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每满100减50 黎 族
黎 族
刘文英
¥11.92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创造、传承下来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本套大型书系主要包括古蕴深厚的千秋建筑、巧夺天工的古建杰作、承载历史的文化遗迹、匠心独运的奇珍古宝、千年奇观的名胜古迹、天地精华的自然美景、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风情、淳朴浓郁的民风习俗、别具风采的衣食住行、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欢乐祥和的歌舞娱乐、美轮美奂的戏剧表演、辉煌灿烂的科技教育、修身养性的传统保健、至善至美的伦理道德、意蕴深邃的古老哲学、文明悠久的历史形态、群星闪耀的杰出人物……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风华独具,自成一体,规模宏大,底蕴悠远,具有永恒的艺术魅力和传世价值。
每满100减50 容斋随笔全鉴(珍藏版)
容斋随笔全鉴(珍藏版)
迟双明
¥27.20
《容斋随笔》是古代汉民族文言笔记小说。共《五笔》,74卷,1220则。其中,《容斋随笔》16卷,329则;《容斋续笔》16卷,249则;《容斋三笔》16卷,248则;《容斋四笔》16卷,259则;《容斋五笔》10卷,135则。据作者宋朝洪迈自述,《容斋随笔》写作时间逾经近四十年。是其多年博览群书、经世致用的智慧和汗水的结晶。  
每满100减50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
宗明 主编
¥39.99
“建筑可阅读”,建筑本身是有故事的,要把故事留下来,自然要把建筑的肌理保护好;建筑身上的故事不应该“养在深闺人未识”,理应是被尽可能多的人读到、听到、看到、体验到的。这些年,上海在推进城市更新和精细化管理的过程中,大力推进历史建筑对外开放,打造“街区漫步”等城市微旅游产品,并致力塑造更多可亲近、能共享的公共空间,在历史文脉保护中诠释人民立场。同时,把“可阅读”的思路贯穿到新建建筑的设计、建设之中,不断提升城市规划与设计的品质,致力打造更多的城市精品。 建筑的故事,背后也是上海故事、中国故事。记录故事、讲述故事、传播故事,需要城市治理方方面面的主体共同努力,需要付出热心与情怀。《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遴选了56处能充分体现上海城市品格,体现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和改革开放崭新形象的代表性建筑。这些建筑跨越不同时代,兼顾了城市建筑与其他建筑、西式建筑与中式建筑、外国设计师作品与本土设计师作品等不同的类型风格,包含了全市范围内重要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和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以及一些独具特色的建筑。本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每一处建筑的历史渊源、文化内涵、时代意义,旨在以建筑为载体,生动诠释“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的城市内涵、品质、特色,打造展现上海城市形象、代表上海城市文化特色的书和伴手礼。
每满100减50 老子大讲堂
老子大讲堂
李世化
¥9.99
老子是公认的百家之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奠基人,老子的思想对中国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都有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巨人”、“中国和世界的*哲人”。 老子的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又称《道德经》)一书中。《老子》是一部历代学者已研究了两千多年的伟大著作,虽然它仅有五千言,但内容涉及哲学、文学、美学、社会学、伦理学、军事学等许多领域,俨然一部精微的百科全书;更重要的是它体系完备,构造出了朴素、自然、宏大的框架,被人称为“万经之王”。 《老子》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起首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所以被称为《道经》;下篇起首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所以被称为《德经》。《道经》讲述了宇宙的根本,道出了天地万物生成及变化的玄机;《德经》主要说的是处世和治国的方略,阐述了人事的退之术。《老子》一书中的智慧源于老子对世事人情的深刻洞察,时局的动荡、社会的不安定、人事的纷争、生命的无常等,都深刻地影响到了老子的思想,并且反映在《老子》中。 《老子》很早就受到了国外思想家的重视,各种专门对它行研究的著作层出不穷,近几年国外甚至出现了几次研究老子思想的热潮,一大批专家学者投身其中,乐此不疲。德国哲学家尼采称《老子》“像一个不枯 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认为自己“*直地从《老子》中获取了思想资源”。西方学者阅读老子,大都是希望能从中获取拯救西方文明危机的良方。他们发现《老子》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以及为人处世的方法,对弥补西方文明中的精神失落和强权意志等,都具有积极的意义,他们对《老子》寄予了深切的期望。 虽然《道德经》具有如此高的思想价值,可现代的一般读者要想完全理解它可十分不易,它是非常难懂的。我们编写这本书的目的就在于让《道德经》变得尽可能通俗,尽可能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古人说“诗无达诂”,还说“圣人难知”,因此可以理解为什么人们对老子思想会众说纷纭。我们在这本书的编写过程中一度诚惶诚恐,生怕一不小心就“念歪了老祖宗的经”,尽管字斟句酌,但由于水平所限,其中纰漏肯定在所难免,恳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每满100减50 纸币圈那些事
纸币圈那些事
胡晓鹏
¥39.00
  盛世重收藏,中国的纸币收藏圈规模初成。然而,圈子大了,奇葩怪事也就多了起来,很多藏友不明就里,在纸币圈中撞得晕头转向。   本书作者胡晓鹏是一位经济学人,闲暇之余置身币圈。作者以十余年纸币收藏经历为基本线索,通过对纸币收藏市场的考察、互联网交易平台的观察以及圈内币友的访谈交流等途径,整理出一手资料,以通俗的笔法描绘当下纸币圈的现实,厘清收藏异化的种种怪圈,揭示圈内各种忽悠做局的套路模式,并探讨纸币收藏的本质。   本书不是以介绍纸币种类或者市场行情作为关键内容,重在于阐明作者心中的纸币收藏向往之道。这是一幅栩栩如生的纸币圈众生相,读来饶有趣味,亦可引发广大藏友对纸币收藏的深度思考。
每满100减50 琉璃厂杂记(套装共2册)
琉璃厂杂记(套装共2册)
周肇祥
¥55.20
《琉璃厂杂记》记录了周肇祥于民国初年不辞辛劳、倾囊收文物图书以及竭尽心力、从事考证鉴定的经历。涉及的北京文史范围甚广,包括政经、文化、文物、历史、教育、宗教、旅游、交通、人事暨社会风情的方方面面,侃侃而谈,涉笔成趣。行踪所至,非但京城内外名胜古迹,并远涉津冀盘山,大有“一息尚存我,千山不让人”的气概。其间又反映了与徐森玉、傅增湘等名人挚友的交往,世事沧桑,物换星移,书稿为后世留下了民国时期存留的名胜古迹的翔实调研资料。   原作楷书部分(1912—1916)曾出版,由朱家溍先生题写书名,史树青先生作序,赵珩、海波两位先生整理,在学术界、收藏界曾获得广泛好评。此次出版,增补了新发现的行草部分(1920—1928),由宋惕冰先生整理。
每满100减50 语义理论和汉语语义问题
语义理论和汉语语义问题
卢英顺
¥29.00
本书系作者在给语言学专业研究生设的“语义学”课程讲稿的基础上修订而成。作者本着理论知识介绍和实例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以及语义学知识介绍的系统性、全面性、实用性和用例的汉语本土化的理念,充分吸收中外语义学文献精华,精心挑选12个专题行论述,分别是:语义层次、语义类型、几种语义学研究方法、语义的系统性、词义关系、语义与句法结构的关系、歧义及相关现象、语义和认知、预设和蕴含、语义与语境的关系、指称问题、逻辑和语义。书中所用例子多生动有趣,叙述语言平实,读来亲切、易懂。
每满100减50 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
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
徐枫
¥45.30
家庭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基础。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物质文明的日益发达、互联网的深度融合、多元文化的持续冲等,对新时代的家庭教育提出了新挑战新要求。 《新时代家庭教育研究》将围绕家庭教育学科建设与理论研究、家庭教育实践、家庭教育指导、特殊儿童家庭教育等议题,精选和汇编历年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重立项课题的优秀结项成果,以期深化新时代家庭教育理论研究,更好地促儿童实现高质量全面发展。
每满100减50 泡影集:新见唐代道士碑志疑义举例
泡影集:新见唐代道士碑志疑义举例
白照杰
¥34.00
本书主要关注近年文史研究中非正规渠道发现的实物和文献材料之是非真伪,以及由此引发的科研困顿和学术伦理问题。 全书首先由对民国时期伪造之陶弘景墓志的深分析展讨论,继而着重枚举数例来路不明的新见唐代道士墓志,并对其内容分别行详细探讨,指出这些材料与现有学术认识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有可能是今人赝造之产物,尤须审慎对待;*后基于以上讨论,呼吁道教学界在处理新见材料时,须首先辨别真伪,待真伪明晰后方可将此类材料归为有效文献,以避免误用伪造材料,维护文史研究之严肃性。
每满100减50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
袁瑾
¥24.99
《二十四节气在江南》是民俗学专家袁瑾和萧放共同讲解中国节气文化的传统人文读物。该作品立足于江南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生产,以二十四节气在江南地域对经济生产生活和地域文化特色的影响为基础,讲解二十四节气时江南地区的地域文化和民间习俗。从农事活动到节日庆典、从饮食到服饰,全面展现并总结了伴随着时节变化而孕育出的江南地域文化和民俗文化的特色。该书为我国在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后,解读节气文化和江南人文特色的传统文化国民读本。
每满100减50 浙江饮食文化遗产研究
浙江饮食文化遗产研究
金晓阳;周鸿承
¥34.99
本书从国内外饮食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和利用的实践出发,首次系统阐述了浙江饮食文化遗产的基本内容和实践方法。本书分9章,内容包括浙江食材类,浙江技艺类,浙江器具类,浙江民俗类,浙江文献类饮食文化遗产的内容、数量与分布,浙江饮食文化博物馆平台建设,浙江非遗美食文化的传播与实践情况等。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人文通识课程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文化遗产管理、历史文化学领域的研究性参考图书。
每满100减50 南怀瑾系列:人生无真相
南怀瑾系列:人生无真相
南怀瑾
¥59.00
这是一套南怀瑾先生讲给当代人的传统文化普及读物,按主题分为三本书:《中国有文化》《人生无真相》《正道的谋略》,分别对应南怀瑾作品中与当下普通读者关系密切、适合门的板块。 《中国有文化》意在呈现南怀瑾先生对于中国文化总体脉络、特色和价值的概述。可以让读者快速认识中国文化的发展脉络与核心价值,了解古今社会在组织方式、经济、教育、政治等方面的差异,而获得对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的认知。 不论古今中外,对个人来说,一生重要的事无非立身、处世、做事、安心,中国传统文化在这方面拥有丰富的遗产。《人生无真相》这本书就将南怀瑾先生讲述的相关内容有序地组织起来,希望对于读者看透人生的规律、面对人生的困境、实现人生的价值有所帮助。 《正道的谋略》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做人成事策略的话题,侧重于传统谋略智慧对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启示,包括原则与目标、规律与手段、道德与利益、言行与举止、先学做下属、再学做领导以及用人七大板块。
每满100减50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精选版)
中国古代文史经典读本(精选版)
赵昌平;葛晓音;刘宁;肖瑞峰;彭万隆;刘学锴;李翰;谢桃坊;黄进德;王水照;朱刚;陈祖美;施议对
¥299.99
  上海古籍出版社近六十年来形成了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上一世纪,本社及其前身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策划、并历时三十余年陆续出版的《中国古典文学作品选读》与《中国古典文学基本知识》两套各八十种,在当时曾影响深远。不少品种印数达数十万甚至逾百万。不仅今天五六十岁的古典文学研究者回忆起他们的初学历程,会深情地称之为“温馨的乳汁”;而且更多的其他行业的人们在涵养气度上,也得其熏陶。然而,人文科学的知识在发展更新,而一个时代又有一个时代的符号系统与表达、受习惯,因此本世纪初,我社又为读者奉献了一套“文史哲经典读本”,是为先前两套丛书在新世纪的继承与更新。
一周特价12.23-1.5 纸的文化史
纸的文化史
[德]罗塔尔·穆勒
促销价:¥20.53|¥68.00
《纸的文化史》是一本全面介绍纸张从诞生到它在全球的发展历程的文化专著。全书以纸张的原材料和技术演变为线索,巨细靡遗又饶富兴味地探究纸张所及的各个领域,从历史、政治、经济、文学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作者详细描绘了人与纸张的关系,思考这些关系背后的关键价值。它不止是一部技术史,同时也是经济、政治、艺术和庶民的历史。在电子媒体当道的今日,本书将帮助你重新发现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的文化本质。
每满100减50 家族传承——佳佳说家文化
家族传承——佳佳说家文化
陈佳佳
¥34.00
家族传承,关系到婚姻幸福、孩子成长、事业发达、家业兴旺,甚至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未来。如何将自己创的公司传给下一代?如何将自己积累的财富传给下一代?如何将家族文化精神传给下一代?近年来这些问题已成为许多成功人士关注的话题。作者上几代为名门大族,有家族传承的实际生活感受,加上多年的教学实践、对当下生活的积累和思考,以及通过对古今中外名门望族有关家族传承的经典案例的剖析,提出了“传承无限,止于至善”的理念,使家族传承的内涵和外延有了清晰的呈现和逻辑深度,能给读者特别是企业家读者带来许多启示。
每满100减50 人类语言的故事
人类语言的故事
(荷)加斯顿·多伦 著;闾佳 译
¥14.99
  为什么大多数语言都管妈妈叫“mama”?   这是因为婴儿在张嘴吐气和吸吮时会发出“ma” 的声音,此时“妈妈”只是乳汁和温暖的象征……(本书第49 页)   为什么韩国人说话总是语调高昂,带着一股孩子气?   因为韩语有着成千上万的拟态词,让情感更加饱满,说话人变得更有说服力。在韩国,能够有效使用拟声词,非但不是幼稚,还是口才好的表现。(本书第37页)   语言学家加斯顿·多伦在书中逐一探索全球20大语言,包括汉语、英语、斯瓦希里语、波斯语、越南语等。他以独特的视角,精心搭配66幅插图,旁征博引、风趣幽默地为大家展现了人类语言的妙趣,专为语言爱好者造!   翻本书,满足你对人类语言的全部好奇!
每满100减50 京味食记
京味食记
赵敏
¥16.99
记录老北京的传统美食,感受这个城市当年的别样风情,讲述老北京人流连美食的精彩故事。既有老黄米、苦水井、伪茶这些与历史文化水乳交融的老味道,也有焦圈、豆汁儿这些独具老北京地域特色的旧滋味,还有来自五湖四海的独特风味。可以说,老北京的饮食文化,是全国各地饮食文化融汇交流的平台,集中体现了老北京人兼容并蓄、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它是宫廷文化、士大夫文化、平民文化的集合体,是塞北、江南、西域、东海等各地风味的聚集地,也是老北京时令风俗、风土人情、历史文化的展示台,更是老北京人在这一方水土上繁衍生息的见证。
每满100减50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
李一鸣
¥24.50
《中国文化常识:二十四节气与节日》全面介绍了中国节气与节日的相关知识。对每一个节气和重要的传统节日,结合史料记载与民间传说,详细梳理了它们的历史背景、民俗习惯、文化渊源等。全书内容全面详实,文风通俗易懂,配以雅致插图与古诗词,是一本兼具知识性与趣味性的文化读物。
每满100减50 清灵体――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方法指南
清灵体――现代自由体诗歌创作方法指南
李清灵
¥6.80
本书旨在传承和发扬诗歌文化,鼓励并指导热爱生活、喜欢诗歌的朋友,可以让读者学会欣赏诗歌,并用一种较为简单、成熟、可操作的诗歌创作方式来个性化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本书从立意、灵魂、断句、用词、点睛、美化、呈现等七个步骤详细阐述了“清灵体”诗歌创作方法的具体内容,是作者多年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 本书包含了作者的原创诗歌作品,供读者欣赏,并方便读者对照前面所述的诗歌创作方法进行诗歌创作模仿和练习。本书还收集了作者身边的一些读者朋友对于本书的评价,以供大家参考。
每满100减50 古籍书名考(精)
古籍书名考(精)
黄威著
¥45.60
全书分为上、下两编,探讨中国古籍书名的题写与命名问题。上编“书名题写研究”共五章,分别讨论了简帛、卷轴、册页时期书名的题写特征,以及“大题在下”、“一卷两题”、包首题符号等书名题写的特殊现象。下编“书名命名研究”共四章,考察了书名的命名、含义与指称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讨论古书书名的时代特征与类别属性,并探讨了同书异名、同名异书、合称书名、缩略书名等书名命名的特殊现象。
每满100减50 经验史书系(套装共3册)
经验史书系(套装共3册)
吴天,罗雅琳,冯庆,
¥106.20
《中国人的义气》内容简介:在中国游民社会文化史的语境里,“江湖”一词意义深远。在诸多由“庙堂”下渗到“江湖”的有识之士的努力下,源自儒家传统又具有权变意味的“义气”伦理,于江湖中应运而生。从《三国演义》《水浒传》到武侠小说和江湖电影,从古老的舍生取义到今天大众文化表征中俯拾即是的情义闪光,“演义”的艺术手法时刻浮现于诗化江湖的图景当中,塑造着大多数中国民众的日常感性经验。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上篇追溯历史,从政治哲学和社会史的角度,对“江湖义气”的文学表征进行分析。通过梳理《水浒传》当中的文人形象、金庸小说中的游民生存状态、与“江湖知识人”相关的治理经验和叙事技法等话题,探索“义气”伦理下的历史经验与时代印记。 下篇回归当下,解读张彻、徐克、杜琪峰等知名导演以“江湖”或“义气”为题材的经典影像作品,揭示其中对现代游民生存状态的曝露、反思和价值提升。此外,本书还对黄霑、卢国霑等音乐人围绕“情义”主题创作的流行歌曲进行了话语分析,并结合自觉继承这一主题的当代嘻哈音乐,挖掘其中隐含的历史经验,从而总结了大众文艺所具备的独到情感动员机制,为构建大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议题,提供了别样的信息储备和审美眼光。 《上升的大地》内容简介:在关于“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的论述中,晚清政治家呼吁打破历代多在西北备边的传统,将目光投向东南海疆。20世纪80年代流行着黑格尔的一段话:“平凡的土地……把人类束缚在土壤上……但是大海却挟着人类超越了那些思想和行动的有限的圈子。”在近代以来的中国,一旦提到“现代性”或“现代化”,许多人总是认为这必然意味着海洋战胜陆地、城市战胜乡村。然而,革命让乡土中国呈现出另类现代性的可能。 "上升的大地”是本书作者在中国乡土遭遇现代性的诸种经验中找到的一个意象。它既不是一味地固守大地,也不是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追逐不切实际的另一种生活。“上升的大地”体现于埃德加?斯诺笔下愉快的革命者为落后的西北所带来的全新感觉,体现于革命知识人将已成“中国之殇”的黄河转化为中国人在世界秩序中展开竞争的力量源泉,体现于路遥为农村年轻人所寻找的在城市中获得正当成功的道路,体现于刘慈欣以第三世界革命经验为科幻文学赋予的精神底色。与同时代同主题的其他作品相比,这几个案例中包含着三个特别的面向:“现代性”不只发生在都市,更发生在乡土;乡土不光有“土”,更有“现代”;中国的现代性历程中一直包含着对于“乡土”的关怀,哪怕在20世纪80年代的“新启蒙”之后依然未曾断绝。 通过上述案例,《上升的大地》在中国现当代文艺史中勾连起一条沿海与内陆互动关系的线索。来自大地的经验从不过时,它依然向城市中的我们提供着宝贵的滋养。 《向前的记忆》内容简介:新中国成立以来,现代中国文化建设现场逐渐形成了一系列舞台化的动作,这些经典动作背后与政治相关的审美秩序也油然而生。其中,弓步前跨、铁拳紧握、曲臂横置于胸前的“向前冲”流传甚为广泛。这些迅猛阳刚、大开大阖的动作启发大批革命群众自由地组合、创造,以肉身塑造的类似江山或浪潮的集体造型,妙趣横生。并且在改革开放后,向前冲等动作仍屡次出现在不同语境、立场、身份的文艺作品和日常生活的仪式化场面中,成为某种时代精神的注脚和经典化的身体语言。 任何能被称为经典的事物,其内部的构成都不简单。在本书中,您将看到晚清以来中国人为了救亡图存的种种努力终究流溢充盈成身体的故事。在中国迈向现代性意义的文明转型过程中,社会理想、军事制度、尚武精神、民间艺术的改造等要素汇集在现代中国人的身体意识中。当重新被召唤出来的沉重而雄浑的肉身点滴浇灌着舞台与图像,凝固在动作里的是中国人面对屈辱历史的斗争经验和建设未来理想世界的秩序想象。这些历史的经验、个体的经验共同组成了“向前的记忆”。疑问随之而来,我们该如何回望并不久远的过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