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兵器史稿
¥22.98
一民族固有之兵器,实与其人种、文化、历史、科学、美术、技艺,及其民族之消长生息强弱盛衰、有密切之关系。 本书是一部尘封半个世纪的巨著,中国兵器史研究的拓荒之作。作者周纬先生穷三十年心力,收集文献史料,观摩兵器实物,系统研究中国古代兵器的发展源流、形制演变与制作工艺,汇集兵器实物图片数百幅,实为古代物质文化研究领域不可替代之经典。 本书作为我国*部系统研究古代兵器史的拓荒之作,内容宏富,资料详瞻,其中许多见解与论述至今仍广受重视,其价值自不待言。
时尚传播学
¥20.05
时尚是人类文明的标志,它是人们创造美、传播美、欣赏美的过程。传播作为文化*早、*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文化的积累、传承、发扬、互融中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时尚传播在文化与商业两大体系运行并发挥作用,其学科建设事关国家文化战略和时尚产业发展。 《时尚传播学》通过对时尚传播所涉及的多个角度,如传播学理论、商业属性、视觉传播、广告和媒介利用等进行探讨,旨在对时尚传播学作全面的梳理,以此明晰该学科的本源、学科框架和研究范围,以及各相关学科的交叉性与连接性,拓展传播学的研究内容,为推动时尚传播学科建设和产业的发展做出进一步的尝试。
从外国冬至到圣诞节:近代以来圣诞节在中国的节日化
¥23.99
本书是关于圣诞节自近代以来如何逐渐在中国的部分都市里成为一个商业化节日的研究,时间跨度从晚清到民国,再到改革开放以后。本书的主题在国内尚未见系统的研究,作者对圣诞节在中国流行的梳理较为详细,对其所遇到的文化回应也作了初步的分析,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
澳大利亚汉学家李瑞智之研究——中华传统思想文化的当代价值
¥31.20
本书为参加博士研究生学考试的考生复习英语模拟冲刺而编写,包括十五套模拟试卷,分别针对不同学校的不同题型。涵盖重学校的重题型,解析深到位。
读骚拾零
¥34.00
《读骚拾零》作者以《史记》等历史文献资料为经,以屈原的作品为纬,结合汨罗有关屈原的遗迹和传说,再辅以考古资料,全方位论证了屈原的生平、作品、流放的经历,揭开了屈原为何选择汨罗作为自己的第二故乡和“首丘”之谜,归纳了屈赋的四大特色。并从民俗学的角度探讨了端午习俗的缘起、升华、现状和申遗成功后的思考。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田野考古的芬芳和色彩缤纷的民风民俗,为屈原研究探求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屈原文化版图考
¥34.00
本书聚焦屈原纪念建筑遗产(遗迹) ,从文化地理学角度全面系统地考证了屈原建筑文化的地域分布及其时空演变,以此揭示屈原文化版图内涵上容精英性、大众性和主流性于一体,传承上从本土地域走向国际全球,价值上沟通传统、现在与未未。该书资料兼及正史、方志与田野调查,图表与文字互证,是一本学术性、普及型兼备的屈原文化读物。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
¥31.00
《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新视野》通过对21世纪外国主要作家的研究,运用新的理论视角解读2000年以来世界主要国家的文学作品,不仅研究内容新而且研究视角新,与时俱进,凸显21世纪以来外国文学的发展趋势,为外语学科专业的师生、爱好者和研究者提供理论参考和方法借鉴。
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美国大学为例
¥32.50
《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美国大学为例》力图把对通识教育理论层次的思考与实践层次的研究结合起来,在追寻大学通识教育的历史沿革、基本理念与主要目标,考察通识教育课程演变的同时,对以美国为代表的世界高水平大学通识教育课程体系进行多案例分析,勾勒通识教育课程体系的总体框架,总结通识教育课程特点,探明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动向。通过《世界一流大学通识教育课程研究:以美国大学为例》,我们力图把对国外通识教育课程的探讨与对我国高等教育现实问题的关注结合起来,以期为我国高校的通识教育改革提供学术洞见和实践指南。
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
¥28.00
《王维与希尼诗歌认知比较研究》以王维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这两位代表中西方文化的诗人的诗歌为语料进行多层次的认知比较研究,从中构建诗歌的概念合成模式,并从认知文体学的视角来解读诗意。
坠落与拯救——J.M.库切作品中的命运主题研究
¥20.00
《坠落与拯救:J.M.库切作品中的命运主题研究》以2003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J.M.库切为研究对象,共分四章,聚焦其十五部小说中创造的独树一帜的人物形象群,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命运及灵魂拯救,进而探索库切对我们当下的存在困境、人的弱点和失败的认识与表达。
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
¥18.50
《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在对宏观经济学经典和前沿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选择15篇代表性论文进行深度解析,尤其是对模型的设定进行了讨论,对数学模型的推导进行了详细解说。《宏观经济学经典与前沿文献解读》包含: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解读、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解读、Production,Growth and Business Cycles解读、Time to Build and Aggegate Fluctuation解读等内容。
审美与文化创意
¥39.00
《审美与文化创意》是2017年3月底将在南方科技大学举行,由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和浙江大学亚太休闲教育研究中心主办的“审美与文化创意”高端学术会议的与会论文集。议题将围绕“审美与文化创意”的主旨,在审美与创意生存、审美与创意主体、审美与创意文化、审美与创意产业、审美与创意环境等方面展开,探讨审美对于文化产业的意义,探讨美学经济的前景。
全球化与中国文化丛书 全球化、身份认同与超文化能力
¥25.00
本书内容包括身份与认同理论、论认同:一种新的视角拓展中心主义的内径:重新解读认同、向身份方阵理论迈——建构动态文化身份框架的设想、全球化语境下跨文化认同的建构、文化、语言与认同、跨文化交际巡礼。
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研究
¥35.00
晚清来华传教士李提摩太在华生活45年,集传教士、政客、学者于一身,倡导“以学辅教”的文化适应路线。本书将综合运用历史学、翻译学、传播学和宗教学等学科知识和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以著译文本细读和历史文化描述为主线,综合探讨李提摩太西学著译的历史背景、阶段历程、成果状况、策略模式、语言特征、社会影响、本土回应和评价反思等方面的内容,力图重现这段重要的中西文化交流史。
培养优秀卓越的人
¥12.99
当孩子出现问题时,父母如果用孩子的心理去理解孩子的问题,去宽容地对待他们、守护他们,那么孩子的问题就不是问题,或者即便真是问题也会因为父母的宽容和理解,化大问题为小问题。反之,如果父母把孩子一小问题无限放大,即使原本没有问题的孩子也成了“问题孩子”。
阅读引领未来
¥31.50
本书从阅读与青少年成长的关系这个主题切,以阅读的环境与模式为思考基,指 向青少年精神发育成长,分析阅读对人生的作用。其中,关于书房命名、送书、编书、主 题书单、传记阅读、文摘的触觉,以及阅读节奏、阅读冲力、享受阅读、名人的青少年 阅读等内容,均是阅读生活体验与阅读理论探索的结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本书书写随笔化,语言、内容贴合青少年的生活实际,注重学术性与可读性的结合, 深浅出。第四篇中有一部分是中学生发表的阅读随笔,可供中小学生参考。
红色起点(套装全六册)
¥88.99
本书围绕五卅运动策源地——上海大学的历史,用纪实文学手法和生动通俗的语言,描述了上海大学这座“红色学府”诞生的时代背景以及在中国革命端年代的起起伏伏;再现了上海大学师生在五卅运动中谱写的悲壮序曲,留下“北有五四运动之北大,南有五卅运动之上大”令人热血澎拜的红色记忆;展现了上海大学以放、创新、包容的氛围培育坚实革命力量、孕育新生希望,为追求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而做出了卓越贡献,留下“武有黄埔、文有上大”的美誉。
文化资本时代的中国文化产业论
¥18.39
作为造国家软实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发展文化产业体现了“创新、协调、绿色、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有利于创造新的经济增长,促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将文化产业造为支柱性产业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一项迫切使命。本书基于对“文化资本”这一概念的系统化梳理,将当代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置于时代背景下行研究,从“文化资本”的角度,分析资本与文化的深层联系,剖析文化产业的运营实质,把握“经济—文化一体化”的时代趋势。本书对文化资源资本化问题、文化资本产业运作等问题行了深研究,既有对文化产业发展实践的总结和对发展前景的展望,又有对文化产业发展理论的思考和提升。
敦煌六千大地或者更远
¥5.99
19-20世纪初叶,正处于中亚地理大探险、考古大发现的时代。西方列强不断入侵中国;而在中国的西部敦煌艺术却征服了西方世界,引来了西方的窃掠者、觊觎者和探险者。小说从普尔热劫天马起笔,到梵歌与香音之恋,并遭暗杀,引出斯坦因的辨别古书,王道士的打开藏经洞,斯文?赫定的捡到灵光玉,伯希和的北京办展览,河口的进西藏,荣赫鹏与1904拉萨的枪声,后,以终身未婚的大探险家斯文?赫定得到了羊皮地图而收束。
李亚农古文字研究四种
¥299.00
本书为李亚农先生1937年来沪,在法国人举办的孔德图书馆从事中国古代文字学研究,撰写了《铁云藏龟零拾》《殷契摭佚》《殷契摭佚续编》《金文研究》等4本高质量著作的合集影印版。图书增加了李亚农先生学术成果初编以及“他人研究李亚农及其成果”文献目录初编,为研究李亚农先生提供了便利。
凝望:一七几几年:曹雪芹康德们的故事
¥24.00
这组文字,主要写了十八世纪东方中国和西方德国学术、思想、艺术领域里十几位大师的故事。他们是曹雪芹、戴震、纪晓岚、袁枚、郑板桥、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歌德、席勒、莫扎特和贝多芬。这些名字如雷贯耳的人物的生命大戏,几乎同一时刻上演在相隔千里万里的东方西方,而且惊人地相似。但是,他们所代表的时代的走向却又明显地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