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奔跑的中国草
奔跑的中国草
钟兆云著
¥30.00
本书是*介绍菌草技术和其发明人林占熺的报告文学。林占熺是扶贫剧《山海情》中凌一农教授的原型。现任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首席科学家、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联合国国际生态安全科学院院士、福建省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福建农林大学菌草研究所所长、福建省菌草开发工程协会会长、福建省发明协会副会长。菌草技术是他于1987年发明、一种“以草代木”的中国特有的技术,该技术实现了光、热、水三大农业资源综合*利用,植物、动物、菌物三物循环生产,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结合,有利于生态、粮食、能源安全。这一技术问世已推广至全球一百多个国家,在消除贫困、促进就业、可再生资源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国际生态安全合作组织曾授予中国菌草技术“世界生态安全奖”。该书以他的人生经历和科研经历为主线,真实再现中国在农业科技方面取得的进步。
牛津植物史:植物学故事400年
牛津植物史:植物学故事400年
斯蒂芬·A·哈里斯
¥128.00
作为英国历史最悠久的植物园,牛津大学植物园已有400余年的历史。如今,这座历经400年风雨洗礼的园林,穿越了岁月的尘埃,依然熠熠生辉。 1621年,牛津大学植物园成立,它从仅作为药学院生产药草用地小小“药圃”,到大学植物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它以自己古朴风貌和姿色各异的园林植物,吸引着世界各地前来观光的游客的同时,也在植物学和更广泛的植物科学领域贡献了大量的知识…… 《牛津植物史:植物学故事400年》介绍了诸多植物学家,以及过去四个世纪以来帮助我们改变对植物生物学认识的收藏。本书不是试图全面回顾牛津大学的植物学研究和教学,而是简要地反映了牛津大学植物学家对现代植物科学的全球合作所做的贡献。 翻这本书,你不但可以了解牛津大学植物学家对现代植物科学的全球合作所做的贡献,还可以体会植物的魅力,感叹自然的神奇。
我是谁:生命的起源(套装共四册)(“我”不是我,“我”从未独自存在,从细菌,细胞到人类,生命的演化充满了奇迹。后浪出品)
我是谁:生命的起源(套装共四册)(“我”不是我,“我”从未独自存在,从细菌,细胞到人类,生命的演化充满了奇迹。后浪出品)
埃德•扬;尼克•莱恩;马伦•霍格兰;伯特•窦德生;杰米•A·戴维斯
¥199.20
为什么女性备孕阶段就要始补叶酸?青春期很多孩子经历过的骨折,为什么很多发生在手臂长骨上?人体为什么能在该长手臂的地方长手臂,手臂又为什么能长出上臂、下臂和手,手又为什么是五指而不是其他?我们如何从一颗受精卵发育成一个完整的人体,“我”到底从何而来? 英国解剖学教授杰米·A. 戴维斯汇集了人类胚胎发育近年来的重要研究展,综合了演化生物学、胚胎学、新生儿科学、遗传学、生理学、免疫学、畸形学等多学科领域的发现,既有经典认知也有前沿革新,以“适应性自组织”为核心逻辑,为我们清晰地描述了从微观分子到宏观形体等方方面面的发育过程与原理。不仅如此,作者还引了数学、物理学、控制论等抽象思维,从拓扑学等角度来思考:完整的发育是如何实现的?人为什么会发育出现在的种种生理机制与形态?受到损伤之后再修复、罹患疾病之后再康复——我们又如何可以从发育的角度去重新认识人体机能的种种局限与可能?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我脑子里的不速之客
凯瑟琳·麦考利夫
¥41.30
◆ 老鼠被寄生后主动靠近猫? ◆ 被寄生的鱼儿故意吸引天敌注意,毫无反抗被吃掉? ◆ 你可能变成寄生生物的私人保镖、保姆、司机和仆人? ◆ 寄生使我们对陌生外来群体产生更多排斥,导致偏见、仇视、种族主义? ◆ 我们的思想真的由自己做主吗? 寄生生物与宿主已经彼此纠缠斗争了数十亿年。 这些“隐形”的寄生生物是现实世界的魔术师、巫师、脑外科手术大师。它们能够操纵不同的宿主做出大量反常行为:将自己暴露在天敌的视野内,以各种方式牺牲自己,甚至改变自身性别,而这一切仅仅是为了不择手段完成自身的化。 蚂蚁、蜜蜂、老鼠、猫、狗……甚至人类,都处在寄生生物的操纵之下。由宠物传给我们的寄生虫,很可能使我们性情大变,让我们变得鲁莽、冲动甚至精神失常。 在文化层面上,因循守旧、集体主义、政治保守、重视公共卫生的宗教条例……寄生生物也在悄悄改变着我们的饮食习惯、择偶倾向、信仰习俗,甚至政府公共政策,渗透了我们的整个世界观。 本书不仅是一趟深寄生生物和宿主内心的冒险之旅,更是一次对寄生与文明关系的深度考察。
洱海治理纪略
洱海治理纪略
段诚忠,施立卓
¥69.90
本书是一本介绍高原湖泊洱海的治理与自然文化等方面的科普读物。洱海作为云南省内九大淡水湖泊之中的第二大高原湖泊,在中国湖泊中占有一定的历史地位,在目前国内湖泊治理中颇受瞩目。除绪论篇外,全书分为资源篇、治理篇、感悟篇三大部分。资源篇详细论述了洱海的人文资源、气候资源、水文资源、生物资源和资源的发;治理篇从历史经验、治理研究、管理与决策、立法与措施几方面论述了科学治湖;感悟篇从洱海的保护与治理行了探索和反思。本书可供湖泊治理相关管理者及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供对洱海感兴趣的大众阅读。
肠道微生物与生命健康
肠道微生物与生命健康
刘洪涛
¥138.60
本书从肠道微生物群的角度,重点探讨疾病发生中的菌群调控机制及潜在的干预方法,系统总结了国内外*新科学研究成果,并阐释了肠道微生物群与宿主的交互作用机制。全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大部分。其中,总论从*章至第六章,概述了肠道微生物群的研究历程及细菌代谢分子机制,介绍了相关的检测技术、动物模型和疾病防治策略。各论从第七章至第十八章,介绍了肠道微生物群参与胃、肠、肺、肝、脑、肾、胰、心血管、骨骼肌肉和免疫系统不同生理部位疾病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另外,第十八章探讨了肠道微生物群与中医的关系,为本书的特色之一。本书论述严谨、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可读性强。本书兼具深度和广度,可为肠道微生物群相关专业的科研人员提供参考,亦可拓展生物医学背景读者的认知维度。
49元5本 星空探索之旅
星空探索之旅
赵一斌
¥40.80
本书从地月系始,细致剖析了人类探索小行星、火星、系外行星等天体的历程和方法,着一览超新星的震撼和黑洞的神秘,最后带领读者向更广阔的领域发,了解星系乃至整个宇宙的图景。 本书蕴含了全面深的天文知识,对于每一个天文爱好者而言,可深度拓展的知识都能让探索星空更加有趣。
49元5本 地球的故事
地球的故事
(美)房龙著 张白桦译
¥23.00
《地球的故事》不是一本简单的地理书,而是专为少年儿童读者创作的一本通俗读物,将世界各大洲、各个主要国家的地理地貌、风土人情娓娓道来,语言生动,趣味盎然。本书的作者是著名科普作家房龙,旨在普及地理知识,讲述地理故事,唤起少年儿童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本书译者张白桦有丰富的科普、少儿读物翻译经验,译文准确简洁,通俗流畅,富有趣味,适合青少年阅读。本书还附有“导读”和“知识”,编校质量上乘,适合中小学生阅读。
49元5本 昆虫漫话【著名生物学家 陶秉珍 写给中国孩子的“昆虫记”多元呈现昆虫的万千姿态,真实聚焦昆虫的微观世界,在昆虫的世界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义!】
昆虫漫话【著名生物学家 陶秉珍 写给中国孩子的“昆虫记”多元呈现昆虫的万千姿态,真实聚焦昆虫的微观世界,在昆虫的世界思考自然和生命的意义!】
陶秉珍
¥14.40
    《昆虫漫话》是我国现代著名生物学家陶秉珍创作的昆虫学门科普读物。     你是否一直以来认为蜜蜂只吸食花蜜、采花粉?不是这样的!美洲的无刺蜜蜂竟然要吸食煤油,甚至为了独占煤油,还要和同类大出手呢!你是否只听说过杂食的胡蜂只以小虫和果实、树液为食?不是这样的!人们不止一次发现胡蜂竟然也始盗食牛肉、猪肉了呢!     全书通俗易懂地讲述了蜜蜂、蝴蝶、萤火虫、蝉、蜻蜓、蟋蟀等十四种昆虫是如何生长生活的,又如何影响自然和世界的故事。详细描述了昆虫的习性与生活,真实呈现昆虫的微观世界,那些你不知道的昆虫故事,这本书统统讲给你听。在不起眼地地方,以微小的昆虫生活为尺度,丈量出广阔的自然和生命的意义。
海洋中的爱与性
海洋中的爱与性
[美]玛拉·J· 哈尔特
¥23.99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情色”,一半是“科学”。本书以拟人化的诙谐笔法和科学严谨的写作,描写了海洋中各种动物不可思议的性行为。比如,石斑鱼会举办盛大的满月性派对,蓝头鱼每天要来150次闪电式性爱,美国龙虾的尿液是强力春药,银汉鱼喜欢上演五十度灰的戏码,庞大的灰鲸会憋着气在水下行3P大战……在带我们走近海洋动物咸湿而狂野的生活的同时,玛拉·哈尔特又引领我们认识到,过度捕捞、气候变化和污染都在影响海洋动物的繁殖,而海洋中的性反过来也会影响人类:关乎数十亿人的食品安全、健康、经济发展以及其他全球性问题。
一周特价2.21-3.9 生命之美:一部看得见的生命演化简史
生命之美:一部看得见的生命演化简史
[法]让-弗朗索瓦·布翁克里斯蒂亚尼,[法]帕斯卡尔·耐吉
促销价:¥8.99|¥159.00
      40亿年来,物种演化从未停下脚步,不断繁衍出新的生命形式与生存方式,为世界带来一个又一个惊喜,让大自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样。从广袤的大陆到无垠的海洋,生命多样性无处不在。它们或普通平常,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或极具异域风情,又或是新奇特别。它们让我们迷恋,让我们感动,让我们震撼不已。它们构筑了充满无限惊喜和奇迹的历史,在本书中,我们将一同见证这其中的奥秘。   全书集合了历史上的101种动植物的演化,它们中有些已经灭绝,却依然是这颗星球*奇特的创造之一。每两页一个物种,一边是震撼的巨幅图片,另一边是介绍文字,集视觉之美与科普于一体。沉浸于这本书中,去探访大自然有史以来*奇妙的101种生命!
世界运行的逻辑:理想国探索世界入门书单合集(全14册)
世界运行的逻辑:理想国探索世界入门书单合集(全14册)
马丁·海德格尔;陈嘉映; [英]罗恩·胡珀;〔英〕格里高利·克拉克;[英] 约翰·伯格;[英]张夏准;[美]罗伯特·格鲁丁;[美]埃利泽·斯滕伯格;[美]米尔恰·伊利亚德;
¥399.99
“从此时此地起,世界历史的一个新纪元已经始,你可以说自己正处在它的起。”这是《存在与时间》1927年出版后所获的一个评价。作者马丁·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是20世纪蕞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之一,堪称哲人中的哲人。《存在与时间》是研读海德格尔的起,也是其代表作,影响巨大而深广。此书的主要任务在于追问并解答两千年西方哲学史上遗忘了的根本问题——“存在”问题。 然而,这部经典之作却因部头大、文句过于艰涩,而让哲学爱好者望之生畏,难以终读。于是,便有了这个专为中文读者呈献的改写本。 编著者陈嘉映是我国著名哲学家,也是中文版《存在与时间》的译介者。他在改写过程中,力图尽量减少文字上人为的困难,而尽少伤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只为达成一个非常简单的初衷——“为一本很值得读的书,提供一个读者能贯通阅读的本子”。 “大思想家筚路蓝缕,逢山道遇水架桥,不能指望他们一下子就把思想之路处处建得规整,我们小学者把已经辟的道路稍作修整,于自己,是一种学习,于读者,也算一件功德,至少比胡乱搭建自己的体系有益些。”——陈嘉映
49元5本 生命的起源
生命的起源
刘大可
¥39.99
我们要讲的故事实在太老,又太新了。 这本书要讲述的事情发生在40多亿年前的冥古宙,那时候整个太阳系也才刚刚安定下来,地球的一天只有9个多小时。月亮距离地球也比今天近得多,在天空中占据的面积足有太阳的9倍大,它正对地球的那一面上还有许多尚未冷却的岩浆海,焕发着暗红色的光,如同一只愤怒的眼睛。地壳还带着凝固时的余温,活跃的地质运动此起彼伏,到处都是裸露的岩石。大气中的降水汇集成了年轻的海洋,海水是弱酸性的,与今天的成分相当不同。 总之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而如今一切生命的共同祖先,DI Yi批细胞,正是在这样陌生的世界里出现的。根据2017年找到的新证据,初的生命大约诞生在42.8亿年前到37.7亿年前的深海热液喷口,而地球是在45.4亿年前形成的。如果沿用那个经典的类比,把地球的历史浓缩成24小时,那么,这本书讲的就是凌晨3钟之前的事情。 但在这个故事之后的整个“白天”,地球上的生命大都是些显微镜才能看清的单细胞生物,宏观的动物直到6亿年前才渐渐繁荣起来,那已经相当于晚上八九的光景了。至于被无数科学读物津津乐道的“化奇观”,更是集中在现存的动植物身上,那些独特的性状通常只有区区几百万年,甚至几十万年的历史,都是那浓缩的24小时里后几分钟的事情。 你看,这本书要讨论的东西,的确是非常古老的。 所以,如果要追究遥远的冥古宙是如何出现了DI yi批细胞,我们必须拥有先的技术,能够潜细胞里面的微观世界,从那形形色色的分子与反应中探寻起源的蛛丝马迹。因此,你会在这本书里看到生命科学在近60年中取得的许多成果,尤其是近20年来的突破,其中的大部分还没来得及与公众“见面”。 你看,这又必然是崭新的东西。 在这古老与崭新之间,这本书雄心勃勃的地方,就是要给出一个其他科学读物都不曾给出的完整回答,这个回答不再是面对海洋与星空的浪漫畅想,而要从无机世界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始,一步一步地讨论活跃的有机物要如何产生,遗传基因和新陈代谢要如何建立,直到DI Yi个细胞出现并成熟,获得独立生存的能力。 我们不能从哪一次研究,或者哪一位研究者那里获得一个完整的答案,而必须调查生命科学的众多领域,搜集不同研究者对每个子问题的回答,再设法像拼拼图一样,把这些局部的回答组织成一个完整的回答。 40亿年前那个诞生了生命的环境也超越了所有人的生活经验——它不但是古老的,而且是微观的。那是一个万有引力可以忽略不计,分子间的电磁作用却强大得不可抗拒,物质的运动充满了随机性,在不可测量的瞬间里飘忽闪现的诡异世界。 要理解它,我们就会不可避免地触许多陌生的知识,尤其是要触许多化学的术语,这或许会让有些读者感到厌烦与抵触,但这是根本不可能避免的:我们已知的一切生命都是化学反应的集合,要了解它的起源却不想触化学,这与修建空中楼阁是同一种不可能的贪婪。 但愿这会成为一本值得你在许多年里反复阅读许多遍,仍能找到新的收获的书。
49元5本 大脑用户指南
大脑用户指南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英】艾莉森·乔治文字;【英】瓦伦丁娜·德菲里波插图;阳曦译
¥45.43
如果你正在读这段话,恭喜你!你拥有已知宇宙中超复杂的信息处理器。问题是,你没有拿到用户指南,只是即插即用。直到此刻。 大脑重量只有1.4千克,却包含着860亿个神经细胞,以及它们之间的近万亿个连,堪称我们每个人身上的大谜团。《大脑用户指南》用迷人的科学研究、令你瞠目结舌的信息图,以及各种各样的DIY实验,揭晓这个既帮助你又欺骗你,既精巧无比又暗藏缺陷的重要器官的秘密,让你理解其运作原理,更学会如何对大脑行保养和升级。
49元5本 给91件未来事物写历史
给91件未来事物写历史
【英】阿德里安·韩
¥46.99
这是一部想象未来又启发现在的脑洞作品。2082年,一位策展人试图通过一系列物品,回顾人类生存的21世纪。一件可以自主收缩和放松的衣服,一粒能让人变得更聪明的药丸,一套警察审讯用的虚拟现实装备……从无声信息系统,到小行星上的人工智能世界,这位策展人为我们呈现了一部21世纪的历史。 本书是作者阿德里安·韩虚构的一个未来世界,基于对现代科技发展的了解和想象,韩描述了未来可能代表21世纪的91件事物,引领读者一个想象中的未来,同时也提供一个审视当下的新视角。 21世纪科技的发展,将人前所未有地紧密连,却也在空间和文化意义上将我们分割成一粒粒散沙。为了让未来有更多的成就、更少的悲剧,人类可能现在就需要思考,21世纪我们该创造什么,又该留下什么。书中描述的是虚构的未来,也是今天我们所面临的恐惧和希望。
植物园的大影展
植物园的大影展
何香春 编著
¥1.99
大千世界千奇百怪,植物的世界更是丰富多彩,奥秘无穷。世界上大的树有多高?为什么植物被称为“绿色吸尘器”?五颜六色、千姿百态的菊花有着怎么的奥秘?生活中常见的水果和花卉是怎样来的呢?本书为你讲述了植物世界的千奇百趣,是我们广大读者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激发探索的良好科普读物。
49元5本 猫图鉴:179种纯种猫的特征习性
猫图鉴:179种纯种猫的特征习性
刘锐
¥14.99
《猫图鉴》根据猫的原产国所属的大洲将内容分为3个部分:欧洲猫、亚洲猫和北美洲猫。精心筛选了36个品种179种纯种猫,详细介绍了每种猫的原产国、祖先、起源时间、外貌特征、寿命、性格和饲养技巧等方面的内容。多角度高清图片,习性与特征的详细解说,让您更直观、快速地掌握鉴别品种的技巧,是您猫、养猫的实用指南。每个品种统一使用中文学名,方便读者认识、查找。
49元5本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 雾霾战争,如何打赢?
金辉
¥23.31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为西山智库研究报告。侧重于哲理性分析研究,主要从整体和规律上认知雾霾,既呈现了一种新思路和新理念,还提出了从根本上治理雾霾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性方案。 《探寻雾霾之谜的重大发现》以“水气循环系统”、“自循环”、“微循环”、“自净化”等系列新观念深解自然生态系统,认为水气循环系统是认识雾霾的根本,水汽微循环则是雾霾生灭的关键。华北平原大面积地下水深埋导致水气循环系统失能而灾害性雾霾频发;长期依靠大量透支地下水发展经济,是现代人类的饮鸩止渴。 严重雾霾灾难警示我们:环境承载力的极限,就是经济增长的极限,更是中华民族生存基础的底线。 人类追求物质利益的文明模式,已经达到或近其境界尽头。从工业文明发展转变为生态文明建设,首先在于我们文化哲学和精神境界的彻底转变提升。 中国的人口环境资源国情,决定了我们根本不能再走单纯追求经济发展的消费社会之路。 中国源远流长的传统精神资源,决定着我们*应创以文化立国为核心的民族复兴之路。
49元5本 采药去:在博物王国遇见中药(第二版)
采药去:在博物王国遇见中药(第二版)
段煦
¥39.00
《采药去1》于2011年出版,为从博物学视角认识、解读中草药的科普图书。博物学也称博物志、自然志、自然史。旨在提倡一种不功利,仅仅从热爱角度出发去学习了解中草药、大自然的博物学态度,希望由此引发人们对中药中医的兴趣与爱好,形成人们对中医药科普图书的去功利化的阅读兴趣和态度。 本书出版后,曾获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图书、中国科协“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科普类图书推介作品等奖项。此次修订再版,将增删部分内容,更新部分图片,提高定价,并与采药去2同时推出。 主要内容与特色: 本书以采药作为切入点,分为在房前屋后采药、到水里采药、到花园里采药、到果篮里采药、在餐桌上采药、在故事与民俗里采药以及与动物有关的采药故事等七部分,共介绍了80种中草药。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
自然世界的真面目
何香春 编著
¥1.99
经常浮动不定的小岛、藏着形形色色死尸的僧院、没有军队的国家、价值连城的巴黎地图、各种奇奇怪怪的书……在茫茫宇宙,浩浩人海,真是无奇不有,许许多多的难解之谜和科技神奇奥妙无穷,神秘莫测,吸引着人们总是不断地去认识它,勇敢地去探索它。本书收录了在各种奇物怪事和关于自然的奥秘,不仅可以使广大读者了解当今科技发展的现状,而且可以使我们树立崇高的理想。
动物世界的全报告
动物世界的全报告
何香春 编著
¥0.99
你听说过狗也能成为总统候选人吗,你看到过大象发酒疯吗,你相信真的有美人鱼吗?这里为您呈现了一份动物世界的全报告,让你感叹大千世界无奇不有,让你领略动物世界的精彩纷呈。本书通俗易懂,能够培养读者的科学兴趣和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