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法律评论·第八卷·第二辑
¥18.00
《清华法律评论》(第八卷第二辑)分为四个部分,共收录16篇文章。部分为专题“清华名家旧作新刊”,为庆祝清华法学院复建20周年专设;第二部分是“笔谈:跨行政区划法院辖区改革考察之比较法研究”,介绍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验。第三部分“论文”,共收录了4篇视角独特、内容新颖的文章,内容涵盖民法、商法、环境法、民事诉讼法多个领域。第五部分是“明理讲坛”。本书适合法学学者、法律专业学生以及一般读者阅读。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
¥59.0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3法学教育与研究)》由朱景文主编,本报告把中国法学教育与研究分为四个部分,即高等法学教育、职业法学教育、普法教育和法学研究,各个部分分别研究它们的历史沿革、组织机构、人员构成、职能活动。报告所涉及的问题大多具有重大、复杂和前沿性的特点。
清华法律评论.第7卷.第2辑
¥34.72
《清华法律评论》(第七卷第二辑)分为六个部分,共收录17篇文章。部分为本辑特稿,对美国的法律顾问制度进行评述。第二部分是“专题: 当今法学前沿问题”,介绍了6个方面的法学前沿问题。第三部分是“专题: 法治治霾”,收录了2篇文章。第四部分是“论文”,共收录了5篇视角独特、内容新颖的文章,内容涵盖行政法、刑法、民法、比较法多个领域。第五部分“评论”对当今社会热点问题进行了法律解读。第六部分是“明理讲坛”。本书适合法学学者、法律专业学生以及一般读者阅读。
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
¥20.83
在婚姻关系中,个人人格与家庭身份的对峙导致夫妻间的冲突难以避免,孙若军编著的《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以婚姻关系为视角,借助权利冲突理论,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和横向的权利属性两个角度,对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法律问题研究--以婚姻关系为视角》通过梳理人格权和身份权的发展轨迹,探讨身份权与人格权冲突的原因与本质,并借助权利冲突理论,为解决夫妻同居权与性自主权、生育权的冲突以及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寻找理论依据,提出了解决冲突应当遵循的三个原则:(1)禁止权利滥用原则;(2)在立法层面上,确立权利位阶原则;(3)在司法层面上,实行个案利益衡量与价值选择原则。
全球化中的东亚法治:理论与实践
¥75.70
本书全面审视了全球化背景下东亚法治的理论与实践,是作者在十多年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不断修订完善的*力作。全书分为三编。编瞩目法律全球化的理论与视角,分别从法律与全球化的理论基础、全球化视野下的法律悖论、全球法律秩序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法律全球化下的国家主权与国际法等方面进行细致分析。第二编探讨东亚法治的历史与发展,考察了东亚的和谐-无讼传统,比较了近代法治进程的异同,分别对中、日、韩三国现行法律制度、法律移植、法律职业培训、司法考试等主题逐一剖析,找寻东亚法治和谐共建的有益资源。第三编聚焦全球化中的东亚共通法治,以东亚与西方“法治”历史阐释的对立与超越为理论支点,结合全球化下东亚区域一体化的实践进展,着眼于东亚法律文化和社会治道的会通与创新,提出可行的战略性对策和思路,为东亚经济持续繁荣和法治理想图景作出贡献。
法学方法论
¥82.80
法学,归根结底是一门科学制定法律并准确适用法律的学科。法学是一门科学,需要构建其自身的理论体系,但法学不是象牙之塔,不能仅仅满足于概念、体系的自我周延,更应当以解决实践中具体的法律问题为目标。法学方法论作为直接服务于法律适用的一门科学,集中地体现了法学学科的价值和真谛。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不断推进,法学方法论的意义和作用也将不断突显。
迎接法治新时代
¥27.09
本书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专家学者解读。中央电视台《法律讲堂》栏目连续制作了九期特别节目,邀请冯玉军教授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全面解读。本书以特别节目为基础,以“回望历史”,“法治靠得住”,“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让每一部法律都成为精品”,“坚持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让人民在每个司法案件中感到公平正义”,“法治应该被信仰,否则就形同虚设”,“党要依法执政”九个专题,结合十八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通过大量生动的案例、翔实的资料、丰富的数据、深入浅出的理论解说,引导读者“迎接法治新时代”。
远游与慎思
¥16.80
《远游与慎思》是刘仁文先生的一部海外司法观察随笔集,为商务印书馆“法律人生”系列丛书之一种。书稿中的大多数篇章均为作者行走异国他乡感怀体悟所得。全书共集结主题文章100篇,分为五大板块:信步海外、遥望对岸、孤独司法、走向宽容、思者无疆。字里行间,体现出学术的人文关怀,流露出朴素、厚重的情怀。 作者通过一篇篇美文,带读者领略哈佛、耶鲁、哥伦比亚、牛津等海外著名高校法学院风情,令人向往。本书既思考民族与世界、本土与外来等大问题,也关注司法和诉讼过程中的细节。作者以沉稳的笔调,理性而温和地表达了在许多重要问题上的立场:比较研究方面,作者认为比较法的前提是要相互开放,学术探讨切忌带上意识形态的阴影;关于死刑,作者既是终废除论者,又秉持现实态度逐步推进死刑削减;对于刑罚改革,作者力主人道化、文明化和轻缓化;甚至对于刑事审判的法庭设置这类细节,作者也站在将被告人从审判客体转变为诉讼主体的高度,呼吁让被告人与律师坐一起、真正实现与检察官的控辩平等。 卒读全稿,始终叹服于作者广博的见识和深邃的思考,及其“法律应与诗书通”的治学理念和人文关怀。一个研究法律的人,不仅要在法教义学方面专精,还要思考人文问题,因为法律必须蕴涵人性的温暖。作者对于所见所闻,采取的都是一种“了解、理解、反思、宽容”的态度;对于制度、观念、文化的描述均力求客观中立;对于小人物的命运、历史错位等保持一颗悲悯的心,又不让炽热的情感泛滥;对于本土文化,既珍惜又不狭隘捍卫,而对外来文化,持开放却也不随波逐流。正可谓《诗经》所云:“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也。 ?
中公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国法知识精讲
¥13.99
《中公版·2019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三国法知识精讲》全书分为国际法、国际经济法、国际私法三篇内容,其中国际法部分以真题、国际事件为参考,内容集中,重突出;国际经济法部分加了很多图示,以帮助考生掌握诸如贸易术语等抽象知识;国际私法部分条理清晰,以高频考为主详细介绍知识。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法律发展报告2018:2015—2017年中国法治满意度评估
¥53.10
本报告从法律规范体系、法治实施体系、法治监督体系、法治保障体系、党内法规体系和法治效果体系等若干角度,以调查问卷的方法,分指标对全国31个省区市的法治状况行评估。2017年报告来自东中西部另外9个省区市。评估的方法和指标体系三年基本保持一致,以保证评估结果的可比性。
中美犯罪现场勘查比较研究
¥15.99
本书在介绍中国与美国有关犯罪现场勘查的概念、程序、技术方法的基础上,对中美两国犯罪现场勘查程序、技术、方法及分析与重建行了比较研究。与此同时,当前美国犯罪现场勘查和物证鉴定中所采用的先技术、方法、设备、主要资源行简要的介绍,以期为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在撰写过程中,除了参考国内外一些指定的参考文献、网络文章外,融了作者多年从事教学、科研、办案实践的收获与体验,力求做到内容新颖、概念明确、定义严谨、技术鉴定要规范、语音通俗易懂,以期为犯罪现场勘查人员提供必要的参考。
行政法治视野中的事业单位改革研究(法学理念·实践·创新丛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成果)
¥34.80
本书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西部项目成果。内容分七章,除*章为导论外,其余各章分讲了与事业单位改革有关的问题:事业单位改革与服务型政府、事业单位改革与民办非企业组织、事业单位改革历程、事业组织的法律地位、事业组织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以及事业组织的监管等等。其中,第四章和第六章在论述问题时都重运用了地方相关改革情况的调研报告,使论断更加具有说服力。同时,这也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
社会权层面的住宅权宪法保障研究(法律科学文库;“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
¥28.80
衣食住行为公民的基本生存需要,是公民从事其他社会生活的物质前提。因此住宅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作为人权保障书,宪法应该为公民的基本居住需求提供根本权利支撑及保障。我国现行宪法使用住宅而非住房的措辞,意在强调保障公民的基本居住需要。然而,城市房价的居高不下以及住宅质量标准较低的现实均影响和制约着公民住宅权的实现。从权利逻辑、现代宪法权利的属性以及我国住宅权保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来看,住宅社会权在宪法上应该被强调。住宅社会权的基本内涵,即国家应该保障公民适足的住宅权。综合宪法文本资源、进行宪法解释和住宅权立法等可为住宅社会权提供多重保障。
信息化时代庭审方式变迁的实证研究
¥34.99
本书持历史到现代、宏观到微观、理论到实证、域外到本土这几个基本的视角,全景式地对信息化时代庭审方式的总体变迁脉络与发展趋势进行了相应的实证性探索。首先,从宏观角度对信息化时代庭审方式的变迁所涉及的各种理论问题进入了深度的分析;其次,以较为微观和具体的视角从数字法庭建设、远程审判、电子数据在庭审中的运用、庭审公开和庭审直播这几个方面重点研究了庭审方式在信息化时代面临的困境和出路。
社会法评论(第五卷)
¥40.28
为因应社会法学过去一年的发展,本卷《社会法评论》共设“劳动法学”、“社会保障法学”和“域外法学”三个栏目,共收录16篇文章。 “劳动法学”部分共收录8篇文章,林佳和教授《劳动契约的管制与自治》一文,首先基于劳动契约的债法契约本质和人格面向之特质,指出“传统民法……已无法适切处理劳动契约当事人截然不平等的社会关系”,因此,为维持和落实劳动法之特质,“国家不同形式与实质的介入,正是不可或缺的充分与必要条件。”其次,该文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基于传统社会国的角色与功能所遭受的冲击和挑战,对“劳动契约的管制何去何从”提出设问。再次,佳和教授从立法、司法、行政乃至团体之角度对劳动契约的管制进行了深人的论述。后,佳和教授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指出“管制与自治是劳动法/劳动契约之宿命”,“劳动契约会继续往管制与自治之动态折冲的复杂方向发展”,而我们必须时时检讨,既要防止自治不当地被管制扼杀,也要防止劳动法之特质因不当的自治而消失。 李海明博士的《论劳动者的法律界定》一文,基于比较研究和历史分析,以及对我国法律文本中多元的“劳动者”表述的概括分析和相关案例的评析,理清了劳动者概念的内涵,并对“公司经理等”、“教师以及公务员”、“个人用工”以及“农民工”等多种主体的“劳动者”身份进行了分析。 德国nilsseibert博士则以法解释学的方法,对《劳动合同法》、《劳动法》等规范性文件关于劳动关系和劳动合同的区分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相关规定的体系性漏洞,尤其是其经分析指出“严格遵守书面形式的要求不仅不能促进权利、义务的明确,反而阻碍了对劳动者的保护和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的建立”,值得重视。 孙国平之《工资集体协商的劳动法考察——兼谈中国当下工资集体协商的魔咒、困境与悖论》以2010年富士康“n跳”事件和南海本田“罢工”事件为切人点,从权利、主体、模式、责任、观念以及技能六大方面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 青年学者王倩博士从比较法的视角对招聘阶段用人单位知情权的限制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对我国《劳动合同法》第8条第2款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潘峰博士则对劳务给付拒绝权的理论基础、行使范围、条件及效果进行了分析。邓娟博士则对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我国劳动基准立法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析。唐荣娜法官基于自身的审判实践,对劳动争议案件中小额劳动争议案件“一裁终局”、劳动合同“中止”履行等问题进行了分析。 “社会保障法学”部分共收录了4篇文章。杨飞博士《社会保险权的规范建构》一文,从公、私法两个视角对社会保险权进行了规范分析。袁圣韵乐博士则结合*的《社会保险法》,对工伤认定一般条款的意义、理解与适用及相应的标准进行了分析,并以此为基础对实践中的疑难案例进行了分析。朱勋克博士所撰写的《社会救助法的立法架构及法律规则选择》一文则对《社会救助法》(草案)的内容架构及缺失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立法完善建议。范围博士《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研究》一文则在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对我国企业年金法律制度的问题及其完善进行了分析。 “域外法学”部分共收录了4篇文章,可谓名家汇集,内容丰富。这些域外法制的介绍,对于我国相关制度的完善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其中《欧盟中的社会福利国家》一文是德国马普外国与国际社会法研究所所长乌尔里奇·贝克尔教授专门为本刊所撰写的,贝克尔教授作为著名的社会法学者,在文中以合宪性解释的方法为我们重点介绍了欧盟一体化过程中欧盟与成员国在社会福利国家方面的相互影响与协调,尽管成员国的社会福利国家原则遭受到威胁,但仍保留独立性,而欧盟社会政策的目标越来越具体和明确。《德国劳工共决制度》是德国哥廷根大学著名的劳动法学者rtidigerkrause教授应邀在中国人民大学讲座的讲稿,经其认真修改后提供给本刊。该文对德国共决制度的组织、效力、宪法基础、事项等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录用的自由及其制约——派遣法修改的慎重论》一文,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田思路教授专门为本刊向日本著名的劳动法学者大阪大学法学部小岛典明教授的约稿,并由田教授亲自担任翻译。该文对日本劳务派遣法修订过程中录用的自由及其制约进行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栏目的后一篇文章来自我国台湾地区知名劳动法学者谢棋楠教授,谢教授对本刊厚爱有加,先后赐稿数篇,此次《台湾2009年“就业保险法”修正之分析——美国与加拿大法观点》一文对我国台湾地区2009年“就业保险法”修订之*成果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在与加拿大和美国相关制度的比较基础上,对我国台湾地区“就业保险法”在相关制度的完善方面提出了建议。
实现正义的选择与规范
¥34.58
实现正义在于民事诉讼制度的不断规范。证据是法庭认定事实的依据,民事诉讼中的证据制度是关于确定有争议的案件事实的方法和程序的规则。证据制度承载了发现真实、程序公正、诉讼效率、解决纠纷等目的。证据种类的科学划分是证据制度规范使用的前提,诉讼中的证人证言、推定、预决事实的效力等规范是必然要求。这和调解程序的完善同属于“正义的司法制度”。 实现正义离不开法院和法官对合理性和正当性的追求——衡平。“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也可概括为“法官知法和发现真实”。人们对正义的追求使法院和法官承载了过重的期望,这种期望需要在制度完善和相对理性的利益衡量中寻求实现。
法学野渡——写给法学院新生(第二版)
¥17.40
作者以一种“传道、授业、解惑”的视角,来审视法学的学习,以“至简、实用、可读”的原则,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从法学学科的特性、法律人的思维、职业理想,到法律人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指导、论文的写作等,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引导法学院新生迈入法律之门,顺利“登堂入室”。
直击医患纠纷——以医疗损害刑民两法衔接为视角
¥12.99
医患纠纷已成为我国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现实中医疗纠纷大多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予以解决,其中不乏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况,但面对司法实践中出现的大量疑难问题,对医疗犯罪行为的准确追究刑事责任仍然十分困难。 本书以医疗损害刑民衔接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为导入,论述了当前两者衔接的实际困境,进而对相关的理论问题进行阐述,指出两者衔接是一个涉及实体法与程序法,刑法与民法、刑事违法行为与民事违法行为的体系性问题。然后从立法、司法实践、程序多角度,分别论述产生两法衔接实践困境的深层次原因,对大量的实证数据和案例进行深入分析,以点带面,从具体到一般,进一步论证两法衔接的问题。*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并借鉴中外理论,提出完善医疗侵权与医疗刑事犯罪有效的衔接途径,为医疗犯罪也为医疗侵权的研究提供新视阈,也有利于丰富和深化我国刑事医疗基础理论研究。
新中国刑法学研究70年(上下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丛书)
¥238.80
本书是高铭暄教授和赵秉志教授合著的对中国刑法学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刑法学研究状况行分年度介绍、综述的合集,展示了70年来中国刑法学者从事刑法学研究的历程、成果和贡献,是一部70年来我国刑法学研究历程的史实性著作,具有较高的资料价值和纪念价值。本书也是一本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图书。
中公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真题精讲
¥24.99
《中公版·2020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卷二真题精讲》依据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大纲编排,深分析和研究历年考试真题及考试特研发,本书共有九篇,具体内容为民法、知识产权法、商法、经济法、环境资源法、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国际私法、国际经济法、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全书共1378题,包括民法417题、知识产权法49题、商法189题、经济法91题、环境资源法19题、劳动与社会保障法36题、国际私法104题、国际经济法130题、民事诉讼法(含仲裁制度)343题。
新时代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理论检视与中国实践(新时代调解研究文丛(理论系列))
¥46.80
本书内容如下:*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理论检视”,主要从社会契约和数字正义理论、“国家与社会”、西方女性主义、文化传统等多个理论视角对当前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行审视,第二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实证考察”立足于本土实践,对多地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具体运作行了深考察,第三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制度保障”对调解前置程序、先行调解信息化机制、无争议事实记载机制等具体的制度保障机制行了探讨,第四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趋势”对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发展行了关注,旨在指明制度发展和完善的方向,并为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提供强有力的立法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