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霍布斯的生平与学说
霍布斯的生平与学说
斐迪南·滕尼斯
¥63.20
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思想史家斐迪南•滕尼斯的代表作,也是其在霍布斯研究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滕尼斯的笔下,霍布斯的一生是现代知识分子“奥德赛”命运的缩影,他经历了欧洲古今的大变革,却始终不放弃对思想家团体和公民同胞的理性启蒙、对世界新秩序的探索,堪称现代知识人的榜样。此外,本书对霍布斯的思想体系做了详细且极富创造性的解读,在自然哲学、形而上学、物理学、人类学、道德哲学和国家哲学等方面,呈现了霍布斯的思想全貌。本书关于感觉主义、现代主体身心合一的人性论阐述,以及对霍布斯自然法与国家学说的社会理论转化,是理解滕尼斯社会学思想的必要基础。
张九龄研究
张九龄研究
张效民
¥78.40
本书为张效民近年来研究张九龄的成果。作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同史料,考证辨析,厘清史事,提出新论。全书共五章,章为研究述评,针对2005—2020年张九龄的相关研究论著,明晰目前的张九龄相关研究的展和疑。第二章至第五章为专题研究的系列文章,集中于张九龄父母生平、科举相关史事、凿大庾岭路的时间和政治内涵等方面,作者通过对史料的梳理辨析,对于张九龄之父张弘愈生卒年、张九龄赴举时间、凿大庾岭路时间、沈佺期考功受赇案等较长时期内莫衷一是的问题,作者行了详细的考证,得出了新的观,为学术界提供新的参考。
苏辙《春秋集解》与《诗集传》研究
苏辙《春秋集解》与《诗集传》研究
刘茜
¥68.80
本书在吸收前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苏辙的《春秋集解》与《诗集传》置于整个经学发展史中,通过与汉唐宋明经学的对比,集中考察了二书的解经方法与阐释特,揭示了苏辙在建立经学研究新体系方面作出的重大贡献以及对后世经学发展的深刻影响。全书九章,上编考述了苏辙《春秋》学著作、苏辙《春秋集解》的解经特、苏辙《春秋集解》的历史观、苏辙对啖氏师徒春秋学思想的继承发展、与朱熹《春秋》学思想异同比较,下编考述了苏辙的《诗经》学著作、苏辙治《诗经》的文化背景、苏辙《诗集传》的解诗特、苏辙对朱熹《诗经》学的影响。
利论
利论
憍底利耶
¥94.40
本书共分为十五篇,涉及了教戒、督官职守、律法、去刺、秘行、曼荼罗作为基础、六策、灾厄.、征前预备、兵法、对团众之举措、弱王、夺城诸法、秘术、论书组织。该书除全面系统阐述了古代印度的国家政治和统治方策以外,还广泛论及经济、民法、刑法、外交、战争等不同门类的问题,堪称古代印度生活的百科全书。由于古代印度真正意义的史书基本阙如,因此本书也为了解乃至重建公元4世纪前后的印度历史提供了无可替代的手材料。
每满100减50 美文咏我情
美文咏我情
《好文章》书系组委会
¥33.25
本书是“好文章”书系中的一部,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念兹在兹的山河游历、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恳真挚的祖国礼赞等内容组成,简单的文字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真挚的情感跃然于纸上。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形成的书稿,文章的作者在平凡中用笔记录人生的滴滴,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写手或作家,他们热爱书写,用真心、真情、真意的文字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书中的作者他们是一群可敬的文字书写者、文学爱好者,勇于追梦者,故在文稿的编辑中保留了作者淳朴的文风,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练和华丽。
每满100减50 一路花开
一路花开
《好文章》书系组委会
¥33.25
本书是“好文章”书系中的一部,本书由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难以忘怀的人生经历、念兹在兹的山河游历、独一无二的风土人情、诚恳真挚的祖国礼赞等内容组成,简单的文字在作者的遣词造句中,真挚的情感跃然于纸上。本书是由一篇篇文章形成的书稿,文章的作者在平凡中用笔记录人生的滴滴,他们并不是专业的写手或作家,他们热爱书写,用真心、真情、真意的文字表达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和礼赞。书中的作者他们是一群可敬的文字书写者、文学爱好者,勇于追梦者,故在文稿的编辑中保留了作者淳朴的文风,没有刻意追求语言的精练和华丽。
每满100减50 教师口语教学研究
教师口语教学研究
王娟
¥23.80
《教师口语技能训练指导》由滨州学院人文学院教师王娟编著,九州出版社出版。该书既可作为各师范院校“口语课”教材,也可用于广大教师或语言工作者口语表达能力的自我训练。 全书分导论和上、中、下三编,共七章内容。导论包括教师口语概述和发声训练;上编是口语表达基础训练,内容包括普通话语音训练和朗读说话训练;中编是口语表达综合训练,主要是一般口语交际训练;下编是教师职业口语训练,内容包括教学口语训练和教育口语训练及教师其他工作口语训练; 该书充分体现《师范院校口语课程标准》的精神和要求;突出科学性、实践性和适用性;在教育学理论和语言学理论指导下,形成融知识和训练为一体的教材体系,构建了基础训练、综合训练和职业训练三位一体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符合教育对象的认知规律和语言训练的规律。体例完整,纲目清晰,理论系统,操作方便。
每满100减50 旅行书写与现代性想象——1919—1949年中国游记散文研究
旅行书写与现代性想象——1919—1949年中国游记散文研究
林铁
¥33.25
游记散文对于旅行行为活动的书写,并不仅仅是一项个体的文学行为,也呈现为一种文化症候和社会意识形态特性。本书以探讨1919—1949这30年游记散文在中国文化转型、时局动荡、社会变迁的历史语境中呈现出的现代性特征为宗旨,从社会历史形态的更迭、旅行经验与旅行功能本身的变化以及散文形式的现代嬗变这三大视角出发,深剖析现代游记散文如何以自身独特的书写方式和体验形态来呈现现代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和文化心理,并回答关于现代性的中国经验品格的具体性、丰富性与复杂性。
每满100减50 形式句法理论的*新发展及应用
形式句法理论的*新发展及应用
孙文统
¥33.25
本书旨在对形式句法学领域内的前沿理论行较为系统的介绍,涉及合并的二元限制理论、关系句法、纳米句法、范域理论、普遍语义句法、触理论、外化理论和韵律句法八大理论模型,涵盖句法运算部门、语义部门和音系部门的发展与变革。本书依次介绍了各个理论模型的产生背景、基本假设及其在语言现象解释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各个理论模型的代表性学术新作行了简要的评析,期望能够使广大读者更好地把握形式句法理论的发展方向,以便一步推动汉语语法理论研究。
每满100减50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上海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研究
文君 著
¥28.00
本书立足乡村振兴战略,运用马克思主义农村发展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为指导,对上海农村文化服务政策和文化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行回归分析,认为在发展农村公共文化服务时,须按照农村区域的生态特,供给与农村生产生活相适应的文化产品。书中所探讨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的政策满意度绩效评价、影响因素、需求优先序形成结果与成因剖析,尤其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供需匹配及政策优化建议方面,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为此,本著作无论是对于政府决策人员还是研究者,社会工作人员,均具有较强的指导建议。
每满100减50 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溯源与发展研究
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溯源与发展研究
赵飞飞
¥31.20
本书以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溯源与发展为主要研究内容,一共分为七章。*章对乡村教育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第二章对高等教育与乡村教育的显性联结、高等教育与乡村教育的隐性联结进行了基础性阐述;第三章论述了中国乡村教育思潮运动发展的历史背景;第四章对高等教育通向乡村的起点进行了阐述.并总结了可借鉴的经验;第五章以高等教育通向乡村的探索为切入点,深入分析解读了中国乡村高等教育的探索方式;第六章以乡村高等教育的拓展为论述内容;第七章针对中国乡村高等教育发展的展望研究做进一步的论述。
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
原民国大学与台湾“复校”大学对接比较研究
黄俊伟
¥10.29
关于台湾“复校”大学与中国早期高等教育制度之历史关联,大陆学界尚未见此专论,而台湾方面,因某些原因,也鲜见专门之著述研究成果。借助延伸历史的解读方法,观察台湾“复校”大学,可清晰地感受到原民国大学精神脉络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而绝非仅仅是过去大陆校名的简单沿用。将其定位于中国高等教育整体发展的大格局下分析把握,可拓宽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的研究视野。
每满100减50 少数族群传媒的文化记忆与族性书写:《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不同时期对华人的身份建构
少数族群传媒的文化记忆与族性书写:《星洲日报》文艺副刊不同时期对华人的身份建构
彭伟步
¥15.60
一个由新闻传播学、文艺学、民族学相互交叉的独特视角。
每满100减50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
马中红
¥15.99
  《青年亚文化研究年度报告(2013)》是2013年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有关青年亚文化研究的全景展示,包括提纲挈领的年度报告、精选的年度文选、工作坊案例、境外传真、大事记、文化现象扫描以及重要著译介绍。
每满100减50 秦汉岭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秦汉岭南的对外文化交流
周永卫,邓珍,万智欣,温淑萍
¥11.30
《秦汉岭南的对外文化交流》共分三章,章汉代岭南香料贸易考,节香料在汉代社会生活中的应用,第二节汉代岭南香料贸易的种类,第三节汉代岭南香料贸易活动,第四节汉代岭南香料贸易兴起的条件及影响,第二章汉代岭南犀、象贸易考,节古代中国对犀、象的认知等等。
每满100减50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屈辞域外地名与外来文化
汤洪
¥32.40
两千余年来,《楚辞》研究学者皆为阐释屈辞而不断探索。然而基于研究者所处时代、视野、理论的局限,注疏家的阐释往往致使屈辞语义岐说纷繁,此种情形尤见于屈辞之先秦古地理语词。准确疏证此类语词对于正确理解屈辞文本要义,探寻屈原其人其作,皆至关紧要。本书致力于探寻屈辞域外地名的原初面目,以期还原屈辞文本释读,并由此探讨屈原所生活时代的地理文化观念。本书尤其对昆仑、流沙、赤水、不周、西海、崦嵫、西极、冬暖之所、夏寒之所、黑水、三危等关涉屈辞要义的重要古地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梳理和考证,其疏证的视域并不囿于楚境或九州舆图,而是置屈辞于先秦时代欧亚宏观语景之下,故其结论多有创获。,以往屈辞地理地名研究,多为《九章》地理的实地考察,偶有涉及外来地理者,亦多为训释之解说,本书是目前次对屈辞异域地名进行的系统专章论述。第二,本书不仅停留于屈辞注疏本身,同时还观照其它文献所涉屈辞相同语词的语义情况,以双重材料证据作出大胆推定与假设。比如西海、西极、冬暖之所、夏寒之所以及三危等都是通过先秦文献的一致性记载而得出的内证性结论。第三,以往屈辞地理地名研究,多着眼于语词本身的文献考订。本书以屈辞文本作为整体关照,置地名于屈原逻辑游踪的时空顺序以及整体地理观念加以考察。第四,本书在屈辞昆仑为阿拉拉特山、黑水为吉瑞尔河的基础上,进一步得出屈辞流沙为阿拉伯沙漠、赤水为红海、不周为东非大裂谷、西海为印度洋或大西洋、崦嵫本为西海之神,其后演化为大地极西之山、西极为大地极西之地、何所冬暖问赤道、何所夏寒问北冰洋、三危为西极之山等一系列新的结论。第五,以往楚辞学者研究屈原与稷下学宫的关系,多从屈原的交游历程去证实《史记》所记材料的真实性以及论证屈原思想与中原诸子思想特别是儒家思想之间的紧密联系。本书使用稷下学宫特别是邹衍大九州学说的旁证材料,旨在证实屈原世界性地理文化思想的可能途径。第六,本书结合目前考古、三星堆发掘以及南方丝绸之路的研究成果,置屈辞于先秦中西交通特别是南丝路上楚印交流、先秦民族大迁徙等广阔时代背景之下加以探寻屈辞外来地名的可能性旁证。第七,探讨屈辞古地名并不是本书的目的,本书在整理历史文献材料之外,还重点探寻了西海、崦嵫、西极以及三危等地名的历史演变痕迹,从中总结先秦独特文化思维以及中华民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地理观、世界观以及宇宙观。诸如,先秦时代拥有基于欧亚大陆板块的世界地理意识;音译地名随时间的推移会逐渐汉化并被坐实;随着政治地域视野的开合,地名总会打上朝代的烙印;自汉代后,中华民族的地理观呈现南北宏阔、东西短视的特殊现象等。
每满100减50 元宵与灯会
元宵与灯会
陈秀伶,董胜
¥3.99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正月为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个重要节日。自汉代以来,民间就有元月十五张灯、赏灯的习俗,所以人们又把这一天称作灯节。按照我国民间的传统,在周而复始、大地回春、明月高悬的正月十五夜晚,人们要进行观灯会、猜灯谜、吃元宵等一系列活动。阖家团聚,其乐融融。
每满100减50 文化新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与成人扫盲运动开展
文化新人:工农速成中学举办与成人扫盲运动开展
陈秀伶
¥2.00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同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每满100减50 丁则良文集
丁则良文集
丁则勤,尚小明
¥11.99
丁则良是上世纪50年代早逝的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他1933年考入清华大学历史系,读书期间曾担任杨武之教授之子杨振宁的古文老师。大学毕业后先后执教于西南联大、云南大学、清华大学和东北人民大学(今吉林大学)。本书收录丁则良短暂一生中所发表的主要文字,分为学术论文和散文两部分。前者涉及中国古代史(主要是宋史)、中国近代史和亚洲史,可见其治学范围之广。后者主要发表于抗战期间在昆明印行的《生活导报》等刊物上,可见其对国家、民族前途与命运的关切。附录为丁则良亲属和生前友好的回忆文章,可见其性格、品德与生活点滴。
每满100减50 为国家保存文化——郑振铎抢救珍稀文献书信日记辑录
为国家保存文化——郑振铎抢救珍稀文献书信日记辑录
郑振铎著,陈福康整理
¥27.78
  抗战期间,日寇荼毒江南,有明以来四百年文教毁于一旦,历代公私典藏流离失所。一时之间,上海租界古书买卖大兴,劫火之余,国宝尽落异族之手。值此危难关头,郑振铎联络张咏霓等沪上学者,在陈立夫的支持下秘密组建“上海文献保存同志会”,抢救珍贵古籍文献。为国家保存文化,如同在战场上作战,书生也是战士,只有前进,绝不退缩。
每满100减50 岭南文化研究
岭南文化研究
郭杰,左鹏军
¥37.04
在世界上,当人们说起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当然首先是指向其内容上的丰富深邃,同时也理所当然地指向其时间上的历史悠久和空间上的地域辽阔。在悠久的历史长河里,在辽阔的地域范围内,中国文化是不断发展、演进、壮大、繁荣的。因此,要想深入理解中国文化的丰富深邃,在把握中国文化的本质特征的同时,也要看到它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所呈现出来的特征,即时代特征和地域特征。王国维在《宋元戏曲考》中说:“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这是从时代特征着眼的;刘师培在《南北文学不同论》中说:“大抵北方之地,土厚水深,民生其间,多尚实际;南方之地,水势浩洋,民生其际,多尚虚无。民崇实际,故所著之文,不外记事、析理二端;民尚虚无,故所作之文,或为言志、抒情之体。”这是从地域特征上着眼的。他们虽是从文学方面立论,且其所言也未必完全缜密,但举以涵盖中国文化的不同领域和整体风貌,还是言之成理、启人深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