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59元6本 有情绪,很正常啊!陪孩子安然度过青春期
有情绪,很正常啊!陪孩子安然度过青春期
(韩)장희윤(张熙允)
¥35.40
身为资深教育专家的作者在听取孩子们的真心话之后,写出了经营亲子关系的建议,引导家长读懂孩子进入青春期的征兆、了解孩子生理和心理可能的改变,以及如何用正向的态度、沟通和行动与青春期孩子相处。书中的问题涉及不想上学的孩子、和朋友吵架而不吃饭的孩子、自残的孩子、抽烟的孩子、在学校被孤立的孩子、可能遭到霸凌的孩子……。书中对家长如何和情绪化的、正值青春期的孩子建立稳固、有信任感的关系也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本书除了通过真实案例和41堂亲子关系课帮助家长读懂孩子的内心,也提供了具体的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对话技巧,以及父母需要和青春期孩子共同成长的知识。
59元6本 与孤独对抗:弗洛姆眼中的爱、自由与身份认同危机
与孤独对抗:弗洛姆眼中的爱、自由与身份认同危机
李煜玮
¥55.00
爱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我们对亲密关系不断失去信心?  自由是爱与成长的基本前提,是自古以来人们歌颂追求的目标,但为何如今的我们却对自由感到恐惧,并选择逃避? 面对庞大社会时,你是否感到过孤立与无助?因为自我与他人的不同而诚惶诚恐?你是否曾陷疑惑,疑惑自己的思想是真的源于内心,还是这个社会灌输给自己的? 单身社会、婚育率低迷、内卷风潮、广泛焦虑……参与其中的人们又分别经历着怎样的心理困境? 弗洛姆早在20世纪中期就对爱与自由的命题有过深刻思考。不同于众多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主张将人放在心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中心,致力于将精神分析学说与马克思主义结合在一起。 时代的发展赋予了人们越来越多的自由与理性,人们也因此不得不独自面对生存挑战,感受孤独与焦虑。在日益加深的孤独中,是在个人意志的引导下完成人格的逐渐成熟与完整,还是依附于权威主义,放弃独立思考的自由,做一个外表满足但内心空虚的“正常人”这或许是值得我们一生思考的问题。 弗洛姆关于爱与自由的呐喊穿透了半个多世纪,警醒着每一个仍然保有自我、向往爱情、追求自由的人。
59元6本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罗洛·梅谈死亡焦虑
杨韶刚
¥47.00
本书从美国存在主义心理学之父罗洛·梅的观点出发,回答一个问题:人,为什么需要存在感?答案是:因为我们无法忍受它的反面——死亡焦虑,即当我们的“存在”受到威胁时,不安全感带来的强烈恐惧。 什么可以被称为一个人的“存在”?或者在哪些情况下,我们会觉得自己很没存在感? ●当我们无法肯定自己是一个怎样的人,自我评价常常受到他人的影响; ●当我们无法在关系中感受到“被需要”,从而无法构建自我认可:比如无法在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自己是否称职,或无法在工作关系中获得成就感和归属感; ●当生存受到威胁的时候:比如面临可能失去工作、财富、健康的危险; ●当一些与生命有同等重要意义的信念遭到动摇的时候:比如无法完成内心期待自己扮演的角色,或长期坚持的价值观变得不再适用于当下。 在这些时刻,一个人的“存在”受到了威胁,产生一种“自己仿佛不存在”的消亡感,或将要被“杀死”的恐惧,这种心理体验就是死亡焦虑。时代的转变、疾病的暴发、激烈的职场竞争、关系中的心理暴力,都容易削弱一个人的存在感。 作者借罗洛·梅之口,将“存在感”这个一直以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了,通过不同维度的举例,让读者知道了一个人的“存在”是由哪些面向构成的,以及为什么当我们无法解决现实中的存在问题时,会产生不安、恐惧、焦虑、迷茫、丧失意义感等一系列反应。 心理困境的根源是存在感的丧失。本书也通过罗洛·梅的存在主义治疗观,从“如何理解和对抗焦虑”“如何学会与人建立有爱的联结”“如何实现健康人格”等方面,给出了增强存在感的建议。
59元6本 精神分析引论
精神分析引论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18.99
      《精神分析引论》由弗洛伊德于1915—1917年在维也纳大学讲授精神分析理论的课程讲稿组成,分为“过失心理学”“梦”“神经症通论”三部分,全面系统地阐述了精神分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弗洛伊德假定他的听众绝没有任何关于精神分析的基础知识,因此《精神分析引论》的内容非常浅显易懂,可以把精神分析理论传播给每一位普通人。1917年《精神分析引论》出版,被认为是标准的精神分析学教科书和门读物,后陆续被译成17国文字,影响着一代又一代读者。
59元6本 哈佛*受欢迎的心理学
哈佛*受欢迎的心理学
有间文库
¥44.99
如何静心,如何自控,如何在愈发激烈的快节奏慢下来,如何探求内心深处的强大力量?本书融合当下*热门的心理现象,内容更贴近生活,带给你不一样的阅读体验。
梦的解析(英汉对照)(经典珍藏版)
梦的解析(英汉对照)(经典珍藏版)
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3.09
弗洛伊德的《梦的解析》是一部改变历史的书,它与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并称为“导致人类三大思想革命的经典作品”。作为世界上部以科学方法来分析研究“梦”的著作,它是现代人非读不可的*价值的杰作。   《梦的解析》的出版,像火炬一样照亮了人类深层的心理活动,揭示了许多隐藏于心理深层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意识的学说奠定了牢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该书包含了许多对文学、神话、教育等领域具有启示性的观点,引导了整个二十世纪的人类文明。   有史以来,它次科学地告诉人们:   人为什么会做梦  人为什么会做奇奇怪怪的梦  梦意味着什么,诉说着什么  梦将我们引向何方  ……
59元6本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法)居斯塔夫·勒庞(Gustave Le Bon)
¥39.00
《乌合之众》是群体心理学的奠基之作。深刻影响了弗洛伊德、荣格、托克维尔等学者,和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政治人物。2010年,法国《世界报》与弗拉马里翁出版社联合推出了“改变世界的20本书”,其中就有《乌合之众》。 勒庞认为,在群体之中,个体的人性就会湮没,独立的思考能力也会丧失,群体的精神会取代个体的精神。他首次阐明了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重要问题,研究了群体特征和种族特征的不同之处,指出了群众运动的性质,分析了领袖与群众、民主与独裁的关系,书中的许多观点都20世纪的历史里得到了验证。懂得群体心理学,“就像拥有一道强光,照亮了许多历史现象与经济现象。没有它,那些现象就很难看清”。时至今日,《乌合之众》依然具有强烈的当代感。 《乌合之众》原名《Psychologie des foules》(群体心理学),英文版改作《A Study of the Popular Mind》(大众心理研究),并 加了一个主书名(The Crowd),中文版大多将其译为《乌合之众》。 本版依据回声图书馆(The Echo library)法文版译出。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
(奥)西格蒙德·弗洛伊德
¥6.87
《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经典译本)》与《梦的解析》并驾齐驱,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倾尽20年的心血写出来的。在弗洛伊德生的著作中,本书是对人类人性的了解方面*有贡献意义的一本著作,也是富有永恒收藏价值的一本著作。《性学三论与爱情心理学(经典译本)》中,作者对幼儿性欲、青春期的变化,以及性道德文明和现代人的焦虑等关注的话题,进行了深八的分析和探讨,阐述了对人性与人类行为动机的主要看法。全书自始至终都是在精神分析法观察的基础之上来选择材料和组织内容的,由此在全书中,各种因素的顺序根据其重要性的不同来安排,更方便读者理解与思考。可以说,这是一本独一无二的性学理论经典,对人性发展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心理学家、人类学家、社会学家以及一般知识分子所不可不读的名著。
心理物理学纲要
心理物理学纲要
(德)费希纳
¥23.94
以1860年出版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书为标志,费希纳创立了心理物理学。该书提出了心理学史上个真正意义上的心理测量的量化公式——费希纳定律,用公式表达为S=klogR,它表明刺激量按几何级数增加而感觉量则按算术级数增加。因此,该书宣称要建立“一门身心函数的关系或其互相依存关系的精确科学”。书中提出的小可觉差法、正误法、平均差误法是经典心理物理学的三大方法,至今仍是任何一本实验心理学必须包含的内容。
情感密码
情感密码
(英)迪伦·埃文斯
¥8.00
《情感密码》爱到底是中世纪的欧洲诗人创造出来的还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赢得**是否能让人更幸福?怎样才能更快乐?未来的机器人会有情感吗?本书以跨学科的独特视角,从人类学、心理学、神经科学和人工智能等方面解读人类情感,引领你体验一种别样的心灵之旅。
黑麋鹿如是说:生命与自然之诗
黑麋鹿如是说:生命与自然之诗
(美)尼古拉斯·黑麋鹿,(美)约翰·G·奈哈特
¥3.89
“我要说的是关于众生的故事,是神圣美好值得传颂的故事,是我们这些双脚行路的人类应当与四足奔走的动物,羽展翅翱翔的鸟类,与所有青草树木分享的故事;因为我们都是同一位母亲的孩子,而我们的父亲,便是宇宙的圣灵。” ——黑麋鹿 《黑麋鹿如是说》是一本世纪之书,自1932年出版至今80余年,仍高踞美国亚马逊书店五星推荐,长期占据历史文化类畅销书排行榜名,被美国学术、文化、出版界评选为“西方百年十大心灵书籍”。 这本如诗般的书,诉说着一个族群伟大的生命史与心灵史,通过印第安先知黑麋鹿的叙述,一部波澜壮阔、美丽的草原故事,宛如一幕幕扣人心弦的电影场景。黑麋鹿用简单而有力的语言,为我们讲述了人类阅历的一个面貌,鼓励我们重视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美好的事物。 在越来越重视内在探索的当下,《黑麋鹿如是说》的心灵价值也被逐渐发现。黑麋鹿族人的世界观,人类与宇宙共享自然的和谐关系,以及挖掘人类广袤无边的内在世界,逐渐成为现代人生活与心灵的普适信条。
梦的新解
梦的新解
(英)J.艾伦·霍布森
¥8.00
《梦的新解》梦是黑白分明的还是色彩斑斓的?盲人在梦里能看见吗?梦为何如此怪诞?梦的目的何在?梦如何维系和拓展精神活动?人们在梦中肆意疯狂是不是为了避免同样的疯狂在清醒时上演?为什么睡眠不仅有益健康,也是生命所必需?本书对基础脑科学研究的发现、睡眠实验室研究以及睡眠和梦的近期临床研究作了简要的总结,并使用大量梦例来解释新的激活整合梦理论如何从生理学角度阐明梦的普遍形式特征,从而让读者在领略到现代睡眠科学迷人发现的同时获得机会去重新思索自己的梦理论。
59元6本 西方经典心理学作品集(行为改变思想:表现原理+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套装共四册
西方经典心理学作品集(行为改变思想:表现原理+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套装共四册
【澳】多萝西·沃尔
¥30.99
如果你想阅读心理学方面的读物,那不妨试试这套经典心理学读本。本套书包括《行为改变思想:表现原理》《自我本我与集体心理学》《乌合之众》《自卑与超越》。套书多角度全方位地讲述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既可以看到弗洛伊德的经典作品,也有勒庞的传世之作。无论是休闲阅读还是作为学术参考,本书都有着实际的意义。
59元6本 自卑与超越(经典全译本)
自卑与超越(经典全译本)
(奥)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16.90
本书是个体心理学先驱阿尔弗雷德阿德勒的不朽杰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地面对人格缺陷,而正确地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人性,具有极深的现实性和巨大的思想价值。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奥地利)阿弗雷德·阿德勒
¥5.00
这是一本值得一看的心理学著作,其作者在心理学发展史上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也拥有相当高的低位。愈来愈多受它影响的人认为,阿德勒对心理学的贡献超过了弗洛伊德,这不仅是因为其提出的自卑与补偿作用是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能对人们的生活产生实际作用与直接影响,还因为其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已成完整的体系,如心理学家墨菲所说:“阿德勒的心理学在心理学历史中是个沿着我们今天应该称之为社会科学的方向发展的心理学体系。”相信阅读本书,您一定会对阿德勒及其心理学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并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问题有一个更全面的理解。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马斯洛精选集:人性能达到的境界
方士华
¥2.80
一个作曲家必须作曲,一位画家必须绘画,一位诗人必须写诗,否则他始终都难安静。一个人能够成为什么,他就必须成为什么,他必须忠实于他自己的本性。    高峰体验是自我实现的短暂时刻,这是一些心醉神迷的时刻。你只能像刘易斯所说的那样“喜出望外”。但你能设置条件,使高峰体验更有可能出现。    自主所表达的含义是自我决定,自我管理,做一名积极、负责、自我训练的、有主见的行动者,而不是完全受别人操纵的一个兵卒,做一位强者而不是弱着。    在高峰体验中,我们作为世界万物的代理人,察觉整个世界或它的遗产。只有那时,我们才能察觉世界万物的价值,而不是我们自己的价值。这些价值我们称之为存在价值。
59元6本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
方士华
¥15.99
《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是亚伯拉罕·哈罗德·马斯洛的奠基作,其主要是围绕需要层次论和自我实现论来阐述其基本观点的。动机理论是马斯洛学说的精髓。本著作中,马斯洛提出了许多精彩的理论,包括人本心理学科学观的理论、需要层次论、自我实现理论、元动机理论、心理治疗理论、高峰体验理论等。《马斯洛精选集:动机与人格》包含了马斯洛对人类心理学的重要发问和早期探索,它在创建一个积极和全面的关于人性的观点方面,有着巨大的影响。
59元6本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
(瑞士)荣格著;朱更生译
¥45.00
《荣格自传:回忆·梦·思考》是心理学大师荣格在83岁时,回忆自己一生的关键事件,写下的自传。   包含了荣格从青少年时代的经历到成年后的所见所闻;   从作为医生所治疗过的症状到作为思考者所经历的梦境和幻觉;   从与弗洛伊德相识相知到分道扬镳;   从现世中的种种人事到对死后生活的见解等。
59元6本 我的抑郁症(2017版)
我的抑郁症(2017版)
(美)伊丽莎白·斯瓦多
¥27.00
《我的抑郁症》是美国作家、导演伊丽莎白·斯瓦多根据自身经历写下的图文随笔集。与抑郁症这个心理恶魔孤军奋战许多年之后,她决心寻求帮助——借笔宣泄,完成了这本精彩纷呈、辛酸却别具风味的“一个抑郁症患者的自述”。 她用充满个性的文字、极富感染力的图画,讲述了一个抑郁症患者与如今常见的心理恶魔作斗争的经历。在美国出版后引起轰动,被誉为“一部让人摆脱抑郁的作品”。它不仅是一本书,还是一面镜子,告诉我们:靠自己的力量走出抑郁的人,会比一般人更强大,也会比一般人更珍惜阳光!
59元6本 安全感
安全感
保罗G、孙向东
¥29.99
安全感≠钱包的厚度。1891年,查尔斯·威尔士连续五次押中红色五号,导致蒙特卡洛大赌场破产,但幸运的查尔斯后来是在债台高筑的情况下酗酒而死的。人们总试图用安全代替安全感,但横财往往就是横祸,过早地拥有太多金钱足以摧毁任何人。物质满足的是马斯洛五层次需要中的底层需要,倒数第二层是安全感的需要,这层需要是永远无法被钱包填满的。实际上,安全感有一个锚,不会随着生活的起伏而变化,安全感永远都在向它的锚回归。   安全感是可触可摸、实实的存在。马斯洛的安全感量表可以测出人的安全感分值,只有得分在37~50之间的读者才会发现本书有些帮助。   无意识动机:爱无能和被爱无能。人们总会伤害他们所爱的人,人们也会爱上他们伤害的人,其间人是没有觉知的。弗洛伊德发现了无意识动机的存在,比如有个女人嫁过三次,每个丈夫都在婚后不久身染重病,并且临终前都得由她来照料。   孤独的反义词是连。人的问题有个很有意思的地方,那就是滞后反应,前期会铺垫一些事情,当时不会显现出来,到后期才会显现出来。那些让我们感到被关注、被需要、被认同、被受、被包容并给我们正确反馈的重要他人在哪呢?物理上的暂时缺席,说明精神上的持久在场。   我们懂了那么多道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认知主义*的缺就是,不见得对任何情况都有效,而且常见的就是,有效那么一小会,当下作用非常明显,持续效果一般没有。要改变认知模式,将道理内化人格,孔子用了七十年。   人其实是抗拒成长的。马斯洛说:“成长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人们其实是逃避成长的,人们会同时热爱和恐惧自己好的机会,无一例外对成长怀着极其矛盾的心理,既爱又怕。”弗洛伊德称其为“阻抗”。
59元6本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解析及辅导
军人常见心理问题解析及辅导
于爱英
¥47.40
本书选取军人在兵之初、日常工作、人际交往、个人生活(包括恋爱、婚姻、家庭等方面)常见的心理问题,以及几种常见的精神疾病,通过具体案例行针对性分析,深剖析各种心理问题背后隐藏的心理需求、内在动力及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心理辅导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