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s试读本)日本访书志校证(全二册)--书目题跋丛书(精)
(s试读本)日本访书志校证(全二册)--书目题跋丛书(精)
[清]杨守敬著 李小龙校证
免费
杨守敬是晚清著名学者,长于舆地、金石、版本目录研究。1880—1884年他作为公使何如璋的随员东渡扶桑,在森立之等书志学家的引导下着力搜日藏汉籍,“一时为之都市一空”,被日本学者引为憾事;后受黎庶昌所托辑刻《古逸丛书》,又编印善本书影《留真谱》,使得一大批中土久佚的文献在国内重新传播,堪称近代以来推动域外汉籍回流的第一人。他为所见善本佳书撰写的书录汇辑为《日本访书志》一书,内容详审,考辨精核,囊括了很多他亲自校勘的成果,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本书是北京师范大学李小龙教授整理的《日本访书志》校本;一并校王重民所辑《日本访书志补》;同时新辑同类书志题跋近四百则;为每则书志题跋撰写按语,对杨守敬访求、、收藏、刻印日本汉籍与杨氏观海堂藏书流传的相关资料搜集全备,便于专业研究者使用。
满3件5折 《西游记》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西游记》通识--中华经典通识
竺洪波著
¥29.40
《西游记》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是名震寰宇的古典文学名著,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读者,影响到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语言表达。无疑,《西游记》中的人物和故事是让人感到熟悉的。不过,《西游记》经历了漫长的形成过程,有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也有其民间文学的特,不容易读通读透。 本书是《西游记》研究名家竺洪波教授的z新力作,融了他三十年的研究成果和讲授经验,在所叙内容上力求新鲜有趣,文风流畅清丽。本书先解释《西游记》为什么会成为不朽的经典,然后从神话世界、文化宝典、艺术精神和文学畅想四个方面揭示《西游记》的恒久魅力,后讲述《西游记》的作者和版本问题,并提出整本阅读《西游记》的方法,为了解《西游记》及其文化意蕴提供了一幅完整的认知地图。
满3件5折 高凤池日记(精)
高凤池日记(精)
叶新整理
¥39.00
在近现代出版史上,高凤池是一个被遮蔽的重要人物。本书整理其仅存的日记文献,呈现高氏的平生志业与人格情操,是商务印书馆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史料,亦展现了近代上海的社会图景。
满3件5折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中华学术·有道
吴承学著
¥88.80
中国古代文体学是研究古代文学的体裁、体制、风格、语言特征、章法结构等现象的综合性学科,是文学理论的一个重要方面。无论古人、今人,作文行事都讲究“得体”,可以说文体学是渗中华文化基因的一门学问,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对近代以来逐渐式微的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回归,也昭示着古代文学领域中国特色、中国风格话语体系的回归。 《中国古代文体学研究》力主回到中国文体学语境来发现中国文学自己的历史,分别从学科论纲、文体史料学、文体分类学、研究方法、文学风格学,以及中国古代重要的文体观念、理论及论著等方面出发,系统论述了中国传统文体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征引翔实,论证周密,结构精严,解决了诸多难及关键性问题。研究方法上,提出在继承古典研究范式的基础上,“鉴之以西学,助之以科技,考之以制度,证之以实物”,建立具有现代意义与学术高度的中国文体学,并在本书中躬践行之。本书既有文体学的理论建构,又有文体学史的多元考察,宏观地再现了中国古代文体学的发展轨迹,是文体学研究领域的代表性成果。 本书荣获“第五届思勉原创奖”。初版于2011年,2022年增订再版,增删改并超三分之一,体现了作者更新更深的思考。此次收“中华学术·有道”丛书,学术有道,经典常新。
满3件5折 宣南秉烛谭(图文选本)--邓云乡集
宣南秉烛谭(图文选本)--邓云乡集
邓云乡著
¥41.40
邓云乡少年时在北京成长生活,他与我们秉烛夜谈,细数北京宣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掌故,从慈禧、光绪、袁世凯等风云人物到龚自珍、章太炎、梅兰芳等文化大家,从发生在学术殿堂的名人轶事到饮食起居的街巷生活,一路娓娓道来,往事如在目前,弥漫着浓郁的史诗气息。
满3件5折 草木虫鱼(图文选本)--邓云乡集
草木虫鱼(图文选本)--邓云乡集
邓云乡著
¥39.60
邓云乡被誉为继周作人之后中国传统博物学第一人。本书收录他畅谈草木虫鱼的文章40余篇,一方面上承中国博物学传统而为草木虫鱼立传,另一方面重揭示草木虫鱼所蕴含的精神与情趣。尤其善于以第三者的角度,赋予笔下的草木虫鱼独特的生命气质,引领读者人性人情的世界。
满3件5折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著 黄树南等译
¥31.20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根据自己的经历写成的长篇小说。小说记叙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人生道路,展现了他参与苏维埃革命和建设事业,经受种种艰难困苦的考验,终战胜自我、成长为钢铁战士的过程。小说深刻地回答了“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蕴含着巨大的精神能量,影响和激励了几代人。 “语文课推荐阅读丛书”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根据俄文原版精译的名家全译本,包含作者生前未发表的手稿内容,完整展现原著全貌。特邀专家撰写“导读”,介绍该书的作者生平、写作背景、主要内容、思想内涵、艺术风格等。根据中学生的阅读需求和能力,注释文中的疑难字词,扫清阅读障碍。配有《中考名著阅读知识梳理与检测》手册,帮助学生备考。
满3件5折 驼草集(精)--傅璇琮文集
驼草集(精)--傅璇琮文集
傅璇琮著
¥348.00
本书收录傅璇琮先生于1956年至2016年间发表的学术论文、杂文,以及序跋、前言、说明等单篇文章,共计三百六十余篇(已收录于学术专著的除外),依写作或刊载、发表时间先后为序予以编排。从中可见傅璇琮先生作为唐代文学研究学者和出版家,在六十年间的研究体会、工作心得、交游状况及治学风采。
满3件5折 古籍版本十讲
古籍版本十讲
杨成凯著
¥66.00
本书分宋刻本、金刻本、元刻本、明刻本、清刻本、活字本、抄本、批校本、丛书的鉴赏与收藏,初印和后印共十讲,涵盖了古籍版本鉴藏的方方面面。全书深浅出,图文并茂,直观形象,集中展现了作者长期从事古籍收藏、鉴定和研究工作的亲身体会和重要心得,颇有鉴藏教材的意味,可为广大古籍整理研究者和收藏爱好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满3件5折 张可礼文集(精)全六册
张可礼文集(精)全六册
张可礼著
¥516.00
张可礼(1935-2021),山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文系主任、党总支书记多年。出版《三曹年谱》《建安文学论稿》《东晋文艺系年》《东晋文艺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等多种著作。《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2013年获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14年,获山东省第八届社会科学突出贡献奖。2018年获山东省社科名家称号。 本文集包含作者全部专著以及其余散存已经发表而未结集的论文、序言、前言和赏析等方面的文章。详目如下: 《三曹年谱》《建安文学论稿》《东晋文艺系年》《东晋文艺综合研究》《中国古代文学史料学》《晚学斋文薮》。
满3件5折 周汝昌师友书札手迹(精)
周汝昌师友书札手迹(精)
周伦玲编
¥476.00
周汝昌先生(1918—2012)早岁两度就读于燕京大学,后执教于成都华西大学、四川大学。一九五四年返回北京,历任人民文学出版社编辑、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等职。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至新世纪之初,周先生不仅撰写了包括《红楼梦新证》、《诗词赏会》等在内的大量学术论著与随笔、诗词,参与文学古籍的整理和编辑工作,还妥善保存了一批珍贵的文献资料,这就是数量极为丰富的师友翰札与书画墨迹。这批文献资料藴含着丰富的文化与学术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物价值。有鉴于此,中华书局编辑部特约请周伦玲女士编选本书,将周先生师友翰札及诗笺、画作较有代表性者按原貌影印刊布,并附参考释文,俾可嘉惠学林,以为相关研究的参考。 本书收录张元济、汪鸾翔、夏仁虎、陶洙、胡适、吴宓、顾随、张伯驹、夏承焘、俞平伯、谢国桢、闻宥、商承祚、聂绀弩、缪钺、赵万里、张次溪、钱锺书、陈梦家、林庚、徐邦达、何其芳、启功、吴则虞、陈迩冬、吴晓铃、陈凡、柳存仁、黄裳、唐德刚、夏志清、许政扬等102位学人、作家的书札及书画墨迹近300通(件),每位书信作者均附小传,后附参考释文。
满3件5折 总要学会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总要学会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
【美】阿尔弗莱德·舒茨著;刘霞编译
¥17.99
只说真话的哲学家,告诉你其实大家都懂,但从未有人说破的人生“小道理”。 初入社会,你是否也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产生了种种疑问?不擅长跟人交流,能简单地做个肥宅吗?看起来毫无意义的事,还要不要做?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太让人绝望了,怎么办? 《总要学会面对这个复杂的世界》不求抚慰你的心灵,但求用哲学家和社会学家冷静、例行的方式告诉你复杂世界的简单生存法则:人活在世,重要的是让自己开心。到人群中去吧,不是让你去扩展什么人脉,而是去找回优越感。有些事看起来没意义,那就只做对自己重要的事好了。物欲横流不是错,追求物质是每个人的天赋权利。 阅读本书,你会发现原来人生不用假装高逼格,活得世俗也是一种超然和洒脱!
满3件5折 陆侃如文存
陆侃如文存
清华大学国学研究院
¥38.40
【内容简介】 本书集中了陆侃如先生的主要学术成就。陆侃如,中国古典文学研究领域的著名学者,尤以楚辞和两汉文学闻名海内。1926-1927年曾在清华国学研究院求学,后自巴黎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归国后辗转全国任教。其代表著作有《屈原》《宋玉》《乐府古辞考》《中古文学系年》等,并合著有《中国诗史》《中国文学史简编》等。
心中的日月
心中的日月
季羡林
¥18.00
    《心中的日月》精心筛选收录了季羡林先生的经典散文,分心有山川、与子同裳、风月同天、桃李芬芳四辑,内容涉及生态文明、道德修养、社会关系、国民教育等方面,是先生结合自己的人生阅历写下的深刻感悟。先生的哲思与智慧,通过朴实、洗练的文笔娓娓道来,如一位长者谈心与倾诉,青年人的修身、修德,将在这里大获裨益。  
我的小清欢
我的小清欢
季羡林
¥18.00
    《我的小清欢》主要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读书、阅世、忆友、记趣的散文作品,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又有不喜不惧的处世态度,还有先生对朋友、对生活趣事的描写、追忆与歌颂,亦是先生九十多年人生智慧的总结和心灵独白。文章情真意切,言辞谦逊,大气有趣,能给青少年以启迪,亦能给成年人鼓励。
满3件5折 张文勋学术谱录(精)
张文勋学术谱录(精)
吴婉婷编著 施惟达审订
¥33.00
谱主张文勋先生是国内学术界享有盛誉的著名学者,是云南省文史研究馆名誉馆长、云南诗词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张文勋先生在中国古代文艺美学、中国古代文学、民族文化等学术领域硕果累累,产生了重要影响,可谓是“文、史、哲兼通,儒、道、释兼修,诗、文、词俱佳”。 本书以时间为序,按照条目形式编录了张文勋先生的学术活动经历、教育和学术成果,也辑录了学界对先生学术成果的评介,全面展现了先生的学术人生,彰显了老一辈学者的人文精神和学术品格。本书内容全面、准确、客观,兼具史实考证、资料汇编和思想研究的价值。
我从东方来
我从东方来
季羡林
¥18.00
    《我从东方来》是季羡林先生关于中国文化、国学与传统文化论述的合辑,分为文化交流、文化自信和国学精粹三个部分。学术大家季羡林先生对中外文化交流与借鉴行反复思考,提出了许多新的观,其正确性已经或者正在为历史所证实。先生的国学造诣颇深,但文章都能深浅出,引领读者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独特的理念、智慧、神韵与气度。听大师谈文化,强化文化认同,树立文化自信。
满3件5折 顾颉刚全集补遗--顾颉刚全集 (精)
顾颉刚全集补遗--顾颉刚全集 (精)
顾颉刚著 顾潮整理
¥34.80
《顾颉刚全集补遗》全稿约十余万字,主体为顾先生所作、《全集》未收的论文、读书札记、杂文二十余篇及书信一百一十余通,并附《顾颉刚旧藏签名本图录》中部分题跋补遗。整理者顾颉刚之女顾潮老师在整理《全集》的经验下,对《补遗》内容作了部分注释。由于系对《全集》的拾遗补缺,排式一依《全集》,并以《书信集》体例为主。 此次《补遗》所收录文字,部分文章颇有分量。如《古代妾制研究》一篇,即为顾先生读书札记之一。而所收书信百余通,更是对《顾颉刚书信集》的全面补充,其中尤以致罗香林、罗根泽、王树民、黄永年等书信为多,所谈及于文学、历史、民俗等各个方面,是极重要的研究史料。书末所收录“卖书愿望”一文中细节,尤可见顾先生将三世收藏托付中华书局的拳拳之心。
论法律16299-9(再版)
论法律16299-9(再版)
阿奎那
¥20.00
《论法律》是托马斯?阿奎那系统讲解法学理论的部分,在《神学大全》中体现为第二集*部分(II-I)问题90-108。问题90-97分别涉及“法律的本质”“法律的种类”“法律的效果”“永恒法”“自然法”“人法”“人法的权力”和“法律的变动”等基本问题。从问题98始探讨“旧约法律”,分别涉及“总论旧约法律”“旧约法律的训令”“旧约法律的道德训令”“礼仪训令”“礼仪训令的原因”“礼仪训令的期间”“司法训令”和“司法训令的原因”。问题106-108探讨的是“新约法律”,包括“总论福音法律”“新约法律与旧约法律的关系”和“新约法律的内容”。每个问题下面又包括若干小问题,通过对每个小问题的质疑与回答论和论证得以揭示出来。 《论法律》几乎涉及到了法律的每个方面,阿奎那不仅试图回答他所能想到的每个问题,而且还把教会法、罗马法以及早期教父和古希腊哲学家的论都纳了其中。例如在定义法律时,阿奎那就采纳了四因说的。他认为法是由关心共同善的人颁布的以共同善为目的的理性指令。其中颁布是法的形式因,共同善是法的目的因,关心共同体制定并颁布法者是动力因,而共同体或者人的行为则是质料因。阿奎那在谈论法时并不局限于实在法的思想,而是从启示、神学、形而上学、伦理学以及其他哲学分支中汲取养分,这既是十三世纪的知识氛围使然,也是阿奎那自身理论的特色。
满3件5折 国学研究(第48卷)
国学研究(第48卷)
袁行霈主编
¥52.80
本书为袁行霈先生主编、北京大学国学研究院主办之辑刊,每年两卷,此为第48卷。本期共收录相关领域论文十余篇,涵盖经学、历史、文学、哲学等各领域,所收录论文均经过编委会及外审专家严格地审定,为各自领域内之佼佼者。
满3件5折 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全八册)精
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全八册)精
傅熹年著 李经国,林锐整理
¥588.00
1983文化部成立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成员包括谢稚柳、启功、徐邦达、杨仁恺、刘九庵、傅熹年、谢辰生。同时,中宣部下发文件要求各地有关部门都在各自的职能范围内给予支持。巡回鉴定工作自1983年至1990年6月,前后历时8年,遍及25个省、市、自治区,121个市县,208个书画收藏单位及部分私人的收藏。这次鉴定工作,“对中国大陆保存的古代书画基本上摸清了家底,是中国文物保护史上的一次空前壮举,是一项历史性的重大基础工程”。 《傅熹年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工作笔记》,就是傅熹年先生参加全国古代书画巡回鉴定期间的工作笔记。《笔记》按照鉴定组的历程,以鉴定日期为序,著录内容有:作者、作品名称、材质、题记、题跋、款识、收藏、著录、鉴定意见等。尤为独特的是傅熹年先生创性地将古建筑学引书画鉴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