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向太空港
¥15.92
《飞向太空港》是一部航天题材的报告文学作品,讲述了中国“长征三号”火箭SHOU次在西昌发射场发射美国“亚洲一号”卫星的故事,记录了中国航天事业继往来的辉煌时刻。其中既有中美专家在大凉山深处的合作与友情,也有东西方文明在现代卫星发射场上交汇时的碰撞与冲突。作品纵横捭阖,张弛有度,被称为中国“航天文学”的山之作。
忽有故人上心头
¥14.95
《忽有故人上心头》这是一本怀人纪事的文章合集,收录了季羡林、丁玲、丰子恺等作家的散文作品。在这些文章里,作家们谈论自己的亲朋师友,或直主题,或慢慢铺叙,其中有对过往岁月中重要、难忘的经历的回忆,也有对故友亲朋的深切思念和缅怀。
纽约下城
¥40.15
“如果纽约的人行道会说话,那听起来就该是皮特·哈米尔。” 皮特·哈米尔被许多人视为纽约这座城市的“化身”,他是布鲁克林街头之子,是纽约后一代传奇纸媒记者,也是殿堂级专栏作家。《纽约下城》是一部饱含个人情感与报导文学特有的客观记述的追忆。在书中,哈米尔漫步曼哈顿——从格林威治村蜿蜒曲折的波希米亚街道,到肉类加工厂区破旧的小巷,再到南街海港饱经风霜的鹅卵石路——他将纽约的历史一层层展现在读者眼前,展现这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这不仅是一部历史或报道书稿,也是一位土生土长的纽约客为城市所写的挽歌,他经历了纽约发展过程中一些历史意义的时刻,始终将这座宏伟而又往事纷繁的城市称为世界上自己喜欢的都市。
不过四十
¥6.80
一个个经历,一段段往事,从十九岁的*后一天到如今步入中年,时间都去哪儿了?不过四十,你还年轻,即便到了八十,只要那颗心不老,一切都来得及。
无以为家:日本家庭消亡现场
¥17.99
“30岁时父亲过世了,40多岁时母亲过世了,年近半百时哥哥病逝了……对我而言,家人已经全部消失。我忽然意识到,这其实意味着我的原生家庭消亡。” 日本作家酒井顺子是率先提倡单身主义的女性之一,二十多年前曾以《败犬远吠》风靡日本,使得“败犬”一词成为流行语,影响至今。在《无以为家》这部新作中,她依然坚持单身主义,然而随着年纪增长,在重新思考“家是什么”这个话题时,又自然地流露出决然与眷恋兼而有之的矛盾心态。 生存需要怎样的家务能力?家庭课应该教什么?称呼如何表现身体?长子有什么用?何谓事实婚姻?何处有新的家人?日本人的家庭观和幸福观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家的形态将何去何从?……成长于昭和时代经济高速成长期的作者以半个世纪以来的亲身经历,结合对父母及祖父母辈的访谈与回忆,以及对同龄的一代人及其子女们乃至更年轻一代的观察,呈现了日本家庭不得不面对的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世界之变,并试图在不断变化的社会中寻找自己如何安住身心的解决之道。 …… …… …… …… ▲现在的年轻人常常把“感谢父母”挂在嘴边。想到我的父母在世的时候,我从没有好好地感谢过他们,如今我重新审视“家”这个命题,实在非常感谢把我放在家这个安全的框框内养大的父母。我每天都会对着佛坛喃喃地说“谢谢”。我已经无法组建传统意义上的家庭了,为此,我深感罪孽。在这样的自己身上,我每天都能看到日本人的特。 ▲成年后的我意识到,家人不是理所当然的存在。原生家庭的家人会衰老、死亡。若想拥有新的家人,就必须靠自己的能力去结婚、生孩、育孩……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不可能是轻而易举、信手拈来的。 ▲在政治的世界里,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样的现象:革新的力量一旦增强,保守的势力就会反弹,而掌权。在家这个场域中也发生着类似的情况。随着家庭保守派的力量一步增强,逃离的人会成为一种特殊的存在吗?随着家庭多样化的发展,法定婚姻会仅仅是众多家庭模式中的一种吗?没人知道日本会朝哪个方向发展。 ▲人,通过获取工作而走向社会,但社会并不仅仅是工作的场所。如果说展经济活动的场所是公共社会,那么与家人共处的场所就可称为私人社会。人,自出生以来,首先属于自己的家庭和亲属这个私人社会。婚后,结婚对象的家庭及其亲属也会私人社会领域。已婚者揉捏着完全不同的家庭的做派,借此磨砺身为私人社会中人的经验。我虽然了公共社会,却不曾拥有已婚者的私人社会。 ▲对我而言,失去原生家庭的那一天就是我的“家庭消亡”时刻。仔细想来,家人所在的家至此消亡,我次体验到了。因此我算重新思考关于“家”这个话题。对我而言,“家”是什么?在当代日本,“家”有什么功能……当“家庭消亡”的警钟响起,或许正因为没有了家,有些事才能提笔写下 ——酒井顺子
阿玉
¥58.00
陈丹燕非虚构作品,纪录女性祖辈的真实命运,探寻爱与独立的艰难平衡。 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嫁人生子的阿玉,一生都被困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将三代子女抚养成人。没有独立的职业、终生都在厨房里忙碌的她,却用柔软的内心教会了陈丹燕等人爱的能力,让他们最终也能成为被爱护佑的人。 在阿玉身上,陈丹燕看到一种强大的爱的能力。她用自己的所有给予他人爱,也敢于在病痛中全力要求他人的爱,更能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给每一个受她照顾的人,让大家都能成为愿意付出爱、善于受爱、敢于要求爱的人。 通过阿玉的故事反观自身,陈丹燕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 因职业而独立的我们,可能像依赖于家庭的阿玉那样付出爱,并且教会他人爱吗? 1914年,阿玉出生在广西平乐大街上的一栋旧砖木房里。 1932年,阿玉十八岁,母亲因霍乱去世,父亲为避债离家,她从此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根钩针谋生,将大弟弟莲生(陈丹燕父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健生抚养长大。 1956年,阿玉和分别多年的弟弟莲生再次重逢,从此住莲生家里,先后照料两代人一共五个孩子长大,其中就有陈丹燕老师和她的女儿陈太阳。在陈丹燕来看,正是因为阿玉一日日的伴随,才让这个家族的孩子认识到,“爱”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2010年,陈丹燕在父亲莲生回忆录的指引下,回到广西平乐探寻祖迹,终于将阿玉的前半生拼凑完整,真正认识了阿玉这个人。可没过几个月,在上海缠绵病榻七周之久的阿玉,就在那年中秋节的清晨,安静地离了人世。 陈丹燕自此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写下了这部满含爱与思念的作品。
月枕山河:祝勇散文精选
促销价:¥14.99|¥118.00
《月枕山河》收录了祝勇创作生涯中最有代表性的23篇散文,分为上编和下编两部分。上编“烟月不知人事改”中的散文以历史写作为主,涵盖了祝勇在历史人物、诗词、书画、故宫中注的情感、判断和思考。下编“只记山海曾相逢”则给读者展现了一个“行走的祝勇”。祝勇一直在路上,他用自己的脚步叩大地,在旅途中与空间和时间对话。正因如此,他在散文中描写的古镇、河流、宫殿、道路变得有血有肉,令读者爱不忍释,欲罢不能。年轻时的祝勇曾说自己“尚未真正地了解散文”,但品读其各个时期的散文作品后不难发现,他的文字已经在散文领域找到了立足之地。
唐宋八大家文选
¥39.00
唐宋八大家,即唐宋八大散文家,包括唐代韩愈、柳宗元,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欧阳修八位散文家。他们用散体的句子,自由地抒写,给骈体文主导下沉闷板滞的文坛,注了新鲜的空气,张扬出强烈的个性,在各自的时代,文坛为之面貌一新。明代选定八家文章,加以标举,后代治古文者尊奉,学习效仿者较多,影响甚大。本书精选唐宋八大家精粹文章百余篇,加以简要的注释、精到的评,为当代读者提供可信可读、精致可赏的版本。
儒藏知津(问学)
¥22.99
本书是“问学”丛书系列之一,是四川大学教授舒大刚及其团队在承担国家“211工程”“985工程”重点项目《儒藏》的一些学术论文和学术思考的合集。主要内容包括《儒藏》感悟、《儒藏》溯源、《儒藏》叙例、“经部”叙论、“论部”叙论、“史部”叙论及《儒藏》后语。《儒藏》是由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纂的一部大型儒学文献丛书,共收录先秦至清末民初儒学文献5000余种。舒大刚教授在主持编篡《儒藏》过程中将自己对儒学的思考、感悟乃至于学术经历、成长经历写作成文字。因此,本书不仅是《儒藏》这一大型项目的导读,也是舒大刚教授学术人生的记录。
历史的复活术:祝勇创作谈
¥26.99
本书是祝勇创作思想的*次集中表达,作家从个人的创作经验出发,将自己三十余年文学写作、纪录片拍摄的心得分享,对当代文坛创作风向的思考与解读,以散文随笔的方式向读者娓娓道来。
太阳与少女
¥41.99
四叠半(约七平方米)的公寓里能创作出怎样天马行空的神作? 《春宵苦短,少女前吧!》《有顶天家族》……这些脑洞大的故事是如何诞生的? 日本文学界幻想天才森见登美彦出道十四年以来散文随笔全收录,畅聊人生与创作—— 从深受影响的书(樋口一叶的《一叶恋爱日记》、中岛教的《山月记》、柯南·道尔的《五个橘核》《夏洛克·福尔摩斯的冒险》等)和电影(《千与千寻》《砂之器》等),到在京都或奈良居住时所喜欢的运动、喜欢的事物等,再到登富士山的经验谈,以及小说创作背后的故事等共86篇,让你一次看够。 除此之外,本书还收录了曾在杂志连载但从未出版过的专栏《空转小说家》,并且初次公了特别写下的、之前绝未公之于众的秘藏版《森见登美彦日记》。 从一个普通大学生成长为文学大师,这一本书解读透彻!
世间万物,总有欢喜
¥22.50
《世间万物,总有欢喜》是八旬“顽童”蔡澜关于人生智慧的散文精选,没有爹味说教,四两拨千斤,所有焦虑与困惑都能被他轻松化解,幽默豁达又不乏犀利,精神状态优美: 问:先生,安于现状是否可耻呢? 答:也是一种境界。 问:三十五岁还有没有资格走出舒适圈? 答:五十岁再说。 问:先生,总觉得自己很差劲怎么办? 答:改为觉得自己很厉害呀。 问:先生,请问什么才算是大事? 答:天塌下来。 问:想要问问先生对喜欢的定义是什么? 答:喜欢就是喜欢,真笨。 随便一篇,就像一方避难所,即刻让被文字拯救的瞬间 1。
觅我游踪:汪曾祺记游
¥34.00
本书精选作者多地的行旅、记游散文四十余篇,并配以汪曾祺亲绘插图十余幅,以记游为线索,立体生动地呈现了汪曾祺一生求学、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作者曾长期生活过的昆明、北京、张家口等地、行旅途中的新疆、湖南、湖北、山东、福建、浙江乃至海外,皆在笔端留下独特印记。不仅不同地域的山川美景、风土人情、饮食文化、草木虫鱼,也蕴含着浓厚的人文气息,彰显出动人的生活情趣和人性人情之美。
秋灯琐忆
¥12.60
《秋灯琐忆》是钱塘文人蒋坦通过回忆而作的一部诗意散文集,记述了其与妻子关锳的日常生活,充满了才气、雅致与情趣。全书叙事生动自然,文辞风雅清丽,感情真挚,动人心弦。
乡里旧闻
¥40.00
孙犁说:“一个人对家乡的感情是毕生的。”从1979年12月起,他始创作“乡里旧闻”系列,描述故乡人物和故事,前后写了二十余篇,感情深沉诚挚,用笔洗练凝重。本书择取这些作品,分为“乡里旧闻”“童年漫忆”“童年纪事”“蚕桑之事”四辑。北方大地上平凡的故乡人物,时代风云里隐忍的生活细节,凤池叔、干巴、菜虎、玉华婶、秋喜叔等乡亲令人唏嘘感佩的命运故事,成为脍炙人口的名篇,奏出孙犁晚年作品中的华彩乐章。
活着,本该有趣——老舍散文精选集
¥22.00
“中国人的生活意趣”系列精选老舍、汪曾祺和丰子恺的散文代表作130篇,在一篇篇历经时间淘洗的优美散文中,领悟文学大家的生活态度与人生智慧。 在繁忙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免焦虑,或多或少会感到迷失,我们似乎忘记了生活的乐趣与滋味,还好有他们的文章提醒我们,再忙也别忘了生活。 消磨在看花逗鸟、养猫读书上,流连于花影草香、杯盘碗碟间,牵挂着世间万物、芸芸众生相,将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生活和世界会对我们报之以歌。 泡一盏清茶,做一个旧梦,光影晴雨都是风景,苦辣酸甜皆为滋味,不将得失荣辱放在心上,奔向属于自己的诗意和远方。
人的疆域:卡内蒂笔记1942—1985
¥29.99
本书为1981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埃利亚斯•卡内蒂的四部笔记合集,包括《人的疆域》《钟表的秘密心脏》《苍蝇的痛苦》《汉普斯特德补遗》,创作时间跨度从1942年直至1985年,是卡内蒂小说、政论、回忆录和戏剧作品的重要补充。卡内蒂一生经历流亡与漂泊,是20世纪欧洲苦难的缩影,他自青年时代起就将“笔记”作为一种严肃的文学创作体裁加以实践,在笔记中对自己的观察、记忆、灵感与哲思行即时的记录。本书是持续半个世纪的独立省思过程的结晶,堪称这位文学大师的思想地图,展示了他思想发轫、成型与转化的脉络,和对20世纪历史的见证。
看了明朝就明白
¥16.50
《看了明朝就明白》是明史大家王春瑜先生所著的历史杂文结集,共分《人物浮沉》《社会百相》《文化集锦》三辑,对明代的张居正改革、资本主义萌芽、文人“下海”、军事腐败、爱国主义气节、画坛四杰、郑和下西洋等深入剖析。书稿史料翔实,分析有理有据。文笔于尖锐、泼辣之中不乏幽默,引人深思。
阅读是最好的独处
¥13.50
读书塑造人的一生: 读什么书,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麦家说,读书就是回家。毛姆说,读书就是给自己构建一座随身携带的小型避难所。 阅读拥有温暖而强劲的力量,能够长久不衰地体贴灵魂、拨动心弦,触碰到我们情感深处*柔软*深刻的部位。这种力量,并不会因时间流逝和年代更迭而减弱。 黄桂元以多年阅读写作的经历,反照自身,思考个人成长路径,以及读书的意义与目的、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书之乐等一系列有趣话题。
人生因孤独而丰盛
¥45.00
周国平亲选全新散文集,书中包涵了:如何让生命回归单纯、怎样去寻求智慧的人生、如何做到简单的生活、如何学会与孤独和平的相处、怎样获得恰到好处的爱情和怎样保持自己灵魂的高贵,六大人生主题。写给所有孤独而丰盈的灵魂。 孤独之为人生的重要体验,不仅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才能与自己的灵魂相遇,而且是因为唯有在孤独中,人的灵魂才能与上帝、与神秘、与宇宙的无限之谜相遇。 追寻人生谜题的路上,你并不孤独,周国平就是你的同伴。
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研究
¥29.00
本书主要论述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的产生、发展、繁荣与衰落。越南古典文学名著的产生具有其特殊的政治与社会背景,同时也离不其民族文化独立意识的兴起。越南独特的语言艺术形式,喃字文学的萌芽和兴起为其古典文学名著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本书还重研究了几部具有代表性的越南古典文学名著,而其中的《金云翘传》更是越南古典文学的*之作,作者阮攸也因此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名人。此外,本书对越南古典文学的民族文化认同、共性与差异性等也有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