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鲤·匿名作家
鲤·匿名作家
张悦然
¥35.75
一篇小说好看足矣,毋庸借力作者的名头。在这样的信念之下,诞生了《鲤·匿名作家》特辑,同时宣告了一场持续全年的、极富悬疑感文学竞赛的始。 所刊登小说均隐去姓名,仅以收到稿件的次序编号。作者有些是非常著名的作家,有些是尚未出版过作品的年轻人。读者*需要信赖的,是自己的感受。毕竟,阅读的愉悦,文本的触动,才是欣赏小说的关键所在。 这将不仅是蒙面名家与匿名新人之间的一场无差别文字格斗,更是《鲤》这套创办已有十年的文学主题书系,一次只忠诚于优秀文本的大型文学实验。 * 由80后文学写作主力张悦然主编,在商业和体制的缝隙中努力寻找自由呼吸的可能,《鲤》所代表的国际化文学视野,和“给年轻人看的新文学”的编辑标准,多年来默默塑造着华语文学的新景观。 2018年,《鲤》与理想国合作,全新改版,联手造一个更加纯粹、自由的青年文学平台。
每满100减50 中国游记(日本大正时代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亲历的中国印象)
中国游记(日本大正时代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亲历的中国印象)
(日)芥川龙之介 著,施小炜 译
¥17.50
《中国游记》是日本文豪、“鬼才”作家芥川龙之介受《大阪每日新闻》之托,于1921年游历中国后写作的多体裁游记。书中语言可读性强,又富于变化,口语和文言夹杂,变幻多姿;体裁涵盖剧本、书信、对话、手记等多种文体,虚实掺杂,叫人读来颇觉新鲜。芥川龙之介这种别出机杼、不肯落他人窠臼的写作风格,使这本游记较少呆板的平铺直叙、风物描摹,而更多以文艺的、甚至漫画的笔法,表现中国见闻在他敏感的心中所引发的情绪和思考。著名译者施小炜经过长时间精心而传神的翻译,充分再现了原著风格,将芥川龙之介语言、体材上的变化,完美展现在译文之中。除了文学价值外,本书还保留了芥川龙之介拜访章炳麟、郑孝胥、辜鸿铭等名人的记录,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每满100减50 南方纪行
南方纪行
(日)佐藤春夫 著,胡令远、叶海唐
¥13.30
《南方纪行》是日本著名作家佐藤春夫1920年造访中国后写作的游记,既是一本妙趣横生、动情动人的散文集,也是展现20世纪初中国南方风貌和研究中日交流的重要材料。佐藤春夫是芥川龙之介、谷崎润一郎的好友,也是太宰治、远藤周作等的老师,作家李长声更说“佐藤春夫有弟子三千”,可谓一代文坛“导师”;另一方面,他和中国作家往来密切,他曾翻译大量中国古典文学作品和鲁迅小说,他的翻译甚至得到了鲁迅的认可,郁达夫更曾表示:“在日本现代的小说家中,我所崇拜的是佐藤春夫。”《南方纪行》是他*次到中国后的“初次印象”,书中详细描写了民国初期厦门等地区的市井生活,南洋巨商的豪宅花园,爱国青年建造的新式学校,乃至陈炯明叛变前驻军漳州的详细情形,中日关系的日渐恶化等等。
每满100减50 生命原本从容
生命原本从容
王萌
¥10.99
平静地面对困惑与烦恼,才能体味生命的从容。禁得住多少曲折,才配得上多少幸福。本书选编了鲁迅、朱自清、郁达夫、萧红等著名作家关于生命从容的多篇文章,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书中得到温暖的慰藉和坚韧的力量,在浮躁的世界找到内心的平静。
每满100减50 以爱之名(宫本百合子短文集)
以爱之名(宫本百合子短文集)
(日) 宫本百合子
¥1.99
“爱”这个词汇,究竟是何时出现于人类社会当中的,我们无法探知,但“爱”一词出现在人类的语言当中,可谓是人类发展的一个巨大飞跃。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他生物虽会因“爱”而动,却无法理解语言的意义,故而也就无法生成爱的概念。
每满100减50 萝西与苹果酒
萝西与苹果酒
(英)洛瑞·李
¥38.99
一战末期,年幼的洛瑞·李随家人定居在风景如画的英国科茨沃尔德乡间。而立之年,他用诗般优美、温暖的文字重温故乡的童年往事,谱写出一首经久不衰的英式田园牧歌。金色的火焰,少年的诗,萝西的笑靥,未被电气化侵扰的美丽村落,一代人失落的集体记忆……
每满100减50 灵魂的独白
灵魂的独白
凤凰书品
¥17.98
  本书通过对每一位文化名人的采访,展现文化名人的内心世界。每一个创作背后的故事,都是一段历史,丰富的人生经历就是他们灵感的来源。文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看文字如何在他们笔下熠熠生辉。主持人许戈辉智慧聪颖,问题犀利,嘉宾回答深刻至极,一问一答中尽显智慧人生。
每满100减50 云淡风轻 岁月安好——林徽因散文精选集
云淡风轻 岁月安好——林徽因散文精选集
林徽因
¥19.90
本书甄选了林徽因的散文精华,不仅有追忆友人的《悼志摩》,有分享写诗心得的《究竟怎么一回事》,还收录了她在建筑方面的诸多佳作,无不彰显着她独特的气质和丰富的阅历,为你全面地呈现出一代传奇才女的别样人生。
每满100减50 寒门之暖
寒门之暖
彭见明(著)
¥16.34
一本说平常话,家常讲的书。 一本干净明快温情脉脉的书。 一本含苦无怨,遇辱忍隐,逢难必克,不见锋芒,寒而不冷的书。 一本行善千般,不谋一报的书。 一本描述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五世同堂的融暖之书。 一本裁剪精致,情趣盎然的书。
每满100减50 亲爱的你(丁丁张)
亲爱的你(丁丁张)
丁丁张
¥24.00
本书所有故事源于真实的采访记录,讲述了18位陌生女孩的细微心事。一个个的“她”,不是具体的谁。她们只是一面镜子,让我们从中窥见自己。她们之中有遭受粗粝原生家庭伤害的,有自卑敏感爱而不得的,也有像海鸟一样追逐梦想永不停歇的。故事并不完全明亮,但不影响它们就这么存在着。感谢她们,把自己私下里的想念,痛苦,折磨,心碎,热爱,欢愉,那么多复杂的情绪,讲给我这样一个陌生人。 故事会很痛,也许会让你流泪。说出真相,是心疼你,害怕你受伤。小说结束了,但人生还在继续。或许在你的故事里,结局可以有不同。而这也正是讲述的意义。
正午(01-07)
正午(01-07)
正午故事
¥210.00
《正午故事01:我穿墙过去》 是正午系列的本。开篇栏目是“写给正午的话”,每期我们都会邀请一位名家,谈谈他所在的领域。“特写”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是去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除了叙事之外,我们偶尔也会推出“访谈”系列,偏重思想和观念。“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 《正午02:此地不宜久留》 开篇栏目“写给正午的话”,本期邀请了张北海,书写他回山西老家的经历,平实动人。“特写”栏目,是正午的主打故事,我们尽力去寻找那些被忽视的人、被遗落的事。本期突出的是《时间的工匠》和《失败者之歌》。 《正午03:到海底去》 在“随笔”栏目,我们希望添加更多的文学性,以一种更自由的叙述方式去写作。本期邀请了覃里雯,为“正午”撰写了《柏林的野猪》。作家张亦霆为我们描述了他的朋友徐浩峰。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视觉”是正午比较特别的一个栏目,我们试图在影像和文字之间、影像与美术之间,建立一种张力。本期的摄影师是王轶庶。第三期正午还开设了一个新栏目,叫“个人意见”。我们采访了那些在专业领域有所成就的人,试图探讨影响过他们的人和事。本期我们走访了画家刘小东和音乐人周云蓬。 《正午04:我的黎明骊》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叶三写的李志小传。《盲女毒枭》说的是一个发生在南京的真实案件。此外,还有一则非常清新好看的鸟类故事,北京的雨燕。 在“随笔”栏目,推荐淡豹的《在棚户区》。我们到底有没有对自己居住的这块空间的命运做出决定的资格?正午的老朋友袁凌带来一篇《乡村命案》,跟着他镜头式的语言去探索一起似乎很平常的杀人案。此外,正午的记者罗洁琪写了她的逃霾故事。 本期正午的“访谈”非常精彩。我们请小转铃和金宇澄围绕《繁花》一书,谈文学,谈上海,以及上海的男女关系。 《正午05:有人送我西兰花》 “特写”栏目,本期推荐罗洁琪写的《傻妹》,由一起强奸案写出了广州一个城中村的生态。《176个被告人》则写出了日常生活中的荒谬。一个平常的小区,一栋平常的大楼,一个平凡的人被砖头砸死。警察调查无果,基于《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七条,大楼的住户都成了被告人。 在“随笔”栏目,推荐张莹莹的《植物笼罩上海》,从一个独特的角度描写一个城市。本期收录了范雨素的《农民大哥》,以及风格各不相同的几篇随笔。 本期正午的“访谈”,梅峰谈论了由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所谓“民国感”如何制造,“学院派”的光芒与衰落,以及他的个人阅读史。 “个人史”其实是口述史,挖掘那些被埋没却值得纪念的回忆。我们请池子讲述了他的脱口秀之路,是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另一篇《爱、性与残疾》,讲的是一个独特的话题,在法国为残疾人提供性陪护的人们。 《正午6:旧山河,新故事》 本书是《正午》系列的第六本,不同于此前五本,这是一本旅行文学特辑,一次全新的改版。 “随笔”选择了四位作家叶三、刘子超、杨潇、郭玉洁的游记。《在烈日和暴雨下》,叶三写了自己去额济纳和舟山看音乐节的经历,还有新疆音乐人吐尔逊的老家麦盖提,一路的旅程,关于音乐,也关于人。《困守咸海的人》,世界三大内陆海之一的咸海,正在萎缩之中,刘子超在这个少有人至的地方,目睹了沧海桑田的变化,以及困守者孤独艰苦的生活。《坐火车横越美国》,杨潇在美国搭乘长途列车,从芝加哥前往旧金山,自东向西穿越六个州,全程五十多小时,他写下了沿途的风景、遇到的人,也勾勒了美国铁路的历史。《秦腔、卖蜂蜜的记者,和被困的僧人》,郭玉洁重走丝绸之路东段之后写成此文,是一次将现实和历史、陌生人与记忆交织起来的尝试。 《正午7:我们的生活》 《正午》第七期,发掘“名人”不被知晓的另一面,寻找乡野间被忽视的角落,捕捉时代中执拗的低音。这一次,我们潜入社会现实与自我的心灵,以故事重新理解“我们的生活”——表面看似波澜不惊,内里却激烈动荡。 从“自我”出发,回忆“尼曼项目和我的记者生涯”;于“春秋”中,听“乞丐的歌单”、看“东北农民彼得洛夫的幸福生活”,捕捉普通人日常生活中的戏剧一刻,感受时光流逝的力量;于“传奇”中,展现围绕“浙江省悬案”追缉凶手的二十二年,看到阳光照耀下,还有晦暗不明的地方;后,从“自我”回到“我们”,以一幅“被遗忘的女子图鉴”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
每满100减50 我与地坛:插图版
我与地坛:插图版
史铁生
¥23.99
当代文学大家史铁生的散文质朴通透,蕴含深刻的生命哲理,被誉为中国文坛*美的收获。这部散文集选取了《我与地坛》《记忆与印象》《秋天的怀念》《合欢树》《黄土地情歌》等史铁生*为经典的散文。其中《我与地坛》是史铁生*为经典的散文之一,全文感情深厚隽永,哲理含蓄,感人至深,是史铁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他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
每满100减50 关汉卿选集(修订版)
关汉卿选集(修订版)
(元)关汉卿著 康保成 李树玲选注
¥17.10
本书选取了关汉卿现存作品中选出十二个杂剧和二十多首散曲。选取的标准主要有二:一是可确定是关作;二是艺术上有特色,影响较大。本书杂剧部分的校勘,《拜月亭》,《调风月》,仅存《元刊杂剧三十种》本,《单刀会》《绯衣梦》以脉望馆抄校本为底本,此外均以《元曲选》本为底本。除个别情况外,一般不出校记。注释力求简要,一般不征引原文。有些重要的词语,为方便读者,不避重注。
每满100减50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全鉴
陶庵梦忆 西湖梦寻全鉴
迟双明
¥19.20
张岱的《陶庵梦忆》《西湖梦寻》,许多论者一致评价其篇篇精美,是张岱散文的代表作,甚至奠定了他在明清散文作家群中的特殊地位。《陶庵梦忆》是张岱在“国破家亡”,“披发山”之后写的自叙体散文;《西湖梦寻》在体例和内容上有一定的特殊性,写的是作者记忆中的西湖各处风景名胜。?
每满100减50 小窗幽记:插图典藏本,中国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
小窗幽记:插图典藏本,中国人“处世三大奇书”之一
(明)陈继儒
¥9.80
       《小窗幽记》是明代陈继儒纂辑的清言小品集,共分醒、情、峭、灵、素、景、韵、奇、绮、豪、法、倩十二卷,分别从修身、处世、交友、求学等多个方面阐释中国文人的处世准则,内容广博,富有哲理,文字整饬优美,言简旨远。此书与《菜根谭》《围炉夜话》并称为中国人修身养性的三大奇书,自问世以来,备受历代读者青睐,是深了解中国人处世智慧的哲理好书。
每满100减50 远路去中国:西方人与中国皇宫的历史纠缠
远路去中国:西方人与中国皇宫的历史纠缠
祝勇著
¥34.20
故宫学者祝勇在本书中将目光投向五位外国人,五个时间深处的故事,五段奔向东方的漫长旅程。他用充满诗意的笔法,讲述了马可·波罗、利玛窦、马戛尔尼等五位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的故事,或者说,讲述了古老的中国与这五位外国人相遇的那段历史——他们踏上中国的那一刹那,中国改变了他们,他们也改变了中国。全书收录海内外博物馆百余幅珍贵图片,请跟随祝勇,重回历史现场,唤醒历史记忆,潜时间的河流,看到“另外”一个中国。 古老中国的成长,这个有时疯狂、有时温顺的西方伙伴刚好起到了“他者”的作用,使中国在一种更大的、全球化的叙事中确立自我的身份,在戏剧化的触中找到自身的位置。而在热衷于摄影、考察等实证方法的西方叙事中留存的数量庞大的历史证据,无疑会激发和唤醒已成逝水落花的历史记忆。 东西方的历史互相影响和激荡,这种互为“他者”的互动关系,故宫(紫禁城)是一个独一无二的视角。站在这个视角上看,历史才能豁然朗。 ——祝勇
每满100减50 秋灯琐忆
秋灯琐忆
[清]蒋坦
¥12.60
《秋灯琐忆》是钱塘文人蒋坦通过回忆而作的一部诗意散文集,记述了其与妻子关锳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才气、雅致与情趣。全书叙事生动自然,文辞风雅清丽,感情真挚,动人心弦。
每满100减50 无以为家:日本家庭消亡现场
无以为家:日本家庭消亡现场
[日]酒井顺子
¥17.99
“30岁时父亲过世了,40多岁时母亲过世了,年近半百时哥哥病逝了……对我而言,家人已经全部消失。我忽然意识到,这其实意味着我的原生家庭消亡。” 日本作家酒井顺子是率先提倡单身主义的女性之一,二十多年前曾以《败犬远吠》风靡日本,使得“败犬”一词成为流行语,影响至今。在《无以为家》这部新作中,她依然坚持单身主义,然而随着年纪增长,在重新思考“家是什么”这个话题时,又自然地流露出决然与眷恋兼而有之的矛盾心态。 生存需要怎样的家务能力?家庭课应该教什么?称呼如何表现身体?长子有什么用?何谓事实婚姻?何处有新的家人?日本人的家庭观和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家的形态将何去何从?……成长于昭和时代经济高速成长期的作者以半个世纪以来的亲身经历,结合对父母及祖父母辈的访谈与回忆,以及对同龄的一代人及其子女们乃至更年轻一代的观察,呈现了日本家庭不得不面对的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之变,并试图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寻找自己如何安住身心的解决之道。 …… …… …… …… ▲现在的年轻人常常把“感谢父母”挂在嘴边。想到我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从没有好好地感谢过他们,如今我重新审视“家”这个命题,实在非常感谢把我放在家这个安全的框框内养大的父母。我每天都会对着佛坛喃喃地说“谢谢”。我已经无法组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了,为此,我深感罪孽。在这样的自己身上,我每天都能看到日本人的特。 ▲成年后的我意识到,家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原生家庭的家人会衰老、死亡。若想拥有新的家人,就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结婚、生孩、育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 ▲在政治的世界里,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革新的力量一旦增强,保守的势力就会反弹,而掌权。在家这个场域中也发生着类似的情况。随着家庭保守派的力量一步增强,逃离的人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吗?随着家庭多样化的发展,法定婚姻会仅仅是众多家庭模式中的一种吗?没人知道日本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人,通过获取工作而走向社会,但社会并不仅仅是工作的场所。如果说展经济活动的场所是公共社会,那么与家人共处的场所就可称为私人社会。人,自出生以来,首先属于自己的家庭和亲属这个私人社会。婚后,结婚对象的家庭及其亲属也会私人社会领域。已婚者揉捏着完全不同的家庭的做派,借此磨砺身为私人社会中人的经验。我虽然了公共社会,却不曾拥有已婚者的私人社会。 ▲对我而言,失去原生家庭的那一天就是我的“家庭消亡”时刻。仔细想来,家人所在的家至此消亡,我次体验到了。因此我算重新思考关于“家”这个话题。对我而言,“家”是什么?在当代日本,“家”有什么功能……当“家庭消亡”的警钟响起,或许正因为没有了家,有些事才能提笔写下 ——酒井顺子
每满100减50 车轮滚滚汽笛鸣——邢澍随笔
车轮滚滚汽笛鸣——邢澍随笔
邢澍
¥59.90
本书为上海交通大学校友邢澍的随笔,记录了邢澍的求学、工作、生活的点滴,反映出时代的印记和岁月的变迁。
每满100减50 民国文学课
民国文学课
孙郁著
¥47.00
孙郁先生在中国人民大学讲授中国现代文学史,本书即以他授课讲稿为底本,梳理了民国时期的文学生态与流脉,内容涉及旧派小说、诗词、戏曲、谣俗的延续与传承、新诗、新小说、新观念的缘起与成长。书中论述了鲁迅、周作人、老舍、曹禺、沈从文、巴金、张爱玲、钱钟书、萧红等多位作家及其作品。作者以宽厚的史学观,聊天式的讲述,民国文学的生态之门,文与人,都因作者的关照展现出立体生动的一面。 本书曾以《民国文学十五讲》行世,此次出版新增《方言·谣俗·野调》《诗人巴金》《战时的文字风景》三篇新论,全书做了细致的注释。
每满100减50 老物件
老物件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河北省唐山市曹妃甸区委员会
¥160.00
本书分为《在民间:老物件》《在民间:老手艺》《在民间:老游戏》3册。其中老物件按照“农耕记忆、收获季节、渔舟唱晚、巷陌人家、吾家之用、朝夕相处、人间烟火”12个部分300余件;老手艺2个部分60余件;老游戏40余种。系唐山市曹妃甸政协文史委民俗文化课题资助项目。作者历时数年辗转于冀东沿海地区,将散落在民间乡里的老物件、老手艺、老游戏,进行了*系统地拍摄整理和爬疏考证,并置于中国数千年农耕文化和乡村文明史当中寻根溯源,一一解读,引导读者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乡村社会,体验乡土味道,从而记住乡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