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现代中医糖尿病学
现代中医糖尿病学
林兰;龚燕冰
¥190.50
本书是集作者近60年的临床、科研、教学经验与国内外现代医学科研成果、新进展及中医历代医家丰富经验融为一体的现代实用糖尿病专著。全书共38章,详细介绍糖尿病的历史沿革、中西医基础理论、研究进展、研究思路和方法;糖尿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分型、综合治疗、预防措施;糖尿病急性、慢性病变的综合防治,临床与并发症部分均附有病案;此外,介绍了作者从事糖尿病临床与科研的心得,旨在启迪临床、拓宽科研思路,作为引玉之砖。
经方实验录
经方实验录
曹颖甫
¥70.50
、麻黄汤证、葛根汤证等35个经方验案;中卷包括桂枝二麻黄一汤证、桂枝麻黄各半汤证、桂枝加大黄汤证等40个经方验案;下卷包括治疗神志恍惚、肠痈、肺痈等疾病的25个经方验案。 全书完整收录原版所有序言和全部附录内容。卷首包括曹颖甫、章次公、邵餐芝等11人序言、中华国医学会等团体及个人题辞、读者评语、张仲景事状考、曹颖甫小传和方笺,及编按者自序等。附录包括《经方的认识》《论甘草之主治》《经方不盛行的原因和补救》等经方相关论述文章15篇及《本书集的检阅和第二集的展望》和《跋》。
49元5本 沧海遗珠:海崇熙医案医文选
沧海遗珠:海崇熙医案医文选
海崇熙;海昀;海辉
¥45.00
安徽宿州市萧县目前被确定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单位候选地区。萧县卫健委致力于造地域特色国粹学术流派——龙城医派。牵头发掘本地名中医,积极整理其学术著作。萧县名医海崇熙生于中医世家,自幼随其祖父习医。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专心研究肝病30年,在乙肝大小三阳转阴方面有较多体会和临症价值,本书系由其女儿整理其医案、医论、自编汤头歌诀、诗词等集合而成。本书系萧县卫健委牵头并抢救发掘的当地名中医著作之一,对于发掘和保护民间中医等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兼具学术价值与社会价值。
裴正学医学笔记.2
裴正学医学笔记.2
裴正学
¥64.00
裴正学教授是我国中西医结合领域著名专家,他独创的“西医诊断,中医辩证,中药为主,西药为辅”的十六字方针为促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探明了道路、找准了方向。裴正学教授的医学思想和毕生的临床经验及验方,是甘肃省医学界乃至全国医学界的宝贵财富和宝藏,非常值得深度挖掘、广泛传播。本书以笔记形式记述了个人的临床经验,此外还记载了半个世纪以来,发生在中西两种医学领域的学术展和思维变迁,对当代新的学术观和新的经验效方的涌现,笔者均附有自己的见解,并提出今后的展望。在中医经典、西医理论、实验研究、临床验方、西药新房等各个方面务求举其要、摘其精,深浅出,发人于省。全书共有1000余个论题,涉猎中西医学的内、外、妇、儿、五官、皮肤,亦涉及现代医学之实验研究、分子生物、遗传基因。 本书能让广大医务工作者深了解裴正学教授提出的中西医结合“十六字方针”在临床辩证施治之法的方便之门。编辑和出版本书,意义深远,弥足珍贵。此次我们整理的是裴教授2007~2022年的临床笔记,记录了大量的典型病例,有成功经验的总结,有治疗效果的反思,有对经典的解读与传承,也有独立见解与创新,是每个临床医生不可多得的临床指导手册,是医学同仁和后学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永远汲取营养的宝库。
49元5本 世医临证笔录秘验集.二
世医临证笔录秘验集.二
王德润
¥16.50
全书共分为五部分,分别为庭训篇、临证篇、方药篇、医话篇、养生篇。其中,临证篇讲述了内、外、妇、儿及杂病等病证临床治疗体验。方药篇讲述了小柴胡汤、逍遥散、二陈汤等方剂的临床运用体验。仁术精,疗效灵验,慕名就医者甚多。谨以推荐之。
49元5本 谢晶日教授临证验案精选
谢晶日教授临证验案精选
王海强
¥52.00
谢晶日教授作为全国名老中医指导教师、黑龙江省名中医,躬耕杏林40余年,享誉一方,尤精于脾胃肝胆类疾病,对其他内科杂病也有深厚造诣,临证之际,经方为骨,时方为肉,师古而不泥古,治愈了无数经海内外各大医院确诊的疑难疾病和不治之症,深受患者的信任和好评。本书作者乃谢教授高徒,在跟师过程中深受师恩,特精选谢教授临证验案160余份,其中以脾胃疾病、肝胆疾病为主,内科杂病及外科、妇科杂病为辅,将谢教授毕生学术精华毫无保留地奉献给广大读者,不尚空谈,唯论实效,愿为杏林后学一盏指路明灯。
王琦男科
王琦男科
王琦;吴宏东
¥97.00
本书分总论、各论两部分,分别论述了中医男科学的学科特、任务、范围、理论渊源和男性的解剖生理特、病因病机特及男科疾病的诊断、辨证与常用治法等中医男科理论问题,并从源流概说、病因病机、辨证论治、医案举例、预防与护理、名医论述和现代研究展等方面对男性特有疾病详加论述,同时还对性事与男子保健作了有益的探讨,较全面地揭示了中医对男科学的认识和经验,从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反映了该学科当时的总体水平,初步构建了中医男科学的基本理论体系,填补了中医学当时没有中医男科学系统学科专著的空白,推动了整个学科的形成与发展。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
三和书院医道传承
同有三和
¥74.50
三和书院的学术内容的集成。三和书院由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主办。同有者,即同人大有也,既象征阳气之上下周流不息,亦共同拥有之谓;三和者,既包括“天地人和”,亦包括“性心身和”。同有三和的理念,由著名中医学家刘力红教授倡导并践行。刘力红教授所率领的北京同有三和中医药发展基金会,推出的主要公益项目包括:三和书院医道传承项目、三和论坛、三和公益行等。其中,黄帝内针公益行的足迹已经遍及云南、新疆、甘肃、江西、山西、江苏、湖北、安徽等多个地区,累计培养基层医疗工作者1000余名,义诊惠及人群已近14万人次,深受当地政府、基层医疗工作者及百姓的赞誉。本书为三和书院正式学生及报名者零身定制,内容刘力学术演讲及黄帝内针、五行针灸实践技术为主。
经方扶阳三十年:金匮要略教程
经方扶阳三十年:金匮要略教程
赵杰
¥62.50
扶阳派历经近200年的传承,探索,总结和升华,至今已形成了一套完整成熟的扶阳医学理论体系,以及用之于临床实践而皆效的理法方药。扶阳医学的学术思想可谓博大精深,其理法方药始终体现了《黄帝内经》“谨守病机”的思想,理论根基和辨治原则是与河洛、易、内、难以及伤寒一脉相承的。 在临床实践中,扶阳医学重视阳气,强调扶阳。以火立极,扶正护阳是扶阳医学的理论核心;善用姜、桂、附,是扶阳医学的显著特;坎离既济,延年益寿是扶阳医学的终极目标。 扶阳医学作为一个学术流派,其受关注程度与日俱增,特别是近十年来学习扶阳医学已经形成了一股潮流。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
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
孙士江等
¥77.50
本书共分为上、下篇及附篇,基本详尽地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中西医诊疗的内容。上篇主要是对消化系统常见症状的介绍;下篇分章节详细介绍了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病因病机及治疗预防等;附篇则附录了颇具特色的河北省中医院优势病种诊疗方案,旨在更形象深入地为读者提供理论之外的经验与体会。
49元5本 面瘫中西医诊疗汇通
面瘫中西医诊疗汇通
刘波
¥29.50
本书的写作从现代医学的解剖、病理、理化检查、治疗和中医学病因、病机、辨证论治、针灸治疗、名家经验等全方面来讲解面瘫疾病,并提供了典型的解剖、影像、检查图片以及诊断、评估表格,全书深浅出,易于理解,是一本融汇中西医理论的面瘫疾病诊疗专著,对临床医师系统全面的掌握面瘫疾病的诊疗很有裨益。该书配有30余幅彩色插图,对读者阅读该书提供了很好的指导帮助。该书适合神经科,脑病科的临床医生作参考使用,也适合大专院校的相关专业的学生阅读。
针灸经论纂要:串注本
针灸经论纂要:串注本
张载义
¥68.50
关于针灸经论的书,比较有影响的有全国针灸统编教材<针灸医籍选>与李锄的<针灸经论选>.目前看来,统编教材<针灸医籍选>内容太少,不足以涵概针灸历史上的有关针灸文献。李锄的<针灸经论选>虽然内容比较广泛,但主要经典如《灵枢》、《素问》等针灸的论述还有很多疏漏,而且是乱原文、重新编次的方法,这对于针灸论文的写作,引述经文,查找核对都非常不利。 《针灸经论纂要》从马王堆出土汉墓帛书十一脉灸经始,经《灵枢》、《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以至唐宋元明清诸医家关于针灸的重要论述,悉数载。其《灵枢》、《素问》、《难经》、《伤寒杂病论》的针灸内容,则全部载,文字的顺序仍然按照原有的秩序排列,这有助于针灸工作者引经据典时,参考上下文,不至于断章取义,出现误读或者误解。 该书的一个主要特,是以串珠的方式撰注古代针灸经文,串珠,就是经文的互参,比如《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里讲到“小针之要”,串珠本就会告诉你,与“小针之要”有关的内容在《灵枢小针解第三》中还有记述。《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里提到的九针,在《灵枢·官针第七》、《灵枢·九针论第七八》、以及《素问·针解篇第五十四》等篇章中都还有所阐述。 至今还没有针灸经论的串珠版本。
张胜兵中医公开课: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2020年新作,讲解《温病条辨》三焦病证!)
张胜兵中医公开课:张胜兵解读温病条辨(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2020年新作,讲解《温病条辨》三焦病证!)
张胜兵
¥27.99
本书是武汉籍名中医张胜兵对清·吴瑭(鞠通)所著的《温病条辨》一书结合自己这次治疗新冠肺炎疫情的心得体会进行解读,《温病条辨》为明清医学中温热学派的名著之一,系中医四大经典之一。该书系统地把温病分上、中、下三焦三篇,详细论述了温病的病源和证治。由于本书论据和治疗方法,都是明清以来医家的实践经验,颇切实用;本书中创制的一些方剂和“桑菊饮”和“银翘散”等至今仍为中医所广泛应用,因此,本书是学习和研究中医学,特别是研究温热病所不可少的参考书。
49元5本 经方百案研读
经方百案研读
金梅,吕旭升
¥29.50
本书作者多年深研《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在此过程中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研究方法。在本书中,作者选取了使用伤寒理论和伤寒经方行辨证论治的名医验案一百一十案,出处包括《吴佩衡医案》《经方实验录》《刘渡舟验案精选》等。步是阅读患者的证候;第二步是自己独立行辨证论治;第三步是研读医案中的医生的辨证论治过程;第四步是将自己的辨证论治和医案中的辨证论治行对比研究,提出各自得失、所得的启示,以及暂时无法解答的疑问。这种研读区别于常见的医案解读类图书,没有一味顺承医案,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己见跟验案所见相比对,提出其得失、启示、疑问。比较研究的方法和坦率直书的写作,决定了本书具有独特的、比较高的价值!适宜中医学者、中医临床工作者和爱好者在理论学习和临床工作中参考
49元5本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头针技术操作规范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
¥24.50
  《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标准(WFAS STANDARD 004:2013):头针技术操作规范》主要内容包括:范围、术语与定义、操作步骤与要求、注意事项、禁忌、附录A(资料性附录)头针穴名国际标准化方案、附录B(规范性附录)头针异常情况的处理和预防。
49元5本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
(清)龙柏 
¥52.00
《脉药联珠药性食物考/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8 卷,清代龙柏撰。该书以二十八脉之浮、沉、迟、数为纲,先言脉理,复对药食之性味、归经、功能、主治一一分考。全书载古方336首.药食内容取自《本草纲目》4254味,其中药物3148味,食物1106味;龙氏新增补遗291昧.药物193味.食物98味。本次整理以清嘉庆二十一年丙子(1816)醒愚阁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小郎中看病不疑惑——实习中医师快速入门指导
小郎中看病不疑惑——实习中医师快速入门指导
何宽其 编著
¥14.14
本书是编者为解决实习中医师上临床后在诊断、治疗上的困惑而编写的。怎么把握四诊的诊断权重?怎么把握证与症的关系?怎么考量证?中医怎么辨治疾病?应掌握哪些一线的方剂?一些经典方剂,怎么应用?对于一些常见病症,怎么选方?怎么治疗湿热证、咽痛、寒咳、热咳、湿疹、荨麻疹等疾病?……本书将一一解答。力求让实习中医师在面对患者时,能抓住诊断要,能按“章法”正确方。 本书适用于实习中医师阅读参考。
49元5本 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
中医诊断学习题与解析
何建成 主编
¥20.42
l 本书以现行国家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中医诊断学》为蓝本,紧扣教学大纲内容。按章节划分,各章节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问答题、病案分析题,其中选择题包括A型题、B型题、C型题、X型题,并附参考答案。书后附有5套模拟试卷(及参考答案),供参考之用。本书适用于本科生学习参考,同时可供研究生学考试和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复习使用
49元5本 伤寒理法与经方临床
伤寒理法与经方临床
张英栋
¥23.54
中医临床的殿堂,到底该从何门而入?——这是一个严肃的问题。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之门,从何而入? 中医治病,正如我们乘坐交通工具到达某地,是乘飞机、乘轮船、坐火车、开汽车、还是骑自行车而去?在多数时候,不可能既有飞机的快捷,又有自行车的便利(除非是享受“专机待遇”的特殊乘客,但必有费用高昂之弊)。
49元5本 本草正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本草正义(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张德裕
¥10.00
  《本草正义》为清代医者张德裕所辑。简明扼要是此书的主要特点。作者熟读本草之书,认为本草书的弊端是“种数颇繁,说不臻一”,“观者往往朱紫混淆,眉目不清”,其原因为这些书“备详品用,概言功能,而孰宜孰忌,专主兼及,未有分晰”,因此他要“删其丛冗,究其专一”,每药不言其品色形貌与产地,直述性味功能,兼及炮制与宜忌,易懂易记。   此书在体例上别出心裁,“不以物品分门,而以攻补归列,比类而陈,易于观晓”。为便实用,此书在药物分类上未能划一,而是主要采用了“以攻补归列”和“取寒热性同”两种分类法,将所收录的361种药物分为甘温类(47种)、甘凉类(25种)、发散类(22种)、气品类(33种)、血品类(19种)、苦凉类(52种)、苦温类(34种)、苦寒类(43种)、辛热类(15种)、毒攻类(15种)、固涩类(11种)、杂列类(45种),共12大类,由分类即可直窥药物的功用。作者谓“不切要用者,概从删去”,故其所著录的都是切于要用的常见之品,为大多数学习者所熟知,学习起来颇便掌握。
49元5本 “探幽论菌”话健康:解读胃癌元凶:幽门螺杆菌
“探幽论菌”话健康:解读胃癌元凶:幽门螺杆菌
张学智
¥34.00
本书以北京大学*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科专科诊疗特色为依托,以该单位北京市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所、北京大学中西医结合研究所为支撑,根据编写团队在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及研究中的成果,以问题为导向,以解答临床常见疾病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诊治的科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