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治理创新与社会工作实践研究
¥29.99
治理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发展和管理的重要概念,无论政府文件、企事业单位的工作报告还是具体领域的工作推,都将治理作为核心内容,如政府的社会治理、企业的产业发展治理、农村贫困治理等等。治理更多地运用在社会行为中,由多元化的主体,运用多元化手段,在平等合作的基础上维护和达成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本书分为七章,从多角度剖析了社会治理和社会实践的方法,可以作为从事相关工作人员的参考书,提升社会治理相关工作的能力。


乡土公益叙事:农民志愿者的实践
¥39.90
本书收集和整理了吉林省扶余市农民自发坚持12年展志愿服务的口述和总结材料,以展现乡土公益推动乡村振兴的无限潜能。该书还收录了农民志愿者自创的关于农民志愿服务的歌曲、诗歌、小品、三句半等文字内容,以体现农民在弘扬中国特色农村志愿精神方面具有的独特创造力和创新力。 本书适合对乡村生活和文化及乡村公益志愿服务感兴趣的读者以及社会学研究人员阅读。


弥合数字时代的性别鸿沟
¥69.90
近年来,伴随着数字经济的迅猛发展,数字技术的性别偏向性和渗透领域呈现出非对称性,数字时代下的性别鸿沟呈现出全新的演变趋势,引发多方关注。数字时代性别鸿沟的内涵主要包括如下方面:(1)数字化设施设备在不同性别群体中的可达性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性别群体在数字技术的掌握以及数字设备的应用熟练度上存在显著差异;(3)数字技术在经济生产与社会生活等众多领域扩散、渗透与普及应用过程中,导致不同性别群体在劳动就业、收水平、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等方面形成显著差异。本报告通过分析数字时代性别鸿沟的内涵、表现、发展历史、对上海市数字鸿沟的分析、元宇宙时代的性别鸿沟展望、选取了四个具有代表性的企业案例,展现了企业在弥合数字时代性别鸿沟做出的努力。报告中也体现了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在性别维度的咨政工具,以及国际组织和社会的优秀做法,并在最后提出了对数字时代性别鸿沟的展望。本报告包括中文报告和英文报告部分,读者对象为社会大众,以及对该话题感兴趣的读者。


何以苏州
¥128.00
《何以苏州》是新华社记者对苏州的一组读城报道集。读城,是新华社江苏分社这几年守正创新的一种调研报道方式。苏州,则是其持续深耕精读的代表城市。 ??作为江南水乡的典型,苏州是全球制造业的重镇,更是科技创新引领发展的改革开放前沿。打开这部报道集,可见人文与经济相得益彰、玲珑多面而面面精彩的“人间天堂”。立足苏州探寻古今,面向民族复兴新征程,新华社记者用这部《何以苏州》打开了一扇中国式现代化的*美窗口。

江南社会历史评论(第二十一期)
¥96.00
.


给年轻女性主义者的二十二封信
¥27.20
什么是女性主义? 在“后”女性主义时代如何培养强大的自我? 需要为此做出改变的爱就不是真爱? …… 本书是美国第二波女性主义浪潮领军人物菲利斯·切斯勒,向下一代女性主义者传达的富有远见的信息。 切斯勒采用书信的形式,将自己对女性主义的源起、发展及未来的思考,向年轻的、刚刚觉醒的女性主义者娓娓道来。叙述口吻亲切自然,简明直白,分析探讨了性别、家庭、婚姻、成为母亲的选择、女性独立、权力经济学等问题,为初步觉醒的女性主义者答疑解惑,指明方向。


开好民主生活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促销价:¥17.49|¥36.00
2016年底中共中央修订印发的《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是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又一重要成果,对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作出全面规范。本书结合*书记关于民主生活会的重要论述,以及党的十八大以来民主生活的实践经验,分八讲对若干规定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角度行了深解读,是学习和理解若干规定的重要辅导。


城市基层治理相关政策一本通
促销价:¥24.49|¥49.80
本书以城市基层治理法治需求为导向,聚焦基层治理的突出问题,根据党和国家的相关政策法规,着力阐述如何依法解决基层社会治理中的痛、堵、难,提高城市基层治理实效。本选题深贯彻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和六中全会精神;阐述城市基层治理的总体要求;详细解读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在城市基层治理中发挥的作用;系统梳理城市基层为民服务能力建设、城市基层平安建设以及基层自治、法治、德治建设等城市基层治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阐述了强化组织保障等内容。


中国农村调查(总第61卷.村庄类第30卷.黄河区域第12卷)
¥236.66
本卷收录了两个村庄的调查报告,爪营寨和沈坊前村。两份报告均从村庄由来、自然、经济、社会、文化、治理六方面,重对村庄的传统形态行深描,兼涉其历史变迁与现状,全景式展现了相应地区乡村社会的生产、生活与组织形态,为深了解黄河区域村户社会的底色与特质提供了翔实的一手资料。

法概念的跨语际旅行——从意义单位到翻译单位
¥47.20
《法概念的跨语际旅行:从意义单位到翻译单位(棠树文丛)》围绕“法律概念-法律翻译-新技术方法”三个核心主题展,试图在数字时代找到法律概念由原文中的“意义单位”外化为“翻译单位”后,不同法系并再次内化为“意义单位”的过程。 《法概念的跨语际旅行:从意义单位到翻译单位(棠树文丛)》提出了“共选理论视角下的汉英法律翻译研究及扩展意义单位”这一语料库驱动的短语学工作模型,并对法律词汇化句干聚类分析及汉英翻译行对应研究,形成了基于句对齐算法的研究成果;梳理了在美国司法领域应用语料库语言学分析的经典案例,探寻了利用语料库语言学方法在法律解释领域破基于词典、法官常识判断之弊端路径;探讨了法律与语言、翻译结合的未来方案,并以法律知识图谱构建为例释,为法律解释学发展提供了一条新路径。

集体的延续:那目寨的社会团结与经济生活
¥38.40
《集体的延续:那目寨的社会团结与经济生活》是一部研究滇西傣族村社社会结构与经济生活的民族志,既回应经典,又关注当下。相较于田汝康和褚建芳在那目寨调研的20世纪中期和21世纪初期,如今那目寨的婚姻家庭、仪式节庆与日常生活等诸多方面都已世易时移, 发挥的社会团结功能减弱,双向联系的家庭网络和社龄组织成为村社集体延续的主要纽带。这是时代的推动,也是当地人历史传统与自主选择的结果。本书即通过描述和分析这些变化,揭示那目寨人如何去延续心中的“理想村社”。


你真的安全吗:一看就懂的反诈指南【被骗与智商无关,99%的人被骗,都是因为觉得自己不会被骗。】
¥32.50
这是一本关键时刻能挽救个人与家庭的反诈指南。人人都觉得自己不会被骗,可这并不代表人人都很安全。骗子从不会心慈手软,骗术在升级,骗局可能就隐藏在身边,我们不防患于未然,学习反诈知识,就很容易掉陷阱,因此,主动为自己竖一道防火墙,变得刻不容缓。 本书收录了几十种典型诈骗案件,用老陈讲故事的方式,对诈骗的过程手法一一拆解,同时站在受害人的视角分析其被骗时的心理,从根本上解答了“你为什么会被骗”。所涉及的”“网络贷款”“杀猪盘”“杀鱼盘”等,都依据老陈亲历的真实案件,是非常实用的一手反诈资料和宝贵经验,看完就懂,让你一眼识骗。


江苏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报告2020
¥26.00
【内容简介】 本年度调研报告介绍了2020年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的主要工作、改革发展大事,材料取自2020年度完成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活动)、重要文件、调研报告、分析研究文章等,点面结合达成供销社在田野、在村庄、在社区的“全覆盖”效应,彰显报告的实用性、实操性。报告由大事要情、综述、主体、附录等构成,体现“年报”与“年鉴”*融合、主体与附录交相融合的特色;主体内容分全国性专项改革、农业社会化经营服务、农产品现代流通服务、绿色生态服务、基层组织建设、社有企业发展、财政扶持资金、系统自身建设、挑战与展望等部分。


权力与社会:一项政治研究的框架
¥35.00
本书是著名政治学家哈罗德·D.拉斯韦尔和亚伯拉罕·卡普兰的一部经典的政治学理论著作,本书首次将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成果引政治学研究,强调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对政治过程行详细调查和研究,要注重研究人性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这样才能为政策制定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本书对政治学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假设行了阐释,以“个体”概念为起,以“权力”概念为主线,建构起政治学分析的基本框架。本书视野阔,对后来政治学学科发展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一个被思想照亮的夜晚
¥65.00
本书是傅道彬教授的学术随笔集,全书分“思想是路”“人迹板桥霜”和“文化是以诗篇的”三编。 “思想是路”编是作者近年来对一些重要理论与文化问题的哲学思考和文学理解。“人迹板桥霜”是一组人物随笔,这里既有对古代的尧舜、周公、楚灵王、庄子、王阳明等历史人物的精神分析,也有对20世纪以来重要学者的思想解读,通过对陈寅恪、钱锺书、张舜徽等学人的描写展现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印记。“文化是以诗篇的”则是以文学史为主线的学术短文,力图以放松的心态和诗意的笔触描写中国文学发展的历史线索和心灵感悟。


像绣花一样精细:城市治理的嘉定实践
¥59.90

拟真化生存:鲍德里亚媒介批判理论研究
¥38.40
“元宇宙”之类的概念预示了一种极致化的媒介生活,正在引发规模空前的讨论。想想看:脸书用户近地球一半的人口,规模超过历史上任何一个伟大的帝国;微信“月活”超过十亿,将庞大的物理疆域浓缩一个线上社群。超地理、超历史、超组织的媒介宇宙,确乎已在到来的路上。 当人类普遍线上化生存,而这种生存方式还未经充分反思,我们确实应该选择一个哲学框架,对当下的生存态势行整体性把握。在这本书里,我们选取的是法国哲学家鲍德里亚的媒介批判理论及其背后的社会批判理论视野,看看他提炼出的主体性问题、本体论问题,能否助我们在符号流动的媒介中,锚定“何为真”“我是谁”的答案。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
¥144.00
《人类学研究(第15-16辑)》是由梁永佳教授主编,浙江大学社会学系人类学研究所主办的专业学术辑刊。本辑作为创刊十年献礼,重磅刊载“纪念吴定良院士逝世五十周年暨浙大《人类学研究》研讨会”现场的学者讲稿和相关讨论,既生动回顾本刊发展历程,又全方位、多维度回顾和展望人类学,尤其是中国人类学的学科建设与发展。汪晖教授、赵鼎新教授和庄孔韶教授,提纲挈领地出核心议题,共同探讨人类学面对新的时间、空间和对象,如何突破现存的方法论、本体论困境。多位学者积极互动,分享成果,研讨如何跨越人类学的边界、人类学如何实现本土化等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价值。此外,本辑特别推出科技人类学专题,关注现代科技冲下的个体生活和社会命运将何去何从。还刊载了《论君长》《大转型》《昔兰尼加的赛努西教团》等经典书目的读书报告或书评。

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研究
¥118.40
本书是200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理论、方法、实践》一书的续篇,均为2008年以来发表的成果。全书拟分三部分:1.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的理论方法与实践,共17篇,约20万字;2.国外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共7篇,约8万字;3.从事区域发展与区域规划的科研工作回顾,约12万字。本书是作者从事科研工作60周年的收官之作; 作者为国内知名学者


再造——数字化与数字化转型
¥79.90
数字化正在改变我们的工作和生活,改变这个世界运行过程中的逻辑和方法,成为当今社会再造的一种新范式。各行业、各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变革正在如火如荼地向前推进,无数人工岗位被机器替代,也有无数高科技岗位随之出现,数字化正在重塑全球产业结构。围绕各行业领域的数字化发展、转型和变革,本书分析历史、研究现状并探寻未来,深入地探讨数字化所具备的感知、互联、分析、预测、控制等能力,为各行业的从业者在数字时代的认知、思维提供新的扩展方向。 本书适合数字化和数字化转型领域的研究人员及相关从业人员,以及各行业、各领域关注数字化建设的企业人才、教师和学生阅读。 数字化转型和变革的浪潮已不可逆转,深入理解数字化内涵才能抓住机遇,与世界一起协同创新。


老龄文明蓝皮书(2022)
¥42.66
《老龄文明蓝皮书2022》云集全国一流的老龄文明研究学者,立足贯彻落实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扎根全国及江苏老龄人口实际,坚持以“老龄文明与社会步”为理论统领,聚焦老龄化社会现实问题,总结老年事业已有的成功经验,致力于对老龄化社会的策略、路径与措施的规律性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