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战国策(套装共2册)
战国策(套装共2册)
缪文远,缪伟,罗永莲
¥45.99
《战国策》为“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丛书”之一种,作者不详。西汉刘向对其进行了整理,分为东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等策,共三十三篇。这部书记载了战国两百多年间各国在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以及策士们在游说诸侯或相互辩难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对后世产生了长远影响。本次约请专家以清代黄丕烈《士礼居丛书》覆宋本作底本,并广泛参考了先贤时彦的研究成果进行注释、翻译。
49元5本 史记(第三册)
史记(第三册)
司马迁
¥19.99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礼记(国学大书院)(不学礼,无以立 礼为做人之根本)
礼记(国学大书院)(不学礼,无以立 礼为做人之根本)
戴圣
¥6.99
《礼记》初时据说有一百多篇,后为汉朝学者戴德简化为85篇,世人称之为《大戴礼记》。在编撰过程中,我们从权威版本中筛选出极为经典、实用,且具有文学价值的28个篇章,将其编辑成册。将每篇分为诸多小节,每个小节分为三部分:原文、注释与译文。整本书结构严谨,言简意赅,意蕴深远。
二十四史精华(第九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九卷)
姜忠喆
¥1.00
《元史》二百一十卷,明朝宋濂、王礻韦等修撰,是一部用时很短而史料价值极高的官修正史。
二十四史精华(第十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十卷)
姜忠喆
¥1.00
《明史》是正史中的一部大书,它的卷数仅次于《宋史》,全书共计三百三十二卷,其中本纪二十四卷、表十三卷、列传二百二十卷,近五百万字。《明史》的修纂时间在二十四史中为长的一部,从清顺治二年(1645)下诏纂修开始,至乾隆四年(1739)刊刻进呈,前后长达九十五年。《明史》又是继前四史之后的一部体例完备、史笔谨严的史学鸿绪家中。王鸿绪,字季友,松江娄县人,他三度担任《明史》总裁,解任归乡后,他在万氏《明史稿》的基础上略加改动删削,在康熙五十三年(1714)完成列传部分,雍正元年完成了纪、志、表,全稿三百一十卷,这就是后来王氏子孙刊印的《横云山人明史稿》。这部《明史稿》虽然以王氏之名进呈,实际上它浸透了万斯同二十年的心血。
49元5本 三国志
三国志
(晋)陈寿 撰 ,(南朝宋)裴松之 注
¥44.00
《三国志》为西晋陈寿所撰,共六十五卷,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主要叙述三国时期的历史,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南朝宋裴松之为之注,引魏晋时人著述两百多种,丰富了陈寿《三国志》文本本身。
49元5本 史记(第七册)
史记(第七册)
司马迁
¥19.99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49元5本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
柳鸣九;王智量;蓝英年
¥52.99
《世界名著大师课:法国卷》是世界文学领域的翻译家、权威学者们对法国文学*具有代表性的 20 部名著的深解读,如《巨人传》《蒙田随笔集》《莫里哀喜剧选》《费加罗的婚礼》《红与黑》《欧也妮·葛朗台》《高老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追忆似水年华》等。 各名家从作者经历、时代背景、故事情节、人物形象、创作技巧等不同角度展,对经典名著行了条分缕析的解读,深探讨了青春成长、梦想奋斗、人情财富、爱恨生死等紧扣现实生活的主题。例如,柳鸣九通过分析《局外人》中默尔索这一另类的人物形象及其淡漠性格,揭示了现代人生存的荒诞性;郑克鲁介绍了雨果如何以善与恶、美与丑、崇高与卑下的巧妙对照,编织成《巴黎圣母院》这部瑰丽的浪漫主义杰作 ......
二十四史精华(第二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二卷)
姜忠喆
¥1.00
二十四史精华从《史记》到《明史》,从本纪到列传,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二十四史精华》从《二十四史》中仔细撷取精彩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力图使您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正史”的耀眼光彩。为方便阅读,我们开辟了“读史理由”、“史书名人”、“史籍典故”、“史籍简介”、“成书过程”、“读史指南”、“本经快读”等几个版块,将史书编纂的相关背景、成书过程、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清晰地呈现出来,并辅以通俗的译文,为读者构筑一个方便快捷的读史平台。
二十四史精华(第三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三卷)
姜忠喆
¥1.00
二十四史精华从《史记》到《明史》,从本纪到列传,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明末义军领袖李自成,《二十四史精华》从《二十四史》中仔细撷取精彩篇章,删繁就简,去芜存精,力图使您透过历史的重重迷雾,感受“正史”的耀眼光彩。为方便阅读,我们开辟了“读史理由”、“史书名人”、“史籍典故”、“史籍简介”、“成书过程”、“读史指南”、“本经快读”等几个版块,将史书编纂的相关背景、成书过程、名人轶事、成语典故等清晰地呈现出来,并辅以通俗的译文,为读者构筑一个方便快捷的读史平台。
49元5本 东京梦华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东京梦华录(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杨春俏译注
¥38.40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撰。本书采用笔记形式,记录了北宋,主要是徽宗政和、宣和年间东京汴梁的方方面面,从都城城门建制、主要河道桥梁到皇宫建筑,从皇城内外官署方位到城内主要街巷、店铺,从朝会郊祭等朝廷大典到婚嫁产育等民间习俗,从饮食起居到岁时节令,从歌舞百戏到市井百态,几乎无所不包,描绘了东京汴梁这座十一世纪上半叶*繁华的城市,从中可以感受到宋代繁荣的都市经济与丰富的市井生活,是研究北宋都市经济文化的重要历史文献。 《东京梦华录》作者孟元老为北宋遗民,此书撰成于南宋绍兴十七年,正是北宋灭亡二十年之际,所以书中也借记叙当年盛世繁华而一抒怅恨之情,因此在南宋偏安江南一隅、继而亡于蒙古铁骑的特殊时代背景之下,引发亡国之人的情感共鸣,南宋中后期出现的《西湖老人繁胜录》《都城纪胜》,以及宋亡之后追忆都城临安的《武林旧事》《梦粱录》等,均与其体例相承、手法相近、内容相仿,学界常将这些著作命名为“梦华体”,甚至直到晚明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仍可视为《东京梦华录》之余绪。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东京梦华录》不失为一部宗立派的著述。 在《东京梦华录》的“梦华体”表层叙事之下,还隐藏着孟元老二十余年目睹的徽宗朝桩桩件件历史事件。比如描写东京高大雄伟的城墙,隐含着徽宗采用蔡京的意见改筑外城,改太祖的曲折城墙为四面笔直,大大降低了其防御功能,靖康年间金兵攻城时,正因其笔直,一砲之下,整面城墙都摇摇欲坠。其他如在记述正旦朝会、南郊祭天等朝廷大典中,隐含着徽宗改制礼乐,新制《大晟乐》、改建新的三层祭天圜丘(青城斋宫)、颁行《政和五礼新仪》,颇有以圣君自命的意味。正是这表层与底层的叙事相结合,《东京梦华录》探讨了北宋百年繁华一旦兵火皆成梦幻的原因所在。
吕思勉文集:先秦学术概论
吕思勉文集:先秦学术概论
吕思勉
¥5.96
《先秦学术概论》论述先秦诸子学术,全面分析先秦学派的源流和相互关系,并论辩各学派重要著作的内容真伪。本书对各个学派著作的评论颇多独到见解。吕先生曾撰《经子解题》一书,是其经学及先秦诸子研究的代表作,现作为附录一并出版,以更明晰作者学术思想发展之脉络。
49元5本 清代地方档案中的政治、法律与社会--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清代地方档案中的政治、法律与社会--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吴佩林等著
¥58.80
“万事胚胎,始于州县”,直管理百姓的州县一级政府在国家的治理体系中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清朝的一千三百个左右的州县里,州县官员任期如何,衙门内外的行政运作与基层治理如何展,其间官、绅、民以何种方式互动,下层民众之生活又是何种状态,清末名目繁多的局所之设又如何影响着社会治理结构,等等,都是目前学界普遍关注且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课题。 该成果系统利用四川省南部县的《南部档案》及巴县的《巴县档案》,并结合《淡新档案》《宝坻档案》等地方档案以及官方典籍文献,就官员任期、书吏对衙门的控制、书吏薪金、巴县胥吏活动轨迹、局所与州县体制变革、官媒在司法场域的职掌、生员诉讼、风水诉讼、场市的设立、“割股疗亲”语境中的观念与信仰、州县的祈雨活动、清末官制婚书之推行等问题展了扎实的研究。
二十四史精华(第八卷)
二十四史精华(第八卷)
姜忠喆
¥1.00
《新五代史》原名《五代史记》,北宋欧阳修模仿《春秋》笔法且将五代溶而为一撰成,七十四卷,本纪十二卷,列传四十五卷,考三、世家及年谱十一、四夷附录三。全书文字简要,并补充了不少新史料,为正史中自唐朝以后的的私修史书,与《旧五代史》同为研究五代十国史的主要资料。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眼前:漫游在《左传》的世界
唐诺
¥23.40
唐诺反复出入《左传》的世界,一次次试图走入子产、赵武、申公巫臣乃至孔子、左丘明等历史人物的内心世界,探索春秋时代杰出的头脑在其时其地究竟看到、想到了什么,他们某一言行究竟有着何种深远的积淀与思考,从而认出藏在历史缝隙里好的人好的事,也让春秋时代呈现出一个更为复杂深邃、立体可感的世界。情欲之事、鬼神之说、弭兵之会、小国家的大灵魂、两千多年前的梦、春秋战国的繁花般思维……由此出发,作者旁征博引,以文学的视角,围绕八个问题进行叩问和延伸,令人惊叹地将实然历史变成哲学思索的场域,陈旧的千年文本开始荡漾进此时此刻,是为《眼前》。 像是安排一趟远行,设定的目标是《左传》,想办法在那里生活一整年,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话语,不一样的周遭世界及其经常处境,不一样的忧烦和希望……远游回来,就是这本《眼前》了,我的读《左传》之书。 我设想每个人的视线都是一道道光、一次次的直线,孤独的,能穿透也会被遮挡,能照亮开来某个点、某条路径却也总是迷途于广漠的幽深暗黑空间里时间里——春秋时日那些人的眼前,《左传》作者的眼前,我的眼前,我希望能把它们叠放一起;我想象这些纵横四散的直线能相交驳,这样我们就可望得到一个一个珍罕的定点,知道自己身在何时何处,这也是基本简单的“定位”方式。 《左传》这样一部破旧沉厚的阖上之书,仍让我感觉蓄着风雷,有我还不知道以及永远不可能知道的某些东西,好像还听得到远方隐隐滚动的雷声。
49元5本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一卷:史记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一卷:史记
龚书铎
¥10.46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   “二十四史”,中国历史长河中数千年凝结威的丰碑,其卷帙之浩繁、史料之鸿富、记载之翔实、内容之渊博,早已饮誉中外,堪称世界文化史中的*之作。“二十四史”,在那浩繁的卷帙中,尔虞我诈中彰显权谋,折冲樽俎中彰显风流,运筹帷幄而决胜千里,修身齐家以建功立业。有江山的更迭,有王朝的兴替,有圣人的千秋教诲,有贤人的百代流芳,有英雄的风云际会,有美人的迟暮哀婉,有文人的妙笔生花,有墨客的丹青溢彩,有千年不泯的仁道,有万古常新的义气,有百折不挠的信念,有矢志不渝的忠贞……这就是“二十四史”,这就是鲜活而真实的曾经在历史舞台上上演的活话剧!   当《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用平白晓畅的形式将这历史的面卷再度展开,我们不能不为之感慨,为之动容,为之心潮起伏……   本书是第1卷《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1卷史记彩图版)》。   《白话精编二十四史(第1卷史记彩图版)》中插配了与史书内容相关的绘画、书法、建筑、陶瓷、金银器等精美图片,通过这些元素的完美结合,将读者带进一个真实而多彩的历史空间,让读者全方位、多角度地去感受中华文明和华夏民族智慧之所在。本书由龚书铎主编。
49元5本 全球通史:人类文明简史(套装共10册)
全球通史:人类文明简史(套装共10册)
郭方
¥17.43
本套装包含:世界新格局(公元1945年至今)、战乱中的世界(公元1914年至1945年)、殖民的阴影(公元1800年至1914年)、浴火重生(公元1700年至1800年)亚欧大变局(公元1600年至1700年)、欧洲的转折(公元1500年至1600年)、杀戮中的文明(公元1000年至1500年)、沉重中世纪(公元500年至1000年)、帝国崛起(公元前500年至公元500年)、文明的曙光(史前至公元前500年)全十册。
49元5本 大同书
大同书
康有为 著 汤志钧 导读
¥21.00
      《大同书》是中国近代思想家康有为的名著。在书中康有为提倡“破九界”的人道主义原则,批判现实世界;设计“升平世”的范式,规划社会改造方案;而展望“大同”境界,设计理想社会。汤志钧先生的《导读》,分析了康氏大同思想从孕育、发展到定型的历程,梳理了《大同书》从初创、增改到成书出版的经过。
49元5本 史记(第八册)
史记(第八册)
司马迁
¥19.99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49元5本 史记(第六册)
史记(第六册)
司马迁
¥19.99
《史记》,二十四史之一,*初称为《太史公书》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史记》全书共一百三十篇,包括十二本纪(记历代帝王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人臣,其中*后一篇为自序)、十表(大事年表)、八书(记各种典章制度记礼、乐、音律、历法、天文、封禅、水利、财用)。它包罗万象,而又融会贯通,脉络清晰,翔实地记录了上古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发展状况。 《史记》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从史学价值看,它保留了几千年的史料,具有非凡的史学价值,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它开创了纪传体记事法,受历代史官、学者推崇。从文学价值看,它的描写语言生动,形象鲜明,叙理透彻,记事灵活。刘向等人认为此书“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 本版本为一百三十一篇,除原有的一百三十篇外,还将司马迁的《报任安书》也收录在内,便于读者更*、更精准地理解司马迁的理念与思路。
49元5本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历史就是这么不堪:中外宫廷奇闻录
王建男
¥10.00
精选中外宫廷奇闻轶事,按照事件本身凸显的特性,分成四部分:皇帝奇癖、荒唐宫事、宫闱异举、宫廷传奇。   本书以特色人物为轴心、以超常规事件为线索,辐射来。对文中涉及到的人物加以简介,并适当在文中穿插图片作为辅助。文后与事件有关的地、诗歌或历史典故等。这样一本书内容丰满、充实,涉猎到历史文化知识的多面。
1 2 3 4 5 6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