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
¥100.80
模式是一种成熟、稳定的存在状态,是发展的方式,也是人类文明的综合表现形式。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在数千年的发展中,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古代法文明模式有相同(相通)之处,比如,都经历了神权法时代,都有着身份等级制度,都以公平、正义为追求理念,但延绵时间最久、稳定成熟并独树一帜的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更具有鲜明的特色。 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以“沿波讨源”、渐完善的发展方式经过数千年的磨,不断臻于完善。就制度而言,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刚柔兼顾,软法发达,法律不仅有止恶的禁止作用,更有扬善的导向与鼓励作用。就体系而言,在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中,多种法律形式无不以“礼”为核心,礼法水乳交融、完美契合。就思想理念而言,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将王朝推崇的以儒家为本的主导法思想与被社会广泛认可的主流法思想相统一,形成尊礼守法的社会共识。 中国古代法文明模式是辉煌的中华古代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而不是其中的“黑洞”;其凝结了古人的法律智慧,是我们发展现代法治的动力与平台,而不是包袱与羁绊。
德国家庭法(第6版)
¥82.80
大陆法系亲属法在民法典体系中始终占有重要地位,并在逻辑结构上逐渐发展为以权利主体为本位,突出“人”的地位和尊严,将关于人和家庭的法律置于财产法之前。本书介绍了亲属法在保障个人自由的同时,明确规范家庭成员间的人身权利义务和财产权利义务,确保子女最佳利益原则的实现; 平衡家庭成员的利益,维护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 承认家务劳动,保护配偶经济弱势方的利益; 适用离婚救济制度,保障夫妻离婚弱势方的合法权益; 公权力适度地介家庭暴力,保障家庭成员基本人权的实现。 韦伦霍菲尔教授撰写的这本《德国家庭法》结构清晰、表述简明,尤其注重论述《德国民法典》中婚姻家庭编与总则编、债编及物权编相关规范间的适用问题,为读者快速有效地熟悉德国家庭法提供了完美的总体框架和理论基础。此外,作为深受社会思潮所影响的私法部门,本书还例举大量德国司法判决,探讨家庭法立法改革的前沿问题。而大量图表的使用和视觉效果上的精巧设计使本书重突出;大量的例子和复习题都使对本书的阅读变得轻松愉快。
家事法通义
¥79.20
家事法为亲属法(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统称。《家事法通义》包括绪论和本论两部分。绪论阐述家事法的概念和特、家事法的功能、家事法与民法其他部分的关系、我国家事法的发展。本论分为上下两卷(上卷为婚姻家庭法,下卷为继承法),分别以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立法体例为线索,按照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章节,根据亲属法(婚姻家庭法)和继承法的理论体系、制度原理以及立法资料、研究成果、司法实务,以法解释学的方法对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条文逐条阐释,以适应学习、宣传、研究、适用民法典婚姻家庭编和继承编的需求。
法人本质学说研究
¥58.80
本书以、线、面有机结合的方式分析了传统法人本质理论的主要内涵、流变脉络以及整体图景。首先以各学说创始人的理论观为重,从学术背景、政治前见和研究方法等视角解读其法理内涵、政治观念以及制度意义;其次从分析各创始人学说影响的视角,以学说史的视野和方法勾勒出各学说的发展脉络;最后从法学背景、政治背景、制度背景和文化背景四个维度揭示出法人论争的深层结构和完整图景,既展现论争的意义,也指出其局限性,为我们自主构建法人理论下基础。
天才远离法学
¥14.99
本书乃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著名品牌“独角札丛”丛书之一部,保持了该丛书的一贯高标水准,并在风格、内容上有明显的突破。更为重要的是,本书的某些观、思想倾向,如法学对数学的借鉴,当代中国法学对古今中外法学资源的汲取,等等,对于中国法学的发展而言,颇有激励促的重大意义。 本书共分三辑,*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外法律文化有关。第二辑十多篇内容与国内法律文化有关。第三辑十多篇文章基本属于文学作品,是为作者的精彩随笔。
人民调解理论与实务(2022)
¥69.90
人民调解是多元纠纷解决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本书为论文集,主要涵盖“人民调解理论研究”和“人民调解实务探索”,包括人民调解制度的创新发展路径探析、传统文化与调解文化的双重互嵌、医疗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研究、商事调解法的必要性等。主要读者为人民调解员和基层社会组织的从业人员等。
发挥无条件尊重的力量:转变执法和警察培训
¥19.33
暂无
艾伦教授论证据法(上)
¥47.40
本书包括15篇文章,主要包括:证据法的理论基础和意义,刑事诉讼的法理和政治基础、证据法、诉讼法和实体法的关系,司法证明的性质,相关性和可采性,证明责任,民事诉讼推定再思考,证明标准与法律分析的局限性,美国证据排除规则,排除规则的困难等内容。
法社会学原理
¥96.00
欧根埃利希在中国的法社会学界可谓家喻户晓。“在当代以及任何其他的时代,法的发展的重心既不在于立法,也不在于法学或司法判决,而在于社会本身。”也许埃利希的这句话中就包含有任何一种法社会学原理的精髓,其著作《法社会学原理》奠定了社会法学这门学科的基本地位。作者在《法社会学原理》一书中围绕着“法律发展的重心不在立法、法学,也不在司法裁决,而在社会本身”的主题,系统地阐述了其“法律社会学”的基本原理,特别是其中的“活法”观念。这一观念批判了概念法学的国家主义法观念,指出真正的法律不是由国家制定的成文法,而是由各种社会联合体自发产生的和为人们自觉遵守的实际起作用的法律,其本质就是联合体的内部秩序。法律包括法律事实、法律规范和法律命题三个方面,后二者是法学家在认识前者的基础上创制的。法律规范又分为一级规范和次级规范,它是法学家在认识“活法”和处理社会纠纷的基础上发现的。因此。作为法学家之一的法官在审理案件时可以“通过自由的科学发现”解释和补充已有法律规则的不足。在该书中埃利希还就社会法学的研究方法作了论述,认为真正的法学不应停留于对已有法律文献的研究,而应深生活观察联合体的内部秩序。该书的出版极大地助益了法学界对法学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认识。
图像中的法律
¥60.80
本书主要由13篇主题文章构成,这些文章通过多幅艺术图像,讲述了由古希腊至现代的法律历史和思想。全书遵循思想历史发展的时间脉络,将对古希腊、中世纪、启蒙时代以及现代的法律历史和思想的讲述,融于感性的艺术史资源之中。各篇主题文章均通过借鉴艺术史图像学研究方法,以图像为主体,解读其中蕴含的法律历史、思想和理论,由此建立法律史的艺术观念史参照系,建立以图像为主体的法律史研究,从而获得一种新维度的法律史认知,其视角、方法和内容,是具有革新意义的。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
¥144.00
《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新闻学与传播学名词,内容包括:新闻理论、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新闻史、应用新闻·报刊实务、应用新闻、广播电视实务、传播总论、大众传播、人际沟通、组织传播、跨文化传播、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新媒体传播、媒介环境、传播与社会发展、媒体与传播伦理、媒体与传播法、传播政治经济研究、传媒经济、公共关系、广告等21部分,共3263条。这些名词是科研、教学、生产、经营以及新闻出版等部门应遵照使用的新闻学与传播学规范名词。
新发展理念视域下我国矿产资源法修订研究
¥70.40
一部分析全球矿业大势、借鉴国外矿法经验、建言矿法前瞻修订、推动绿色矿业制度安排的资政之作;一部在新发展理念指导下,观念创新、内容全面、研究深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精心之作。
县域政制中的基层法院
¥41.40
本书基于实地调研,从县域治理和国家整体治理的视角出发,对基层法院在县域治理体系中的基本定位、治理功能、运行机理等做出了透彻的分析和解读,探究了县域社会中司法部门的实际运行状态。 县域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基础,基层法院是县域治理中的常规性力量。相较于通常以传统司法理论或者部门法学的“内 部视角”展开的讨论,本书是一种更为偏向于“外部视角”或者“法律人—政治家视角”的研究,力图从有效实现国家治 理目标的高度,立足国情考察基层法院运行的实然状态及其内在机理。 从本书中,读者可以看到许多有别于传统司法理论描绘的法院运行面相,进而深入理解中国语境中县域司法与治理关系的 深层制度逻辑。
民间借贷纠纷实战全指引
¥118.80
本书紧扣民间借贷所涉及的法律问题,共分六章分别对民间借贷法律及相关规定、当事人缔约能力、合同内容、性质及分类、债务请求权、合同义务的履行及抗辩权、债的担保、借款合同纠纷诉讼代理等行详细阐述。本书是作者经过数年策划、构思,根据实战经验写成。书中选择的257个典型案例,既是实践经验和司法智慧的广泛结晶,也是对民间借贷纠纷法律事务代理中一步规范代理行为、切实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有益探索,希望成为广大司法战线上实务工作者的参考用书。
刑法研究(第七卷)刑法总论 II(国家出版基金项目;陈兴良刑法学)
¥118.80
《刑法研究》共13卷,收录了陈兴良教授从1984年到2020年跨度长达36年间所发表的全部论文和其他作品,是陈兴良教授的刑法研究论文之集大成者。刑法总论是关于犯罪论和刑罚论的理论叙述。犯罪概念论和犯罪构成论是犯罪论的基本内容,刑罚论是关于刑罚概念和刑罚制度的理论叙述。本卷为刑法总论Ⅱ,内容包括构成要件、违法性两个部分,体现了陈兴良教授犯罪论的基本学术观。
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
¥70.80
在风险社会的背景下,刑法解释在方法论上面临转型的命题。为确保刑法体系与外部环境之间实现有效的沟通与互动,有必要倡导一种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解释论中的功能主义,主要是将如何有效发挥刑法规范作为行为规范的预防效果的考虑,纳刑法解释的过程。全书旨在对功能主义的刑法解释作方法论层面的勾勒与展,主体内容分为三编。上编主张对刑法的刑事政策化行方法论加工,由此推动解释论实现功能性的转型;中编探讨在解释论领域,如何实现对刑法的刑事政策化的一般制约;下编试图将一种既强调应变又注重自我控制的解释论,自觉地作为方法论而适用于刑法中具体的问题领域。
国语全鉴
¥18.00
本书记录了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时周、鲁、齐、晋、郑、楚、吴、越八国人物、事迹、言论,是一部国别史杂记,也叫《春秋》外传,与《左传》并列为解说《春秋》的著作。
老年人法律常识
¥12.99
通过真实案例,为老年人讲述艰涩枯燥的法律常识。 【编辑推荐】 ★ 作品分基础知识、消费、物权、合同、交通安全、维护权利、婚姻家庭、财产处置八个类目 ★ 分门别类详细讲解了在与中老年人息息相关的生活场景中,法律知识的应用 ★ 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案例分析,不仅循序渐进帮助老年人解决生活中常见的法律问题 ★ 同时学会用法律知识维护自身权益,还能让老年人知法、懂法、不犯法 【内容简介】 在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进程中,每一位公民都是法律共同体的成员。我们不仅要知法、守法,更要懂法、用法。 当前,公众的法律意识和权利意识越来越强,很多人都已经懂得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由于地域差异、认知水平等原因,不同人对法律条文的理解可能会出现偏差,使用法律维权也会心有余而力不足。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老年人就是因为对法律知识不了解,导致合法权益得不到保护,吃亏了也不知道怎么办。 阅读本书可以开拓法律视野,轻松地掌握法律常识,为现在和未来的生活提供法律指引,从而解决老年人在实际生活中碰到的法律问题。
个人信息保护法与日常生活
¥23.99
数据治理的黄金时代即将启,如何迎随之而来的法律挑战? 我们必须回答好以下三个核心议题:如何平衡数据权利保护与数据流动?如何实现数据确权和利益分配机制?如何实现国际数据新秩序和竞争规则? 本书包括案例编和热编,聚焦我们数据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大数据杀熟”如何禁止? 考勤信息属于个人信息吗? 房产中介泄露个人信息,找谁负责? 人脸识别系统能随意安装吗? 不提供个人信息就拒绝服务,违法吗? 推送精准广告,我可以说不吗? 未经家长同意,可以收集儿童个人信息吗?
司法实务研究文集(上册)
¥44.80
本书系重庆一中院法官撰写的司法实务研究文集。 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在调研工作上成果斐然。在**法院举办的三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评选中,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分别入选 6 场庭审和 6 篇文书。“百年老字号‘同德福’合川桃片商标侵权案”,重庆市政府为原告提起的全市首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案入选**法院指导性案例,在全市法院率先实现指导性案例“零的突破”。另有 5 个案例登载于**法院公报,90 余个案例入选**法院及市高法院各类典型案例,40 个案例入选《中国法院年度案例》,14 个案例在 2020 年“全国法院优秀案例分析评选”中获奖,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获先进组织单位奖。在代表全国法院调研水平**竞技平台的“全国法院系统学术讨论会”上,重庆市**中级人民法院近八年连续进入全国中级人民法院前十名,连续 6 年进入全国前五,其中两次位居全国**,被**法院授予“30 年组织工作突出贡献奖银奖”。
刑事庭审的中国问题及应对
¥94.80
庭审是刑事诉讼形态完整的体现,也是整个诉讼活动的中心和重心:在刑事庭审现场,法官需基于控辩双方的证据展示和意见阐述,方能对侦查、审查起诉的有效性作出结论性评断,并终决定被告人的命运。 我国现行刑事庭审制度以1996年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为标志、以2014年启动的司法改革为基,确立了极具中国特色的刑事庭审模式,即:既具备当事人主义的某些特征,又不乏职权主义的元素设置,还带有传统诉讼文化的固有内容。但与此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需予以解决。故为了给出一个刑事庭审问题的中国解决方案,本书首先梳理了我国庭审模式、相关制度及程序规范的过往历程,并从审理秩序、庭审功效、职能均衡、规程运作方面的深层原因切,剖析了刑事庭审虚化背后的典型问题。随后立足于我国刑事庭审所身处的深化转型期,评述了以审判中心主义为代表的新近改革的积极意义,反思了亟待深展的学理盲,并从理论和机制两个维度对本土的实践经验行总结升华,对域外的法治要素予以合理借鉴。后围绕关系到我国刑事庭审未来发展的四个重要问题,即作为前提的程序分流机制、作为主体的证据调查规程、作为保障的庭外相关制度和作为助推动力的智慧创新探索,分别行了专门化研究,以期在整体上为推动、促我国的刑事庭审真正走向实质化、规范化和法治化贡献一定的理论增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