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诗经
诗经
王秀梅
¥9.27
《诗经》是我国部诗歌总集,共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三百零五篇。《诗经》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本书入选的篇目都是历来公认的名篇,因篇幅所限,只选了96首,约为全书的三分之一。选本分题解、正义、注释、译文四部分。题解主要讲诗的主旨,注释力求简洁明了,译文力求准确流畅。选本中的每首诗,都经作者细心斟酌,反复思索,竭力阐明其主旨和各章间的内在联系,并力求言之有据。
国学概论选粹(共六册)
国学概论选粹(共六册)
主编:杜泽逊
¥299.00
《国学概论选粹》共收录六种文献,包括洪北平《国学研究法》、陶庸生《国学概要》、曹聚仁《国故学大纲》、甘鹏云《经学源流考》、马瀛《国学概论》、王易《国学概论》。 本书选择精良的版本,重新高清扫描影印,每本文献之后附录相关材料,作为补充,前撰对作者生平、内容、优劣等行简要说明。这次整理不止是对民国文献的保护,也是立足于存真传古的基础上,在众多的“国学概论”传本中选择菁华,以饗读者。这些珍贵的文献对于研究中国学术思想史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也是学习国学的重要门径之一。
59元6本 虞初新志(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两册)【*分册】
虞初新志(全2册)--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两册)【*分册】
邵颖涛,岳立松译注
¥42.60
《虞初新志》二十卷,明末清初文言短篇笔记小说集。书中收集的文章题材广泛﹐既有明清传奇人物,亦有奇异事件,所记多为真人真事﹐不尽是子虚乌有。用小品文的笔调﹐写不平凡的人物故事﹐引人胜,聆听明清奇闻逸事的同时看尽人生百态。本书既对后世作家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亦流传至海外,在域外产生深远的影响。
喻世明言
喻世明言
(明)冯梦龙
¥6.00
《喻世明言》为明末冯梦龙编撰的一部话本、拟话本小说集,收小说四十篇,题材涉及爱情、婚姻、家庭、友情及灵怪、神仙、妖术等等。本书校,以天许斋刻本《古今小说》为底本,校以衍庆堂本、尊经阁本。
四书五经典藏版(下)
四书五经典藏版(下)
李丹丹
¥5.96
为了便于读者阅读、学习和参考,我们把“四书”和“五经”合编出版,并根据广大读者学习吸收的特点,在忠于原著基础上,除了配备原文外,还增设了简单明白的注释和白话新解,同时还配有相应启迪故事等,非常易于阅读和理解,是广大读者学习“四书”“五经”的读物,相信大家从中会获得新的感受和新的意蕴,不断提高道德修养和修正人生航标,在拥有深厚传统文化修养的基础上,开创高素质的现代人生。
59元6本 《唐宋八大家文钞》
《唐宋八大家文钞》
(清)张伯行选编,肖瑞峰点校
¥39.00
        张伯行编选之《唐宋八大家文钞》,以“醇正”二字为标准。共十九卷,收 “唐宋八大家”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王安石的文章共316篇。特:一、规模适中,简明精要,适合初治古文者阅读。二、八大家之名篇大半网罗其中(苏洵仅2篇),一编在手,可览精华。三、篇末集诸家评语,除编者自抒己见外,兼采王慎中、唐顺之、茅坤三家之说。此书以《丛书集成初编》本与《正谊堂全书》续刊互校,并参校以八家文集。
59元6本 唐诗三百首
唐诗三百首
(清)蘅塘退士编选 (清)陈婉俊 补注 施适校点
¥13.90
 清乾隆年间蘅塘退士以《唐诗别裁》为蓝本,编选《唐诗三百首》,收录诗三百一十首,成为流传特广、影响极大的唐诗普及读本。    《唐诗三百首》选诗范围相当广泛,收录了77家诗,共311首,在数量以杜甫诗数多,有38首、王维诗29首、李白诗27首、李商隐诗22首。它是中小学生触中国古典诗歌的门书籍。
59元6本 列子译注
列子译注
严北溟;严捷
¥14.99
      《列子译注》是《列子》的译注版本,书中的每篇文字,不论长短,都自成系统,各有主题,凸显了古人的智慧和哲理,浅显易懂,饶有趣味。全书贯穿了作者多年来的研究见解与心得,是一本学术性与普及性兼具的经典读物。
59元6本 临川四梦--(精)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临川四梦--(精)中华经典普及文库
[明]汤显祖著,朱萍整理
¥19.20
  “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是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四剧的合称。因四剧皆有梦境,固有临川四梦之说。临川四梦作为戏曲文学及舞台演出剧本的地位非常突出,其艺术造诣之高,对人生处境探索之深,对角色内心刻画之细,可说在中国昆剧传统中难有其比。临川四梦虽是戏曲剧本,也是汤显祖思考人世现实与生命意义的结晶,文辞优美,对人生的深刻反思亦超出了时代。   【临川四梦】   ●《紫钗记》取材于唐传奇《霍小玉传》,写书生李益与霍小玉互相倾慕,喜结良缘,婚后不久李益考中状元,但因未去拜见权臣卢太尉而被设局陷害,后在黄衫客的帮助下终于解开猜疑,消除误会的爱情故事。因二人的相识、订婚、结合、误会、复合都由紫玉钗所绾合,所以题名《紫钗记》。   ●《牡丹亭》取材于话本《杜丽娘慕色还魂》,写太守之女杜丽娘因游园伤春,梦与一书生幽会,因梦伤情而死,死后与书生柳梦梅相恋,感情而复生,后与柳梦梅冲破家庭阻碍终得成眷属。   ●《南柯记》取材于唐传奇《南柯太守传》,写淳于棼在梦中做了大槐安国的驸马,任南柯太守,经历了荣华富贵与官场沉浮,梦醒才知大槐安国不过是槐树下一个大蚁穴而已,终看破世情皈依佛教。   ●《邯郸记》取材于唐传奇《枕中记》,即“黄粱梦”的故事,写邯郸书生卢生在一个小客店遇到仙人吕洞宾,抱怨自己命运不济,吕仙则给他一个磁枕入睡。卢生于是在梦中娶妻名门,高中状元,建功朝廷,遭谗被逐,平反后返朝为相,极尽荣宠,纵欲而死。死后醒来,方知五十年荣辱生死不过是一场梦,因而悟道修仙。
洗冤集录译注
洗冤集录译注
(宋)宋慈
¥8.79
  宋慈所著的《洗冤集录》是中国古代部系统总结尸体检查经验的法医学名著,也是世界上早的一部较为完整的法医学专著。自南宋后,《洗冤集录》成为历代官府尸伤检验的蓝本,曾定为宋、元、明、清各代刑事检验的准则,是刑、法官之书,在中国古代司法实践中起过重大作用。本书曾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深受世界各国重视,在世界法医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洗冤集录译注》以上海图书馆藏孤本元刊大字本为底本进行校勘,对各种术语、名词作了科学的注释、客观的评价,并有白话翻译,有助于读者阅读、理解,一探中国古代科技之谜。
59元6本 容斋随笔(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容斋随笔(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张仲裁译注
¥34.80
《容斋随笔》,古代笔记小说。内容广泛,资料丰富,包括经史诸子百家、文学艺术、历代典章制度、医卜、星历、宋代掌故以及人物评价等方面内容。有去伪存真的考订,也有情理的分析,其中对一些历史经验的总结颇有见地。《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推为南宋笔记小说之首。被历史学家公认为研究宋代历史书。
59元6本 《曾国藩家训译注(全二册)》
《曾国藩家训译注(全二册)》
(清)曾国藩著,张天杰译注
¥59.40
       本书选编曾国藩家训139则,以光绪五年(1879)传忠书局本《曾文正公家训》为底本,并从其他文献补录20余则底本未收重要家训,按时间先后顺序编排。全书遵循丛书体例,在每段家训原文后,依次按照今译、简注、实践要的结构,全面解读曾国藩为官、持家、育子、处事的思想内涵和风格特,重揭示家训文本隐含的深层意蕴及其在当代语境下的实践价值。        因为创建湘军并平定太平天国,又首倡洋务运动,曾国藩被称为中兴*名臣,也被认为是“三不朽”的圣人。曾经编辑曾国藩家书、日记为《曾文正公嘉言钞》的梁启超就说:“岂惟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惟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然而曾国藩在同时代士人之中则被称为“*钝拙”,又“终生在指逆之中”,何以成就其立德、立功、立言而震古烁今?曾国藩一生的成就,在于其有着“立志自拔于流俗”的精神,有着“历百千艰阻而不挫屈”的精神,以及“不求近效,铢积寸累”的渐,“植之以刚,贞之以恒”的固守,这种精神体现在湘军的崛起之中,也体现在其家训之中。        曾国藩生前曾经立志作一部“曾氏家训”,“凡家道之所以可久者,不恃一时之官爵,而恃长远之家规”,然而因为戎马倥偬以及著书之难,未能完成心愿。后世所传的“曾国藩家训”则是取自其写与两个儿子的家书。其中也包含了曾国藩所总结的曾氏三代训诫:其祖父星冈公的“考、宝、早、扫、书、蔬、鱼、猪”八字诀,其父亲竹亭公的“少壮敬亲,暮年爱亲”专重“孝”字,以及他自己总结的“八本”“三致祥”与“勤、俭、刚、明、忠、恕、谦、浑”八德等等。他对于先世与自身家教经验的总结,也可谓成果丰沛了。故《清史稿》也称赞他“举先世耕读之训,教诫其家”。
左传(全三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左传(全三册)(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
郭丹、程小青、李彬源译注
¥102.00
  《左传》在“《春秋》三传”中*有影响。全书约十八万字,记载了从鲁隐公元年(前722)到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共254年的历史,是我国现存*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一改《春秋》大事纲要的记史方法,代之以系统灵活的史书编纂方式,既记春秋史实,又包含了大量古代典章史料,是了解我国先秦文化的重要典籍。本书约请《左传》研究专家撰稿,广泛借鉴古今研究成果,注释丰富清晰、译文流畅优美,适宜各层次读者研读。
小窗幽记
小窗幽记
陈继儒
¥9.96
《小窗幽记》《围炉夜话》《菜根谭》并称“处世三大奇书”。《菜根谭》胜在深刻,《围炉夜话》胜在平实,《小窗幽记》则胜在多姿多彩。 全书分为“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集,他把眼前光景、胸中情趣一笔写出,有“使人有乍交之欢,不若使人无久处之厌”的立身处世之道,有“自古人生何其乐”的悠闲之姿态,还有关于语鸟名花、清泉白石的旖旎妙想。语语峭丽、字字珠玑,在看似无用的闲情中寻找快乐与真意,道尽生活中的种种情趣,味深意远。 想象着,午后慵懒的时光自己给自己泡上一壶好茶,坐在透出斑驳光影的花木前,亦或月下翻读几页《小窗幽记》,梦里都是叮咚的泉水声。
59元6本 墨子译注
墨子译注
墨翟
¥22.99
  墨子(前468-前376)为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墨家的创始人。他提出了“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等观。墨家在战国时期影响很大,与儒家并称为“显学”。现存《墨子》一书,由墨子自著和弟子记述墨子言论两部分组成,后世多散佚。至清编《四库全书》时,仅存五十三篇。乾隆时,卢文昭、孙星衍互校此书,略有端绪。毕沅在卢、孙二人基础上,“遍览唐宋类书、古今传注所引,正其讹谬,又以知闻疏通其惑”。张永祥所作的译注,在每篇头都做解题,讲明大概内容,类似于导读;解题后为正文,正文后为简明的注,释梳理文字,随后为流畅的现代汉语翻译;每篇末尾有详细的评析,以现代人的视角来行古为今用的阐释。这一系列的整理工作,非常有利于普通读者的阅读。
59元6本 华夏衣冠
华夏衣冠
孙机 著
¥39.00
孙机先生治学,向来以严谨、精深著称。先生每考证一物,均旁征博引,细致解析,据此勾勒出整个时代的背景。本书收录先生有关古代服饰文化的研究成果,通过对各个时代冕冠、服饰的梳理,透彻分析了古代服饰史上的若干重大变革,尽展华夏服饰之盛况。考究的措辞,雅致的文笔,再配以精美的手绘线图,向读者展现了一幅幅精巧华美的历史画卷。 有对周代组玉佩的深解读,其起源悠古,胤裔绵延,在服制与礼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有华夏深衣之推演,“深衣盖有制度,以应规、矩、绳、权、衡”,亦有“华带飞髾而杂襳罗”之楚风流布;汉式褒衣博带,历南北朝服制之变而辟为双轨,北魏改革后的冠冕衣裳,与北齐、北周改革后的胡服系统并行不悖;及至唐代,以浓墨重彩描绘女子之艳丽服装与精致妆容,“眉黛夺将萱草色,裙红妬杀石榴花”,“偏戴花冠白玉簪,睡容新起意沈吟,翠钿金缕镇眉心”;还有对中国古代带具的系统梳理,上溯先秦法服,下及元明绦带,述型式之演变,评纹饰之发展,叹工艺之精湛;惜霞帔坠子制作精巧,式样纷繁,更喜其所蕴绵绵心意——“记得小蘋初见,两重心字罗衣”;更有备受推崇的明代束发冠与头面,若分心般叠曲萦迴,引人胜,更耐寻味……
59元6本 拾遗记(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拾遗记(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王兴芬译注
¥18.00
《拾遗记》作者为东晋王嘉,字子年,陇西安阳(今甘肃渭源)人。该书本为19卷,被南梁宗室萧绮整理为10卷。《拾遗记》集杂史、博物于一体,语言华丽奇诡,具有很高的文学成就和艺术成就。《拾遗记》前九卷上自春皇庖牺,下至晋时事,以历史年代为经, 记述了帝王后妃、文人名士、宦官娼妓等各个阶层历史人物的异闻逸事。部分卷篇后有萧绮录语,对王嘉正文或补正、或辩难、或发挥、或评价。《拾遗记》第十卷则是较为典型的地理博物类结构,此卷以方位的转移为依托,历述昆仑、蓬莱、方丈、瀛洲、员峤、岱舆、昆吾、洞庭等八座仙山,以及山中的奇景异物、有关神话传说等。
59元6本 王维诗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王维诗选--中华古典文学选本丛书
赵仁珪,王贺选注
¥16.80
 王维(701-761)是盛唐时代的杰出诗人。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教《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高祖、曾祖、父亲三代都做过司马。其父处廉,官汾州司马,徙家于蒲(今山西永济县),遂为蒲州人。母亲博陵崔氏,师事佛教禅宗北宗神秀的弟子大照禅师三十馀载。崔氏虔诚奉佛,对王维以后的消极避世颇有影响。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
群书治要--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套装全五册)
李先耕译注
¥201.60
《群书治要》是一代英主唐太宗李世民命魏徵等编撰的一部资政巨著。它依经、史、子三大类,上始先秦,下至晋代,辑录六经、诸史、诸子中所载有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精要文章,共五十卷、五十余万字。全书体例清晰,宗旨明确,注重实效,兼顾文采,取舍精当,紧依“资政治国”的编撰目的选文,既保留了所引原书的体例,读之能够见本知末,探究事物发展的始终,同时也适当对所选之文做了裁剪拼合,使文章更为紧凑,论点更为清晰。“三全本”《群书治要》以《续修四库全书》收录的《宛委别藏》日本天明本为底本,对全书正文及小字古注都进行了注释和白话文翻译。尤其是对书中古注的注译,是目前《群书治要》注译本中所特有的。
59元6本 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
注解傷寒論;傷寒明理論
(宋)成無己
¥33.50
作者对伤寒论研究很深,纵横无际,得心应手,故能深明其理,撰成此书。卷一-三扼要地辨析了伤寒50种证候的病象和病理,“使习医之流,读其论而知其理,识其证而别其病,胸中了然而无惑”(本书严器之序)。卷四专论方药,选《伤寒论》常用方20首,强调配伍制使的关系,并以经典医著结合个人体会加以分析。本书为学习《伤寒论》的补充读物。
尚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尚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顾迁
¥6.99
  《尚书》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6 7 8 9 10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