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芸编指痕
芸编指痕
郑逸梅
¥11.20
本书精选了郑逸梅书话小品上百篇,撷英采华,所选皆为郑文精粹,其作品涉笔成趣,文风简练含蓄,其文言与白话文字均至炉火纯青,笔墨舒卷之中尽显知识性与趣味性,雅俗共赏,一编在手,读者可尽享快乐阅读的陶然之感。
六十回忆(周越然作品系列)
六十回忆(周越然作品系列)
周越然
¥6.99
本书收录了记述周越然回忆六十岁以前的经历的文章,有少时求学和恋爱的故事,有作者与当时的文化名人的交往的回忆,有在辛亥革命这样的历史大事件中的个人经历,在旅行中所撰写的短小游记和反映作者生活情趣的散文,还有在文字创作和编译工作中所得感悟,涉猎广泛、涵盖丰富。
49元5本 散简续存(上)(张中行全集)
散简续存(上)(张中行全集)
张中行
¥49.90
该书为全集,全集收迄今为止发现的张中行全部文学作品,共分14卷。除对已出版的原本和选本行集结整理外,全集还收了篇幅相当可观的此前从未编订成册的文章,包括在报刊上设的专栏文章、自创刊文章、散见于各类报刊上的文章等,分为上下两册收*后两卷,并承袭先生生前亲编散集《散简集存》之名,取名为《散简续存》。 全集收录了张中行先生的所有作品,编排的顺序为“成名作”、人生哲学、学术著作,包括佛学、语言、语文,再次为诗词,自然合自作诗集、自传,后面是杂文。全集主要包括先生*有影响力的负暄系列作品,即《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人生哲学《顺生论》,佛学著作《禅外说禅》《佛教与中国文学》,古文专著《文言和白话》《文言津逮》《闲话八股文》,语文专著《作文杂谈》《词组和句子》《省略句》《紧缩句》,诗词著作《诗词读写丛话》及其习作《说梦草》,自传《流年碎影》,杂文《散简集存》《望道杂纂》《民贵文辑》《说梦楼谈屑》等;以达到“全集”之“全”的概念。这些作品或记旧人旧事,或谈学论理,或探究人生......钩玄提要,百炼工纯,以其见识之深邃,文笔之独特,受到海内外广泛关注。
49元5本 金三角风云
金三角风云
程景
¥11.50
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以翔实的资料介绍了泰国政府和警方剿灭金三角坤沙贩毒集团的艰难过程。神秘之域金三角,漫山遍野的罂粟花,却滋生罪恶与杀戮,这里曾经拥有一个“主人”——大毒枭坤沙,他的毒品帝国是如何建立,又是如何倾塌?全世界范围内的禁毒更是任重道远。本书详细地介绍了坤沙毒集团的起源发展,重描写了泰国警方为了保护国家利益不惜一切代价同毒贩做斗争的决心和行动。
49元5本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读聊斋中的女子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细读聊斋中的女子
胡狼拜月
¥22.00
她们有貌,《娇娜》中的娇娜“娇波流慧,细柳生姿”;《青凤》中青凤“弱态生娇,秋波流慧,人间无其丽也”;《聂小倩》中聂小倩“肌映流霞,足翘细笋,白昼端相,娇艳尤绝”; 她们有才,《狐谐》中的狐娘子,口才不输于唐代“鹦鹉”薛涛;《颜氏》中颜氏,有状元之才;《黄英》中的菊精黄英,有经商之才; 她们有勇,《商三官》中商三官为父报仇,不输聂政;《庚娘》中庚娘为夫报仇,勇气可嘉; 她们有智,《辛十四娘》中辛十四娘的识人之明;《细柳》中细柳做后娘的苦心经营;《香玉》中对恋人有着清醒认识的降雪; 其余,还有为爱情可生可死如杜丽娘者连城;有为追求美而孜孜不倦者阿绣;有为报答知己情意义气为重的乔女…… 就让我们随着蒲松龄的笔端,来一一品读这些女子吧。
49元5本 赵一曼
赵一曼
罗鸣
¥19.99
今天,我们学习赵一曼的精神,就是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报国之志,继承先烈的遗志,用先烈的精神来激励我们,早日把宜宾建设成为“经济前景美好、城市建设美好、人民生活美好”的城市,来告慰赵一曼的英灵......
庄子
庄子
(战国)庄子
¥9.00
《庄子》是继《老子》之后体现道家学说的一部极其重要的作品,是中国古代精神自由史上的名著,在中国古典文学、哲学、艺术思想史上均具有不可动摇的“*经典”地位。现今通行的《庄子》一书,分为“内篇”“外篇”“杂篇”三部分。以其深邃的思想内容和奇诡的创作手法,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树一帜,是一部洋溢着浪漫主义气息的古代诗意散文集。本书节选《庄子》的精华部分,以版本核校,出注,翻译,引领读者品味它无穷的艺术魅力。
一周特价2.21-3.9 就算我全无胜算: 村上春树
就算我全无胜算: 村上春树
杨照
促销价:¥24.99|¥59.80
本书为《我与世界挣扎久:杨照日本文学十讲》系列第7册,杨照谈村上春树。 生命中有一口井,总有一天我们会掉下去。 掉井中,慌乱、失序、哀凉。然而,在众多陷井中挣扎着的人之间,村上春树创造了一种主人公,他们总有一种力量:具备勇气,理直气壮地坚决活下去。 从《挪威的森林》“我可以感觉到所谓责任这东西”的小林绿,到《海边的卡夫卡》“要做全世界最强悍的十五岁少年”的田村,到《1Q84》的青豆和天吾,毅然将自己从噩梦中解救出来......他们身上流着一样的血液,就算注定要掉井里,都不会轻易放弃活着的责任。不管这责任看来多么不吸引人。 村上春树不止写出了我们的懦弱,还有我们想要呼唤的勇气对象。 村上春树真正创造的奇观,不是那些几百万、几千万的销售数字,而是不懈、不停地书写了四十年成长奋斗经验,始终在少年与成人的边境上徘徊,拒绝正式成人的领域,一个执迷于要勇敢、强悍活着的永远的少年。 ——杨照
49元5本 心生愉悦
心生愉悦
韩晓露
¥21.00
本书是一本行吟散文集。这些年来,作者走过很多地方。作者一路走一路看,活泼泼地借景抒情,表达着自己即时的感受,然而文字时常浸着诗意。
49元5本 有如候鸟
有如候鸟
周晓枫
¥41.86
《有如候鸟》是周晓枫的散文代表作之一,与她的《巨鲸歌唱》《幻兽之吻》并称为“它们”三部曲。周晓枫有天真的心,冷酷的笔,她用孩子的想象与成人的深刻,营造波云诡谲的文字秘境,直抵世相与人情。 《有如候鸟》的十篇散文内容涉及家庭关系、阿尔茨海默、善恶思考、迁徙与故乡等话题,曾获新lang十大好书、花地文学奖年度散文、华语文学传媒大奖等奖项。巴洛克式的繁复修辞,对世间万象的独到观察,锐利如刀的深邃思考,合力标识了周晓枫散文的独特性。这些作品真诚而犀利,是一场场自觉展的文体跨界尝试,她把戏剧元素、小说情节、诗歌语言和哲学思考都纳散文的框架中,将散文写作的可能性引向更辽远的空间。 ? ?
49元5本 宋词二十七讲
宋词二十七讲
胡云翼
¥29.99
有学者认为胡云翼是继王国维与胡逋之后词学研究“现代化”的巩固者。本书在我国现代词学史上具有首创意义,论证了宋词在中国文学史上应占有的历史地位,盛赞了豪放派,一反婉约派为文学正宗的传统观念。上篇《宋词通论》以宏观的视野探讨了词的起源、特和发展规律,还阐述了北宋词的概况和演变,又标举南宋南渡时期的词为英雄的词文学;下篇《宋词人评传》对柳永、张先、欧阳修、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吴文英等词人均有专章论述,另综合论述了苏门词人、北宋中期词人、辛派词人、南渡词人、晚宋词人等。
49元5本 万卷?人物系列(套装四册)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柳永
万卷?人物系列(套装四册)白居易、王维、李商隐、柳永
李清秋,朱丹红,吴韵汐,凉月满天
¥49.99
万卷人物系列包含四册:《白居易诗传》按照白居易人生历程的先后顺序,以诗词为切入点,并结合时代背景、将诗人不寻常的一生和其创作的诗歌加以解析,对白居易的诗与人生进行解读,挖掘人生沉浮背后的内心情怀。希望这本书,能将白居易伟大的人生勾勒完整。白居易生活的年代已经过去,但“诗魔”的内心世界太丰富,有太多东西值得探索与回味。《王维诗传》以王维的生平为经,经历为纬,诗篇为引,织就一幅王维的画像,画像中他目光淡然,看向这个他深感陌生的现世,用他的诗篇抚慰我们鼓噪不安的心思。本书文笔沉静优美,把一个生动的王维搁在风起云涌的大时代,让他在笔下重新生活了一次。《李商隐诗传》在严格尊重史实的基础上进行文学创作,把对传主的生平描写与对其诗文创作的介绍评述*地结合起来,挖掘诗歌背后的故事。使读者能够了解李商隐抱负远大却怀才不遇的一生和他丰富感伤的心灵世界。从中晚唐的历史背景、政治事件、文坛事迹等方面多角度深入解读这位天才诗人。《柳永词传》是以词传的角度评述、解读一代词人柳永的词与人生。书中以柳永的词作类别划分结构,将柳永的人生经历和不同时期的词作贯穿始终,从而使读者可以清晰地看到他的其仕途坎坷、生活潦倒和儿女情长以及他在文学上的才华。
49元5本 阿玉
阿玉
陈丹燕
¥58.00
  陈丹燕非虚构作品,纪录女性祖辈的真实命运,探寻爱与独立的艰难平衡。 没有机会上学读书、嫁人生子的阿玉,一生都被困在家庭里,为家人付出自己的全部,将三代子女抚养成人。没有独立的职业、终生都在厨房里忙碌的她,却用柔软的内心教会了陈丹燕等人爱的能力,让他们最终也能成为被爱护佑的人。 在阿玉身上,陈丹燕看到一种强大的爱的能力。她用自己的所有给予他人爱,也敢于在病痛中全力要求他人的爱,更能将这种爱的能力传递给每一个受她照顾的人,让大家都能成为愿意付出爱、善于受爱、敢于要求爱的人。 通过阿玉的故事反观自身,陈丹燕向读者提出一个问题: 因职业而独立的我们,可能像依赖于家庭的阿玉那样付出爱,并且教会他人爱吗? 1914年,阿玉出生在广西平乐大街上的一栋旧砖木房里。 1932年,阿玉十八岁,母亲因霍乱去世,父亲为避债离家,她从此靠自己的一双手和一根钩针谋生,将大弟弟莲生(陈丹燕父亲)和尚在襁褓中的小弟弟健生抚养长大。 1956年,阿玉和分别多年的弟弟莲生再次重逢,从此住莲生家里,先后照料两代人一共五个孩子长大,其中就有陈丹燕老师和她的女儿陈太阳。在陈丹燕来看,正是因为阿玉一日日的伴随,才让这个家族的孩子认识到,“爱”到底是长什么样子的。 2010年,陈丹燕在父亲莲生回忆录的指引下,回到广西平乐探寻祖迹,终于将阿玉的前半生拼凑完整,真正认识了阿玉这个人。可没过几个月,在上海缠绵病榻七周之久的阿玉,就在那年中秋节的清晨,安静地离了人世。 陈丹燕自此经历了一场漫长的告别,写下了这部满含爱与思念的作品。                                                     
49元5本 草庐经略
草庐经略
(明)佚名
¥18.99
《草庐经略》被后人誉为中国兵学通论的一部明代兵书,史论结合,以论带史,分门别类地介绍了中国古典兵学的基础理论。结合战例加以阐述,并对一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其中许多思想至今仍有借鉴价值。
49元5本 闻乐观风(漫说文化丛书·续编)
闻乐观风(漫说文化丛书·续编)
陈平原 李静 编
¥25.00
这本音乐随笔集,首先以“声音与时代”篇,算是这本小书的“纲目”。一时代有一时代之乐,有识之士往往能在音符与歌词之间窥见时代的脉动。 第二辑里,我们只是给出了音乐与人的浮光掠影。相信在这万千世界之中,音乐与人的故事应该是随时随地在发生。但是,我们却可以在这雪泥鸿爪之中见到音乐给我们的人生带来的种种安慰。 第三辑中的文章,除了古琴之外,零散缀了四篇文学家——汪曾祺、刘心武、贾平凹、王安忆的音乐心得。这一辑的选文,编者希望能够尽量多地涵括西方音乐巨擘的名单。这些名字,国人已经不再陌生,他们的音乐作品常常在不知不觉中渗透了我们的生活。 第四辑,编者希望能够尽量多地涵括西方音乐巨擘的名单,也选了一篇关于女性音乐家的文章。音乐是无国界的,同样也应该不分性别。希望喜欢音乐的人应该有更广阔的胸襟去理解受更多元的文化。 音乐固然有其专业性,但是对于普罗大众来说,它所承载的“文化”与“生活”才是更能动人心的东西。在这本散文集中,出现了形色各样的人,他们有的是作曲家,有的是演奏者,有的只是聆听者。但是,他们都在音乐中交付了自己某一部分的生命,而正因那一部分生命的参与,那时的音乐才更加动听。
中国传统租佃的情理结构:清代后期巴县衙门档案研究
中国传统租佃的情理结构:清代后期巴县衙门档案研究
凌鹏
¥47.20
租佃关系是近世以来中国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本书总结历来对于租佃关系的诸种理解,引“关系”视角,利用清代晚期四川巴县衙门的档案文书,深研究中国传统的租佃关系,尤重于探讨租佃关系之中的“情理结构”,即“情理”穿梭在租赁系的复杂实践之中、所呈现的“主客关系”“社会习俗”“市场经济”“国家政府”等各个层面上的运作逻辑。从个人性的“拟伦理”到社会的“习惯”,市场的“影响”,再到政府的“裁断”,“情理”不断塑造着地方秩序,也塑造着时人的心态与行动方式。
周易注
周易注
王弼
¥46.40
《周易》是六经之首,相传经历了伏羲、文王、孔子三个时代,包含象、辞、变、占等内容。历代的注释如汗牛充栋,其中曹魏的王弼注解清通简要,对后来影响很大。王弼不注《系辞传》以下,东晋韩康伯赓续之,使成完璧,后世往往将二者合刻。本次校,以《四部丛刊》影宋本为底本,参校以敦煌写本、国图藏抚州公使库本(简称抚州本)、国家图书馆所藏天禄琳琅旧藏宋本(简称天禄琳琅本)、国家图书馆所藏南宋建阳刻本(简称南宋建阳本)、南宋八行注疏本(简称南宋八行注疏本)、相台岳氏荆溪家塾刻本(简称岳本)、宋刻《周易要义》、普鲁士国家图书馆藏宋嘉定本《周易集解》(简称宋本《周易集解》)。还参考了山井鼎《七经孟子考文》、阮元《周易注疏校勘记》(文选楼本)、楼宇烈《王弼集校释》的校勘记等。由于本丛书为了给读者一个确定性的读本,校者在可以明确判定底本为误的异文,直作出改动,再以校记的形式加以说明。
49元5本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蜗触蛮三国争地记
(清)虫天逸史
¥19.99
所叙三国之纷争,又直接影射中日俄三国自日俄战争迄光绪末年事。蜗牛国喻指中国,触国即日本,蛮国即沙俄。书中所写事件,皆有史事为据,比附恰切。唯书之结局写中国靠科技发达,使用一种新型兵器,打败日、俄两国,从此国富兵强,未免作空幻之想。
49元5本 飞龙传奇
飞龙传奇
(清)吴璿
¥19.99
《飞龙传奇》是清代吴璿根据旧本《飞龙传》增补改编的长篇英雄传奇小说。飞龙:借指皇帝,喻其居高位而临天下,如飞龙在天。
49元5本 歧路灯
歧路灯
李绿园
¥19.99
《歧路灯》以祥符世家谭府为中心,讲述了世家子弟谭绍闻在父亲去世后,经受不住匪人的诱惑,逐渐堕落,一步步地走上歧路,以致家业败落,后又浪子回头,重兴家业的故事。故事内容假托明朝嘉靖年间为历史背景,实际反映的是清代初年康熙、雍正和乾隆年间中原地区处于社会中下层的普通百姓的生活。该小说是以浪子回头为主线,用现实主义的笔法,通过记载一人之浮沉、一家之盛衰来反映18世纪的中国社会不同阶层民众的生活风貌。
49元5本 前汉纪
前汉纪
(汉)荀悦
¥19.99
《汉纪》,又称《前汉纪》,是记述西汉历史的史书,体例为编年体,本书与东晋袁宏所著的《后汉纪》并称为《两汉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