚斋究竟有着怎样的关系?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三)     刘心武依次揭秘其余几钗的谜团,以及探佚出红楼十二钗副册、又副册和迷失掉的情榜名单。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每个读者心中都有一部《红楼梦》,刘心武的“红楼心语”又作何滋味?继续“妙品”之旅。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四)     曹雪芹《红楼梦》原本一百零八回,后二十八回因故迷失,一百二十回通行本中,仅前八十回为曹雪芹所著,后四十回乃高鹗续写。     刘心武深研究被大众视野冷落的红楼古本,细细破通行本的瑕疵,读者如梦初醒。     古本《红楼梦》的真面目究竟如何,带你走红楼深处。     《刘心武妙品红楼梦》(五)     红楼眼神:把书中几处关于人物眼神的描写拎出,道其妙处,可谓:闲闲无一语,无声胜有声。     红楼拾珠:集中分析书中人物的精彩语言。绵里藏针,字里含情。正是:红楼话中话,惊醒梦中人。     红楼细处:刘心武对《红楼梦》行文本细读的心得,书生叹世,文心雕“红”,堪称:尽说红楼真共假,笑看世上有还无。     更有献给青少年读者的礼物——“阅读《红楼梦》的十个锦囊”。
49元5本 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文人画的真性)
十指间的娉婷:陈洪绶的高古画境(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9.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高古”入手,带领读者感受陈洪绶在“醒石”“味象”“缥香”“寒沽”中所展现的超 凡脱俗的艺术境界和人生体悟。
49元5本 江花随我开:石涛绘画的“躁”(文人画的真性)
江花随我开:石涛绘画的“躁”(文人画的真性)
朱良志 著;
¥17.99
「绘画不是涂抹形象的工具,而是表达追求生命意义的体验。」 文人画,又称“士夫画”,它并非指特定的身份,如限定为有知识的文人所画的画,而是具有“文人气”或“士夫气”的画。“文人气”,即今人所谓“文人意识”。大率指具有一定的思想性、丰富的人文关怀、特别的生命感觉的意识,一种远离政治或道德从属而归于生命真实的意识。 所以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文人画,就是“人文画”——具有人文价值追求的绘画。 文人画发展初始,“真”的问题就被提出。五代荆浩《笔法记》挺出“度物象而取其真”的观点。在他看来,有两种真实,一是外在形象的真实,一是生命的真实。荆浩认为,绘画作为表现人的灵性之术,必须要反映生命的真实,故外在形象的真实被他排除出“真”(生命真实)的范围。水墨画因符合追求生命真实的倾向,被他推为具有未来意义的形式。 北宋以后,文人画理论的建立在很大程度上是围绕“真”的问题面展开的。东坡等人认为,形似的插摹,并非真实,文人画与一般绘画的根本不同,就是要到形外寻找真实。画家作画,是为自己心灵留影。文人画家所追寻的这种超越形似的真实,只能是一种“生命的真实”,是作为“性”的真实。 中国早期绘画有一个漫长的追求形似动势的阶段,如汉代在书法理论的影响下,绘画就有此特性。自六朝到北宋,在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理论影响之下,又出现了对画外神韵的追求,画要有象外之意、韵外之致,从顾恺之的“传神写照”到北宋画人对活泼“生意”的追求,都反映出这内在的义脉。但自北宋之后,在文人画理论的影响下,由于对绘画真实观讨论的深人,绘画中出现了一种新质,就是对“性”的追求,此时绘画的重点过渡到对生命本真气象的追求。从元代到清乾隆时期的文人画发展,从总体上可以归入这“得性”阶段。 本系列作品,通过对元代以来十六位画家的观照,来看文人画对生命“真性”追踪的内在轨迹。本书为此丛书中的一本。本书从“辟混沌”“转动静”“抹烟霞”“弄恶墨”等方面去感受石涛绘画中超出文人画规范的“躁”气及其内在逻辑。
文化语境视域下索尔·贝娄中期作品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文化语境视域下索尔·贝娄中期作品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王喆
¥30.00
美国犹太裔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索尔·贝娄(Saul Bellow, 1915-2005)一生创作颇丰,就其小说创作而言,时间之长、质量之高实属当代美国文学界少见。本专著主要选择贝娄中期作品(六七十年代发表的小说)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全书主要围绕贝娄中期作品中所展示的四种文化现象进行“批判性阅读”,以此为基础,力求实现对这些文化的现象和本质的再认识,从而开辟更加广阔的文学学术场域。同时,如何处理好传统社会价值观与改革发展进程之间的关系,对于我国目前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这一发展的关键阶段,已经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而美国犹太裔作家索尔·贝娄中期作品对人类生存困境的揭示,似乎更能够对当前人们提出一些警示,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参照系。另一方面,本专著的研究不但印证国外相关文学家、文学批评家、理论家和艺术家的原著,而且还印证、归纳、综合、吸收了国内相关研究的一些新思想和新观点,力求客观、*、科学地呈现出国内外相关研究的*新成果。
49元5本 蒋勋说红楼梦(第1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1辑)
蒋勋
¥39.80
这是蒋勋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数十次阅读《红楼梦》后的心血之作。 无关红学,不涉及考证,作者从青春与美的角度出发,带领读者逐字逐句细读小说本身,梳理《红楼梦》中的人物与情感,探寻书中表达的繁华的幻灭、逝去的哀伤,讲述青春的孤独、寂寞与彷徨。这是一个生命对其余生命的叩问与聆听。跟蒋勋读《红楼梦》,仿佛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蒋勋说: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国学经典鉴赏手册(套装共10册)
国学经典鉴赏手册(套装共10册)
盛庆斌
¥9.99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点击鼠标,我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角落把自己粘贴出去。古人曾经说过:“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然而对于现代人来说,行万里路容易,读万卷书则太难了。
数学历史
数学历史
曾勋,马成
¥1.94
数学是我国古代科学中一门重要学科,其发展源远流长,成就辉煌。根据它本身的特点,可分为这样几个时期:先秦萌芽和汉唐奠基时期、古典数学理论体系建立的时期、古典数学发展的高峰时期和中西方数学的融合时期。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尚书:追寻永恒的天命
杨照
¥10.30
尚书》可能是留存下来的古老的官方文字资料,收录了夏商周三代乃至上古的一系列政府文书,包括如周公、周王这样的重要人物的讲话。在商周时期,文字具有神秘的魅力,是通天地、得永生的载体。而早那些用文字记录下来的,很大程度上是当时人必须铭记于心的人和事,是“天命”。以《酒诰》为例,在杨照的解读下,我们感受到了焦虑打败了“大邑商”的周人的焦虑,他们反复确认上帝(天)传递给他们的信息,战战兢兢地、一次又一次地告诫子孙千万不要重蹈商朝的覆辙。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高校网络道德教育研究
刘旭升,贾楠
¥8.84
联网是一把“双刃剑”,在带来正面效应的同时,也导致了一些社会问题。*同志指出:“互联网是开放的,信息庞杂多样,既有大量进步、健康、有益的信息,也有不少反动、迷信、黄色的内容。互联网已成为思想政治工作一个新的重要阵地。国内外敌对势力正竭力利用它同我们党和政府争夺群众,争夺青年。
智慧大赢家:成功人生的12类精彩故事(下)
智慧大赢家:成功人生的12类精彩故事(下)
孟昭强,赵淑云
¥3.99
古今中外的故事是一个个智慧锦囊,这里装有死里逃生的智慧,化险为夷的智慧,解脱窘境的智慧,针锋相对的智慧,劝导规谏的智慧,奇商智贾的智慧。它们可以改变你的人生,使你生活得更加充满自信,更加潇洒从容。
中国近代小说史论
中国近代小说史论
陈大康
¥95.00
《中国近代小说史论》,是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项目。作者长期致力于中国古典小说史的研究,学术功底深厚。本书是作者先前出版的《中国近代小说编年史》的后编,以概念辨析为研究的起,比较分析了近代小说、清代小说、晚清小说与二十世纪小说等概念异同。梳理了道光末至同治末小说创作及理论的状况,探讨了近代小说发展体系变化格局的初显,纠正了以往与小说发展实际不相符的结论,对“小说界革命”及其后之转向行了实事求是的描述与分析。作者依据大量的*手资料,对一些近代小说史上十分重要但以往未研究视野的问题行了阐述,如日报小说、盗版、小说转载、小说专刊、翻译小说等,对近代小说理论变化的历程、动因与结局行了描述与分析。 
49元5本 蒋勋说红楼梦(第五辑)
蒋勋说红楼梦(第五辑)
蒋勋
¥39.80
《蒋勋说红楼梦》(第5辑)主要内容为蒋勋老师讲解《红楼梦》的第41-49回。 蒋勋说,40年的阅读感悟,我真正爱上了《红楼梦》,《红楼梦》一部大家熟悉又陌生的“文学”作品,是可以读一辈子的书,《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引领我们去看各种不同形式的生命,高贵的、卑贱的、善良的、残酷的、富有的、贫穷的、美的、丑的,他没有“嘲笑”,只有“悲悯”;没有“不喜欢”,只有“包容”.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慈悲”其实是真正的“智慧”,《红楼梦》使读者在不同的年龄领悟“慈悲”的意义,我们不只是在读《红楼梦》,我们是在阅读自己的一生。 蒋勋说:《红楼梦》是可以阅读一辈子的书,我是把《红楼梦》当佛经来读的,因为里面处处都是慈悲,也处处都是觉悟. 蒋勋老师曾获台湾广播界主持人奖--“金钟奖”,他的声音具有宗教般的感染力量,难怪曾有陌生人对他说:“你前世在庙里捐过一口钟,所以这一世会有很好的声音.”一度吸引林青霞每周一次飞到台北,只为了听蒋勋老师讲《红楼梦》. 蒋勋老师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反复阅读《红楼梦》(回至第八十回),密藏多年以后,首次和读者分享共读《红楼梦》,并以独特的青春视角、脱离考据之后的纯文学角度解读.从美的角度,从情感出发梳理文本中渗透的细微感觉.完全超越了考据,满足的不是人们的好奇心,而是与你生命的对接. “不老的传奇”林青霞的偶像就是蒋勋老师,她说:“蒋勋老师是我的偶像,听老师讲《红楼梦》,心里会产生安定的力量. 走进蒋勋老师的《红楼梦》私家讲堂,细细品味,会感觉正在阅读自己的一生.让我们跟着蒋勋定静的声音,听他娓娓还原真实的《红楼梦》 ?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