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与意识形态·漫画版
¥54.60
本书改编自托马斯·皮凯蒂的《资本与意识形态》,追溯了法国贵族朱尔家族从法国大革命至今跨越八代人的传奇历史,呈现了社会形态与不平等制度的历史演变。直到 21 世纪,家族中的一位年轻女性莱娅终于发现财富背后殖民主义的阴霾,因此始思考托马斯·皮凯蒂提出的“参与式社会主义”的改革方案 本书提炼了皮凯蒂对全球不平等问题的分析与思考,以家族传奇的形式娓娓道来,带领读者不平等的政治历史情境,理解财富再分配的关键机制。以家族传奇的“小历史”,追溯全球经济的“大变迁”。


量化营销:决胜数据分析时代
¥59.30
本书揭了数据分析在任何规模企业营销中的应用的神秘面纱,作者向营销人员展示了从哪里如何始,并利用她们数十年的经验制定了一个循序渐的流程,以帮助企业转变为数据优先的营销组织。这本书包括一个自我评估,这将有助于将您的组织置于数据优先营销成熟度模型上,并作为您可能需要关注哪些步骤来完成自己的转型的指南。 本书认为,CMO和营销负责人应该在整个营销组织中采用数据优先的方法。营销人员可以使用数据优先营销活动框架获得将数据整合到日常任务中的实用技巧。CEO 或高管中的任何人都可以使用这本书来了解可能的情况,然后帮助他们的营销团队使用数据分析来增加渠道、收、客户忠诚度——任何能够推动业务增长的东西。 本书超越了传统的营销数据分析书籍,为发展真正的数据至上的营销文化提供了一个全面的框架。这种先的资源使读者能够充分利用数字时代的大量可用数据,从社交媒体用户的信息到销售和营销运营的定量结果,指导读者如何实施结合数据驱动营销、业务战略、组织目标以及人员、流程和技术转型的营销策略。本书分为两部分,部分概述了量化营销原则,说明了它们对各类企业的价值,并为克服采用量化营销常见的挑战提供了专家建议;第二部分深探讨了数字化营销转型的五个步骤以及如何自我评估,以确定企业在创新的量化营销成熟度模型中的位置。 不管是CEO、CMO,还是企业中的任何人都可以通过本书来帮助营销团队使用数据分析来增加渠道、收、客户忠诚度——任何能够推动业务增长的东西。


结构性思维:解决复杂问题的方法论
¥50.00
来自现实的商业问题,往往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维度,并不适合用一个学术流派的单一理论来解释。本书作者结合近三十年的商业研究实践,认为结构性思维是分析、解决复杂商业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论。 在本书中,作者不仅详细阐述了结构性思维的好处和使用方法,还运用这一思维方式,将其对于当前社会问题、中国经济未来走向、资本市场运行逻辑、现代企业管理以及未来行业机遇的观察与思考和盘托出。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这些观察与思考不仅能够帮助企业家和创业者理解当下,做出正确的商业决策,也能帮助投资人看清未来的发展趋势,发现投资机遇,还能帮助普通大众看懂商业世界,明确个人未来发展路径。


绝对说服
¥68.00
人生处处要表达,说服力就是竞争力 如何说服团队落地执行? 如何高效成事,实现职场跃迁? 如何最短时间获得先人一步的机会? 如何说服客户,投资人青睐你的IDEA?


格拉德威尔经典系列 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新版)
¥15.99
【作者简介】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Malcolm Gladwell),出生于英格兰,是牙买加人的后裔。他在加拿大长大,现居纽约市。 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被《快公司》誉为“21世纪的彼得·德鲁克”,曾是《华盛顿邮报》商务科学专栏作家,目前是《纽约客》杂志专职作家。2005年被《时代》周刊评为全球有影响力的100位人物之一。他的代表作品《引爆点》、《异类》、《眨眼之间》均创造了书市神话。《纽约时报》更是把格拉德威尔对社会思潮的影响称为“格拉德威尔效应”(Gladwell Effect)。 【内容简介】《引爆点:如何引发流行(新版)》是《纽约客》怪才格拉德威尔的一部才华横溢之作。他以社会上突如其来的流行潮为切入点,从全新角度探索了控制科学和营销模式。他认为,思想、行为、信息及产品常会像传染病爆发一样迅速传播。正如一个病人就能引起全城流感;几位涂鸦爱好者能在地铁掀起犯罪浪潮;一位满意而归的顾客还能让新开张的餐馆座无虚席;发起小规模流行的团队能引发大规模流行风暴。这些现象均属“社会流行潮”,它达到临界水平并爆发的那一刻,就是一个“引爆点”。《引爆点》精彩诠释了种种奇特现象,将彻底颠覆人们对于产品营销和创意传播的传统目光。此外,作者格拉德威尔走访了宗教团体、成功的高科技公司以及全球秀的推销员,他分析了几种有利于开创流行潮的性格特征,剖析了种种极具感染力的事件,如各种风尚、吸烟现象、儿童电视、商业广告等,并阐明背后的导火索,揭示出引发流行并保持势头的原则和方法。这样的引爆点,正是你想成为出色的父母、市场部经理、政策制定者和生意人的秘诀所在!


第二次机器革命
¥9.99
【内容简介】《第二次机器革命》是一本充满积极和智慧力量的书。《第二次机器革命》将改变我们思考技术、社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式。全球化是20世纪末期重要的经济话题,有《世界是平的》为证;在21世纪初期,技术变革将会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第二次机器革命》可以为证。 《第二次机器革命》中,埃里克·布莱恩约弗森和安德鲁·麦卡菲——这两位处于数字技术时代前沿的思想家,向我们阐述了驱动我们经济和生活的发生变革的力量。他们认为,数字技术将会给我们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变革:想象一下令人眩目的个人数字技术产品、一流的基础设施,都将会给我们带来极大的便利。数字技术(其核心是硬件、软件和网络)在不久的将来能够比医生更准确地诊断疾病,能够使用海量的数据改变零售行业,而且还能够相当人性化地完成很多工作。 数字化技术在给我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给各种职业带来永久性、颠覆性的改变。各种公司也将被迫转型,否则只能消亡。凭借对数字化技术和社会发展趋势的精准研究,布莱恩约弗森和麦卡菲辨析出了的生存与发展战略,也给我们找到了一条通向社会发展与繁荣的新路径。 未来几十年,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同人类社会发展形成历史性交汇,工程科技进步和创新将成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对中国来说,打造创新型国家的历史使命已经开启,中国制造业也在面临迫在眉睫的全球挑战。在第二次机器革命的浪潮袭来之时,中国政府、中国企业和个人该如何面对这场剧变?


有闲阶级论
¥6.00
托尔斯坦·本德·凡勃伦(1857-1929)的横空之作《有闲阶级论》问世于100多年前。作者通过研究制度的起源,观察社会上的经济现象,尤其是上层阶层的有闲特权与消费特征,来探讨制度与经济现象之间的奥妙关系。书中对社会现象、消费行为、人类心理的剖析入木三分,阐明了习惯、文化和制度如何塑造人类行为,以及人类行为的变化怎样影响经济。同时又从有闲阶级的角度出发,阐明了这样一个主旨:什么是经济人的本质?社会为什么会产生有闲阶级?“有闲”本身的经济意义是什么?


经济学通识课
¥48.99
本书介绍了40多个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以及这些理论产生与应用过程中的重要经济学事件,以简明易懂而又风趣幽默的语言,为初涉经济学的读者提供了一个门途径。 书中记述了历史上重要的经济学家如亚当·斯密、李嘉图、马克思、凯恩斯等人的卓越贡献,也分析了经济学发展历程中的重要话题,从货币的产生和平均地权论的兴起,到经济大萧条、企业家精神、环境破坏、分配不均和行为经济学等。这是对经济学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也展示了经济学的发展如何影响着人类文明的程。 本书指出,“如何满足需求”是经济学中的关键命题。学会用经济学的眼光看世界,我们可以更好地追求富足快乐的人生。


避税那些事儿
¥9.99
《避税那些事儿》以活泼的笔法,轻松幽默的语言,谈论合法避税与税收筹划的实操秘诀,传播依法纳税、科学筹划的理税思想。本书按照业务流程展开,将避税筹划按照投资活动、融资活动、采购活动、生产活动、销售活动、薪酬激励、利润分配、资产交易八个方面来阐述,脉络清晰,文风隽永,是一部寓深刻哲理和复杂运作于一体的通俗简约之作。本书后一章还收录了六个实战案例,为引导大家学习和掌握合法避税与税收筹划技术提供了操作指南。


萨缪尔森传:现代经济学奠基者的一生·第一卷
¥59.99
经济学界,无人不知萨缪尔森。 对很多经济学家而言,一本关于保罗·萨缪尔森的传记似乎不需要任何理由。 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当代凯恩斯主义的集大成者,创立了新古典综合学派,首次将数学分析方法引经济学,他的诸多理论,从国际贸易到金融领域,从增长理论到投机活动,为几代学者提供了理论依据。 他的著作《经济学》,至今仍是经济学专业学生的教科书,教会学生如何思考经济学。他的《经济分析基础》,则教会专业的经济学家们如何去研究贸易。 可以说,他代表了经济学的一个时代。 他的学生,不管是同样获得过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乔治·阿克罗夫,还是后来担任美联储主席的本·伯南克,也都影响力巨大。 但是,除了他出版的著作和他的声望外,人们对他所知甚少。 在这本书中,作者按时间顺序,讲述了萨缪尔森的早年时期(1915—1935)、哈佛时期(1935—1940)、麻省理工学院和战后初期(1940—1948)三十余年的人生故事,以及他的两部重要作品《经济学》和《经济分析基础》的诞生过程。 作者结合书信、作品和相关人物回忆,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耶鲁大学等多所大学的档案室,美国国家档案馆、哈佛大学出版社档案室等存档的文件,以及萨缪尔森的朋友、家人提供的其他材料,不仅呈现了萨缪尔森丰富多彩的人生、职业生涯和思想发展,也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经济学家群像和经济学的演变;不仅是萨缪尔森个人的传记,更是一段经济学发展的断代史。


统计学基础(第4版)
¥11.25
本书结构模块包括学习要、正文、统计术语、重知识梳理、习题与实践训练、统计学应用案例。本书以统计工作流程为主线,始终贯彻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注重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理论适中,案例丰富,操作性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较强的实用性。


失去的二十年(十周年珍藏版)
¥44.85
日本陷了连续二十年的经济停滞状态,史称“失去的二十年”。这段历史引起了各国尤其是中国的高度重视。虽然研究者众,但缺少对日本社会真实的了解,更多的是臆测和猜想,而日本自身的反思声音很少被引。 《失去的二十年》正是填补了这一空白。读者可以看到日本人是如何清晰地解读其来龙去脉的。作者其经济学家兼媒体人的双重身份更是赋予了本书独特的洞见,他从日本的现状、历史、经济学的角度出发,颠覆了世界对日本经济的很多传统看法: 终身雇用制真的是日本的优良传统吗? 日本经济停滞是源于广场协议吗?为什么经济一停就是二十年,而且有继续停滞的迹象?日本经济停滞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日本应对经济危机的教训和经验究竟是什么? 20世纪80年代是日本的黄金时代,还是日本传统产业结构的后辉煌? 日本真实的社会现状到底是怎样的? 日本与中国如何竞争?日本未来可能的出路在哪里?会给世界带来何种影响? 《失去的二十年》一经面世,就引起了巨大反响。中国政界、经济学家以及对经济趋势感兴趣的读者都曾从中获益良多。


理性乐观派(典藏版)
¥57.85
人口爆炸会危害环境与人类生存? 人口骤减会冲经济的发展? 化石能源短缺危机让人类文明濒临崩溃? 化石能源滥用却会引发全球变暖? ...... 从工业文明始,人们就始终困扰于各种各样由科技发展所带来的问题。 很多百年前出现的问题在今天看来简直就是杞人忧天,今天我们还在面对着各种层出不穷的新问题。 有人觉得是科技出了问题,是我们人类追求美好生活向往出了问题,总觉得回到田园牧歌般的上古时代,我们就能和自然和谐相处,享受清心寡欲而充实的生活。 醒醒吧,这本人类科技经济史,你会发现,今天所有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都是被工业文明所塑造的。而社会大分工与市场经济会给予我们科技发展的活力,去战胜那些工业生活所带来的问题。 当然,科技发展会带来新的问题,但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与其背离科学,做情绪化的悲观者,还不如拥抱技术,做一个理性乐观派。


金融投机史
¥38.35
《金融投机史》生动地记述了17世纪至今的股市投机史,既具独创性,又发人深省。爱德华?钱塞勒按时间顺序记述了投机精神在现代社会的复活:从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到现代日本股市的疯狂和崩溃;从臭名昭著的南海泡沫,到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大牛市。本书以人类的梦想和疯狂行为为主线,引人胜地讲述了一个贯穿时代的故事。期间,你不仅可以看到各色或精明、或愚蠢的投资者,比如亚历山大?蒲柏、本杰明?迪斯雷利、希拉里?克林顿等,还可以从现代美国与日本的投机史中获取*的借鉴。


游说的故事
¥55.30
1815年,美国结束了1812年美英战争,外患已消。1861年,林肯当选美国总统,南部州叛乱,内战爆发。而在这期间,美国的制造商、农场主和议员之间,则围绕着关税政策,发生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对于这个当时关注度仅次于废奴的焦话题,保护主义者和自由贸易者各执一端,奔走呼号,游说随之而生,并从业余走向专业,影响了关税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本书依托翔实的资料,娓娓道来这一时期美国国会的内部运作,国会内外的立场表达与利益交互,各党派、各区域、各利益集团之间的勾连与妥协,公心与私利,阳谋与暗斗。内战的爆发为这场争议画下了休止符,但游说的故事仍在继续……


沈颖与陈子凯
¥34.85
沈颖出生于山东淄博的一个普通工人家庭,母亲患癌去世,父亲在她成长过程中的长期缺位,婚姻如同虚设。每天虽然衣食无忧,但内心却无所依托,无人可以倾诉。她一直以为,生活本应该如此,陈子凯的出现,唤醒了她从未体会到的情感,犹如黑暗中的一束光亮透,搅动出了天翻地覆的景象。但陈子凯的冷漠和回避态度,让沈颖对眼下的一切产生了不多见的幻灭。陈子凯提出的分手,犹如踩在沈颖本已脆弱的神经上,直到断裂……


地产大博弈
¥25.00
金融危机肆虐全球、劳动力成本上涨、人民币升值、资本市场惨淡、银根紧缩、原材料涨跌互见……在内忧外患的双重重担之下,中国经济转型的困难辐射到各个角落,作为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房地产的调整自然也在所难免。 十年河东,十年河西,在不到十年的时间里,房地产就由辉煌走到了迷茫,国家政策招招有力、银行关起敞的大门、土地变成拖累、房者持币观望……于是,招架不住的企业纷纷退出市场,实力与野心兼具的企业“阴谋”、“阳谋”一起发,外资趁机流。市场上每时每刻都在上演着房地产的悲喜剧,每天都是竞争日,每月都是淘汰月,一年都是洗牌年。 在这场还未结束的房地产震荡与洗牌中,无论是失败者,还是继续抗争者,或是政府、房者,都留下了一串串自己的足迹。这些或深或浅的足迹组合起来,就勾勒出此书的大致轮廓。


欧文·费雪:物价
¥41.30
现代社会的物价到底是由什么决定的? 鸡蛋为什么是这个价格? 一本书为什么比一双鞋更便宜? 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是怎么发生的? 物价如何在实际商业案例中发挥作用? 可以告诉你答案。 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1867-1947),耶鲁大学首位经济学博士、美国第yi位数理经济学家,曾因经济大萧条损失千万美元,大受,但仍不断发表研究成果,,发展了涵盖“经济学和管理学”的实用经济思想。在这本书中,他帮助读者亲身体会经典经济学理论如何解决当今的经济问题,让读者在阅读本书后能对物价甚至整体经济运作都有深的认知和了解。


大转折(比尔·盖茨盛赞的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重磅新作!解密繁荣为何不可持续,美国因何不能“再次伟大”!后浪出品)
¥37.20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25年,世界见证了经济高速增长的奇迹。然而就在1973年,喧嚣戛然而止,繁华惨淡落幕。西方各国经济大幅下滑,长期在“滞胀”的泥潭中挣扎,此后即便有所回暖,也是短暂和不稳定的。经济停滞不前、贫富差距扩大、工薪阶层陷困境、社会普遍焦虑、政治主义盛行……我们眼前的世界,正是这场经济危机的直遗产。 在本书中,经济史家马克?莱文森以1973年为立足,抽丝剥茧,全景式复盘战后西方经济起落的50年。经济奇迹由谁缔造又因何破灭?它为何不能持续也不可再现?1973年那场危机如何奠定了当今世界格局?学术和政治精英能在多大程度上左右经济现实?以事实为据,马克?莱文森将对这些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答案。


职场真话:我们要如何选择工作
¥39.20
本书是一本为存在职业困惑、面临个人职业发展困境的职场人提供客观思考的访谈集。 通过对话的形式,陈舒扬与人才发展专家专家薛毅然针对当代年轻人面临的种种职业发展困境、选择与应对方式行了梳理。内容涉及职业理想与现实、职业兴趣与驱动力、职业选择的偏见、职场中的“站队”问题与沟通方式、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职场PUA与职场情绪管理、自由职业的选择、职场与个人幸福感的关系等等。 在访谈过程中,薛毅然结合自己近20年人力资源领域的工作经验,浓缩曾行过的2000多位职场人的独立咨询,针对具代表性的46个真实职场案例行了分析解读。 此外,书后附赠的“职场生存工具包”,也将为你解决个人职业发展困惑提供阅读及学习工具。


新工业国
¥62.30
“生产哪些商品并不是由至高无上的消费者通过市场发布指示,使生产机制满足自身*终意愿来决定的,而是由那些本该服务市场却反过来操控市场,而迫使消费者屈从自身需要的大型生产机构决定的。” 经济全球化时代,人们的生活在不知不觉间被少数大公司控制。主流媒体决定了人们能够看到什么,而零售巨头则决定了人们能够到什么。整个社会的运作也因此产生了巨大变革。 究其原因,拥有专门知识的“技术专家阶层”已取代资本家成为新一代掌权者,被他们掌管的大公司已成为“成熟公司”,而由“成熟公司”构成的新经济体即为“新工业国”。 在本书中,经济体被划分为两个世界,一个是由技术动态化、重度资本化、高度组织化的公司组成的世界,另一个是由成千上万个传统的个体经营者组成的世界。两个世界的差异不光体现在经济组织的驱动力及行为上,更体现在各自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与冲上。为了解决这种二元对立带来的诸多问题,人们需要借助计划体系来行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