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基本文库)
中国历史研究法(国学基本文库)
梁启超
¥22.80
     梁启超对近代中国史学的改造影响巨大。《中国历史研究法》是继梁氏《新史学》后又一杰作,系以传统史学所积累的方法为基础,结合当时西方史学*展,运用新的学术眼光编纂而成。作者以其宏阔的学术视野,对史料鉴别、史事考订、史迹论次、史书编纂诸层面都有详细阐述,建构起独具一格的史学理论体系。《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散落各处的经验之谈,对于史学初学者颇为亲切有味,堪称培植史学研究趣味的极佳读本。
东京梦华录笺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东京梦华录笺注(精)--中华国学文库(试读本)
[宋]孟元老撰 伊永文笺注
免费
《东京梦华录》,是一部以精细的笔致,着力描写北宋东京汴梁城(今河南开封)的都城风貌和市民日常生活旧事的作品,被誉为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 《东京梦华录》共十卷,孟元老撰,成书于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主要记述北宋徽宗年间的东京城市生活,是研究北宋时期社会经济、风俗文化、城市生活的一部重要历史文献。其中卷一记述都城东京的概貌,包括皇宫建筑、官署布局;卷二至卷五描绘东京当时的街坊、寺观、桥巷等,既有皇家礼仪和王公贵族的奢华生活,又有市井小民的风土人情;卷六至卷十则记录当时的岁时节令,民俗风尚。 《东京梦华录笺注》是比较权威的笺注本,在扎实的学术研究基础上,徵引过千种相关史料、文学作品注解原书,并配有大量古本插图,可以使读者更直观地理解当时的建筑风格、武器装备、饮食特色等,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中华国学文库本以简体横排的形式印行。
49元5本 掌故(第八集)
掌故(第八集)
徐俊主编 严晓星执行主编
¥33.60
本集篇,是张充和得意的弟子之一白谦慎所撰《充和老师的家》,滴滴,深情自见。作为掌故爱好者共享的空间,《掌故》也自我期待能够如同张家客厅一般往来皆鸿儒,谈笑风生,触目琳琅。在第七集中,陈晓维曾钩稽出“高级古董商”白坚的一次东洋之行;在本集里,赵纯元又写出他所触到的已易名为白隆平的晚年白坚,正可见同一人物的多维度。在日记里吐槽过白坚的收藏家周肇祥,史睿则以“西服辫子集一身”描绘一生形象,将其定位为“20世纪初新旧转变之际的典型人物之一”。同属“新旧转变之际”典型人物的,本集还有“拖长辫而持复辟论”的辜鸿铭、改朝换代始终不倒的章士钊,以及左右历史走向的袁世凯。艾俊川揭出辜鸿铭鲜为人知的启蒙教育实践,胡文辉将章士钊“老虎总长”绰号的内涵与运用挖掘殆尽,孟繁之关注周馥在袁世凯从朝鲜崛起政坛过程中的作用,无不展示出“新旧转变”的特,也为历史磨洗出更丰富的层次。 近现代学人掌故,向为本刊所重。谭苦盦考察孟森、郑孝胥交往的起起伏伏,细密精到;王培军以文言撰笔记二十则,意在“为心之悦”、“为眼之食”;华人德回忆季羡林、宗白华、魏建功、裘锡圭,李文澜回忆唐长孺、谷川道雄,沈建华回忆钱锺书、饶宗颐,均是亲历,笔下风采宛然。其馀如荣正一遗札中谈与姚雪垠的触,严佐之以家族记忆结合文献重建近代琴人、曾祖霁和尚的生平,宋希於追索瞿秋白《多馀的话》的传抄发表者及其政治背景,谢其章凭借《逸经》杂志抚今追昔等等,也都可圈可。
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屈原精神传承接受史论--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龚红林著
¥76.80
本书以历史文献和社会民俗为两翼,考察两千多年来屈原精神传承受的历史全貌。书稿主体内容分为五章,在充分阐释“屈原精神”内涵的基础上,对“屈原精神”在不同社会阶层和群落之间(民间、文人、官方、域外等)的文化传承谱系及其受行了系统的研究,是对屈原及其精神传承受通史行研究的重要成果。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福建历代刻书家考略(上下册)--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方彦寿著
¥72.66
“刻书家”是古籍编撰出版传播上的重要环节,但一向被研究者所忽略。本书广泛利用正史、地方志、家(族)谱以及摩崖、碑刻等史料,挖掘由宋至清福建八百多位刻书家的事迹,不仅为古籍编撰出版的传播补上“刻书家”这一环节,也为纠正以往古籍鉴定中所出现的误判提供更多的文献佐证。书中提出,应以是否受官私方的委托刻书作为判定“刻书中心”的重要标准;判断古籍版本,不宜仅凭刻书家的籍贯,而应以刻书地为主。
49元5本 四川国学院史
四川国学院史
魏红翎著
¥40.80
四川国学院于1912年由四川军政府创立,为全省国学机关,宗旨为“提倡国学,发扬国粹”,聘请吴之英任院正,刘师培、谢无量为院副,院员有楼黎然、曾学传、廖平、曾瀛、李尧勋、杨赞襄、等宿儒名士。1927年并四川大学。在15年间,始终以“国学”相号召,是当时国内国学教学研究的重镇。20世纪初国学运动兴起后,以“国学”命名的大型学术机构,四川国学院是*所;以政府之力兴办国学院,在全国也是首创,在整个百年国学运动史上也是非常独特的。 四川国学院是近代*早出现的大型学术机构之一,具备教学、研究、出版、传播等多项功能,它展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学术工作和它在国学教育方面的探索,都是很有价值的。四川国学院还是推动蜀学复兴的重要阵地,培养的学生遍布四川,其中蒙文通、向宗鲁、彭云生、李源澄等对于后来四川学术的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这部著作可以加深读者对近代文化的认知。作者运用了大量档案资料,很多是*次公之于众。
49元5本 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研究(精)
中国古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研究(精)
何继恒著
¥27.72
楚辞图像研究,是楚辞学领域新兴的一个跨学科综合研究方向。本书以中国古代屈原图像和屈原作品图像为研究对象,选取七大专题,深探讨图像与屈原及其作品之间的关系。将图像与诗歌、史传文学相观照,通过图像与文本的互证,尽力还原历史中屈原的真实形象。细致梳理屈原作品图像的发展脉络,结合社会生活、历史文化、审美思潮等因素,阐释图像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揭示图像的历史发展规律。本书对历代屈原及其作品图像的叙录,具有一定的文献学价值。
49元5本 严修集
严修集
陈鑫,杨传庆整理
¥55.30
严修(1860—1929),号范孙,字梦扶,别号偍屚生,天津人,曾任晚清翰林编修、贵州学政、直隶学务处总办、学部侍郎。一生擘画学务,推动科举改革与废除,参与晚清教育变革的顶层设计;亲手创建了包括南系列学校在内的大批新式学校,被尊为南校父。严修是中国传统士人中较早主动钻研西学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守正新的典型代表。 此次整理出版的《严修集》是其作品*次集中出版面世,共七十余万字,文体十分丰富,分为十个部分,分别为奏折、文集、诗集、联语、诗钟、歌谣、公牍文书、呈启函电、科举文献、自定年谱。另有附录,包括朱卷履历、贵州碑记、传记资料、著作序跋。本书对研究严修的生平、思想,理解中国近代史、教育史、社会文化史、知识分子史都有着重要价值。
49元5本 杨宽先生编年事辑(精)
杨宽先生编年事辑(精)
贾鹏涛撰
¥45.60
  一、《杨宽先生编年事辑》尽可能详尽准确地收集使用有关杨宽先生生平、思想、著述以及社会活动等方面的资料,记述杨宽先生一生的行迹。各年之间,内容详略,均视资料多少而定。   二、该书以公元纪年,后注干支。正文大致按年、月、日编排。一年之中,凡无日可考者,系于月,无月可考者,系于年,以“是年”标明于该年之末。日记等材料按年编,年之下不再按月按日分散辑录,以保持材料的完整连贯;部分材料也不按年月编排而插相关内容处。   三、该书所辑录的材料,均按原稿或手稿节录。引文以脚注形式注明资料出处,格式为作者、书名或篇名、原刊物、出版单位、出版年月、页码,档案资料则标明所收藏单位及档案编号。凡引录的资料,一次引用时注明完整信息,其后仅注作者、题目或篇目、页码。凡引录材料中有无法辨认之字迹,一律用口代替。《历史激流:杨宽自传》是该书一部重要参考书,除原文引录注明具体页码外,其他引用皆不注明。   四、为求行文简洁、格式统一,书中人物姓名后一律不冠尊称或职称。
49元5本 契丹简史
契丹简史
张正明著
¥16.80
契丹作为我国北方的一个游牧民族,曾长期活跃于历史舞台上,也曾骤然消失于历史长河之中。一直以来,我们都对这个民族的形成、发展、演变、衰亡,以及经济、人口、外交、阶层、文化等方方面面都存在着诸多认识的误区。本书正为扫清历史迷雾,还原一个民族真实面貌而作。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精)
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精)
王承军撰
¥100.80
  一、先生年谱之编始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丙午,时门人郑可经编《四益馆经学四变记》,先生序云:“近着书逾百种,恐久而散佚;又知己辽隔,或仅闻鄙说,未详大旨之所在。因属及门,条例旧文,附以佚事,编为四卷,聊以当年谱耳。”后郑氏尝欲编先生年谱,以故未果。民国二十一年壬申,先生去世,孙廖宗泽为编《六译先生年谱》《廖氏学案》两种,今仅存年谱,藏重庆市图书馆,收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儒藏》史部《儒林年谱》第四十九册,又见舒大刚、杨世文主编《廖平全集》第十五册。民国二十二年癸酉,姜亮夫始编《四先生合谱》之梁启超及先生部分;二十七年戊寅,乃有合谱之意;至三十八年己丑,书成作叙;然今正谱散佚,仅存叙录。后先生女廖幼平编《廖季平年谱》,乃就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而成;婿李伏伽编《年谱补遗》,亦补《六译先生年谱》之缺。是今日所见先生年谱皆本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或订其失,或删其繁,或补其遗,而无集大成者;小子不敏,驽力从之,成此长编。   二、新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初本《廖季平年谱》,复以《六译先生年谱》《年谱补遗》增订,再据先生着述、诸家记载、晚清民国以降报刊订其失、补其缺、增其遗,而成初稿。在此基础上.据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廖平全集》补初稿之缺之遣。   三、为便于读者检核、查阅,《长编》引用先生着述凡见于《廖平全集》者,皆注明全集册数、页码,然所引资料皆与原刊、原文覆核,改动之处不一一注明,读者可自行查阅原刊、原文;凡未见于《廖平全集》者,一本原刊、原文,且注明出处,以便覆按。   四、新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时间下限止于民国三十八年,即先生去世后十七年。   五、新编《廖季平先生年谱长编》凡分九卷:卷一家世师承、卷二早年求学、卷三肄业尊经及初变、卷四二变、卷五三变、卷六四变、卷七五变、卷八六变、卷九谱后。如此分卷,既遵廖宗泽《六译先生年谱》成法,亦附编者考见;六变起止殆不尽同《六译先生年谱》,亦不尽同时贤。然藉此以考先生生平事迹、学术履历、思想历程则尽同。
中国皇帝简史(套装5册)(揭秘历朝历代兴盛衰亡的发展脉络,帝王的传奇人生)
中国皇帝简史(套装5册)(揭秘历朝历代兴盛衰亡的发展脉络,帝王的传奇人生)
刘亚玲
¥29.99
本套装包含《正说大明十六帝》、《正说大清十二帝》、《正说大宋十八帝》、《正说大唐廿一帝》和《正说大汉廿二帝》 《正说大明十六帝》:明朝,和历朝历代一样,在中国这样一个传统的国度里,家族统治是那个时代的选择。父传子,子传孙,皇帝们只希望自己的位置能传给自己的子孙,而子孙的贤孝、愚笨却在所不问,而正因此就决定了家族统治的命运。朱家历代十余位皇帝,无能者或者不理朝政者占据了大部分,他们身居皇帝之位却不履行皇帝义务。即使这样,朱氏家族还是统治了中国近三百年,造成这样的奇迹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正说大清十二帝》:这是一部清朝皇帝的众生像,通过讲述清朝皇帝的人生经历,从而展现了清朝兴、盛、衰、亡的发展脉络。大清自入关至王朝结束,历经近三百年,从开国的努尔哈赤,到康雍乾的盛世,同治光绪的维新振作,再步入晚期的衰弱不振,都揭示了一国之兴衰与帝位人选密不可分的关系。 《正说大宋十八帝》:几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大多数朝代的更迭都伴随着血腥、屠戮。唯有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少有的例外。赵匡胤取代后周时,并未采取血腥手段,更没有担心前朝子孙复辟而大加屠戮,反而勒石为盟,要求后嗣新君遵守誓言,善待周室。大宋三代,儒学复兴,社会上弥漫着尊师重教的风气,大宋皇帝在强调大权独揽的同时,又兼顾对臣僚的体貌宽柔,故其争斗少有诛杀,较为开明廉洁。 《正说大唐廿一帝》:自唐高祖李渊晋阳起兵,至唐为朱温所灭,前后经历近300年。正所谓“历史是鲜血写成的,江山是白骨堆成的”。帝王、权臣、英雄、宦官、后宫,你方唱罢我登场。作为君主,为了巩固其自身统治,要千方百计地形成自己的利益集团,与同自己相抗衡的势力作殊死斗争。这种斗争有时是刀光剑影,血流成河;有时则悄无声迹,暗中较量。但无论怎样,其结果必将是二虎相争,要么两败俱伤,要么你死我活…… 《正说大汉廿二帝》:汉朝历史共计四百多年,分为以刘邦家族为皇帝的西汉王朝和其后裔刘秀家族继任汉家天下的东汉王朝。作为皇权的拥有者,刘氏家族不同于普通的家族,有着道不尽的酸甜苦辣与无奈纷争。在这四百多年的历史进程中,先后有二十多位刘姓皇帝登上了历史的舞台,然而外戚争权也始终伴随左右:诸吕之乱、霍光揽权、王莽代汉、窦氏欺主、梁冀跋扈……在刘氏家族与外戚家族的争斗中,另一势力──宦官逐渐登上舞台。在权力争夺与斗争的过程中,一个辉煌的时代终走向了没落。
49元5本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十六辑
传统中国研究集刊 第十六辑
上海社会科学院《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编辑委员会
¥34.90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传统中国研究集刊(第十六辑)》主要内容包括专稿:被遮蔽的学者——朱文藻其人其学述要,经子研究,史学研究,文献考证,书评。
夷汉歌咏:汉代西南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夷汉歌咏:汉代西南夷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李东红著
¥66.50
.
49元5本 吾志所向: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吾志所向:孙中山与现代中国
赵立彬著
¥40.60
《吾志所向:孙中山与现代中国》系《中大史学文丛》之一种,该《文丛》出版中山大学历史研究领域知名学者的专题著作及最新研究成果的结集。本书由作者近年研究孙中山的一些成果结集而成,分为六个专题:共和背景下的“形象”与“世相”、临时大总统的“难事”与“小事”、建设考量中的“政治”与“社会”、台湾光复声中的“国父”与“主义”、现代中国的新力量与新路径、新世纪孙中山研究的史料与史学。本书集中围绕孙中山对于现代中国的理想、实践和影响,就学术界研究较为薄弱的专题行考察,客观评述孙中山对于中国走向现代国家的努力、贡献及其现实意义。试图在新史料挖掘和旧史料深度解读的基础上,推动孙中山研究的新展。
盐野七生作品:文艺复兴的故事(全六册)
盐野七生作品:文艺复兴的故事(全六册)
( 日) 盐野七生
¥226.87
文艺复兴是想看见、想知道、想了解的欲望的爆发。 作家薄伽丘、彼得拉克、但丁、马尔西利奥·费奇诺、米兰多拉、伊拉斯谟在文学领域为人们留下了传世之作;画家达·芬奇、波提切利、多米尼科·基兰达约、卡巴乔、米开朗基罗的画作令人迷醉;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阿诺尔夫·迪·坎比奥、巴蒂斯塔·阿尔伯蒂留下的建筑如今游人如梭。文艺复兴是人的意志得到尊重、求知的星星之火聚集起来的一座灯塔,是每个寻找自身意义的人所向往的时代。 同时,文艺复兴时代反映了两个相互冲突的图景:一方面,这是一片等级森严,强调秩序和宗教的土地;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堕入混乱与精神痛苦的世界。 波吉亚家族的切萨雷·波吉亚意图效法恺撒建功立业;美第奇家族的“豪华者”洛伦佐一时风光无限;腓特烈二世雄心壮志与教皇对抗,剑指东方;威尼斯以商人建国,缺少神佛庇佑却仍然绵延千年;一介草民马基雅维利,心中做的是陪伴君王,指点江山的大梦想…… 文艺复兴的故事中,听盐野七生娓娓道来这些文艺复兴人的故事。 《文艺复兴的故事01:文艺复兴是什么》 本书以对话的形式,通过作者虚拟的徘徊在佛罗伦萨、罗马、威尼斯三个城市的两位旅人的对话描述了依次盛开的文艺复兴之花,展示了以达?芬奇、腓特烈二世、圣方济各、切萨雷?波吉亚等为时代增添光彩的人们的魅力所在,热情洋溢地描写了长达40年的文艺复兴,当属了解这段历史*为精彩的入门书。 《文艺复兴的故事02:我的朋友马基雅维利》 佛罗伦萨的兴亡:本书可以说是通过马基雅维利的视线来看文艺复兴。*部着力于介绍马基雅维利的生活时代以及他个人的相关情况,交代时代背景;第二部重点介绍马基雅维利的职场生涯,包括主要经历、业绩、相关历史事件和遭遇;第三部着重介绍马基雅维利失意后的奋斗经历和著述生涯,介绍和评价了他的重要著作和成就。 《文艺复兴的故事03:海都物语:威尼斯一千年》(上下册) 威尼斯共和国——一个由商人们建立的千年海洋文明:不卖弄理想、不盲信人性、彻底的现实主义、创立制度的智慧。威尼斯共和国,这个完全没有得到上天眷顾的毫无资源的国家,或许正因为天生的缺陷,才会力求将这份艰难的事业做到极致。这样的一个国家在文艺复兴时代出现又消亡,它的倾倒砸开了世界通往下一个时代的大门。 《文艺复兴的故事04:文艺复兴的女人们》 历史中不仅有男人,也有女人,但历史书中却鲜有女人们的身影。本书以文艺复兴时期*影响力的四个女人为主线,串联起来的文艺复兴时期人们的生活、思想和国家命运。在这四名女性背后是文艺复兴势利纷争、家国命运与悲欢离合,她们不仅是女儿、妻子、母亲,她们是文艺复兴的女人们。 《文艺复兴的故事05:优雅的冷酷:切萨雷·波吉亚的一生》 波吉亚家族是中世纪与美第奇家族齐名的名门望族,在这个家族中历代人才辈出,终于在切萨雷·波吉亚这一代达到*。这位集智慧、武力、财富、谋略甚至残忍于一身的天之骄子,在其父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协同下踏上了统一意大利的霸主之路。 《文艺复兴的故事06:神的代理人》 庇护二世、亚历山大六世、尤利乌斯二世和利奥十世四位教皇成了作者在本书中的样本。他们不仅是代表一切美好和*善的神在人间的代言人,而且作为领袖人物,他们还是一名为自身和周边人争取利益的政治家,对权利和名誉有着强烈的欲望。善良与邪恶、美丽与丑陋、慷慨与自私、和平与战争……世间一切的对立面以他们的生命为舞台,不断交战,日夜不休,照亮了文艺复兴时代通往未来的路。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维米尔的帽子:17世纪和全球化世界的黎明
[加]卜正民,黄中宪
¥24.00
《维米尔的帽子》是著名汉学家卜正民的代表作。作者通过七幅油画、一件荷兰产的青花瓷盘上的细微之处,探寻其背后的世界。于是,我们可以在看似无关的普通器物中,看到荷属东印度公司兴盛的跨洋贸易,看到军官的毡帽里隐藏有寻找中国之路的热情,看到一条由欧美和日本流中国的白银之河、烟叶数十年间便风靡世界各地。17世纪的人们,依托航海技术的发展,跳脱出囚困自己的周遭,想象并追寻万里之外的异域。他们赌上故乡,奔赴各地,将世界连为一体。一些普通人也被贸易旋风吹起,撒落到异国他乡。世界曾经孤立的的地区被连成一个全球交流网络,这个变革没有人预测得到,也无人能够扭转。四个世纪以后的我们,对此恍若相识。
49元5本 吕思勉文集:史学与史籍七种
吕思勉文集:史学与史籍七种
吕思勉
¥15.38
《史学与史籍七种》包括吕思勉的《历史研究法》《史籍与史学》《中国史籍读法》《史通评》《文史通义评》《古史家传记文选》《史籍选文评述》七种,其内容大都是吕先生为指导青年学子阅读史籍、开始史学研究门径而作,对于年轻一代的史学爱好者与研究者仍然具备很高的指导意义与参考价值。
49元5本 我的史学人生
我的史学人生
瞿林东
¥22.57
  瞿林东先生在中国史学史和史学理论研究领域硕果累累。本书展示了瞿林东先生三个方面的情怀与追求:一是感悟、会议老师一辈学者的器识和风范;二是结合教学与研究的需要,研读一些史书,品评它们的旨趣;三是探索史学演的轨迹,以及它跟社会与人生的关系。
美国的故事
美国的故事
房龙
¥9.90
在《美国的故事》中,作者以其渊博的学识,简洁、流畅的笔触叙述了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至20世纪30年代在北美大陆上的风云变幻。对美利坚合众国的形成、诞生和发展叙述颇详。对历史事件,西方文明、科技发明对人类生活的影响、美国的政治生活都有祥尽的阐述,内容丰富、资料翔实、涉及范围广泛、知识量大,非一般美国历史书籍所能及。本书文笔生动、活泼,写人述事,栩栩如生,不乏奇文妙语,读来饶有趣味。 这这本书中,房龙说了很多历史学家不敢说的真话:“历史如同生活,总是充满了讽刺意味。你若参与了政治动乱,抓住后就要被当作叛徒处死;而你若带头进行暴动并赢得了胜利,那么日后世世代代都将尊你为国父。”“上帝总是站在*的大炮一边。如果双方都得到了火炮,胜利必定属于在争吵中有着切身利益的人。跟随华盛顿经历过特拉华州的雨雪天气,这些佛蒙特州人和罗得岛州人深深明白,如果他们不竭尽全力,他们的农场将被敌人烧毁,他们的牛就会被牵走,他们的妻小则很可能被送到加拿大或新斯科舍。”总之,全书妙语连珠,十分深刻睿智。
49元5本 长进:中外史上的30条血训
长进:中外史上的30条血训
程万军
¥23.76
这是一本以我国历代王朝重大事件和风云人物为主线、以世界文明发展史为坐标、以历史教训为内核、以破解历史无解之题为结的历史通俗读物。 在本书里,作者通过中外历史上的30个重大事件,告诉读者30个历史经验教训,来帮助读者了解历史的纵深发展,熟悉历史发展的脉络,认清中国历史及相关国家的文化本质,不仅要“以史为鉴”,而且要“以史为”,藉此强调读史是为超越历史,促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同、增强对国家长足步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