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系统性红斑狼疮分册
¥52.50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之一,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九种体质经络养生与治疗
¥38.50
体质养生与经络养生是时下养生类图书的两个热点。现在市场上的体质养生书中多将经络穴位作为调理手段之一,经络穴位的内容只是其中的一节或一个问题。而经络养生类书籍也没有明确以九型体质为纲的产品。本书则以九种体质为纲,充分挖掘人体随身携带的医药――经络穴位的调养作用,教给人们根据自己的体质,运用经络、穴位养生保健的方法,将两大市场热点有机地结合起来,既符合按照体质养生的中医养生原则,又满足了人们希望用简便的方法获得健康的心理。


中医内科临床诊疗指南.第三册
¥80.00
本书是由中华中医药学会组织编写的指导中医内科各级医师诊断治疗行为的医疗文件。包括内科四十余个常见病种。


骨科缝合教程(第2版)
¥208.60
骨科缝合技术被列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批准的骨科专项能力培训项目,本书由中华医学会显微外科分会和骨科分会创伤骨科学组组织编写,内容涵盖了软组织修复与愈合的基础、手术缝合材料的设计处理、骨科缝合基本技术训练和骨科结技巧等内容。详细介绍了手外科肌腱、跟腱断裂、肩关节髋关节、脊柱软组织手术中的缝合技巧;对显微重建和美容缝合方法在骨科手术中的临床实践也给予重介绍;旨在强调缝合技术、注重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提高组织修复和伤口愈合质量;从而改善骨科临床治疗效果,推动骨科学科的整体发展。


体检报告轻松读
¥28.00
根据“健康清华行动计划”和推“健康促计划”的要求,为了建立清华大学健康的大数据库,我校于2019年底推出了“清华大学体检管理办法”,由学校统一组织各院系教职工行基础体检。数据库将着眼于我校教职工身体状况的基本信息,疾病谱的高发年龄,危险因素等,而可以针对性的行健康指导计划。 围绕体检菜单项目出发,本着学术 科普的态度,我校拟编写《体检报告的解读》一书,力求使得体检人员通过阅读可以得到在体检中疑惑问题的解答,受到启发从而涵养良好的习惯,追求健康的生活。本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分是健康体检基础数据解读,包括检验、影像和心电图等。下部分是专科检查(涵盖内科、外科、五官、妇科等临床问题)的解读。紧密结合体检报告,结合图例,做精炼的分析及健康指导。


经方抗癌
¥32.50
王三虎教授在长期的肿瘤临床实践中,既强调辨病论治、专病专方,又善于权衡中西医之长,衷中参西,擅长以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及其术后诸多问题。1、中西合用,防治并重 王师认为,对于癌症而言,综合治疗是必由之路,防治并重是当务之急。现代医学对肝癌的治疗,诸如手术、介、放疗、热疗等,主要着眼于肿瘤组织本身,侧重于解决已经形成的肿块,虽能解决一定问题,但由于对人体的整体情况重视不足,即使局部的肿瘤消失了,但产生肿瘤的环境并没有改变。而中医学则强调人体的整体机能,主要解决为什么产生肝癌的问题,釜底抽薪,消除产生肝癌的内环境。因此,只有中西医结合,才能充分发挥互补作用,达到*效果。另外,癌前病变的治疗也非常重要,我国肝癌患者中乙型肝炎病毒(HBV)阳性率高达90%,大约70%是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如果不解决肝炎、肝硬化问题,复发就在所难免。只有积极干预,坚持用药,恢复脏腑气血的正常功能,使阴阳调和,才能达到防止复发的目的。 2、辨病正名,谨守病机 王师认为,“肝著”、“肝积”、“黄疸”、“积聚”、“鼓胀”、“癖黄”等与肝癌相关的传统病证名称均不能体现肝癌的本质。病名是疾病的病因、病机、病位、病程、预后等特殊性的体现,所以,正名非常重要。3、把握病程,详于辨证 王师从中医角度将肝癌分为早期、中期、晚期的不同阶段。早期患者一般在体检中发现,多有慢性肝炎病史,此期患者可采用手术及介治疗。中医临证多是手术及介治疗以后的患者,即使有初诊患者也应积极建议其手术或介的同时用中药。早期患者临床以口干苦、纳差、胸胁不适、大便干、舌红、苔薄、脉弦为主证。病机为肝郁脾虚,枢机不利,邪毒积聚,正虚未甚,治以小柴胡汤加味。 中期患者多为手术或介后复发,或失去手术治疗机会者,病程日久,邪气嚣张,正气亏虚已甚,临床表现为胁下痞块坚硬、形体消瘦、面色青黄或灰黯、或面色萎黄无华、精神不振、气力低微、纳差、食则腹胀、腹痛腹泻等。此系毒结肝胆,正虚邪实,法当疏肝利胆、抗癌解毒、扶正祛邪。治以王师自拟的软肝利胆汤加味。 晚期患者多伴有肺、骨等转移灶,或肝功能持续异常、恶液质出现;腹水难消,白蛋白低下,而反复抽取腹水或利水日久,以致阴液亏耗,燥湿相混;或清热过度,脾阳受伤而累及肾阳,以致阴阳俱损,正气大衰。证见大肉已脱,神情淡漠,声低懒言,形体消瘦,鼓胀水肿,口干不欲饮,形寒怯冷;而特殊之处在于患者往往表现为既有肝经热毒的口苦、舌红、眩晕,又有胃寒的喜热饮、遇生冷则胃脘胀满、畏寒、舌苔白等寒热并存的表现,而且难分难解,持续存在,即为肝胆湿热与脾胃虚寒并存的寒热胶结;或湿热蕴毒,热血分,症见消化道出血、发热、肝掌、蜘蛛痣。其治疗当以扶正为主、祛邪为辅,以期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对于阴阳两虚,水停气滞,王师多选用自拟的保肝利水汤加味。若肝胆湿热,脾阳不足,以致寒热胶结者,多选用柴胡桂枝干姜汤加减;湿热蕴毒,热血分者,多选用小柴胡汤合犀角地黄汤加减。 4、重视经典,创制新方 王师非常重视《伤寒论》、《金匮要略》、《神农本草经》等经方在肿瘤疾病当中的应用,并根据《金匮要略》提出了“肺癌可从肺痿论治”等新观。而用小柴胡汤治疗肝癌,就是以《伤寒论》小柴胡汤加减法中“若胁下痞硬,去大枣,加牡蛎”,以及《金匮要略·黄疸病脉证并治》“诸黄,腹痛而呕者,宜柴胡汤”等为理论依据。小柴胡汤仅用柴胡、黄芩、半夏、生姜、人参、大枣、甘草这常用的7味药,就有寒热并用、补泻兼施、和解表里、疏利枢机、恢复升降、通调三焦、疏肝保肝、利胆和胃等功能,适应证非常广泛,尤其与肝郁脾虚、湿热蕴毒、枢机不利的病机相当合拍。


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类风湿关节炎分册
¥79.50
本书是风湿病中医临床诊疗丛书之一,体现了风湿病专家的智慧,具有科学性、实用性,对促风湿病临床诊疗水平提升,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中医舌诊与临床研究:汉英对照
¥94.50
舌诊是中医学独具特色的诊断方法,是中医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受到历代医家的高度重视。舌诊对病证的诊断,指导临床辨证施治,均有其他诊法不可替代的价值。为弘扬中国医学优秀传统文化,将中医舌诊这一既便捷、经济、无创,又能客观综合反映人体生理病理信息的诊断理论与方法传播给全人类爱好中医学的人们, 本书以舌诊为研究对象,中英文对照阐述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理论与临床研究及应用。 本书图文并茂,文字精炼,通俗易懂,图象清晰、逼真,译文流畅、道地,科学实用。


中医病理学
¥46.50
谨以此书缅怀敬爱的父亲李德新教授! 此书为家父李德新主编的中医系列书籍之一,未曾公发表。王伯庆、吕爱萍教授曾为本书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本书共分病因、发病和病机三章,每节后均附有【文献摘录】、【参考文献】,尽可能反映出中医理论的源流和目前的发展,并有 【复习思考题】,以帮助读者复习和掌握本节的重内容。 任应秋先生在其编著的《中医病理学概论》中认为病理学是究明疾病的发病条件、发病经过及其结果的学问,它的研究对象是人体。西医把许多病理形态学上找不到改变但确有症状和体征的现象称为官能性(功能性)改变,但改变的本质是什么,从细胞病理学上便找不到答案了。因为不能把人这个有机体孤立起来加以片段的了解,更不能仅仅从病理形态学上考察就能有全盘的了解的。


精准医疗
¥15.90
医疗是社会普遍关心的话题。对专业人员来说,他们会关注医疗技术的发展,希望能用更先的医疗技术服务患者;对普通民众来说,则更多是将目光聚焦在医疗服务水平上,希望能获得更便捷、更有效的医疗服务。 本书立足科技制高,向读者传递这样一个信息: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不久的将来,专业人员可以拥有更先的医疗技术手段——基因检测技术和基因编辑技术等,这是未来治病救人有效的新技术;普通民众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医疗服务——疾病预防有效,病因检测精准,疾病治疗神速,人们不再像现在这样担心遭遇糟糕的医疗服务。书中描绘了不久将来就会的实现的医疗革命——精准医疗体系。 作为基因技术研究的参与者,作者在基因方面的研究在占据世界的前沿,因此,他对书中描绘的医疗蓝图不仅独到,更具有权威性。《精准医疗》对医疗人员的专业方向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也极大地拓了他们的视野;提醒他们学会将既有的已经成熟的基因医疗技术运用到医疗实践中。《精准医疗》对普通民众则是一种提醒,让更多的人为迎新的医疗革命的到来做好准备,如受基因检测手段,保存婴幼儿原始基因等。


中医模型化推理研究
¥39.50
本套丛书主要以“973”项目课题“现代中医学术创新的理论分析与总结”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古代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的工作为基础,以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73项目、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为主体,对60余年来现代中医理论研究成果系统梳理分析的基础上,按照中医学概念问题研究、中医哲学思维方法研究、中医藏象理论研究、中医病因病机理论研究、中医经络理论研究、中医治则治法理论研究、中医体质理论研究、天人关系理论与中医学研究等专题,系统阐述各领域的研究成果、存在问题、研究前景,并提炼其中具有标志性和一定影响的中医理论新概念、新学说,深考察其形成的实践基础及源流,确认其原创性及理论价值,揭示科学内涵,规范理论表述。


医学穷源集
¥36.00
《医学穷源集》共六卷,明代王肯堂著,门人殿宅心评释。《医学穷源集》卷一、卷二载有关运气学说等医论二十八篇;卷三至卷六以木、火、土、金、水逐年中运为纲,分列王氏证治验案百余则,每则医案之后附有按释,说明气运盛衰、遣药处方之理,发挥《内经》运气学说精义。本次整理以清嘉庆十三年戊辰(1808)吟香书屋藏板刻本为底本。


伤寒缵论
¥39.50
《伤寒缵论》为清代医家张璐所撰,刊行于1667年。《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29:伤寒缵论》以诠解《伤寒论》原文为主,共分两卷。卷上为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殿阴六经篇,卷下为脏结结胸痞篇、合病并病篇、温热病篇、杂篇、脉法篇、伤寒例等篇,并载《伤寒论》方一百一十三首,附古今分两。作者将《伤寒论》原文重新编次,删去了汗、吐、下诸篇,将f脉法[伤寒例]移至书末。采诸家注文,参以个人见解,阐释发挥,补充了前贤之未备。本次整理以康熙六年丁未(1667)初刻本为底本。


《灵枢经》译注
¥87.50
本书名为《<灵枢>直译》,是将黄帝内经灵枢81篇用现代汉语译出。以篇为单位,分题解、原文、注释及译文四部分。题解针对篇名及内容,原文是原文照录,注释针对字词,译文是现代汉语。


癌症现象学
¥11.99
本书通过癌症这一特殊慢性病的深层和多维分析,揭示出了癌症现象的形成及其实质,指出了癌症超越医学范畴的问题所在,从而构建了癌症现象学的理论框架。《癌症现象学》的价值意义是多方面的,能够让人走出癌症误区,树立正确的观念,开启更加美好的生活,这也符合当今社会发展需要,也符合人类健康的共同诉求。本书是开创性的和前沿性的,具有超前的思想理念,体现了强烈的创新精神且十分务实,可以给读者带来诸多思考和启发。


中医内科汇讲
¥25.00
经深解读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根据真卷题量及学科分布设计,与真实试题相似度极高。力求给考生*真实的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环境.供考生考前自测,使考生在备考时能够对考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阶段性复习和临考前能够全面的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并熟悉考分布、控制考试时间。本书按照2020版大纲行修订。


证治要义
¥39.50
《证治要义》共十卷,分别为辨证、论治、幼科、痘疹、脉法、妇科、药方、外科、杂证、急救。《证治要义》纵论辨证之精要,阐发论治之微义,涉及辨证、养生及临床各科疾患的治疗,内容全面、详实。书中每证集有古方与新方,间引个人临证经验,实用性较强。


本草明览
¥23.50
《本草明览》,11卷,撰者佚名。全书分草、木 、谷、菜、果、玉石、兽、禽、虫鱼、人10部,共收 载条目375种,涉及药物370余味。对每种药物的气味 、升降、归经、毒性、主治等均予介绍,尤其对药性 与功用的论述简洁精炼,层次分明,颇具特色。本次 整理以上海图书馆所藏清咸丰四年(1854)钮文鳖抄 本为底本。


步入中医之门5——疑难危重症辨证论治24讲
¥47.00
经深解读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根据真卷题量及学科分布设计,与真实试题相似度极高。力求给考生*真实的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环境.供考生考前自测,使考生在备考时能够对考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阶段性复习和临考前能够全面的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并熟悉考分布、控制考试时间。本次根据2020版大纲行修订。


步入中医之门1——道少斋中医讲稿
¥47.00
编者从“中医有用吗”始,继以如何正确地学习中医,如何好中医的基本功,一步阐明中医的灵魂在于辨证施治,如何正确看待西医“病”与中医”证”的关系,并通过大量显示中医药神奇疗效的疑、难、危、重病例的真实记录和诊治分析,对临床常见运用中医药误区的产生原因加以论述,讲述个人的治学观和临床体会,引导中医学子们正确评价和看待中医光明的前景。作者把深奥的中医理论寓于风趣幽默的语言之中,给读者营造一种轻松的阅读氛围。本书适合中医院校师生、中医业者、中医爱好者阅读参考。


药性分类主治
¥16.00
《药性分类主治》分(药性主治)(分类主治)两篇。(药性主治)在编排体例上结合临床,按照药物的主治症聚类,仿通用药之例,以病为纲,以病类药。这种编排方式,有利临证选药。(分类主治)以药物功效类列药物,以功效阐释药物的具体应用,以药物的(直功效)为中心,比较药物的药效机理等,对现代临床中药学(功效)专项的确立、发展和完善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次整理以清同治二年癸亥(1863)育德堂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