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江淮戏话
江淮戏话
王进军
¥5.00
中国戏曲主要是由民间歌舞、说唱和滑稽戏三种不同艺术形式综合而成。它起源于原始歌舞,是一种历史悠久的综合舞台艺术样式。经过汉、唐到宋、金才形成比较完整的戏曲艺术,它由文学、音乐、舞蹈、美术、武术、杂技以及表演艺术综合而成,约有三百六十多个种类。它的特点是将众多艺术形式以一种标准聚合在一起,在共同具有的性质中体现其各自的个性。中国的戏曲与希腊悲剧和喜剧、印度梵剧并称为世界三大古老的戏剧文化,经过长期的发展演变,逐步形成了以“京剧、越剧、黄梅戏、评剧、豫剧”五大戏曲剧种为核心的中华戏曲百花苑。
品味的记忆
品味的记忆
郑培凯
¥17.28
  郑培凯在台湾生活了二十年,在美国生活了三十年,现在又在香港生活了十五年,何处是他乡,何处是故乡?对他而言,既暧昧又吊诡,既真实又虚幻。这将近一百篇文章,多半是作者过去十年到处游览的经历,以及品尝饮食佳肴,记载各地风土特色。在他乡与美食中,作者在有意无意间寻找着家乡的记忆。
有一种智慧叫低头
有一种智慧叫低头
张易山
¥2.99
生活是一门学问,但在某些形势之下,你是否会选择低头?捍卫尊严固然重要,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学会忍耐,懂得低头,这也是一种智慧。本书分八个章节讲诉低头也是一种智慧,告诉我们要懂得选择与放弃,参透人生,把握一生,学会坚持与忍耐,搏击人生,成就一生。
浮光
浮光
吴明益
¥11.20
台湾知名作家吴明益摄影散文著作,以摄影史和摄影史上的关键人物为脉络,书写通过摄影之眼捕捉的自然之美,以及影像带给人类的自我反观和重新发现。 从大学起就梦想成为摄影师的吴明益,并没有埋首于书桌,而是拿起相机,回归山林、街头和社会生活,通过自己的摄影实践,以影像和文字思索,探寻摄影的意义和人性的希望。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趁我还年轻,趁我还爱你
张君雅
¥6.99
  人,很容易老去。   我很想知道,有生之年,我爱的你,会过得好吗?   我们风尘仆仆地活在这个世界上,其实再简单不过,不论生活给予什么,遇见了谁,坦然地接受便是,这是内心美的姿态。
时光列车
时光列车
[美]帕蒂·史密斯
¥31.74
“我要把所有的事情都记住,为一件外套写一首咏叹调,为一家咖啡店谱一部安魂曲。” 《时光列车》是帕蒂·史密斯继《只是孩子》之后,再次奉献给世人的一部难以归类、情感真挚的回忆录新作。作者将本书称为自己的“人生路线图”,它关于记忆与创作、文学与咖啡、冥想和侦探剧集,关于哀悼和希望,也关于时间及其流逝。全书包含二十则随笔,又如同二十个悬浮的车站,串联起她周游世界时曾流连过的咖啡馆或其他地点。回忆的多棱镜折射出的点点光斑,将读者带入她的灵感之地和想望之原。 《时光列车》始发自伊诺咖啡,在这间她每天早上都会造访的格林威治村的咖啡馆里,史密斯啜饮着黑咖啡,观看当今世界的蜃景,怀揣对事物过往面貌的眷恋,不时埋头进笔记簿里奋笔疾书……她流畅、精妙的笔触,带领着读者在梦境与现实、过去与当下之间穿梭。从位于墨西哥郊区的弗里达·卡洛的蓝房子,到在柏林举办的北极圈探险社团的会议,从纽约海滨她刚刚买下便遭特大飓风侵袭的老屋,到热内、兰波、普拉斯、三岛由纪夫的墓地。 跟随着作者所提供的漂移不定的路线图,我们得以不断接近她生命中那些重大事件的核心:我们审视她独居生活的日常(村上春树、布莱克、波拉尼奥、塞巴尔德、巴勒斯……挚爱的藏书陪伴着她),和她共赴堂吉诃德式的冒险,并将*终与她共同凝视痛失爱侣——吉他手弗雷德·索尼克·史密斯——之后,所无法弥补的生命黑洞。作者多年来拍摄的黑白宝丽来照片穿插在书页之间,仿佛来自旧日时光的护身符。本书再次证明了帕蒂·史密斯是当今艺术家中*为独特与非凡的一位。
49元5本 心若向阳,无畏伤悲
心若向阳,无畏伤悲
林徽因
¥10.80
她是作家、诗人,在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绘画、翻译等方面成就斐然,被胡适誉为一代才女,是沈从文眼中的“绝顶聪明的小姐”。 她是中国代女性建筑学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民国四大美人之首,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 她,就是林徽因。 在民国时期的著名才女中,林徽因的才艺似乎比张爱玲、萧红等显得更全面一些,人生际遇也更幸运。出身名门,却毫不傲骄,出得了厅堂,入得了厨房,写得了诗文,做得了设计。她的一生,爱情的浪漫和性格的独立,仍可作今天这个时代的ICON。此去经年,愿她的诗情、画意,及至建筑意,能够化作一片阳光,温暖你我,给你与这世界温暖相拥的力量。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文学经典系列)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文学经典系列)
徐志摩
¥7.71
“在初夏阳光渐暖时你去买一支小船,划去桥边荫下躺着念你的书或是做你的梦,槐花香在水面上飘浮,鱼群的唼喋声在你的耳边挑逗。或是在初秋的黄昏,近着新月的寒光,望上流僻静处远去。爱热闹的少年们携着他们的女友,在船沿上支着双双的东洋彩纸灯,带着话匣子,船心里用软垫铺着,也开向无人迹处去享他们的野福——谁不爱听那水底翻的音乐在静定的河上描写梦意与春光!” 徐志摩先生是属于康桥的,《我所知道的康桥》中所描绘的康桥正是爱、自由和美的结合,是一种理想的生活境界的象征。字里行间满是远离尘嚣的脱俗美景,而不是着手描绘学院建筑,或许,康桥对于他早已是心灵的归宿、自由的象征。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收录了徐志摩先生的经典散文作品,包括《浓得化不开》、《落叶》、《自剖》等。在这些如“烟花三月下扬州”般美丽的文字中,他的多情和秋思无不让人动容。在文学的造诣上,徐志摩先生的散文丝毫不逊色于诗歌,他将哲理诗化,将情感音乐化,那种独特的韵味在中国诗坛独树一帜,《想飞》、《我所知道的康桥》、《浓得化不开》等作品更是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 《徐志摩散文经典全集》由哈尔滨出版社出版。
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
鲁迅自编文集:南腔北调集
鲁迅
¥3.59
  《南腔北调集》是鲁迅的一部杂文集,收录了鲁迅在1927年1929年间所写的杂文五十一篇。当时上海有一署名“美子”的文人在《作家素描》一文中攻击鲁迅: “鲁迅很喜欢演说,只是有些口吃,而且是‘南腔北调'。”对此,鲁迅迎头反击道:“我不会说绵软的苏白,不会打响亮的京调,不入调不入流,实在是南腔北调。”表明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鄙薄无聊文人的立场,信手拈来的这个集名,诙谐幽默之中,寄托了对敌人的鄙视,表示了不妥协的态度。所以先生将1934年3月出版的这个集子命名为《南腔北调集》,是一种自嘲,更是对美子的嘲讽。
49元5本 闲花(精)
闲花(精)
沈胜衣
¥32.55
“大自然造物神奇,我谨致追慕之意”,《闲花 (精)》的作者这句话道出了所有爱花草之人的心声 。作者沈胜衣以写作花木、书话见长。他考辨流行歌 曲和电影中的植物,也谈这些歌影声色本身,记写旅 行中探访各地有意思的花木,也略记旅途风景人文之 所见所感,对于那些从书里“生”出来的草木文史考 辨,从文献精华中爬梳整理草木的名实源流,顺带介 绍一些植物图书——花中有书、书里有花。这些文字 ,有心情感悟的倾述,但不止于单纯的文艺抒情,不 将植物仅视为寄托的象征;有文史知识的传递,但不 提供枯燥的应用技术,不将植物仅作为实用的客体。 作者回到植物本身,以花草为主角;又从植物出发, 进行拓宽领域、活泼无拘的跨界写作,冀望纸上花木 能在生活的各个空间盛开。
嫉俗
嫉俗
李炜
¥8.49
  《嫉俗》是一本文化散文集,所引介人物皆为文学、艺术、哲学史上*真正重要但却尚且不为中国读者所熟知的人物。   除了文学,《嫉俗》还融入了大量有关艺术、哲学、音乐等的话题。对作者李炜来说,所有文化领域都是相通的;艺术里一定含有哲学,哲学著作中必有文学,文学里又可听到音乐,音乐里也照样能见到艺术。
49元5本 盐粮悲歌
盐粮悲歌
沈小宝
¥17.44
简言之,写历史小说也得按写小说的基本要求来把握,这一说法想是对的。但问题在于自己并非写小说的好手,也并不是为写小说而写小说的。我只是想借用小说这一载体为宣传地域文化而做些努力,所以“陷在历史事件的圈套中,没能很好地自拔”。再者,我认为历史是丰富多彩的,又是厚重的,甚至有时是枯燥无味的。写历史小说可以虚构,但是我自己觉得还是尽可能地尊重历史史实,不至于误导他人为好。只有这样,才符合自己写作的初衷。
49元5本 我与月湖
我与月湖
李建树
¥29.33
“时文杂感”部分收录的是对时政、世事的一些感触。有人说作家应该是一群有良知的知识分子。有良知的人就必定会关心世事,且总想着要为人民群众说几句话,遇事不发言算什么作家呢?因而如《结石娃娃敲警钟》《文化人的尊严》《何时摆平周老虎》等篇文章,写得好坏且不论,就当是在见证作为作家的一份良知吧。
49元5本 乌鸦(《权力的游戏》里的三眼乌鸦背后有什么故事?《名侦探柯南》终极大boss家族徽章上的乌鸦有什么秘密?这本书给你揭秘!鸟类爱好者一定爱读的极简乌鸦史!)
乌鸦(《权力的游戏》里的三眼乌鸦背后有什么故事?《名侦探柯南》终极大boss家族徽章上的乌鸦有什么秘密?这本书给你揭秘!鸟类爱好者一定爱读的极简乌鸦史!)
(美)博里亚·萨克斯
¥49.50
什么是乌鸦?没有任何动物的形象比它更简单、更具标志性、更明确无误。它有着大地和黑夜的颜色。它是冬季白色天空下的一个轮廓。这种与死亡一样古老和神秘的鸟类唤起人类所有的好奇与想象。在这部黑色的诡谲之作里,你读到的不是冷冰冰的科学知识,而是一个个图文并茂妙趣横生的故事。在博里亚?萨克斯笔下,乌鸦从远古的神话里飞出,从莎士比亚的戏剧里飞出,从爱伦?坡的诗歌里飞出,从梵高的麦田里飞出。它聪明、幽默、忠于爱情。它无法被人类驯服,却与人类有着奇妙的相似性。
49元5本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
(日)津端英子,(日)津端修一
¥13.79
名古屋市郊的一片杂木林和一居小木屋,是津端夫妇的梦幻田园。 为圆妻子的田园梦,酷爱帆船和航海的修一停泊在这块乡间土地,亲手搭起木屋,辟菜园,从此与太太英子远离都市,在春种秋收中一任四季更迭。英子则无微不至地照料着修一的生活起居,连早餐都要准备十种小菜,用“彩虹食材”搭配出营养又美味的料理……同时,她始终没有忘记修一收藏在心间的航海梦。终于在八十八岁那年,修一再次回到惦念许久的塔希提岛。而刚一启程,他便始想念留在家里的英子了,“她一个人多孤单啊。” 在两人几十年如一日的精心呵护下,如今的菜园四季果实累累。菜园和木屋连起来,仿佛修一喜爱的大型帆船,正中立着的旗杆上,各色旗帜随风摇曳。 每天都是小春日和。那并不耀眼的晴空暖阳,恰似你日复一日的长情陪伴。
自然纪事(纯文字版)
自然纪事(纯文字版)
儒勒·列那尔
¥79.80
本书是法国著名文学家儒勒列那尔的自然随笔散文集,取材于淳朴浪漫的乡野生活,共收录动植物主题文章八十余篇。列那尔以朴实的旁观者之态,返璞归真的笔触,借万物之眼,静观自然界的妙趣和灵动,再现世间万物和谐圆融的生命魅力。 为表达对《自然纪事》的喜爱,神秘天书《塞拉菲尼抄本》创作者鹿易吉塞拉菲尼亲自为作品绘制插画,奇幻诡谲的插画,以独特的视角还原了广袤自然的真实与迷幻。
正午(01-07)
正午(01-07)
正午故事
¥210.00
《正午故事01:我穿墙过去》 是正午系列的本。开篇栏目是“写给正午的话”,每期我们都会邀请一位名家,谈谈他所在的领域。“特写”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是去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除了叙事之外,我们偶尔也会推出“访谈”系列,偏重思想和观念。“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 《正午02:此地不宜久留》 开篇栏目“写给正午的话”,本期邀请了张北海,书写他回山西老家的经历,平实动人。“特写”栏目,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本期突出的是《时间的工匠》和《失败者之歌》。 《正午03:到海底去》 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本期邀请了覃里雯,为“正午”撰写了《柏林的野猪》。作家张亦霆为我们描述了他的朋友徐浩峰。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本期的摄影师是王轶庶。第三期正午还开设了一个新栏目,叫“个人意见”。我们采访了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试图探讨影响过他们的人和事。本期我们走访了画家刘小东和音乐人周云蓬。 《正午04:我的黎明骊》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叶三写的李志小传。《盲女毒枭》说的是一个发生在南京的真实案件。此外,还有一则非常清新好看的鸟类故事,北京的雨燕。 在“随笔”栏目,推荐淡豹的《在棚户区》。我们到底有没有对自己居住的这块空间的命运做出决定的资格?正午的老朋友袁凌带来一篇《乡村命案》,跟着他镜头式的语言去探索一起似乎很平常的杀人案。此外,正午的记者罗洁琪写了她的逃霾故事。 本期正午的“访谈”非常精彩。我们请小转铃和金宇澄围绕《繁花》一书,谈文学,谈上海,以及上海的男女关系。 《正午05:有人送我西兰花》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罗洁琪写的《傻妹》,由一起强奸案写出了广州一个城中村的生态。《176个被告人》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一个平常的小区,一栋平常的大楼,一个平凡的人被砖头砸死。警察调查无果,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大楼的住户都成了被告人。 在“随笔”栏目,推荐张莹莹的《植物笼罩上海》,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本期收录了范雨素的《农民大哥》,以及风格各不相同的几篇随笔。 本期正午的“访谈”,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我们请池子讲述了他的脱口秀之路,是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另一篇《爱、性与残疾》,讲的是一个独特的话题,在法国为残疾人提供性陪护的人们。 《正午6:旧山河,新故事》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这是一本旅行文学特辑,一次全新的改版。 “随笔”选择了四位作家叶三、刘子超、杨潇、郭玉洁的游记。《在烈日和暴雨下》,叶三写了自己去额济纳和舟山看音乐节的经历,还有新疆音乐人吐尔逊的老家麦盖提,一路的旅程,关于音乐,也关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内陆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缩之中,刘子超在这个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困守者孤独艰苦的生活。《坐火车横越美国》,杨潇在美国搭乘长途列车,从芝加哥前往旧金山,自东向西穿越六个州,全程五十多小时,他写下了沿途的风景、遇到的人,也勾勒了美国铁路的历史。《秦腔、卖蜂蜜的记者,和被困的僧人》,郭玉洁重走丝绸之路东段之后写成此文,是一次将现实和历史、陌生人与记忆交织起来的尝试。 《正午7:我们的生活》 《正午》第七期,发掘“名人”不被知晓的另一面,寻找乡野间被忽视的角落,捕捉时代中执拗的低音。这一次,我们潜入社会现实与自我的心灵,以故事重新理解“我们的生活”——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激烈动荡。 从“自我”出发,回忆“尼曼项目和我的记者生涯”;于“春秋”中,听“乞丐的歌单”、看“东北农民彼得洛夫的幸福生活”,捕捉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戏剧一刻,感受时光流逝的力量;于“传奇”中,展现围绕“浙江省悬案”追缉凶手的二十二年,看到阳光照耀下,还有晦暗不明的地方;后,从“自我”回到“我们”,以一幅“被遗忘的女子图鉴”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
49元5本 洛阳小镇风情
洛阳小镇风情
李辉
¥19.35
《洛阳小镇风情》是一本随笔集,通过描写随州下辖的千年古镇洛阳小镇的人物、风俗、历史、文化故事,为读者细细道来洛阳镇的前世今生及洛阳小镇的人文风貌,体现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全书洋溢着浓浓的乡情和人情味。
49元5本 蒙田随笔
蒙田随笔
刘一飞
¥11.00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著名的散文家和人文主义者,他的散文主要是哲学随笔,以丰富的思想内涵闻名,素有“思想宝库”的美称。《蒙田随笔》是他的主要著作,先后写了近十年,是欧洲近代三大散文经典之一。在书中,蒙田以一个智者的眼光,观察和思考大干世界的芸芸众生,旁征博引,对人类许多共有的思想感情,提出了自己独到的、有时似乎是奇特的见解,给人以深思、反省的机会,能提高人们对人生的理解。本书即为《蒙田随笔》中精彩文章之选录。与其他篇章相比,这些精选的作品,更加散发着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映射出一种乐观、积极和充满智慧的人生态度,教给我们一种生活的艺术。 蒙田的行文风格如水银泻地,飘忽不定,变化多彩,仿佛作者漫不经心一挥而就似的。蒙田常说自己不是学者,写出的文章只不过是“漫无计划、不讲方法”地偶尔翻翻书的印象;他写的东西也不润色,不过是把脑袋里一时触发的想法记下来而已,纯属“闲话家常,抒写情怀”。因此我们读他的作品只觉得满纸烟云,神龙如没,不见首尾,犹如红日放光却不知躲在何处。蒙田自己还曾说:“我知道我在叙述时缺乏次序,但是今后在这部作品中叙述这些故事时也不见得会遵守。”他“向来重视话语的分量和用处,而不是它们的次序和连贯”。 蒙田的随笔不守题、正反题、结论等等的写作框架,真正是“满心而发,肆口而成”,这种文法给阅读和理解带来逻辑上的困难,也为后世的选编造成一定影响。鉴于此,在选编过程中,我们给各篇重设了标题,言简意赅而又提纲挈领,一步突出文章主旨。另外,针对文中引用的智者哲人的格言和警句,一律将言者(首次出现时注明身份)上括号标于其后,并纳句群叙述中,这对在具体语境中加深理解显然是有益的。这样来处理,会更符合当代读者的阅读需要和审美情趣,读来会别具一番风味。
49元5本 守住宁静:侯军序跋集
守住宁静:侯军序跋集
侯军
¥20.65
本书为序跋集,分为四辑,其中*辑收有27篇序跋,是作者为为画家、雕塑家所写之序跋;第二辑收有23篇文章,是作者为为书法家、篆刻家、摄影家、设计师以及工艺美术师所写之序跋;第三辑收有16篇文章,诗文集之序跋,这些诗文集的写作者,既有诗人、作家、记者,也有各类艺术家和收藏家;第四辑收有16篇文章,是作者为自己的作品所做的序跋。 全书涉及内容广泛,有书画、书法、专著、篆刻等,是关于社会艺术文化的思考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的探索与实践。
49元5本 亚东魂
亚东魂
罗鸣
¥14.99
亚东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