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周恩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周恩来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葛平 主编
¥23.33
本书是淮安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编写的党建历史类著作,从史实考证的角度,追溯周恩来同志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渊源关系,对总理的生平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都有非常深的研究,有助于读者一步领略伟人风采,理解我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49元5本 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战时知识青年从军运动
蔡宏俊
¥39.33
暂无
49元5本 煌煌商周(一部通俗诙谐的商周历史小说,理清商周变革的脉络,探寻孔子毕生追求的“理想国”!后浪出品)
煌煌商周(一部通俗诙谐的商周历史小说,理清商周变革的脉络,探寻孔子毕生追求的“理想国”!后浪出品)
高虫二
¥40.80
本书主要讲述了自周族公亶父迁居岐山起,至周公旦病逝之间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周人历史,以及平行时间线下武乙至帝辛几代商王之间的晚商故事。作者以通俗诙谐的语言,按时间顺序梳理了中华文明早期历史的晦暗经过,向我们讲述了小邦周是如何率领本邦及诸多小方国,推翻了热衷神祀、人牲的商朝,之后革新天下、分封诸侯、制礼作乐。周的种种制度理念成为孔子毕生思想追求的人文渊薮,商周间的历史变革则塑造了华夏文明的基本样貌。
49元5本 十字路口的明朝
十字路口的明朝
柳鸣九;王智量;蓝英年
¥40.99
决定明朝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 放眼14世纪的世界,明朝为何做出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选择? 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明朝为何错失了历史机遇?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始瓦解,拉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在世界走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49元5本 十字路口的明朝
十字路口的明朝
柳鸣九;王智量;蓝英年
¥40.99
决定明朝历史发展方向的因素是什么? 放眼14世纪的世界,明朝为何做出一个与其他文明不同的选择? 在早期全球化历史潮流中,明朝为何错失了历史机遇? 14世纪中期,蒙古帝国始瓦解,拉了世界历史新序幕。1368年,在东亚大陆上,一颗新星冉冉升起,大明王朝建立;与此同时,西欧迎来了“文艺复兴”和此后的新航路辟;阿拉伯文明在亚欧大陆扩张势力,充当东西方贸易和文化的中介;莫斯科公国在蒙古帝国疆域的基础上,整合罗斯部落,建立起俄罗斯文明。蒙古帝国瓦解后留下的一片权力空间,四种文明始竞逐其间,勾勒未来世界历史的基本脉络,推动世界近代史大幕的启。 与其他三种文明相比,孤处东亚的明朝在疆域政策上采取“内敛”取向。明朝在大体收复元朝旧疆之后,并未利用强大的国力,追随蒙古帝国的世界扩张脚步,而是重回亚洲,建立起传统的以中原王朝为核心的“中华亚洲秩序”。在世界走近代的十字路口之时,明朝的这种选择错失了难得的历史机遇,为其他三种文明的扩张提供了历史空间,令人扼腕叹息。但是置身于历史中,便会发现明朝的选择具有内在的合理性,是地缘政治、文明传统、王朝性格综合而成的必然结果。 作者从全球史的视野出发,选取了明代历史中17个典型人物和事件,以明朝的“内敛”取向为线索,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诸层面,生动讲述了明代纷繁复杂的人与事,深刻揭示了这种繁杂图景背后的深层内涵,并指出这些人与事对明代中国,乃至世界近代历史的深远影响。
49元5本 最初的国会: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
最初的国会: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
李德林
¥24.00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相互矛盾,或者是这些目的本身一始就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这样,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的冲突,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状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1910-1911年间,满清资政院召会议预备修宪,推动君宪政体,但结果却令国人失望,立宪派在绝望中改弦易辙,走向共和。     虽然满清政权终走向了崩溃,而资政院的精英们在政治、教育、财政、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治国理想,给后来的中国留下了一笔可资借鉴的丰厚遗产。
49元5本 最初的国会: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
最初的国会:晚清精英救国之谋1910-1911
李德林
¥24.00
恩格斯在《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中指出:“人们所期望的东西很少如愿以偿,许多预期的目的在大多数场合都彼此冲突,相互矛盾,或者是这些目的本身一始就是实现不了的,或者是缺乏实现的手段的。这样,无数的个别愿望和个别行动的冲突,在历史领域内造成了一种同没有意识的自然界中占统治地位的状况完全相似的状况。行动的目的是预期的,但是行动实际产生的结果并不是预期的,或者这种结果起初似乎还和预期的目的相符合,而到了后却完全不是预期的结果。”     1910-1911年间,满清资政院召会议预备修宪,推动君宪政体,但结果却令国人失望,立宪派在绝望中改弦易辙,走向共和。     虽然满清政权终走向了崩溃,而资政院的精英们在政治、教育、财政、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顶层设计和治国理想,给后来的中国留下了一笔可资借鉴的丰厚遗产。
49元5本 历史的荣耀
历史的荣耀
历史研习社
¥46.99
曹操竟是道教的“末日救世主”? 诸葛亮竟然和吕布有同一个偶像? 宋太祖的“良心”竟然坑了北宋! 不怕暴风雪的蒙古人?不存在的! 自*个大一统王朝秦朝以来,中国启了“两千年的帝国”时代。但是王朝更迭和帝王专制,这样的定式思维能否概括浩浩两千年的历史? 中华帝国广袤的领土上,有着塞北的马策与刀环;有着“手把青秧插满田”的中原农耕民族;有着西域丝绸之路上遍布胡商身影的龟兹、高昌;有着西南瘴气密布的山林;还有桨橹声声、门阀林立的江南水乡…… 朝堂之上,暗流汹涌:儒生和方士、军阀和世家、贵胄和官僚……错综复杂的势力明争暗斗 帝国外部,强敌环伺:藩镇、叛军、敌国虎视眈眈…… 什么样的统治者才能管理这样复杂的帝国?什么样的权谋智慧才能维系这个微妙的天下? 这就是中华帝国的历史——它比小说还要奇幻和精彩。让我们以全新的视角,审视帝国的兴衰荣辱,品读帝国统治的艺术。 本书从“人心”“霸业”“权谋”“兴衰”四个层面,通过两个主题并结合两个时代,运用详实的史料和专业研究,剖析中国古代两千年“帝国时代”的历史脉络,探究帝国统治的艺术,以全新的思路书写中华帝国的简史,从帝国的兴亡探求中国数千年来,历史的智慧和人性的光辉。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刘后滨
¥77.40
本书是关于唐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准确地说,是关于唐代政治体制变革的研究。作者提出问题的角度与一般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传统的职官制度史。政治体制是一个现代政治学的概念,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而取代传统的职官制度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重要学术取向。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唐代中书门下体制研究:公文形态 政务运行与制度变迁(增订版)(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刘后滨
¥77.40
本书是关于唐代政治制度史的研究,准确地说,是关于唐代政治体制变革的研究。作者提出问题的角度与一般政治制度史的研究有所不同,更不同于传统的职官制度史。政治体制是一个现代政治学的概念,从政治体制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不同时期的国家权力结构及其运行机制,而取代传统的职官制度史,已经成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中的重要学术取向。
中国史系列(套装共9册)
中国史系列(套装共9册)
吴晗,刘泽华,包伟民,吴铮强,孟宪实
¥399.99
《历史的镜子》 本书分上、下两编,上编“历史的镜子”,下编“灯下集”,皆为吴晗在世时自选的历史杂文集。 历史学家吴晗以惊人的学力纵观数千年中国古代历史,从各个角度、层面切入观察,呈现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方方面面,考证严谨精核,观点独到辛辣,文笔纵横捭阖。 《朱元璋传》 本书是明太祖朱元璋的传记。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以精细的考证、犀利的文笔,讲述了一介贫农朱重八从社会底层白手起家,一路逆袭,开创大明王朝,成为明太祖朱元璋的传奇故事。 朱元璋前半段创业维艰,是深谋远虑、刚决果断的一代枭雄;后半段守业,在亲手制定了明代政治社会基本制度的同时,也以严刑峻法和高压政治著称,他杀人如麻,使得朝野氛围惊悚恐怖;晚年地位至尊,却心境凄凉,始终担忧下人谋逆、皇权不稳,内心充满孤独、忧惧、煎熬。 《明史简述》 本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明史简述”,下编“明代社会的细节”。 上编为吴晗在中央高级党校所作学术讲演的记录稿,简明、清晰地梳理了明代历史大概,并剖析了明代史中关键的几个问题。 下编精选吴晗在明代史研究方面的重要文章,内容涵盖对明代社会各阶层的研究,还原了从明代官僚到一般民众在生活、生产过程中的各个细节。上、下编共同呈现了明代中国的立体图景。 中国政治思想史(套装共3册):先秦卷+秦汉魏晋南北朝卷+隋唐宋元明清卷 豆瓣评分8.9,一把打开中国数千年古代政治思想发展脉络的钥匙。“刘泽华学派”立派之作! 宋朝简史 知名宋史学者包伟民、吴铮强带你回望300年大宋王朝浮沉,窥入历史肌理,追索盛衰密码。 唐高宗的真相(孟宪实讲唐史系列) 史书认为他“软弱无能”,武则天瞧不起他,后代皇帝更是以他为反面教材,但唐朝的国运经他治理才走向鼎盛 从玄武门之变到贞观之治(孟宪实讲唐史系列) 拨开历史迷雾,解析唐朝从开国到崛起的秘密。从玄武门到贞观之治,李世民的心路历程。
49元5本 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
今文《尚书》汉字文化研究
翟明女
¥26.00
暂无
京都中国通史
京都中国通史
【日】内藤湖南、【日】冈崎文夫;李雨桃、熊心梅、曹京柱译
¥93.99
本书是由日本历史学家内藤湖南及其弟子冈崎文夫写就的一部中国通史。 中国历史的发展,本质上是文化的发展。根据各时代文化发展的不同内容及形式,作者将中国历史划分为上古、中世、近世三个时期,除全面介绍每个时期的重要事件与典型人物之外,还着重阐明了各个时期的制度和文化对中国历史程的深远影响。 这种影响是通过文化扩散的波动来实现的——中国文化从中原向四周扩散,与临近的少数民族乃至周边国家持续发生碰撞和交融,这一过程贯穿了整个中国历史。 这种基于文化史观的历史分期理论,为我们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角和思考方法。
秦汉:帝国兴亡(风云际会四百年,金戈铁马的英雄史诗,立体还原秦汉帝国传奇。后浪出品)
秦汉:帝国兴亡(风云际会四百年,金戈铁马的英雄史诗,立体还原秦汉帝国传奇。后浪出品)
朱良
¥88.80
秦汉是中国大一统王朝的端,为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本书依托史实,用生动的笔触勾勒了从秦始皇统一六国到东汉黄巾起义间的帝国兴衰史。皇权内外的斗争,诡计与谋略的博弈,不同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交织出曲折的历史轨迹和宏大的人文气象,各色人物命运穿插其间,描摹出一幅鲜活的秦汉历史全景图。
49元5本 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实录
中国与世界:70年的历程——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实录
乔兆红 编
¥39.00
世界中国学论坛系由上海社科院主办的国际性论坛,每两年召一次。本书系第八届世界中国学论坛的实录,收录了世界各国中国学专家在六个圆桌会议、两个专场会议上的发言。这些专家们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世界意义”“中国经济改革与转型升级”“中国脱贫经验与解决全球贫困”等主题所阐发的精辟观,对推动中国学研究具有很大的影响力。
49元5本 土地契证中的日军侵华罪证
土地契证中的日军侵华罪证
楼哉定(编著)
¥24.00
土地契证中的日军侵华罪证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直证据:包括日伪政权直发放的文件资料和因遭受日军侵略毁失、由农民要求补发土地房产契约的原始申请资料和补发的土地房产所有权证。另一类是间证据:包括中国共产党和抗日政权处理的有关日本侵略的土地房产文件资料。这些“补契”是中国独特的历史文献,从中可以看到日军的侵略路线、“扫荡”频率,弥补了历史档案记载的不足,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的*手资料。
49元5本 大秦帝国【一部中华文明的崛起史诗,一段恢弘绚烂的英雄篇章,在狼烟漫天的岁月里,大秦众王励精图治,大秦铁骑拼荆斩棘,一个强大的帝国巍然屹立…】
大秦帝国【一部中华文明的崛起史诗,一段恢弘绚烂的英雄篇章,在狼烟漫天的岁月里,大秦众王励精图治,大秦铁骑拼荆斩棘,一个强大的帝国巍然屹立…】
毛颖
¥27.20
    全书以雄健浑厚的笔触描述了大秦跌宕起伏的历史历程,再现了秦的盛衰兴亡。纵览八百余年,斗转星移,金戈铁马,一个王朝的初生、崛起、繁荣与衰落被淋漓尽致的呈现出来。 从嬴姓部族早年兴起于东海之滨,到商朝末年沦为新兴周王朝的战俘;从部落颠沛流离至西部边陲,到经过数百年艰辛奋斗走出困境;从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到诸侯并起称霸中原;从秦穆公广招贤能之士,到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图强;从始皇帝奋六世之余烈完成一统,再到胡亥谋篡皇位使帝国坍塌…… 全书故事恢弘大气,人物逼真传神,情节高潮迭起,让读者能够身临其境般的领略到那个波澜壮阔的纷争时代,从而见证中华文明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无穷魅力。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八位海外汉学家联袂聚焦古代中国的经典战役与战争思想)
古代中国的战争之道(费正清主编并撰写导论,八位海外汉学家联袂聚焦古代中国的经典战役与战争思想)
费正清;小弗兰克•A· 基尔曼
¥40.80
本书集合了八位著名汉学家对古代中国军事史的细致分析,研究内容囊括了野战与围城、外征与内讨、御侮与平乱,起于公元前632年,止于公元1556年,跨越先秦、西汉、唐、宋、明各代,通过城濮之战、征伐匈奴、淮西之役、襄阳围城、鄱阳之战、土木之变、剿平倭寇等经典战例,呈现出经常被忽视的古代中国的军事风格和军事传统。
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套装共19册)
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套装共19册)
郭昭昭、孙洪军、唐杨、宋书强、殷昭鲁、赵飞飞、史鑫鑫、菅先锋、等
¥1485.00
《李顿调查团档案文献集》是国内部系统全面地搜集整理国内外围绕九一八事变及李顿调查团的海量档案、调查报告、呈文、报纸等的珍贵史料集,作者团队远赴瑞士日内瓦国联和联合国档案馆等地整理翻译系列藏档,对于研究中日关系史、十四年抗战史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
49元5本 战匈奴:趣说汉匈百年战争史
战匈奴:趣说汉匈百年战争史
冬郎
¥10.99
  本书是一部讲述大汉与匈奴征战百年的纪实之作。两千多年前,当冒顿单于统一了自猿人时代就一直动乱分裂的蒙古高原,建立了不可一世的匈奴帝国的时候,中原即再一次陷入战乱与分裂。随着西汉帝王的东征西讨,至汉武帝时期,汉朝的疆域空前扩大,一个对匈奴进行呈C型包围的战略浮出水面。经历了数不清的波折与胜利后,汉朝慢慢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在昭帝的修养之后,宣帝一次空前的骑兵突袭行动,导致了匈奴大规模的饥荒,匈奴彻底沦为弱国。匈奴四分五裂,内斗不断。后,南匈奴呼韩邪单于亲自前往长安觐见宣帝,俯首称臣。汉朝开始在匈奴的领土上驻军,北匈奴的郅支单于率部西迁,至此,西汉王朝彻底解除了匈奴这个北方威胁。从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到呼韩邪单于入贡称臣,一共绵延了160余年。作者以麻辣诙谐的文笔、严谨审慎的态度,再现了两千多年前于废墟间建立的汉帝国与匈奴帝国间的*对决。本书是一部讲史之作,更是一部规模宏大、具有“实验考古性质”的百年战争纪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