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将军决战岂止在战场(完全本)
¥28.90
披露杜聿明、宋希濂、黄维、王耀武、沈醉、文强等一大批原国民党高级将领被俘及至获赦后复杂跌宕的思想嬗变和人生况味。堪称一部完整的“改造”史,也是一部真实的人性史。 这是一部积淀了三十年才终完成的作品。上部曾于上世纪80年代初出版,生动描述了原国民党高级将领、特务头子、党政要员等在功德林战犯管理处的“改造”经过。因突破了题材的禁区,写出了国民党人对民族的贡献,轰动海内外,影响深远。累计销售670多万册。并于1991年改编拍成电影《决战之后》。 新增的下部,就从他们获赦后写起。身体上的自由并没有同时带来精神上的解脱,“新生”后的他们遭遇了“文革”的冲,又经受了改革放的洗礼,命运沉浮令人唏嘘。即便如此,他们还是在撰写文史资料还原历史本来面目、为两岸和平统一呼喊奔走上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如果说上部从他们被俘写到获赦,体现了共产党在“战犯改造”史上创造了一个奇迹,那么下部从他们出狱写到后一名“战犯”离世,重就是还原他们本性的善良和道德的高尚。然而,回头再看,他们的命运并不因其个人的品格和才能而决定或逆转,他们的悲剧印证了一个无情的历史规律: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如此,本书才耐人寻味,叫人在感慨万端之余掩卷深思。


非典型小镇青年生活实录
¥12.99
这里收录了一个南方小镇青年的三段生活经历,他的选择从不循规蹈矩,这种非典型故事,却让很多读者看到了自己的真实青春。 铁与石之歌:我做矿工那些年 高考落榜,19岁的我进了矿山浮选厂。三班倒的工作,让我见过春夏秋冬的日出日落。我在冰冻三尺的夜晚,推动两千斤的矿粉;在飞雪连天的三更,身悬6米半空。在这五年里,我和工友们打架、恋爱、吸烟、喝酒、赌钱、失恋、下岗,铁石撞击中,提纯了矿粉,也铭刻了懵懂的青春…… 偷青春的动漫书屋 一条巷子里,有家小小的动漫书屋。从学生到社会人,他们借书还书,在这里笑、在这里哭、在这里爱、在这里失恋,有人追逐梦想筋疲力尽,有人为了生存苦苦挣扎。人生百态,尽在这小小的书屋里。十多年后,所有酸甜苦辣的都成了有趣的回忆,他们说书屋偷走了他们的青春…… 囧途1999:国境线上斗骗子 1999年,次独自出远门的我,被边境上的野导游忽悠着偷渡到了越南,而针对我的骗局也正展开,美女、赌局、同乡,防不胜防。受骗的我誓要奋力一搏,不料却演变成一场诡异的拉锯战……

昆山之路——从穷山恶水走向小康
¥9.00
《昆山之路》问世25年了。这部作品曾经获得江苏省人民政府个人文艺大奖和中国作协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人民日报》、《新华文摘》、《上海文学》等无法统计的报刊选载和转载。本版《昆山之路》除完整收录原版《昆山之路》内容外,还附有各界人士撰写的书评、专题讨论会纪要、媒体对该书的报道以及作者对相关情况的回顾等内容,可以帮助读者更为深全面地理解“昆山之路”。 本书回顾了昆山创业的历程,描写了当年刚现雏形的“昆山之路”,作者通过对吴克铨等一批共产党人在艰难中成功辟昆山经济发展之路的真实描写,向读者展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巨大潜力,通过昆山的“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作了一番追寻和思考。“昆山之路”所创造的物质的尤其是精神的财富,不但激励今人,且将永远载史册。《昆山之路》告诉读者,坚持改革放,廉洁奉公,实现经济的“新常态”发展,社会主义就不是乌托邦,中国梦就一定会实现!


军情六处特工传奇
¥10.60
英国秘密情报局(SIS),通常称为“军情六处”(MI6),其创建于1909年。在其创建后长达八十多年的时间里,“军情六处”的运作一直是绝密信息,官方也不承认它的存在,直到1994年英国《情报局法例》颁布后它才逐渐被外界知晓。 本书详细讲述了“军情六处”创始人卡明、继任者辛克莱及孟席斯、“白衣夫人团体”、威廉·斯蒂芬森、作家毛姆及麦肯齐、“间谍之王”赖利、解密专家阿兰·图灵、“月亮女神”艾米·索普、“孤胆英雄”奥拉尔、“鼹鼠”金·菲尔比与乔治·布莱克等人的传奇故事。书中穿插着军情六处与军情五处的斗争,情节引人入胜!

特蕾莎修女传
¥1.99
特蕾莎修女,一位穷其一生为贫穷的人当中贫穷的,孤苦的人当中可怜的人奔波服务的伟大女性。特蕾莎修女是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也是20世纪80年代美国青少年崇拜的4位人物之一。本书以丰富细腻的文笔,讲述了她传奇而伟大的一生。本书是特蕾莎修女的部中文传记,作者以其细腻的笔调及充沛的激情,不仅真实还原了特蕾莎修女善与爱的一生,而且为读者带来了许许多多亲切温暖的心灵感动。

自强之歌(2009年卷)
¥8.04
残疾人是社会大家庭的重要成员,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力量。长期以来,广大残疾人身残志坚,积极参与改革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克服了重重困难,付出了巨大的辛劳,做出了重要贡献。今天受表彰的自强模范,就是数千万残疾人的杰出代表,也是我们大家学习的榜样。刚才,听了几位自强模范和助残先代表的发言,我和大家一样,心灵受到极大震撼、思想受到深刻启迪。他们的成就令人钦佩,他们的事迹感人至深,他们的品德闪耀着光辉,他们的精神催人奋。我们知道,今天受到表彰的每一位自强模范、每一个助残先集体和个人,都有不平凡的业绩、不平凡的故事。这个星光灿烂的英雄模范群体,是我国残疾人事业蓬勃发展的集中体现,是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社会发展、精神面貌焕然一新的生动写照,也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改革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社会步的巨大成就,展示了当代中国人民意气风发、奋发图强的精神风貌。


武汉女孩阿念日记【感动万千网友“阿念与外婆”的真实故事,记录2020年抗疫的爱与温暖】
¥22.40
2020年2月19日,为照顾重病却抗拒治疗的外婆,90后新冠肺炎患者阿念义无反顾从方舱医院搬去了“火神山”,她要替妈妈抢回妈妈!在这个特殊的春天里,“阿念和外婆的故事”温暖感动了千千万万人,这本书就是阿念以亲历者的视角记录下的自己从患病、隔离、住院到陪护外婆的点点滴滴。真实记录的日记,细腻柔软的笔触,不仅呈现了自己和外婆生死相依的亲情守护,也展示了特殊时期年轻一代的成长与担当。更从另一个视角让我们看到哪些来自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驰援武汉、共克时艰的全力付出和默默奉献,他们为武汉流过泪,也为武汉拼过命!这是一本真正的“中国故事”,在特殊时期,所有人紧紧围绕在一起,直面过生命的逝去,暂停过快速奔跑的脚步,却始终不言放弃,心怀希望,以爱为名,义无反顾,向死而生!


重庆谈判(下)
¥19.00
1944年6月6日,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霸王行动”中的诺曼底登陆,一举摧毁德军的“大西洋壁垒”。于是,罗斯福又把目光转向亚洲,视点落在中国。此长篇小说构思宏大、新颖,把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放在国际大环境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设计张驰有度,场面描写紧张激烈,气氛渲染浓郁,语言洗练简洁。其他历史人物,如周恩来、王若飞、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赫尔利、史迪威、郭沫若、张澜、柳亚子等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壮美的历史画卷。


当代风流
¥16.99
许多年以后,何婕仍然清晰地记得那个冰天雪地的夜晚。在今后的一生中,她再也没能走出那个夜晚。连着下了几天大雪,这座北方的中等城市像是一个被凝固的巨大的冰窖,人们呼吸出来的空气都冰冷刺骨。当何婕独自守候在雪桶似的站台上,守候在四周无边的黑暗里时,仿佛已被冰雪冻结在水泥地面上……P市的火车站曾向全世界仰望的北京城输送过数以万计的红卫兵,却在“文攻武卫”的吼声中被砸成一片废墟。现在那栋掀了顶的检票房兼候车室,就如魔鬼的宫殿一般丑陋寒碜,月台上的街灯早已尸骨无存,地面冰雪惨白的反光映衬着夜色,好似点点鬼火在闪烁……


我信仰阅读:传奇出版人罗伯特·戈特利布回忆录
¥47.40
1955年,一位酷爱阅读的年轻人加入了西蒙-舒斯特出版社。他一路升至主编,又跳槽到负有盛名的克瑙夫出版社当总编辑,后来还曾执掌《纽约客》。70岁时,他成为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编辑,做出了数月狂销200万册的《克林顿传》。他,就是罗伯特·戈特利布。在这本书里,你可以看到—— 他如何定下《第二十二条军规》这个经典书名。 他如何一眼识破诺奖得主多丽丝·莱辛的匿名写作。 他为何对克林顿说出“不是我为你工作,是你为我工作”。 以及他群星璀璨的作者名单和那些伟大作品的背后故事。 他的出版成就离不开阅读,阅读就是他的信仰。翻开这本书,这位传奇出版人将带我们走进美国出版的黄金时代。


无影犯人
¥10.99
坂口安吾也是二次世界大战后受“侦探时代”思潮的影响的众多作家之一,认为推理小说是“一种高级娱乐”,是“解密的游戏”,是 “作者和读者的智慧比赛”。《无影犯人——坂口安吾推理小说集》收录了作者著名的《投手杀人事件》《无影犯人》《正午杀人事件》《通灵杀人事件》《选举杀人事件》和《弑母少年》共六篇推理小说。

东方奇人传
¥2.99
《东方奇人传》是一部报告文学集,文中对新型的农民企业家,对于有卓越眼光的创造发明的支持者,对于有首创精神和坚韧毅力的黄河大桥的设计者,对于气功大师神秘的功法及魅力……进行了一个一个深入地探寻和挖掘。这本报告文学,还有一个明显特征,即他不像一些“社会问题报告文学”那样,较多停留于一般理性的思辨和浮泛的个体热情之上,而是努力去把握形象,刻写人物,为一个一个东方奇人塑像,将他们神奇而曲折的成长经历和动人故事活现于纸面,因而有相当的形象魅力和感人之处的。


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
¥15.99
本书收录宋之的报告文学集《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一九三六年在太原》等作品,《一九三六年在太原》一文,讲述了1939年红军东征后,山西军阀阎锡山草木皆兵,在太原镇压人民的现实情况。因笔法冷峻犀利,形式新颖巧妙,被誉为中国早期报告文学之佳作。《沿着红军战士的脚印》记叙了诸多长征途中的真实故事,并且宋之的将红军在长征路上的斗争和历史上这些地区的农民革命行对比,反映了历代劳动人民的革命意志和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斗争的特。

传销内幕揭秘
¥9.90
敢作为专著,《传销黑幕揭秘》有鲜活的语言、跌宕起伏的情节和深刻的理性分析,为读者揭开了传销集团的层层“黑幕”,传销头目的奢侈生活,传销大军的苦难血泪,传销给社会经济文化和道德风气带来的严重损害做敢当当


兵气销为日月光:丰子恺战时日记
¥35.00
1938-1940年间,日寇侵华,苍生浩劫,丰子恺率领全家老小十人辗转到广西桂林、宜山等处避难,他深感逃难途中发生了太多太多不凡的事,于是将逃难的各种经历记录在册。1944年以《教师日记》为名结集出版。丰子为一家之主,又是国文和美术教师,日记中有他对亲族日常的实录,也有对教育过程的实践与思考,更难得的是,他坚信:中华必胜。日记所及皆非虚构,读者自能还原一段颠沛流离却不失希望的岁月。


人间世
¥16.50
「战争,对于所有人,都是灭顶之灾。」一座城市的历史,一个国家集体创伤的记录。 【编辑推荐】 杭州版《拉贝日记》,记录1921—1942年间杭州的至暗时刻。 美国传教士,杭州第二中学第五任美籍校长葛烈腾亲历见证。 他是让数千孤儿妇女免遭日军荼毒,因此存活的“中国辛德勒”。 原作于1944年出版,获《纽约时报》、《远东季刊》专版评论。 中文版首次面世,精选珍贵老照片,重现近代中国的历史足迹。 【内容简介】 本书是美国传教士葛烈腾的回忆录,记述了1912—1942年的中国。它是一本美国人旅行日记,是一个世纪之前的杭州城市生活史;更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实录,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手珍贵资料。 葛烈腾1912年来到中国,先后在汉阳、南京学习汉语,之后在湖州开展教育和医疗工作,1923年被派往杭州担任蕙兰中学第五任校长。他的生活极为丰富,并善于发现,我们能在他笔下得知当时的杭州如何用潮汐解决流浪狗问题,如何在莫干山打猎、度过夏日的假期等等。 1937年12月,杭州沦陷。葛烈腾亲眼目睹普通的中国人经受的灾难深重的杀戮、压迫和侮辱,在所谓“一场有秩序的战争”的梦想破灭之后,他主持杭州的难民收容所,与日军多方斡旋,救助近万名惨遭欺凌的妇女儿童,并记录下日军用刺刀和暴力犯下的累累罪行。从12岁得了梅毒的美丽小女孩到稚嫩的中学生,从寺庙的尼姑到曾拥有巨额财富的耄耋老人,书中讲述了日本占领下的城市在政治、教育、工商业等方面如何陷入全面的绝望,普通的中国人是在怎样“活着”。这些生活的日常蕴藏着深重的苦难和惊心动魄,是另一种足以撼动精神与情感的“不能忘却的纪念”。 1942年,珍珠港事件之后,葛烈腾被强制遣送回国。1944年,本书在美国出版,《纽约时报》《远东季刊》专版评论:“作者虽然热爱中国,但不偏不倚地写作。”尘封70余年,中国学者偶然得知《人间世》的存在,本书得以被翻译为中文出版,众多历史细节终首次面世。引发历史学家对新材料的高度关注。书中没有东方主义,也没有“猎奇”色彩,是中国一个时代的自然与社会印记。 【作者简介】 葛烈腾(Clayton,Edward H,1889—1946),美国浸礼会教士,理科硕士,文科硕士。1912年偕妻来华布道兴学,驻湖北汉阳。1917年前后转驻浙江吴兴。1922年在东街华楼桥开办浸会中学 ,附设小学,自任校长。隔年调往杭州,任蕙兰中学(今杭州第二中学)的第五任校长,1927年退居次位,由国人徐钺接任。抗战爆发后曾被日军拘禁两月,后在那里开办难民站,参与救助难民。期间一度转驻宁波。著有回忆录《人间天堂》(Heaven Below)(1944)一书。


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
¥35.00
《站在你身后!从特拉维夫到黄冈的384小时》内容源于“歪果仁研究协会”发布的“把10万个口罩送到湖北”等VLOG,这些视频记录了高佑思和“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成员们如何克服种种困难在极短的时间里筹集10万多个医用口罩、50000双医用手套、7000件医用手术衣并将总计229箱、重量近1吨的物资送到黄冈的过程。这些视频发布后,在微博、微信、bilibili等多个媒体平台产生了很大反响。高佑思和“歪果仁研究协会”的成员们万里驰援中国的故事把一种温暖的感情传达给国内外的读者,告诉他们灾难终将会烟消云散;这本书也将记录下一些值得记录的、属于普通的以色列人和中国人之间的深厚情谊,讲述灾难之中的青年力量和人性光辉。


和你在一起!:25国外籍专家战“疫”实录
¥38.99
《和你在一起!--25国外籍专家战"疫"实录》共分"抗新冠肺炎疫情,中国在行动""我们留在中国挺好的""英国小哥聊新冠肺炎战'疫'""面对疫情,身在中国的老外有话说""患难见真情""凝心聚力,共同战'疫'""山川异域,风月同天""隔离不隔情,隔离不隔爱"等八个部分,其中包含40篇文章和330幅图片以及12部视频节目,由中国外文局来自25个国家的35位专家联袂创作而成。这些作者既是中国外文局的外籍专家,也是关注中国的国际人士。作为媒体人,他们发现部分西方媒体对疫情的报道存在曲解和误读,使恐慌情绪蔓延。这时,他们努力传递出中国当下的真实样貌,"告诉人们中国的实际情况";作为外国人,他们在这次疫情发生时选择留在中国,有的专家在这样的时刻选择"逆行"回到中国,每个人都是经过理性思考做出这样的决定,因为"中国可以办大事,可以创造奇迹";同时,作为热爱中国的国际友人,他们以实际行动宣示,"我不能在这个时候抛弃需要我的朋友,不能在有困难的时候离"。无论来自哪里,他们都"相信被口罩遮住的笑脸不久之后就会回到这个可爱的国家",真诚的态度力透纸背,许多故事感人至深。本书是对一场特殊经历的记录,也是对媒体人和出版人的责任,对外国人对中国和中国人的信任,对疫情之下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大爱的记录,彰显了灾难面前不分肤色、超yue国界的国际主义精神。


无声的群落
¥19.00
因为研究上山下乡史的缘故,这些年我结交了不少知青朋友。《无声的群落》的编委卢晓蓉和邓鹏二位,虽相识较晚,却称得上一见如故。这与其说是缘分,倒不如说是思想的契合。 从一九六二年正式把城市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列国家计划到一九七九年这场运动近尾声,十七年里一共有一千七百七十六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其中“文革”前下乡的将近一百三十万。这一百三十万人是上山下乡运动中真正意义的“老知青”。一九六四一一九六五年,两万多名重庆知识青年到四川东北部的大巴山这落户,邓鹏和卢晓蓉也在其中。俯仰之间,四十年过去了,大巴山知青已不再年轻,但这个群体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却依旧当年。经过长期酝酿和反复修改,他们终于在近完成了五十余万字的回忆文集《无声的群落》。捧读这部沉甸甸的书稿,我曾夜不成寐;主人公的坎坷命运,令我热泪涟涟。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知青题材的出版物据说已有百种之多,其中不少出自四川知青的手笔。《知青档案》、《知青岁月》、《红土热血》、《蹉跎与崛起——五十五位知青的人生道路》、安知《知青沉浮录》、邓贤《中国知青梦》、火木与梦想——中国知青二十五年史》、费声《热血冷泪 ——世纪回顾中的中国知青运动》,都是其中脍炙人口之作。还应该提到戴思杰的小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这部获得法国文学大奖的小说,使知青话题拥有了更广泛的读者。但是,上面提到的这些作者,没有一个是“文革 ”以前下乡的老知青;集体性回忆文章中,也罕有老知青的作品,这无疑是知青研究的一个重大缺憾。而《无声的群落》收集了大巴山的重庆老知青近百篇文章,是老知青这个群体部大规模的回忆录,其内容丰富、感情真挚、细节生动、视野广阔、文风朴实,在有关知青上山下乡的文献中独树一帜。唯其如此,它对研究中国知青史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关于当时中学的政治教育与“阶级路线”的推行、组织下乡的政策和手段、知青的安置方式与社办农场、“文革”初期的知青返城风、造反动机与造反过程等问题,在迄今为止的相关出版物中,或者浅尝辄止,或则语焉不详。《无声的群落》记录的大量事实,为还原“文革”前的上山下乡史,做出了重要贡献,并为今后的学术研究提供了宝贵的手材料。 不同形式的作品承载着不同的社会功能,满足读者日益多元的需求。但就我本人讲,看重的还是切近历史之作。戴思杰的小说《巴尔扎克与小裁缝》,以两个知青与一个农村小裁缝的感情纠葛为线索,展示城市文化与农村文化、西方文明与东方文明的冲突,自有它的价值。但文学可以“创造” ,当作者虚构出小裁缝在巴尔扎克小说感召下毅然逃离农村,去大城市寻找新生活这样一个“光明”的结尾,却未免离奇。在当时的大背景下,不要说几亿农民被各种有形无形的枷锁牢牢束缚在公社的土地上,就是上千万下乡知青,又何尝有选择自己命运的自由?那是一个在“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口号喧嚣中亢奋地制造人间灾难的时代,只要你直面那段历史,就难以摆脱梦魇的沉重。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掀起初澜之际,正值祭起“阶级斗争”大旗之时。一九六二年,八届十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阶级、阶级矛盾、阶级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以后,一部分出身 “不好”学生的处境明显恶化。腐朽的血统论一旦与阶级斗争理论相融,势必在青年中间制造出不同的等级。于是,出身“不好”的学生,无论学习如何优异、品行如何高尚,参加升学考试只有落榜一途。当这部分青年的升学、就业之路变得日益狭隘时,另外一条据说可以使其“革命化”的“光明大道”摆在他们面前,也就是那场席卷全国的上山下乡运动。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这部分青年构成了“文革”以前上山下乡运动的主力。赴新疆支边的十万上海知青中,多达百分之七十是所谓“资本家”、“右派”等家庭的子女;在湖南长沙的下乡知青中,出身“不好”者占有同样高的比例;在北京 、重庆等大城市的老知青当中,情况大同小异。被扼杀的思想先驱遇罗克,几次高考成绩优秀,只是因为出身的关系,名落孙山。他后来下过北京郊区农场,当过临时教员,不管他怎么努力,出身带来的歧视始终如影随形。为此,他撰写了振聋发聩的《出身论》,公挑战不可一世的“血统论”,为唤醒走火魔的“革命群众”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无声的群落》的作者多数正是当年“血统论”淫威肆虐下的受害者,因为家庭出身“不好”,早在学生时代,就被政治的另册,瘦弱的双肩从此承受起父一辈、子一辈的苦难。他们中许多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却被过早地剥夺了升学、就业乃至迁徙的权利。在本书的许多文章中,作者回忆了自己选择上山下乡道路时的无奈和到农村后的坎坷与艰难,更通过他们和他们的家庭那些不幸的经历,揭示了阶级斗争理论对中华民族造成的损害。 在撰写《中国知青史——大潮》这本书时,我曾重探讨了“血统论” 这个历史现象。在遭受“血统论”茶毒的众多无辜者中,知青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仅当时农村,就有多达几千万的“黑五类”子女,他们的悲惨命运比起知青来有过之而无不及。但时至今日,人们对这段惨痛历史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史学工作者中,也鲜有人关心这些弱者的命运。但一叶可以知秋,一斑可以窥豹,感谢《无声的群落》的作者,他们沉重的记忆,为历史留下了新的证言。诚如主编邓鹏在《前言》中所言:“《无声的群落》的文章是老知青人生经历的忠实写照,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社会史,也不是纯粹的文学作品,但我们可以预言:这些证词般的文字必将成为社会史学和文学创作的无价之宝。” 几年前,一位从事考古的学者跟我聊天时曾经发出这样的感慨:“你看,你们知青对过去念念不忘,这些年居然写了那么多关于上山下乡的东西;再看看我们这批人:当初在大学挨整,以后被送到农村‘改造’,着上‘ 五七干校’,‘臭老九’的帽子一戴就是多少年,但回过头一看,却几乎没有给历史留下什么记忆。”言罢连呼“惭愧”。的确,从那个时代过来的各色人群中,大概只有知青没有放弃自己的历史责任。知青的书籍长久不衰,从回忆到口述,从小说到历史,形式多样,相得益彰。在中国,这大概算是一个奇迹。奇迹不仅在于它的数量,更在于它的过程,即以一种民间的力量,渐式地推翻了有关上山下乡运动的一切权威的武断,修正、补充和完善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这个重要篇章。 众多知青参与到历史的回忆,是一项很有意义的事业。它使少数人把持的文学和史学从象牙之塔走出,去近民众,把握时代的脉搏,并且重新焕发出生机。《无声的群落》的出版就是一个明证。


民国王亚樵真传
¥19.90
再也没有恩怨情仇,再也没有刀光剑影,再也没有昼伏夜行,再也没有狡兔三窟、神出鬼没……他身无分文,也无“背景”,却敢怒敢言、敢作敢当、敢爱敢恨,手握一把“斧头”,吓退杜月笙、张啸林等流氓大亨,扬名上海滩;他一次次组织暗杀行动,让蒋介石惶惶不可终日,叫汪精卫的后背连中数枪,使戴笠屡遭主子训斥,提心吊胆……他作为一条硬汉子、纯爷们儿独往独来,天马行空,横扫了大半个中国,拼杀了一生,风流了一生,奋斗了一生。1936年10月20日晚上,他被军统特务暗杀毁容,尸骨埋在梧州倪庄,像一个孤魂野鬼,一直游荡在千里西江、十万大山


革命兄弟
¥18.00
长篇纪实文学《革命兄弟》,以写实的手法,真实记录了河南宜阳侯安国和侯安宗烈士的革命事迹。 这是一对参加革命的亲兄弟,侯安国1929年入党,侯安宗1934年入党。为了革命事业,他们不安于殷实的家庭生活,甘愿以地下革命者自居。在1944年的抗日武装斗争中,作为宜阳抗日支队支队长的侯安国和弟弟侯安宗,同时献出了珍贵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