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似当时,小楼冲雨,幽恨两人知
¥10.80
长风起落,荷裙飞舞,娇艳的荷花,在荷叶间若隐若现。江岸,草色迷离,依稀的兰蕙的馨香,在草间和她的发髻上,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薄衫皓腕,红颜如梦。 ??? 本书是对诗词的唯美解读,文笔轻松灵气、底蕴悠长。 ??? 士子、游人、苦思、忧郁、仕、归隐,这些是汉末的关键词,也是本书的主旋律。 ??? 本书既是诗词类解读,也是文学爱好者对“诗情”、“诗魂”的铭心探寻。是继安意如解读古诗后,又一解读妙文。


鼙鼓声中涉江人——沈祖棻词赏析集
¥44.00
本书是对沈祖棻先生词作的一本赏析集。沈祖棻先生不仅是一位享有声誉的古典文学研究者,也长于诗词写作,深为艺林钦重,其《涉江词》尤受推崇,她也因此而有“当代李清照”之誉,叶嘉莹先生更盛赞其为“一个集大成的作者”。特别难得的是,沈先生在词中不仅抒写了个人的所思所遇,还寄托了深重的家国之感,将亲身经历与国家命运熔铸于词句之中,境界深宏。著名学者刘永济先生为《涉江词》所作题辞中有“鼙鼓声中喜遇君”及“风流长忆涉江人”之句,沈先生的绝大部分词作正是创作于抗日战争的“鼙鼓声中”,而“涉江诗人”或“涉江词人”也是世人对沈先生的称谓。刘永济先生的两句词正将这两层意思出,编者张宏生教授特加以檃栝,作为本书的书名。 沈先生存世词作共500多首,本书选取其中的110首(组),敬表对沈先生110周年诞辰的纪念。本书有幸获得叶嘉莹先生慨然允诺,将其在南京大学的演讲《从李清照到沈祖棻——谈女性词作之美感特质的演》一文作为序言,并邀请到了词学界的一批同仁,一起来探讨沈先生的词心,品评沈先生的词艺。这些学者,既有20世纪80年代就已成名的施议对、钟振振教授等,也有现在学界的中坚力量如王兆鹏、彭玉平、朱惠国、周明初、陈水云教授等,还有年轻一代的词学研究者,如陈昌强、张文昌等。他们的研究,涵盖从唐代到民国的词坛,正可以从不同角度,思考沈先生在词史上的意义。本书还特别邀请到了沈祖棻先生的弟子刘庆云教授,沈祖棻先生的外孙女张春晓教授,程门的再传弟子吴正岚、俞士玲、张春晓、乔玉钰、彭洁明、蔡雯、李小雨等,研究沈祖棻词的*篇博士论文作者黄阿莎博士一起加写作,既体现了薪火相传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说,也能展示出一段学术史。

十年一瞬
¥4.99
昙华林,武昌旧城一个汇聚了历史所有沧桑的地方,单是这个名字,就可以窥见光阴留下的烙痕。而方方,居武汉四十余载后,终于将目光渐渐聚集于此,一长串故事在这个让人无法不感怀的斑驳背景下上演,简直再合适不过了。 《春天来到昙华林》,方方*的一篇小说。读过眼前总掠过一幕幕画面,这画面与《断臂山》片首那撩人心魄的吉它声混合着,冲着,竟让我一瞬间无法自拔。很相似的创作手法,不动声色地铺陈,象小溪缓缓地流淌,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汹涌却无法安寂。爱,静得有些忧伤,一丝丝沁骨髓,随生死终完成一生的相陪。爱与生死,两条线,交织着汇集,定格于一场宏大的死亡祭奠。 文章始就是一个平常却动人心的画面:春天,老墙上的一茎草芽,炉子的青烟,华林母亲熏出的泪,一个个镜头摇过,平静地掠夺着心底的震颤。而结尾处,同一个场景再次出现,一岁翻过,物是人非,母亲的“泪流得更长”,心底的震撼更巨。但于常人,没有切肤的伤痛,“人一走,记忆也走了,而且一去不返”,“只有春天年年记得来一趟”。 华林生于昙华林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正是昙华林可以让他用镜头代替着语言,用胶卷透视着心灵。嘉诺撒教堂,唇齿间摩擦过,韵味悠长的一个名字,象昙华林一样有着某种异域风情的诱惑。或许正是一个象征,从华丽到废弃,从绚烂到悄无声息,如风雨剥蚀后生死之光影定格。然而,也是昙华林,这个如今“杂乱而肮脏,满目疮痍”的地方,让华林只能在逼仄的空间里成长,只能更为关注的是内心深层的东西。他是瘦小的,一切向内,所以才会如此热爱着摄影,从一个小小的取景框中探视着人生,观察着世界。 相比昙华林,清江是如此地美丽和阔,土家人豪放的秉性也不足为奇,所以谭华霖是阳光且阳刚,健康而干净的,象正午一览无余的骄阳,光芒万丈。是的,光芒万丈,华林在心里一直用着这个词,所以他心里才会滚过无法自持的激动。这是一种怎样的爱?华林在发现自己心中的秘密后,内敛而煎熬,甜蜜又痛楚。一切都是淡淡、徐徐地前着,从春的明媚到冬的惨淡,按部就班,一一展现。 月夜,清辉泻了一地,朦胧,模糊,悸动,泪流。爱的真相和盘托出,等待的是两尊雕像,静默而迷离。阴影里,注定一切不能成真,惆怅下,一切疼痛变得不堪。这是两个东方人的断臂山,更深沉,更无言。这也并不是断臂山的翻版再现,没了律动,更让人心痛。躲避与退缩,爱终于翻下山坡。 于生死,我们总是畏惧的。华林在幼年时痛丧爷爷时就种下了一个心劫,直到来清江后,遭遇土家人迥然的生死观,才慢慢始改变。土家人说:“人不是活就是死,只有这两条路。走不通这条就走那条。”所以死亡并不是一件令人悲伤的事,所以死亡可以用“跳丧”渲染到极致。说这话时,谭华霖正与华林走在雨夜谭水垭湿滑的小径,“声音大得压过了江水拍岸的涛声”。华林却说:“人是有感情的,就算走另一条路,走了就等于永别,感情上会痛的。” 这是两个民族对于死亡不同的认知和碰撞,我们汉族人总把死亡当作永别,而许多民族会把死亡认定为只是去了另一个相通的世界,所以面对时,我们会把悲伤放大到天黑地暗,而他们会用原始的姿态热热闹闹地迎,两种心态,其实影映在生活中也是天地之别。但死终究是令人愀然的,华林死了,谭华霖号哭得惊天动地,他突然明白:“死人并不快活。死人也绝不是从这一界到另一界那样简单。”那么死,究竟是什么?究竟该以怎样的面容相对才算真正的从容? 跳丧,小说中的高潮,篝火熊熊,鼓阵阵,歌师的喊唱狂放震心,尖利或粗犷,象刀子一声声刺痛在心里。爱缠结着死亡,在山啸般狂放中渲染到极高处。眼前晃过歌师翕合的嘴唇,谭华林额上的汗滴,华林太师椅上安详的微笑。但我心里翻滚着的其实是华林的后一句话:让我一辈子跟着你。 光阴是一去不返绝不重复的,只留清江水缓缓流向远方。爱是让人暖洋洋的东西,即便生死的距离。


闻一多诗选
¥15.00
闻一多一生著作颇丰,其才情和智识不断塑形他成为一个诗歌、散文、杂文、文论的集大成者。本书收入了闻一多《红烛》《大江》等著名的诗集等中的精选佳作,其所倡导的中国新诗的格律化、音乐性的主张也在其中有所体现。诗作在表现手法上突出了幻想和主观情绪的渲染,大量抒情蕴含其中。向读者更加具体和细腻地展示闻一多的才情、学识、修养与赤诚。他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入校时他的姓名是闻多,那时候,闻一多的革命主张是废姓,朋友间直呼其名,潘光旦便建议他改名为一多,他从善如流,立刻同意了。他学习刻苦,成绩优异,兴趣广泛,喜读中国古代诗集、诗话、史书、笔记等。

梅宁关记事
¥5.99
《梅宁关记事》是孝感市青年作者夏文杰的部诗歌散文专集。全书由“关于秋天”、“梅宁关记事”、“人在他乡”、“关于冬天”、“七月的雨季”、“如歌的行板”等六辑组成,收录作者10余年来所创作的诗歌138首、散文31篇。作品大部分曾经在《孝感日报》和《孝感晚报》发表。孝感市文联副主席、作家协会主席刘碧峰,孝感日报社副总编晏乐安为该书作序。

季节深处
¥4.99
一页页翻过去,温暖的岁月痕迹如一组组定焦镜头显现在了眼前:玉泉路上行走的诗人,他缅怀的那棵梧桐树,如今是否依旧屹立在校园一角,那些年少轻狂的少年情怀,是否还刻画在那片美丽的松树林;宁静的早晨,有人在不远处,注视着我们平静的幸福吗?当幸福奢侈成了一种平和,我们还在强求着什么;冬天里,翻开一张张老照片,有没有一片风儿告诉她,那个曾为她生病的懵懂少年,已经在年华里亦步亦趋地走过。


李清照集校注
¥27.00
李清照的词、诗和文,在中国古代文学的历史长廊中,占有不容忽视的重要位置。《李清照集校注》对其作品做了认真全面的整理,细致注释,附录翔实的资料和年谱。自我社出版以来,得到了读者广泛的肯定和推崇,曾重印数次,已经成为李清照集的经典读本。 今列“中国古代名家集”丛书,做了一定的修订。


横山新韵第八集
¥17.50
这是一本诗集,多数都是吟风颂月,我歌我心,写风景及心情、友情。内容清新、健康,带着很深的感情,让人赏心悦目。

钱锺书选唐诗:上下
¥70.00
从1983年到1991年,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了一部唐诗选稿。杨先生在封面上题“《全唐诗》录,杨绛日课”,钱锺书先生又补题了“父选母抄,圆圆留念”八个字。后来由于钱瑗教授不幸早逝,杨先生就把这部由她亲笔抄录的稿子,赠给了吴学昭老师。吴老师在征得杨先生同意后,抱着学术为公的态度,决定将其公出版,以供有兴趣的读者研究和参考。 人民文学出版社很荣幸地得到了出版该书的机会,并受吴学昭老师委托,对书稿做了必要的整理。在钱锺书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这部尘封数十年的唐诗选稿,以《钱锺书选唐诗》的面貌正式排印成书。 ★ 近四十年从未对外公布的钱锺书唐诗选本。 ★ 收录唐诗近2000首的大型唐诗选本。 ★杨绛先生历时七载抄录日课,记录钱杨夫妇诗书互动的唐诗选本。 《钱锺书选唐诗》的底本是1983年到1991年间,钱锺书先生遴选、杨绛先生抄录的一部唐诗选手稿,其后近四十年,这部手稿从未对外公布。此次首次出版,人文社编辑部对手稿行了必要的整理,对照《全唐诗》校勘了诗歌正文,增加了诗人小传和难解语词注释,撰写了出版后记。这部唐诗选本收录诗人308位、诗作1997首,体现了钱锺书先生选唐诗的主观立场和独特视角,是相关领域研究的重要文献;也是比较全面呈现唐代诗歌的艺术特征和风格状貌的大型选本。此外,杨绛先生在抄录手稿时留下了日期、诗歌评论、书法评论、生活杂记等文字,也体现了钱杨夫妇的品评互动。通过《钱锺书选唐诗》,读者朋友不仅能研习欣赏钱先生选出的可以概括唐诗全貌的2000首诗歌,也能看见两位学人隽永美好的诗书生活。这是一部迷人的充满家庭生活温暖且有一定学术价值的图书,出版这部书是我们对钱、杨两位远去学人的诚挚纪念。


红烛 死水
¥22.00
◎《红烛》是闻一多*部诗集,1923年由上海泰东图书局出版,收录诗作62首。《死水》于1928年由上海新月书店出版,收录《红烛》以后新诗28首。 ◎《红烛》带有浪漫唯美的色彩,《红豆》组诗是闻一多写给妻子情诗。《死水》写在兵荒马乱之时,有丑恶、霉湿、阴暗,压迫。闻一多诗笔法多仿杜甫,同情人民,揭发丑恶,词句多有力量,读起来朗朗上口。闻诗极适合朗诵。 ◎本书完整收《红烛》《死水》两部诗集,保留民国时期的语言风格及用字习惯,特别是初版本中的注释,全部留用。对难解字词,及有异议的词句,也做了必要的注释。


你是人间四月天:林徽因诗集
¥30.00
书中既有《山中一个夏夜》《你是人间的四月天》《那一晚》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也有《吊玮德》《哭三弟恒——三十年空战阵亡》《死是安慰》等沉郁悲情的诗作,并附有49张作者照片,全面展示这位旷世才女的美丽人生。


岁月之痕:一个医生的诗
¥19.50
诗词在人类浩瀚的文学史中占有独特地位,滋润着人们的思想和灵魂。作者自少年时就喜欢并背诵一些诗词名句,有点闲暇就尝试着“学步”。从医50年,尽管工作紧张、忙碌,总有不断受到的启示和感悟。多年下来,积存了二三百首。这里选编其中的大部分,将其分成几个时期,就如同自己的成长过程。选编时也放进了作者青年时的习作,尽管充满了年轻的幼稚和青涩,权且作为一种纪念。纪念那段远去的岁月,纪念那在心中存在过的世界。

王维集校注(典藏本)--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全3册)精(试读本)
免费
王维(701-761),字摩诘,因官终尚书右丞,世称“王右丞”。 蒲州(治今山西永济)人。唐代诗人、画家。王维工诗善画,博学多艺,所作诗声韵和谐,意境高远,造诣独到,苏轼曾盛称其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本书在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基础上进行整理。赵殿成本原按体分编,此次整理打破原集序次,按编年重加排比,其原集编年、注释之误,有据者即加订正。校勘以宋蜀刻本、述古堂本等为主要校本,参以元、明、清诸本,各出校记说明。书末附录传本误收诗文、资料汇录、诗画评论及《王维年谱》等,以便读者参考。

咏台诗词一百首(精)(试读本)
免费
本书稿精选100首内容与台湾历史、文化相关的中华诗词作品,进行注解、赏析,真实客观地反映明清两代和民初咏怀台湾诗词作品的创作风貌,选作均为咏台体裁诗词创作中具有代表意义的作家和作品。本书在尊重历史事实和文学创作规律的基础上,正本清源,有利于宣扬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的文化观和价值观。


五堂诗词课(诗篇)
¥28.32
本书是写给孩子的诗词教育书,分“诗篇”和“词篇”两册。 一种全新的诗词解读方式。摒弃传统的字、词、句意解释为主要内容的诗词讲解模式,通过“场景、感情、诗(词)人、意象、格律”等五种元素,逐一解析诗词知识。每章讲透一个知识的同时,还会选一首经典作品行解读,让初学者轻松学习诗词专业知识,领略诗词魅力。 一种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用搭积木的方式讲解诗词创作过程,用封“班干部”的方式介绍历史上那些著名诗(词)人,用口诀的方式让孩子理解韵脚,有典故、有历史、有人物、有知识,让你“谈笑间”看穿海量诗词。 一种兼容并包的内容格局。每册书均包含一百五十首诗或词,既有教材中的篇目,又有相应的知识延展;重解析的作品以人们熟悉的篇目为主,但又避*简单的“口水诗词”, 保证不同年龄层的学习者能各取所需,学有所获。


五堂诗词课(词篇)
¥28.32
本书是写给孩子的诗词教育书,分“诗篇”和“词篇”两册。 一种全新的诗词解读方式。摒弃传统的字、词、句意解释为主要内容的诗词讲解模式,通过“场景、感情、诗(词)人、意象、格律”等五种元素,逐一解析诗词知识。每章讲透一个知识的同时,还会选一首经典作品行解读,让初学者轻松学习诗词专业知识,领略诗词魅力。 一种通俗易懂的讲述方式。用搭积木的方式讲解诗词创作过程,用封“班干部”的方式介绍历史上那些著名诗(词)人,用口诀的方式让孩子理解韵脚,有典故、有历史、有人物、有知识,让你“谈笑间”看穿海量诗词。 一种兼容并包的内容格局。每册书均包含一百五十首诗或词,既有教材中的篇目,又有相应的知识延展;重解析的作品以人们熟悉的篇目为主,但又避*简单的“口水诗词”, 保证不同年龄层的学习者能各取所需,学有所获。

中华圣贤经 : 典藏本
¥8.80
本书既是炎黄子孙世世代代处世智慧的结晶,又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精粹,更是每一位华人凭理处事、居官从政、治家劝学、言谈举止、待人物、修身养性的圣经。本书仿照《增广贤文》编纂,据《中华韵典》依韵归类,牢记以人为本 ,建设和谐社会,传承优秀文化,劝世劝善劝学。 本书通过收录传统智慧。让读者随时随地翻阅,收货"醒世警言",在时空交错之间,真切领略上下五千年中华文明文化经典含蓄的同时,也能在理性的阅读之中获得人生的无限感悟。


至美宋词
¥19.99
宋词,就是人间*好的生活美学!沁人心的至美宋词 ,或热烈奔放 ,或婉约柔情 ,饱含人性之暖 ,亦承载着让人感动的美 。中国人的心境 ,亦被这宋词吟咏颇多 。 本书甄选40首至真至纯、如梦如幻的宋词佳作,以锦心妙手对这些佳作行拆解,详尽呈现至美宋词里的幽幽美意,让人可在宋词里的繁花似锦里,直抵生活美学的源头。 作家桑妮,用无比温情的笔触,对照时下的生活将这些心境一一诉诸,你可在她解读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中沉静,亦可在她解读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想起爱情,还可以在她解读的“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明了佳人何处。阅读桑妮解读的宋词,你会发现宋词的美凉、平实和自然,发现生活的美,幡然而知晓其实人生是一场美的沉思……


分类唐诗三百首
¥35.00
《唐诗三百首》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部唐诗选本。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这句话正是蘅塘退士编选该书的目的,意思是希望人们卷有益,从中得到诗的启蒙。蘅塘退士原名孙洙,他生活于清代乾隆时期,他编选的《唐诗三百首》,选的每首诗都是一流的佳作,数量也恰到好处(选310首也暗含了希企孔夫子的幽微心绪),它是一本不会给读者太多负担的好书,所以该书一经面世,便成为*受欢迎的唐诗选本,风行至今。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指出蘅塘退士对一些诗篇的文字版本,选择不够精审,其中存在一些错误,对读者有误导——这需要纠正。 《分类唐诗三百首》是《唐诗三百首》的重编注释本,它有三个优:一、它纠正了原书中的错误,恢复了诗歌的本来面目。二、诗歌的注释更加准确,评更加贴切,这能让我们比较快捷地掌握诗歌内容,而领略诗歌的艺术。三、作者将原来律、绝、乐府的分体编排方式改为按照内容主题编排,如此则便于就近比较,于殊异中见真谛,更切合读者当前阅读的需求。总而言之,《分类唐诗三百首》是一本严谨可信、浅易清新的“升级版”《唐诗三百首》。 另外,本书还选用了明代黄凤池编纂《唐诗画谱》的部分插图。这部画谱由蔡元勋绘制,是一部很有代表性的古代诗意绘画作品,它较好地融合了诗歌和绘画两种艺术,读者于品鉴诗歌的同时,欣赏画作,一定会有更多的收获。


程千帆古诗讲录
¥40.00
程千帆是古典文学研究大家,还是培育专业人才卓有成效的教育大家。今张伯伟主编《程千帆古诗讲录》,收徐有富、曹虹、张伯伟等教授四种听课笔记(《历代诗选讲录》《唐宋诗讲录》《古诗讲录》《杜诗讲录》)以及《杜诗讲义》。前有程先生《论今日大学中文系教学之蔽》代前言,后有张伯伟《我们需要什么文学教育》编后记。全书生动具体地呈现了程先生授课的精彩风貌,藉此可领会其引门人独特而有效的治学门径,堪称传统教育的精品教材。学术大家讲古典诗歌,深浅出,对于今天欣赏、研读古诗有许多重要的启迪,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典范精品。


词学(外二种)
¥31.00
梁启勋为中国二十世纪著名词学家。与夏敬观、刘毓盘、吴梅、王易、汪东、顾随、任讷、陈匪石、刘永济、蔡桢、俞平伯、夏承焘、唐圭璋、龙榆生、詹安泰、赵万里等并为朱、况一脉。成书于1931年的《词学》一书,是梁启勋在词学研究领域内的创性著作,《词学》总论云:“学问递嬗,遂成化。韵文亦学问之一种,自不能外此公例。”该书以化的观念来考察词的发展变化及其在中国文学长河中的地位。在《词学》成书之后,梁启勋马上就投《中国韵文概论》的撰写中,将其在词学研究中所得出的规律和结论应用到整个中国韵文史研究中,以文体为纲,以作家作品为纬,着重表现韵文各体之演变及其关系,贯穿着化和发展的观。《词学铨衡》成书于1956年,内容上是对《词学》和《中国韵文概论》的浓缩和简写,带有文学普及门教科书的性质。本次出版,《词学》以1985年北京中国书店影印京城印书局排印本为底本;《词学铨衡》以1964年上海书局排印本为底本;《中国韵文概论》以1938年商务印书馆排印本为底本,合为《词学(外二种)》一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