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挪用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挪用犯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罗猛
¥8.99
本文是对刑法中与挪用有关的犯罪进行的系统化、类型化的研究,采用了历史的、比较的、实证分析等方法,紧紧抓住挪用犯的挪用实行行为,在对挪用犯的法律沿革,挪用行为特征、本质以及挪用行为的一般性问题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对挪用犯中各罪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证,后,从主客观相统一原则出发,对挪用犯的未遂、共犯以及罪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49元5本 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对抗与判定――日本民事诉讼的基本结构
王亚新
¥13.99
本书第二版即将问世之际,作者嘱我写篇序言,说从读者或同行的角度谈一谈书中的内容是否还有重新推出的意义即可。恭敬不如从命。且关于本书,也曾有过多次与作者本人或与其他师友的讨论,现在大概就算把这种私人话语转化为公共话语的一个恰当的时机了吧。
49元5本 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环境法:挑战与应对
清华法治论衡.第13辑.环境法:挑战与应对
高鸿钧,王明远
¥30.86
本书为“环境法: 挑战与应对”专号,旨在研究当下国际与国内环境法理论与实践的重大前沿问题,并对其主要领域与热点事件进行总结与梳理,对存在的问题与难点进行省思。不仅涉及环境法层面,还涉及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共治理等领域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既关注国际环境法理论的研究,也关注中国语境的环境法问题。 本书的作者既有中国环境法的领军人物和中坚新锐,也有伦理学、公共管理学的权威学者,文章有时效性和可读性。 本书适合环境法、环境伦理与环境公共治理领域的研究者及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对关心环境保护领域的制度建设的政府官员、环保NGO和企业人士,亦有重要价值。
自由与权利:宪政的中国言说
自由与权利:宪政的中国言说
张佛泉
¥9.99
本书为政治学与法学耆宿张佛泉先生有关宪政与民主、自由与人权等问题之论著汇集。全书概分上、中、下三篇,凡二十五章。上篇以“宪政与时局”为名,收录先生发表于《国闻周报》的政论时评,涉及民族主义、行宪守法与国族走向诸方面,展现了法政学理与现实社会的种种纠结;中篇为“无法出让的权利”, 凡时论二十二篇,侧重基本权利学理的讨论与社会应对,尤其关注于选举权利之推行与民主政治途径的探析;下篇则为“自由与人权”的经典言说,缕析自由概念在宪法乃至宪政上的重要地位,擘画邦国秩序,规制基本人权,阐明“自由之确凿意义——诸权利即诸自由”之意。全书所辑文章,大体按照时间顺利呈列,俾窥张佛泉先生思想发展之脉络。
劳动合同法条文评注与适用
劳动合同法条文评注与适用
林嘉
¥21.00
本册为《劳动合同法条文评注与适用》,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法》各个条文的学理解释,每个条文基本都包括了[相关法条]、[草案相关条文比较]、[法条评析]以及[理解与适用]等项内容,其中[相关法条]主要是从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等规范性文件中甄选的与劳动合同法法条相关的规定;[草案相关条文比较]主要是将立法过程中审议的四个草案的相关条文的变化进行比对,概括提炼立法过程中的争议焦点;[法条评析]是根据法律条文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点进行的针对性的学理解析;[理解与适用]则是结合实践,突出分析条文在实践中存在的理论争议或者适用陷阱进行的具体分析,增强本书的实用性。本书为《劳动合同法条文评注与适用》,主要是针对《劳动合同法》各个条文的学理解释,每个条文基本都包括了“相关法条”、“草案相关条文比较”、“法条评析”以及“理解与适用”等项内容。
合同法研究:第二卷
合同法研究:第二卷
王利明
¥90.00
本书作者认为,应当区分合同履行与清偿、给付等概念;合同履行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和诚信履行原则,并对种类之债、选择之债、连带之债、不可分之债、向第三人给付以及第三人给付等特殊之债的履行,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探讨;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的结合。
合同法研究(第一卷)
合同法研究(第一卷)
王利明
¥87.51
本书重新探讨了合同的概念和分类、合同上的请求权与其他的债权请求权的关系、合同法与相关法律的关系、当代合同法的新发展、合同的相对性与利他合同以及合同法的基本原则。
《保险法》判案新解
《保险法》判案新解
贾林青
¥42.00
本书的编写正处于我国2009年新《保险法》开始适用,其立法细则和司法解释尚未出台的特定时期,因此,本书编写内容的突出特点是,针对新《保险法》变化较大的立法条文,大多选取相应的适用原保险法进行裁判的保险案例,尝试从比较立法变化的角度,阐述作者对于新《保险法》之立法精神的理解,以及新《保险法》适用上的体会。以期与读者共同探讨,从而切实有效和准确地适用新《保险法》规范调整我国的保险市场。同时,作者也对新《保险法》有待完善的内容提出个人看法,期望引起大家的重视和讨论,为完善我国保险立法作出努力。
49元5本 物权:规范与学说·以中国物权法的解释论为中心(上册)
物权:规范与学说·以中国物权法的解释论为中心(上册)
崔建远
¥22.77
本书分上下两册。上册依据我国物权法及相关法律的规定,阐释了物权及物权法的,概念,介绍了物权法及物权法学的体系,分析了物权法的基本原则,描述了物权法的发展和中国物权法的制定,依次介绍和讨论了物权的类型、物权的客体、物权的效力、物权的变动、物权的保护、占有、所有权总论、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相邻关系和共有。
49元5本 国际法评论(第三卷)
国际法评论(第三卷)
孔庆江
¥26.71
本卷包含了国际法各个方向近来的一些研究成果。其中,国际公法方向涉及跨界损害损失分担制度、人类共同继承财产原则、国际法院在“科索沃案”中的咨询意见以及在“加勒比海的领土和海洋争端案”的判决书等。国际私法方向的论文则是有关涉港、澳、台区际侵权关系法律适用立法的问题。
49元5本 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研究
共同犯罪刑事责任研究
陈伟强
¥16.00
共同犯罪刑事责任问题是刑法理论和刑事司法实践中重大而又复杂的问题。作者研究共同犯罪刑事责任认定问题基于2以下认识。
49元5本 著作权法研究——国际条约、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著作权法研究——国际条约、中国立法与司法实践
吴伟光
¥23.99
本书适合法律本科学生、研究生、法律研究人员及对知识产权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49元5本 企业家的法律高参:投资经营的法律操作与风险提示
企业家的法律高参:投资经营的法律操作与风险提示
段逸超
¥14.40
  《企业家的法律高参——投资经营的法律操作与风险提示》是一本有关企业经营的经典法律案例集。书中每个案例由案情介绍、法律问题、法理分析、延伸问题、相关规定等部分组成,通过简单介绍案例,提出存在的法律问题,再将案例与法理结合分析解决问题,后从一个微观的案例跳到宏观商业问题需注意的问题层面,给投资经营者提供详实的法律解释以及法律参考。同时,此书也是段逸超律师办案思路与方法的一个呈现,他将多年办案经验总结、法律思维方式一一呈现在此书中,对广大法律工作者和法律学习者来说,这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   北京大学法学专家、博士生导师蒋大兴先生称该书是一种“策略法学”产品,直击了民众为关心的法律问题;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宁波市司法局副局长吕强、宁波市甬商发展研究会秘书长曹云一致认为该书对企业家的投资经营有很大的帮助,可以称其为企业家的法律宝典。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研究
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研究
董茂云
¥9.20
本书是系统探讨法院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制与法制中的作用的国内专著。着重解决三大问题:一是香港法院发挥作用的政制与法制基础问题;二是香港法院的基本组织与晚近发展问题,它包括了对法院组织结构和法官制度等问题的研究;三是从法院运行的角度来理解和分析法院的具体作用领域、作用途径及作用力问题,包括法院的运行特征、运行机制,以及新体制之下法院和法官在释法、造法,以及实现普通法与大陆法的衔接中的技术整合问题的研究。   在综合运用历史考察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吸取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运用翔实的资料、严密的论证,深刻揭示了香港特别行政区法院的政治定位与权力运作。在此基础上,建设性地提出了“法院作用受制于观念传统及政治法律传统”,“法院作用与法治及宪政的成熟程度成正比”,“法院作用与人权事业有同步的成长性”等学术观点。对于研究香港法院及中国的司法改革,有重要参考价值。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
戴龙
¥29.17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规制研究》从反垄断法的立法理念和历史发展出发,阐明反垄断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价值和作用;通过对美国、欧盟以及日本反垄断法的比较研究,深入分析反垄断法对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进行规制的原则和方法。作者还剖析了中国反垄断法在特定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价值,对《反垄断法》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规制寄予很高的期待,同时也对我国《反垄断法》目前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论述。
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2-2013:了解就业管制环境
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2012-2013:了解就业管制环境
杨伟国等
¥27.09
《中国人力资源法律审计报告--了解就业管制环境(2012-2013)/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编著者杨伟国、代懋。 良好的就业管制环境是保证劳动力市场运行的重要前提。劳动法律是否完善,管制程度是否合适,直接影响着企业雇佣和解雇工人的决策、复杂程度、时间和成本。 本报告是“中国人力资源审计系列报告”的部,建立了涵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人力资源法律法规的量化指标数据库,对各地区的就业管制环境进行了分析和评估。研究中采用了OECD流行的就业管制调查模式——就业保护法指数(Employment Protection Legislation Index,EPLI),来衡量政府管制如何对企业和劳动者群体产生影响。 本报告的基本目的是:了解你所在地区的就业管制环境。测量结果表明有些地区的就业管制水平要明显高于其它地区,而且针对不同群体表现出不同的严格程度,不同地区的就业管制偏重情况也不尽一样。本报告也调查了改革开放以来各地区的就业管制变迁情况,就各地区的就业管制变迁情况来看,不同地区也呈现出不同特点,在劳动力市场开放时间、改革程度以及侧重点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 本报告可为地方政府制定和执行改革计划提供有益的政策研究和咨询支持。
合同法研究(第四卷)
合同法研究(第四卷)
王利明
¥98.62
  《合同法研究(第4卷)/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王利明法学研究系列·“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详细论证了合同法分则的相关理论,对合同法中的几种重要的合同类型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应当区分合同履行与清偿、给付等概念;合同履行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和诚信履行原则,并对种类之债、选择之债、连带之债、不可分之债、向第三人给付以及第三人给付等特殊之债的履行,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探讨;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的结合。作者指出我国不应采纳德国法中履行不能类型化的观点;不应该设立独立的瑕疵担保制度,而应将其纳入违约责任的范畴;基于违约的请求权应当在债权请求权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作者还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合同转让与终止、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关系、我国《合同法》确定的违约责任形态、责任形式,以及代位权、撤销权等合同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
毛立红
¥25.20
  《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是志愿服务研究学术文库之一,《中国志愿服务法制化研究》讲述了:志愿服务是志愿者不以获取物质报酬为目的,自愿贡献时间、能力为社会和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现代志愿服务实践早源于西方,但中国传统的儒释墨道思想中的慈善利他思想与现代志愿服务理念是一脉相通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现代志愿服务在中国大陆以星火燎原之势迅速发展起来。实践中,志愿服务在培养公民精神、推进民主化进程、培养志愿组织、增加社会资本、促进社会发展以及增进社会福祉、助力经济增长等方面,都体现出其独特的价值与作用。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中国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中,还存在着志愿服务理念不彰、统一有效的志愿服务协调机制缺乏、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力、志愿服务促进措施缺乏、志愿服务活动失范等诸多问题,亟待通过志愿服务法制建设来规范和保障志愿服务中的社会关系,推进志愿服务发展。 本文在考察境外志愿服务法制化经验、总结地方志愿服务立法创新的基础上,就国家志愿服务法的立法体例、立法宗旨、基本概念、协调机制、志愿者的权利与义务、促进措施、法律责任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立法建议。
知识产权总论
知识产权总论
吴汉东
¥57.00
  《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吴汉东法学研究系列:知识产权总论(第3版)》以“基本范畴”、“基础理论”、“国际保护”的独特架构,构建了知识产权总论体系,对知识产权研究中抽象、一般、基本的问题进行学术概括和总结。其中,“基本范畴研究”以权利为基本内核,以知识产权的概念、性质、特征、主体、客体、利用、限制、保护等为单元范畴,述及知识产权构成要素与本质属性、法律关系与运行方式、保护范围与体系框架;“基础理论研究”以制度为主要对象,以知识产权的历史发展、学理基础、文化意蕴、价值目标、政策功能等为基本内容,述及知识产权制度构建的科学性、正当性和合理性;“国际保护研究”则从国际视阈出发,分析知识产权保护体制的成因、发展与变革,对知识产权国际问题进行“中国解读”。本书是为第三版,既保留有作者长期理论思考的结晶,也补充了作者近年研究的成果。
合同法分则研究(下卷)
合同法分则研究(下卷)
王利明
¥78.48
  《合同法分则研究(下卷)》详细论证了合同法分则的相关理论,对合同法中的几种重要的合同类型进行了分析。作者认为,应当区分合同履行与清偿、给付等概念;合同履行原则包括全面履行原则和诚信履行原则,并对种类之债、选择之债、连带之债、不可分之债、向第三人给付以及第三人给付等特殊之债的履行,进行了全面而详尽的探讨;我国违约责任的归责原则是严格责任和过错责任的结合。作者指出我国不应采纳德国法中履行不能类型化的观点;不应该设立独立的瑕疵担保制度,而应将其纳入违约责任的范畴;基于违约的请求权应当在债权请求权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作者还对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合同转让与终止、不安抗辩与预期违约的关系、我国《合同法》确定的违约责任形态、责任形式,以及代位权、撤销权等合同法中的重大疑难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中国百年著作权法律集成
中国百年著作权法律集成
本书汇编组
¥68.06
今年是《大清著作权律》颁布一百年。百年来,中国社会经历了巨大的变迁。中国著作权法治在历经变化与沉浮中,走过了自己独特的历史,形成了自身的传统。随着人类进入数字技术时代,中国的著作权法治面临新的挑战,它必须与时俱进,无可选择地进入现代化。现代著作权法治的发展,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传统思想、传统文化、传统观念对今天、对未来,都具有无法割断的深刻影响。“述往事,以知来者。”唯有廓清历史,才能认识今天,预知未来。梳理总结百年来中国著作权法律的历史,既有长远的经济、政治和法律意义,也有巨大的文化价值。著作权法律文本是研究著作权法律历史的手材料,它反映了当时历史条件下,国家、社会和公众对著作权所能达到的认知水平和权威表达,也是著作权法律实践的蓝本,对研究法律历史具有特殊的、无可替代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