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左传选评
左传选评
王维堤 撰
¥22.99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是我国早的一部编年史,也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记录了自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68年的历史,行文简劲畅达,记事详明生动,不仅是历史名著,也是文学名著,对后世有极大影响。为使今天的读者对这部名著有所了解,我们从中选了脍炙人口的35篇,加以简明的注释,同时,在"题解"中介绍其历史背景,在"讲评"中用今天的眼光对其中的人和事作分析评论。作者潜心于《左传》多年,见解精辟,行文流畅,使本书具有很高的思想性、趣味性和可读性。本书还配有一些插图,增加读者的感性认识。
每满100减50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传习录(明隆庆六年初刻版)
(明)王阳明
¥18.00
明隆庆六年初刻版《传习录》是后世《传习录》的母本,因未经后人妄改,拥有极高的权威性和珍藏价值,被已故哲学家陈荣捷先生称为“完备而可靠”的版本,是阳明心学的*读本。《传习录》是明代哲学宗师王阳明的论学语录和书信集,集中体现了阳明心学的核心观点,是了解阳明心学经典的入门书。◆心即理:*的行为准则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心中,遇到难题时与其劳神费心,不如去倾听内心原本的声音。◆致良知: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道德感和判断力,只不过被后天的习气和私欲所蒙蔽了;若能恢复并遵循本然的良知,就不难获得内心的安宁。◆知行合一:人的认知和实践是不可分的,只有做到两者统一,才能避免盲目行事或空谈不实之病,一切困难也会迎刃而解。正是因为阳明心学蕴含着“宁静于内,无敌于外”的至上智慧,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终结中国两千年帝制的孙中山、戊戌变法及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梁启超、推动日本明治维新的功臣伊藤博文等人,均对《传习录》推崇备至。已故国学大师钱穆更是将该书列为“中国人所人人的书”之一。
每满100减50 四书章句集注-3
四书章句集注-3
朱熹
¥6.99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满100减50 尚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尚书:中华经典藏书(升级版)
顾迁
¥6.99
  《尚书》我国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战国时总称为《书》,汉人改称《尚书》,意即“上古帝王之书”。《尚书》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具有着巨大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代文献。
每满100减50 幼学琼林诵读本
幼学琼林诵读本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编委会
¥11.20
《“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幼学琼林诵读本》的正文前有“内容导读”和“诵读指导”。“内容导读”包括对经典的成书过程、作者和作品思想等方面的综述,“诵读指导”则请播音专业的专家从朗诵角度对每《“中华诵·经典诵读行动”读本系列:幼学琼林诵读本》诵读时的语气、重点和感情变化等进行指导。底本采用权威的通行本,正文原文采用三号楷体大字,符合学生阅读习惯,保护学生视力;字上用现代汉语拼音注音,拼音的标注以《汉语大字典》注音为准,在语流中发生变调的,一律标注本来的声调;页下附有难字、难词、难句注释,注释尽量参照*研究成果,语言简洁通俗,表述精准易懂。
周易(原汁原味,体验古人的伟大)
周易(原汁原味,体验古人的伟大)
姬昌
¥4.99
中国古代哲学典籍。本称《易》,儒家尊为《易经》。是一部上古占筮用书。书分经、传两部分。经包括64卦卦辞和386爻辞;传是阐述《周易》经文的专著,共7部分计10篇。魏时,王弼将《彖》《象》按64卦拆开,分别配于每卦的卦辞与爻辞之后,又将《文言》拆开,附于《乾》《坤》二卦之后,成为今本《周易》之形式。本书主要以元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周易正义》为底本,存其经、传之文,去其王弼、韩康伯注。请当代扬州雕版大师影刻成书。
每满100减50 对话《诗经》
对话《诗经》
李山,华一欣
¥13.65
《对话诗经》分两部分,**部分针对《诗经》的性质、内容、时代精神等问题,通过对话进行阐释,便于读者了解《诗经》的整体状况以及研究它的入门书籍;第二部分精选《诗经》中**经典性、代表性且深入课堂的诗篇进行解读赏析,解读时按章论旨,按句注释,按篇赏析,三环相扣。引论丰富,解读详实,用语简洁,观点明确,使读者由点及面、条分缕析地了解词句的含义、章节的配伍和诗篇的主旨。本书由李山,华一欣著。
每满100减50 四书章句集注-2
四书章句集注-2
朱熹
¥7.78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满100减50 四书章句集注-4
四书章句集注-4
朱熹
¥6.99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尚书:第一部记言体史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廖名春审定)
尚书:第一部记言体史书(国学网原版点注,廖名春审定)
赵敏俐,尹小林主编
¥1.65
《国学备览》是一套中等规模的古籍丛书。该书经选了先秦至晚清二千多年中国文化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名著81部,按传统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编排,涉及文学、艺术、历史、地理、科技、蒙学等,既有《大学》、《心经》等短篇名著,也有《史记》、《聊斋志异》等宏章巨制。全书所收均为善本全帙,并经海内外百名专家(庞朴、汤一介、白化文、冯其庸等)整理审阅,随文配有1500多幅相关插图,每部分均撰写了简明提要。这套电子书将以精装精排精编为目的,不断更新书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让每一位拥有这本书的国学爱好者都能有更好的阅读体验。对于读者的每一次反馈,我们都合理采纳,精益求精。
每满100减50 古诗源(中华国学文库)精
古诗源(中华国学文库)精
(清)沈德潜选 闻旭初 标点
¥16.80
  《古诗源》十四卷,是清代格调诗派领袖沈德潜所编的一部唐以前的诗歌选集,收录了先秦至隋各个时代的诗歌,共七百余首,以上探唐诗之所以辉煌的发源。本书收录作品广泛,唐以前的一些著名诗篇(除《诗经》、《楚辞》外),大多数都已选录在内,而且还从一些古书中辑录了不少脍炙人口的民歌谣谚,内容十分丰富。   书中所选古诗,绝大多数有编选者沈德潜扼要的评,片言只语,便能将古诗的精髓出,对提高诗歌的鉴赏力,裨益甚大。   本书是近代以来非常流行的古诗选本,可作为阅读研究古代诗歌的重要参考。其中很多诗歌朗朗上口,亦可以作为现代朗读本使用。
每满100减50 论语译注
论语译注
孔祥瑞
¥28.00
从汉代郑玄为《论语》做注始直到当代,《论语》的注本层出不穷,其中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程树徳的《论语集释》、杨伯峻的《论语译注》等注本,在历史上、专业领域、大众阅读中各自有过重要影响。 本书尝试在专业注本和大众注本之间,做成一个既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也相对流畅的注本。在专业性上,除了广泛汲取古注的精华外,还利用了*的考古、古文字、古文献等专业的学术成果,对《论语》作了相对全面、专业且简明的解读。
每满100减50 诗经:精装
诗经:精装
孔子
¥25.00
《诗经》共收自西周初年至春秋时期大约500多年的诗歌305篇,共分“风”、“雅”、“颂”三大部分,都得名于音乐。《诗经》内容丰富,具有很高的思想和艺术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我国*古老的诗歌总集,其牢笼千载而历久弥新,衣被后世而风雅不绝,是中国古典诗歌乃至中国文学的辉煌起。 本书全面展现了《诗经》的全貌,未做丝毫删减,在忠实原诗的基础上,以准确、生动、优美的图文对其行诠释,目的在于为广大读者消除阅读障碍,以便能让读者自由徜徉于经典美好的诗歌之中,获得美的愉悦和享受。
每满100减50 《论语》言论评析(上下册)
《论语》言论评析(上下册)
卞朝宁
¥42.66
本书是继《〈论语〉人物评传》《〈论语〉事件评述》之后的又一本研读《论语》工具书。全书继续坚持史学研究的方法,从《论语》中梳理出93个主题概念(命题),并将孔子相关言论集中起来行评析。全书直评析孔子言论350余章,间评析言论则数倍于此。这种用若干主题概念来串连孔子相关言论的研究方法是具有创意义的,可以帮助研读者从儒家思想体系的整体高度来研读《论语》。
每满100减50 变的思维:悦读《易经》
变的思维:悦读《易经》
隋思喜
¥5.99
《易经》,亦称《周易》,包括《经》和《传》两部分。《经》主要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作为占卜之用。《传》包含解释卦辞和爻辞的七种文辞共十篇,统称《十翼》。《汉书•艺文志》称《周易》的成书经历了“人更三圣,世历三古”的发展过程,其中的“三圣”主要指的是伏羲、文王和孔子。《周易》被誉为群经之首,奠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思想根基,形成了中国人理解自我与世界关系的思维方式,发挥了中国人修心养性的“内圣”之学,规定了中国人的齐家之道,塑造了中国人经世致用的外王之学,培育了中国人医武养生的生命智慧,影响了中国人的审美意识……《易》的精神已经渗透到了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基本的文化心性之结构。
每满100减50 跟着古人学品茶:中国*美茶诗
跟着古人学品茶:中国*美茶诗
杨多杰
¥52.80
我国既是“茶的国度”,又是“诗的国家”。文人,爱作诗,也爱喝茶,于是诞生了大量茶诗。在茶诗中,我们得以还原古代文人的真实品茶场景,再现他们的风流雅趣;在茶诗中,我们得以通过文人间品茗赠茶的佳话感受千年前的情谊与温度。书中选取了40首茶诗,涉及历代茶诗中的经典篇目,内容上涉及产茶、采茶、品茶等关于茶的方方面面。书中通过诗作赏析、茶诗誊抄,让读者由茶诗出发深入了解茶知识、茶文化,通过抄写茶诗在静心养性的同时更细致感受中国茶诗之美。
每满100减50 王阳明全集4:年谱、世德纪、增补全集
王阳明全集4:年谱、世德纪、增补全集
王阳明
¥9.99
《王阳明全集4:年谱、世德纪、增补全集》以权威的明朝隆庆初刻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收录7卷年谱和世德纪全集,更增补2卷旧本未刊内容! 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总共三十八卷,是部阳明先生的全集,以后刊行的各种全集,基本都是依据此刻本翻刻或排印。本书在编校上,亦完全遵从隆庆本《王文成公全书》的体例和文本。本次出版的简体版《王阳明全集》,是以民国《四部丛刊》所影印的明隆庆刊本《王文成公全书》为底本,参考了《四库全书》本、中华图书馆本等版本,在从明朝至今关于王阳明的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增加了第三十九卷《旧本未刊语录诗文补编》和第四十卷《旧本未刊祭文传记序跋补编》。
每满100减50 诗经全集
诗经全集
佚名
¥8.72
《诗经》现存诗歌 305 篇,包括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共 500 余年的民歌和朝庙乐章,分为《风》《雅》《颂》三章。大体上反映了周代的社会面貌和人民的思想感情。读它就好像读了一部周族从后稷到春秋中叶的发展史。《诗经》出色的艺术手法,韩愈称之为“葩”,王士祯说“如画工之肖物”,也就是说诗人善于塑造众多逼真的人物形象,就像花一样生动美丽。这种艺术境界,是与其语言艺术的高度成就分不开的。其中经前人总结的常用表现手法为赋、比、兴。
每满100减50 诗经别裁
诗经别裁
扬之水
¥22.80
本书选取《诗经》中的文章,参照历代注本作了笺注,就其创作观念与风格、审美情致、生存智慧等做了颇具学术意义上的阐发和点评。
每满100减50 四书章句集注-1
四书章句集注-1
朱熹
¥9.72
《四书章句集注》是集《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与"五经"于一体的巨作,是一部儒家理学的名著,是封建社会重要的经典著作,为宋代朱熹有代表性的著作之一。其内容分为《大学章句》(1卷)、《中庸章句》(1卷)、《论语集注》(10卷)以及《孟子集注》(14卷)。朱熹首次将《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与《论语》、《孟子》并列,认为《大学》中"经"的部分是"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传"的部分是"曾子之意而门人记之";《中庸》是"孔门传授心法"而由"子思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四者上下连贯传承而为一体。《大学》、《中庸》中的注释称为"章句",《论语》、《孟子》中的注释集合了众人说法,称为"集注"。后人合称其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四书集注。 《四书章句集注》19卷,朱熹于公元1190年在漳州刊出。其后学关于"四书"的讲义或精义之类的书很多。据清人陈衍《福建通志》统计,仅福建朱子学者的这方面著作就有150种之多。其学风基本上都是重义理而轻训诂,形成了不空谈、务致用的传统。可以说, 《四书章句集注》一书,上承经典,下启群学,金科玉律,代代传授,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每满100减50 品经典:诗无邪(一)
品经典:诗无邪(一)
傅斯年
¥10.99
“诗三百,诗无邪”,《诗经》,一部国学经典,数千年来诵读至今,各种研究和解读亦汗牛充栋。《诗无邪: 鉴赏、评析与考证》系傅斯年先生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任中山大学教授时,讲授《诗经》的讲义。作者以深厚的史学功底,提出许多新的《诗经》研究方法、理念和观点,是一部系统、全面研究《诗经》的经典之作。直到现在,书中的许多方法和思路也值得我们借鉴,是一本不折不扣的经典著作。
1 2 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