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我是个妈妈,我需要铂金包
温妮斯蒂·马丁
¥29.99
每个城市都有一个“上东区”,那是精英阶层居住、社交和物的专属社区。 当耶鲁人类学博士薇妮斯蒂·马丁和丈夫一起带着孩子搬到上东区时,她对那里的生存规则还一无所知。 从物色公寓、学区房、给孩子申请私立校始,她响了一场艰苦卓绝的“战争”,其紧张激烈程度绝不亚于竞选美国总统。 这场“战争”持续了六年,为了让孩子迅速实现阶层跃迁,她又排除万难到了爱马仕的铂金包。
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
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
钟声
¥2.00
共和国故事主要讲述建国以后,我们国家六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它从政治、经济、军事、科学、文化等方面加以阐述,《战略调整: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主要讲述三线建设决策与设计施工等相关情况。
浴血荣光
浴血荣光
金一南
¥9.99
  从世界政党史上很难找到,有哪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领导层像割韭菜一样,一批一批被对方屠杀。这就是中国革命和其他革命都无法类比的空前残酷性……   那是一个热血澎湃、狂飙突的时代。中国共产党的一批年轻人浴血奋斗,国民党的一批年轻人也在拼命奋斗,共产国际的一批年轻人也在奋斗。这是一个年纪轻轻就干大事的时代,也是一个年纪轻轻就丢掉性命的时代。   列宁去世的时候不到54岁。斯大林42岁当上总书记。蒋介石39岁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司令。李大钊就义时还不到38岁。*34岁上井冈山。周恩来29岁主持南昌暴动。朱德31岁参加护法战争。博古24岁出任中共中央临时总负责人。聂耳不到23岁谱写《义勇军行曲》。寻淮洲21岁担任红军军团长。邹容18岁写《革命军》……   没有一个人老态龙钟,没有一个人德高望重,而且没有一个人研究长寿,切磋保养,都是主义、奋斗、牺牲、救亡。这样的现象应那个时代而生,也应那个时代而完成。
49元5本 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战争中没有女性(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
¥29.99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联有超过一百万女性参战。她们是15-30岁的年轻女孩,却担任起被视为“男人的岗位”的职责,她们是医生、狙手、坦克手步兵、冲锋枪手……本书是一本二战时苏联女兵和女性医护人员等的回忆录。她们眼里的战争,为我们带来了一个全然不同的视角,也是从未有过的冲和震撼。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49元5本 隐谷路 : 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
隐谷路 : 一个精神分裂症家族的绝望与希望
[美]罗伯特 · 科尔克
¥28.99
在外人看来,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市的加尔文一家是一个完美的中产家庭:丈夫多恩热情洋溢,是一名自信满满的空军学院军官,妻子咪咪则是来自得克萨斯州一个上层家庭的大家闺秀,他们还有12个可爱的孩子。 但在这种表面的光鲜下,有一股这对夫妇无法理解的力量正在涌动。短短十年间,12个孩子中的6个先后罹患严重的精神分裂症,另6个孩子则在恐惧中等待,等待自己成为下一个,等待更多痛苦和伤害的降临。在超过半个世纪的时间里,癫狂、屈辱和暴力从未饶恕过这个家庭,笼罩在这个家庭之上的也远不止自残和谋杀。基于对所有健在当事人的采访和大量医学档案资料,作者罗伯特·科尔克以饱含同情和悲悯的笔触讲述了精神分裂症吞噬这个家庭的全过程。 在承受无尽苦难的同时,这个特殊的家庭也为探寻精神分裂症的病因和治疗方法带来了一丝希望。以加尔文一家的故事为脉络,科尔克在书中梳理并穿插了过去一个世纪医学界有关精神分裂症病因的观和争论、这种疾病治疗方法的演变、社会对精神分裂症病人及其家人的偏见和歧视。从弗洛伊德与荣格的分歧与决裂,到整整一代治疗师将病因归咎于“精神分裂症妈妈”,从理论家们抛弃疾病的概念并执着于对其行颠覆,到医学研究者抽丝剥茧寻找这种疾病的生物学原因,本书都一一做了介绍。《隐谷路》终把注意力聚焦在几名医学研究者上,讲述了他们以这个特殊的家庭为样本,在过去数十年间为解精神分裂症之谜做出的不懈努力,以及发现精神分裂症易感基因的曲折和突破。
49元5本 依然热爱生活
依然热爱生活
凉子访谈录
¥33.99
《依然热爱生活》是一部真实故事集,取材于热门访谈类节目《凉子访谈录》,从500多名受访者中精选出20颗倔强的灵魂,深挖他们关于挫折、成长和奋斗的全景故事并结集成册,以此瞥见当代青年群体的情感状态和向好向上的精神向度,鼓励广大青年朋友遇到挫折不消沉、遇到险阻不畏惧、遇到诱惑不堕落,在各行各业的岗位上书写自己的大写人生,铺展自己的人生蓝图。
49元5本 自由的所以然
自由的所以然
黄克武
¥46.99
严复在近代思想界可谓影响巨大,本书做了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将约翰·弥尔的On Liberty 与严复译本《群己权界论》 逐字逐句对照,试图透过翻译与原本的差异来揭示严复对约翰弥尔思想的认识与误会。作者修正了史华慈关于严复的经典性研究的若干结论。作者认为,严复虽然将该书的大意介绍到中文世界,但是他并没有将此书论述的精华部分,尤其是个人自由作为一种终极价值之所以然,以具有说服力的方式翻译为中文。他自己的著作也没有表达出这样的所以然。《自由的所以然》将严复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同时,也探讨了自由主义在近代中国为什么不能茁壮成的思想史课题。
49元5本 洞见故宫之美:祝勇答问录续编
洞见故宫之美:祝勇答问录续编
祝勇
¥26.99
《洞见故宫之美——祝勇答问录续编》是祝勇上一本《文学的故宫——祝勇答问录》的延续。也是由媒体对祝勇的采访和谈话组成。在与采访者的一问一答中,还原了祝勇当时的心境和思想,也为他的创作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从访谈中我们不难感受到,无论是书写故宫,还是站在更大的视角上书写文明史,祝勇致力于精心建构一座历史宫殿,以自己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恢复当代人对传统的感受力。读者可以透过文字清晰地触摸到祝勇的思想脉络,感受到他作为一个文化研究者,沉潜在中国文化的魅力中、致力于读书做学问的那份气度与从容。
49元5本 阅读搭建精神天梯:新阅读教育论纲
阅读搭建精神天梯:新阅读教育论纲
朱永新著
¥27.00
阅读,是教育的基石。阅读,也是新教育实验的基石。阅读研究,是新教育用力*多、成效*明显的领域。这本《阅读搭建精神的天梯——新阅读教育论纲》,就是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先生对新教育20多年推进全民阅读与书香校园建设的历程和经验的系统梳理和总结。本书主要包括三部分。*部分《阅读:概念、历史与现实》主要讲述了“什么是阅读”“人类阅读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阅读行动的问题与困境”;第二部分《走向“幸福完整”的新阅读》主要讲述了“阅读的意义与价值”“新阅读的真谛”“新阅读的科学机理”;第三部分《新教育营造书香校园的路径与方法》从“优化阅读空间”“培塑阅读主体”“建设阅读资源”“丰富阅读活动”“完善阅读评价”五个方面总结了新教育在学校阅读方面的经验。
自驾长征路
自驾长征路
刘卫;秦红
¥74.00
这是一部饱含历史与人文色彩的游记。作者以20余万字、900余幅照片,并绘制46幅详细的路线图,全景式再现了红军走过的万水千山,展示了今日长征路上瑰丽雄奇的风情风貌。同时,指正了红军文献中诸多地名今日的准确位置和正式叫法。全书佐引丰富,言简意赅,细节生动,既是一部别生面的红色游记,又可视作史料性和可读性兼具的“长征简史”。
49元5本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
(古)切·格瓦拉
¥15.80
《摩托日记:拉丁美洲游记》是一本旅行日记,也是一部心灵自传,记述了“浪漫冒险家”灵魂人物切·格瓦拉年轻时环游拉丁美洲的旅行。1951年12月,格瓦拉和他的朋友阿尔维托·格拉纳多从科尔多瓦出发,骑一辆破旧的摩托车,始了他们向往已久的旅行。这次旅行历时9个月,横跨拉丁美洲大陆8000千米,旅行途中,他们饱览了拉丁美洲大陆壮美的风光,包括安第斯山脉、阿塔卡马沙漠和亚马孙河,还见识了令人赞叹的印第安文化遗产。 本书文字通俗流畅,时而诗意盎然,时而诙谐幽默,带给读者美妙的阅读体验。书中的故事描写紧凑动人,场景刻画鲜活形象,具有电影般的画面感。书中还穿插了许多有趣的小插曲,读起来生动活泼,令人忍俊不禁。切·格瓦拉对拉丁美洲文化的深度探索,对拉丁美洲历史和时局的反思,又为本书增添了浓厚的思想性。
49元5本 我教过的苦孩子
我教过的苦孩子
艾苓
¥42.90
1999年,大学扩招;2000年,大学全面取消分配制度。 出身寒门的人,是否还能通过教育改变命运? 本书作者艾苓任教于黑龙江绥化学院,学校至少有三分之一的孩子来自贫困家庭。作者采访了2000年到2020年的21届毕业生,从中选出56个出身贫困的孩子,追踪了他们从出生到上学,从毕业求职到结婚房等人生关键阶段的遭遇和选择。 贫困如何耽误了他们更充分地挖掘自身潜力? 贫困会留下哪些持久的心理烙印,又如何突破? 出身不同的人,在认知和决策上有哪些差异? 本书不仅试图以当事人的口述回答上述问题,更以动情的笔触,记录了他们在泥泞中的艰辛摸爬。没有奇迹,只有一一滴地层层突破,不断累积确定的幸福和成就。作者将其称之为“摸爬式努力”。几乎每个故事都直戳人心,催人泪下!
所幸藏书房
所幸藏书房
绿茶 编著
¥110.60
窥他者书房一角,观自我内心世界。 本书收录文人二十二间、学人二十七间、书人二十四间、友人三十二间、故人十五间,以彩铅小画呈现当代文人书房一隅,更有作者题记、珍贵名家私房书单。一如文化学者郑培凯先生所说:绿茶画的当代书房,总共有一百二十幅,其数多于《水浒》一百零八将,可谓壮举。
49元5本 我的骨头会唠嗑·南方篇:法医真实探案手记
我的骨头会唠嗑·南方篇:法医真实探案手记
廖小刀
¥48.00
1位法医,10场与“尸骨”的对话。 本书是法医廖小刀的尸检手记,记录了他从业生涯中10个*为离奇震撼的真实案件: 3次搭讪未果,男邻居躲进了女孩出租屋的床下; 南方某地有个“尸体黑市”,明码标价,生意火爆; 12岁的小女孩在上学路上消失,当廖小刀冲进那间出租屋时,等待他的是一个红色澡盆…… 以解剖刀般冷峻精准的笔触,剥开人心。打开这本书,在技术和诡计的博弈里,感受法医为守护真相而奔流的热血。
49元5本 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
天堑:西藏和平解放纪实
卢一萍
¥23.99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为了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保卫共和国西南边防,人民解放军以十八军为主,分别从四川、青海、新疆、云南多路军西藏,越过世界屋脊的千重高山,万条巨壑,克服了高原缺氧、冰川激流、风雪严寒、悬崖深谷以及疾病饥饿等人世间难以想象的困难,行昌都战役,徒步6000余里,征服了世界屋脊,完成了和平解放西藏的历史重任,并行平叛和民主改革,使西藏社会了一个历史新阶段。 《天堑》这部长篇报告文学对和平解放西藏这一历史重大事件行全面挖掘,力争表现出数万将士如何以人类难以想象的钢铁意志,以压倒一切困难的英雄气概,以大公无私的牺牲奉献精神,用智慧、青春、热血和生命捍卫了祖国领土的完整,在雪域高原书写了催人泪下的不朽篇章。正如原十八军政委阴法唐将军在本书的序言中所写,“这次远征,甚至可以说是人民军队的第二次长征。”
49元5本 锌皮娃娃兵(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锌皮娃娃兵(阿列克谢耶维奇作品)
[白俄罗斯]S·A·阿列克谢耶维奇
¥29.99
1979年12月,苏军侵阿富汗,始了为期十年,错综复杂却又残酷无比的阿富汗战争。一代苏联青年在“帮助我们的阿富汗兄弟”旗号下应征伍,他们非常年轻,大多才二十出头。阿富汗战争在1989年结束了,但关于战争的记忆是一个错综复杂的泥沼,这些一代青年人终生或许都在其中。本书以口述史的方式,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以及他们亲人、友人、子女的血泪记忆。 阿列克谢耶维奇历经几十年,辗转在前苏联的辽阔大地上,亲访上千事件一线经历者,查阅各方文件资料,耗费心血整理而成的苏联口述史系列——这是普通人的生活史诗。
49元5本 松浦弥太郎:恋物物语
松浦弥太郎:恋物物语
(日)松浦弥太郎
¥29.40
《恋物物语》内容简介:日本生活美学家松浦弥太郎,以充满真情的文字与摄影,记录爱不释手的日常物品,细述生活中每一份温暖情意。每件日常物品如果充满爱意地使用,就会被赋予灵魂,成为生命无可替代的一部分。对我来说,真心握住一个人的手温暖他,就是爱一个人无私的表现。对待爱物也是如此,紧紧握住一件日常小物,就像握住一个人的手,不也是一种爱的表现吗?我记下自己每天把玩、温暖的随身物品和它们与我息息相关的情谊,希望大家体会到,我虽说不出口单想要努力传达的“爱”。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
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11.99
ISBN978-7-02-015754-9 作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王宏图 等 译 本32 字  数259千字 页  数367 用  纸 80克双胶 成品尺寸 148*210 装帧 平装 单  价 55.00元   “作家访谈”是美国文学杂志《巴黎评论》(Paris Review)*持久、*著名的特色栏目。自一九五三年创刊号中的E.M.福斯特访谈至今,《巴黎评论》一期不落地刊登当代*伟大作家的长篇访谈,*初冠以“小说的艺术”之名,逐渐扩展到“诗歌的艺术”“批评的艺术”等,迄今已达四百篇以上,囊括了二十世纪下半叶至今世界文坛几乎所有的重要作家。作家访谈已然成为《巴黎评论》的招牌,同时树立了“访谈”这一特殊文体的典范。 一次访谈从准备到实际行,往往历时数月甚至跨年,且并非为配合作家某本新书的出版而作,因此毫无商业宣传的气息。作家们自然而然地谈论各自的写作习惯、方法、困惑的时刻、文坛秘辛……内容妙趣横生,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加之围绕访谈所发生的一些趣事,令这一栏目本身即成为传奇,足可谓“世界历史上持续时间*长的文化对话行为之一”。 2012年,经《巴黎评论》授权,简体中文版“巴黎评论•作家访谈系列”正式推出,《巴黎评论•作家访谈5》是该系列的*一辑,共收录以下十六位作家的长篇访谈:弗朗索瓦•莫里亚克、威廉•福克纳、伊夫林•沃、让•科克托、威廉•卡洛斯•威廉斯、伯纳德•马拉默德、詹姆斯•M. 凯恩、田纳西•威廉斯、纳丁•戈迪默、詹姆斯•鲍德温、V.S. 普里切特、普里莫•莱维、理查德•福特、伊斯梅尔•卡达莱、莉迪亚•戴维斯、达尼•拉费里埃。
49元5本 独自上路:一个九岁男孩的边境历险
独自上路:一个九岁男孩的边境历险
(萨)哈维尔·萨莫拉著 舍其译
¥56.00
本书讲述的是作者哈维尔·萨莫拉的童年真实经历。 哈维尔出生后不久,父亲因内战离萨尔瓦多、逃亡美国,母亲因为找不到工作,在他五岁时也偷渡美国。哈维尔九岁时展了他的冒险旅程,他要从萨尔瓦多小镇出发,经过危地马拉和墨西哥,穿越美墨边境沙漠,全程近5000公里。他将离深爱的姨妈和外婆、外公,去和许久不见的父母团聚。哈维尔没有亲人陪伴,独自上路,身边是做偷渡生意的蛇头,还有一群也要越境的陌生人。他预计,这次旅行只要两周。 九岁的哈维尔,小脑袋瓜里能想象的就是冲父母的怀抱,依偎在他们的床上,再次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他无法想象前路上等待他的种种危险:在海浪浪头狂乱颠簸、在沙漠烈阳下无情跋涉、在士兵黑洞洞的枪口下瑟瑟发抖,还有美国移民局的无情逮捕,同伴的欺骗……他也想象不到,两周竟变成漫长的两个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而他身边的年轻偷渡者们,组成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假冒”家庭,温暖地包围他。 本书是扣人心弦又感人至深的回忆录,提供了一次直、细腻、身临其境的体验。本书展示的不仅是一次充满危险和近乎不可能的旅程,也展示了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刻,人类能传递出的奇迹般的善良和爱。 《独自上路》是哈维尔·萨莫拉的故事,但它也是其他数百万人的故事,他们别无选择,只能离家园,去往他乡。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揭秘人际交往中的隐性攻击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揭秘人际交往中的隐性攻击
蕾切尔·西蒙斯
¥43.20
为什么昨天还很亲密的朋友,今天就突然不理自己了?为什么有人会躲在背后说坏话,抱团排挤人,甚至霸凌别人?比起男生间的“用拳头解决问题”,女生间的攻似乎更为隐秘和复杂。然而从家长到老师,大多数人都将其视为女孩的天性,而非亟待解决的严肃问题。 在本书中,蕾切尔采访了曾是霸凌对象和霸凌者的女孩们,直面给无数女性带来困扰乃至创伤的畸形社交文化。相比男孩,女孩往往承载了更多社会要求:受人喜欢比表达真实想法更重要,成为“完美女孩”比拥有独立自主的人格更重要。对冲突和愤怒的回避令女孩们惯于采取“另类攻”的方式处理争端,也令她们频频陷人际战争的泥淖之中。 《女孩们的地下战争》希望能够重构社会对于女性霸凌问题的认知,并为家长和学校提供实际的解决策略。让每一个女孩都能学会尊重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是本书作者和受访者共同的期待。
49元5本 重庆谈判(下)
重庆谈判(下)
黄济人
¥19.99
1944年6月6日,盟军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发动了“霸王行动”中的诺曼底登陆,一举摧毁德军的“大西洋壁垒”。于是,罗斯福又把目光转向亚洲,视点落在中国。此长篇小说构思宏大、新颖,把为期43天的重庆谈判放在国际大环境之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情节设计张驰有度,场面描写紧张激烈,气氛渲染浓郁,语言洗练简洁。其他历史人物,如周恩来、王若飞、斯大林、丘吉尔、罗斯福、赫尔利、史迪威、郭沫若、张澜、柳亚子等无不栩栩如生。这是一部可读性极强的壮美的历史画卷。
4 5 6 7 8 9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