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间驻望 : 中西互动下的中国现代文学
¥35.00
本书内容出自李欧梵教授受邀为北京大学第三届“胡适人文讲座”所做的五次讲演。李欧梵教授回归到中国现代文学和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传统题目——中西文学关系或者中西文化关系的研究,用自己的思想史方法把文本和文化史连在一起。首先尝试厘清现代、现代性和现代文学或者说现代主义三者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勾勒出现代主义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轮廓。而通过四个专题——晚清文学中的乌托邦想象、1930年代中西文坛的“左翼”国际主义、维柯—萨义德—朱光潜的人文主义遗产,以及台湾的“学院现代主义”——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如何收和处理西方现代主义所带来的“现实的焦虑”,今天我们又能从20世纪的历史种继承怎样的遗产以应对新的危机。


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研究
¥46.00
本书基于对前贤相关成果的汲取,着眼于理论探索和事实描写两个方面。前者重在探讨典型语义预设的基本特征和对预设多维度的分类,探析预设触发语的本质、预设触发语的分类,旨在构建一个内容具体、逻辑自洽的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系统。后者重在分门别类地从典型句类句式、典型短语格式、典型词、典型话语标记语等方面对现代汉语预设触发语的预设(隐涵)触发功能进行点面结合地描写,概括其预设(隐涵)析出规律。


现代汉语体范畴动词语义递差研究
¥34.00
近年来,句法-语义界面研究出现了一个新方向,具体来说就是研究动词与句法实现之间的规律性和可变性。以往研究,无论是投射理论或是构式理论,对动词语义往往采用二分法,即认为动词语义与论元句法实现之间是黑白分明、非此即彼的,但是诸多的语言事实表明,动词语义和句法相容性之间呈现的是递差关系。本书以汉语体范畴的动词为研究对象,透过递差的视角,构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模型,以拓宽传统动词研究的思路。近年来,句法-语义界面研究出现了一个新方向——研究动词与句法表征之间的规律性和可变性。以往研究,无论是投射学派还是构式学派,对动词语义的研究往往采用二分法,提出动词语义与论元的句法表征之间的关系是一分为二、非此即彼式的。但是近年来诸多的语言事实表明,动词语义和句法相容性之间呈现的是递差关系。研究资料的整理发现,体范畴的相关研究一直是汉语学界研究的重点。本书把句法-语义界面的递差性研究引入汉语体范畴的动词研究,主要通过对动词语义本身的研究,透过递差的视角,构建现代汉语体范畴的动词递差模型,讨论动词与体范畴句法表征的适应性问题,拓宽传统动词研究的思路。

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
¥40.00
本书聚焦20世纪四五十年代的汉语文学,试图破现代、当代和华文文学之间的界限,跨越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东南亚等区域边界,探讨这一时期文学与历史的复杂关系,理清转折发生的线索,思考其深远意义及对当下汉语文学发展的影响。 全书精选论文25篇,分为四个主题:转折时代的汉语文学、左翼运动及其文学实践、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不同地区的文学生产与文化运动。作者均为该领域的一流学者,其中不乏年轻一代的学者,代表了近年来现当代文学领域研究的高水平和新思路。


老子古本探賾正解
¥49.00
本书以接近于马王堆汉墓出土之帛书《老子》而又便于现代读者阅读的唐代太史令傅奕校定的《道德经古本》为底本,根据帛书甲乙本、郭店楚墓出土之竹简本、河上公章句《老子道德经》、严遵《道德真经指归》、王弼《道德真经注》、范应元《老子道德经古本集注》等进行汇校,并取资古籍引文加以校正。每一章节既有概括阐发其主旨的提要述评,又有实事求是、通俗平易的注释、义疏。其说以信、达为原则,本着“以老解老”的精神,尽量用《老子》书中类似的文字内容去探求《老子》原文的本义,以求获得确诂而阐明《老子》之真意。

凤凰于飞
¥102.40
本书在编撰过程中,得到了深圳市、区林业与园林部门、企业及同人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尤其是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市林业局)、深圳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及深圳市公园管理中心等,希望“花木深圳系列”丛书能以林业和园林人的独特视角反映深圳经济特区 40 年的沧海桑田。


悲剧意识与“新时期”小说
¥24.00
对于“新时期”急遽嬗变的中国当代小说的创作而言,如何认识悲剧的特质,如何将人性与美学的判断充分结合,提炼出一种更具整体性视野的“问题”的脉络,一种将“过去”与“现在”尽力通的放性视角,无疑是值得深究的重要命题。毕竟,任何时代文学、文化的健康发展,都离不悲剧意识的支撑与维系。 本书以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式,把对具体的小说文本的观照,纳文学史整体的脉络中,对中国“新时期”小说的悲剧现象与悲剧意识行较为系统的探讨;以东西方悲剧美学为理论依托,试图超越感性的梳理以及纯粹的审美观照,建构一种能够作为当代文学价值判断依据的理论视角,旨在对“悲剧意识和中国当代文学”这一课题研究有所推动。


唐宋之间的国家与祠祀:以国家和南方祀神之风互动为焦点
¥34.00
本书除绪论和结论外,共分四章。首先从唐代地方官府的祭祀活动手,勾勒出两者关系原来的历史面貌。由于唐代中央朝廷鲜少涉各地祠祀西洋,此时国家和祠祀信仰的关系主要系于地方官府层级的祠祀活动。第二张首先勾勒出地方官府祠祀活动的梗概,并试图说明这些活动是地方“惯习”的表现。并以此作为第三、四章阐述唐宋之间中央朝廷始大幅涉祠祀信仰变化的背景。第三、章讲述朝廷大幅以封神措施介地方社会,并始正面处理常民祠祀信仰活动。


晏殊《类要》研究
¥34.00
《类要》是北宋名相晏殊平日读书之时,摘录各种书籍,分门别类编纂而成的一部大型类书,内容涉及地志、职官、佛老、方志等方面。其中保存了大量久已亡佚的文献资料,书稿即是在此基础上对《类要》所引录的文献作一步的分析与阐述,以期发掘其价值。全书分上、下两编,上编三章,着重对《类要》自身的介绍,如其编纂、基本面貌、流传与版本考述方面;下编八章,则注重对《类要》中所引文献分正史与杂史、编年史、传记、地志、类书、总集和乐府等等八类分别行论述。书末四个附录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经义杂记校补(全二册)精(试读本)
免费
《经义杂记》共三十卷,是清代学者臧琳在经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作。本书为作者积三十年之力所作,收录各类笔记计517条,体现了作者长时间的读经心得,对于当今读者研究经籍,具有很高的学术参考价值。作者崇尚汉学,精于训诂,认为“欲治经,必自小学始”,这一思想,对后来乾嘉考据学产生了深远影响,阮元、卢文弨、阎若璩、段玉裁、江声等对此书颇为推崇,如阎若璩称该书“皆有关经学大事”,“一字一句,靡不精确”,段玉裁赞其“发疑正读,必中肯綮”,而阮元则认为“当世通儒硕学,莫不心折此书”。此次推出的《经义杂记校补》,以嘉庆四年《拜经堂丛书》本为底本,以《皇清经解》本为校本,对原书加以点校,除此以外,还参考了大量文献史料,对原书疏略处加以补充,对原书讹谬处加以订正。正文之后,附有臧镛堂《经义杂记叙录》一卷及四角号码、汉语拼音、汉字笔画三种索引。今以精装形式推出,正文大字加粗,版式舒朗,很方便研读。

当代美国小说转型研究(1970年代—2010年代)(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0
¥34.80
以近五十年美国小说转型为线索,探讨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小说的主要特征。除少数青年作家外,专著所涵盖的作家如菲利普?罗斯、唐?德里罗、约翰?厄普代克、E.L.多克托罗、托马斯?品钦等大都出生于20世纪30年代,活跃于60年代之后,基本属于同一个时代作家。鉴于国内学术界对该阶段文学的研究宥于个别作家作品介绍而显得单薄或缺乏系统性,专著集中讨论代表性作家,并就其主要作品行系统分析和阐述,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新历史主义、后结构主义、文化研究等美国重要文学理论发展脉络,抓住全球化和本土视角的对立统一关系,对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美国经典小说行系统阐释,揭示文学创作、民族文化形塑与社会现实之间的互动关系,分析美国独特的文化传统、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审美特等,而把握文化现象背后的思想和利益、勾画当代美国小说的发展轨迹与嬗变趋势。


习斋四存编
¥19.99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清颜元号习斋,少时好陆王书,转而笃信程朱之学,*终又回归周孔,提倡恢复“周孔之学”。在学术上,和学生李塨一起,倡导一种注重实学、强调“习行”“习动”、反对读死书的学风,世称颜李学派。被后人推崇为“继绝学于三古,太平以千秋”的《四存编》,反映了颜习斋一生的思想历程。此书分“存性”“存学”“存治”“存人”四编,作者的主要思想表现在“存性”“存学”两编里,“存人编”则专为反对佛教、道教和伪道门而作。复旦大学哲学系陈居渊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朱子近思录
¥25.99
“天地人丛书”选取了宋明及清初诸位大儒简明而有代表性的著作凡8部,一一择取精善底本排印,并冠以名家导读,旨在为广大读者提供一套简明扼要而又徵实可靠的理学门经典读本。 南宋朱熹发展了二程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他的著作在明清两代被奉为儒学正宗,他的博学和精密分析的学风也对后世学者影响巨大。《近思录》十四卷,是朱熹在另一位理学大师吕祖谦的协助下,采摭周敦颐、程颢、程颐、张载四先生语录类编而成。此书借四人的语言,构建了朱熹简明精巧的哲学体系,被后世视为“圣学之阶梯”“性理诸书之祖”。华东师范大学严佐之教授为本书撰写了导读。


大风起平江
¥47.20
《大风起平江》讲述了革命老区湖南省平江县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组织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重整山河、摆脱贫困的感人故事。以真实人物和事件为背景,生动刻画了主动退出领导岗位建设家乡的老红军干部喻杰、兴学重教的曾泰悟、创办“大爱平江”慈善协会的陈松柏等一批平江人,展现了他们为创造美好生活而行长期艰辛奋斗的动人事迹,创造出一条可借鉴可复制的脱贫新路,呈现出山乡巨变、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东路线上
¥20.00
《东路线上》是塞克的 文学作品集,本书包括《 东路线上》《流民三千万 》《农民进行曲》《老乡 ,上战场》等。话剧《流 民三千万》以东北200多名 矿工因帮助抗日义勇军抗 日而遭到日军的 轰为背 景,着重塑造了一个知识 分子周克明在被押解途中 路过一个小旅店,意外见 到了自己的母亲、妻子。其妻偷偷给他送钱送饭, 后被日军发现毒打致死, 其母也因日军毒打而死去 。后来,日军又强迫其他 犯人将周克明活埋。作品 表现了东北沦陷后三千万 民众对日本侵略者的血泪 控诉。这些作品主要写于 抗战期间,虽带有一定的 时代痕迹,但也从客观上 记录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 代,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罗烽白朗研究
¥20.00
《罗烽白朗研究》是评论家巫晓燕近年来创作的一部有关东北流亡作家罗烽、白朗夫妇的学术研究著作,也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全书共分为三部分,包括《上编:创作与研究综述》《中编:白朗创作研究》以及《下编:罗烽创作研究》。上编主要讲述罗烽、白朗的创作经历及学术界目前对他们作品的研究;中编主要分析了白朗的中短篇小说、散文以及报告文学的创作特点,并把她置于女性写作群体中进行纵向考察;下编主要研究罗烽小说的特质以及罗烽对鲁迅乡土书写与知识分子精神的双重延续,并深入分析了罗烽作品中的精神意识。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没有祖国的孩子
¥12.00
舒群的《没有祖国的孩子》共收23个短篇小说,包括《没有祖国的孩子》《蒙古之夜》《秘密的旅途》《婚夜》《无国籍的人们》等作品。《没有祖国的孩子》讲述了果里因日本对朝鲜的侵略失去了祖国和家园,他的父亲因带领工人到总督府行斗争而被残忍杀害,母亲希望果里“不要再过猪的生活”,让他逃亡到中国东北寻找自由之路。在这里,果里想和别的小孩一样上学念书,却遭到了苏联小孩果里沙的嘲讽,而当果里问为什么中国小孩果瓦列夫可以上学时,果里沙告诉他“在世界上,已经没有了朝鲜这个国家”,一切只因果里是一个“没有国家的孩子”。作品没有直描写中国战场和中国人的悲惨处境,而是通过朝鲜孩子果里的遭遇,以异国少年为镜,观照祖国人民深陷水深火热之中的命运,坚定着救亡图存的信念,字里行间处处流露着炙热的爱国之情。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伊瓦鲁河畔
¥20.00
★白朗的《伊瓦鲁河畔》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伊瓦鲁河畔》共收9篇小说,包括《叛逆的儿子》《伊瓦鲁河畔》《老夫妻》《只是一条路》《一个奇怪的吻》等作品。《伊瓦鲁河畔》讲述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走狗宣抚员宣讲伪满洲国的“德政”,要老百姓安居乐业、充当顺民的故事。作品歌颂了伊瓦鲁河畔漂筏村农民高尚的民族气节与大无畏的反抗精神。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水塔
¥20.00
《水塔/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是雷加的短篇小说与报告文学合集,收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 《水塔/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约17万字,共收短篇小说10篇、报告文学5篇,包括《水塔》《一支三八式》《麦地的梦》《国际友人白求恩》《游大队长》等。《水塔/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主要讲述了铁路工人小袁到上级爆炸水塔的命令后克服困难出色地完成了上级任务,配合了游队的作战。书中收录的作品主要写于抗战期间,虽带有一定的时代色彩,但也从客观上记录了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
¥20.00
姚韫、阎丽杰合著的《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研究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地域文化视域下的东北流亡文学》共分为十一章,包括《亡国之痛与生死场的书写》《逃离乡土与精神返乡》《生存环境与东北地域文化》等内容。九一八事变爆发后,萧红、萧军、端木蕻良、骆宾基、罗烽、白朗等文学青年被迫从东北流亡到关内。虽然离了故土,但他们的心中燃烧着国仇家恨之火,这使得他们的作品不仅充斥着日寇铁蹄下东北民众苦难的哀鸣,更有对东北文化的反思,对东北出路的诘问。可以说,在东北流亡作家笔下,无论是写人写景,还是说理抒情,文字的背后烙下了醒目的东北标识,散发着独特的东北味道。


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生死场
¥12.00
★萧红的《生死场》是张福贵主编的《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作品卷中的一部。《东北流亡文学史料与研究丛书》是中国全面系统整理中国现代时期东北流亡文学及研究成果的大型图书,分为研究卷、史料卷、作品卷,共36册。《生死场》共收录萧红的14篇中短篇小说,包括《生死场》《桥》《离去》《旷野的呼喊》《牛车上》等。《生死场》讲述了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哈尔滨近郊一个村庄的乡民“生”与“死”的故事。萧红的小说带有一定的自叙传色彩,她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并以其刚柔并济的语言风格、非情节化的结构、独特的写作视角及诗化风格形成了别具一格的“萧红体”小说文体风格,在文学史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