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叶氏女科证治(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叶氏女科证治(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叶桂
¥34.88
  《叶氏女科证治》,妇科著作。又名《叶天士女科证治秘方》。四卷。托名清·叶桂撰,本书原作者及书名不详。1817年曾以《竹林女科》之名刊行,并有多种翻刻本。1913年鸿文书局将此书改叶氏之名石印,又有多种复印本。内容以妇产科治疗方剂为主,并无多少妇科生理病理的论述。
49元5本 医方丛话
医方丛话
清·徐士銮
¥30.08
  《医方丛话》,八卷,清代徐士銮辑,初刊于光绪十五年(1889),后由其曾孙徐世章补刊于庚午年(1930)。本书从300余种笔记、医书以及亲历见闻辑录(应验之方,与夫论病、诠药、论医之言),以医方验方为主,兼及药物、医理、医案医话乃至符箓,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亦有养生饵食等,内容极为丰富,汇集保存了很多珍贵中医药资料。本次整理以光绪十五年蝶园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经小学
医经小学
刘纯
¥21.36
《医经小学》,明代医家刘纯撰,成书于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原为初学中医者的入门读物与私塾教材。本书首辑朱丹溪与门人问答之习医要语,其后广辑《内经》《难经》以及金元诸家医学著作之精要,通过分类编次,撰作歌括,间附按语而便利诵读与领会。全书所引医学著作20余种,共分六卷72节。卷一本草,卷一一脉诀,卷三经络,卷四病机,卷五治法,卷六运气。本次整理以明正统三年(1438)陕西陈有戒刊本底本。
49元5本 诊余举隅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诊余举隅录(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陈廷儒
¥12.21
  《诊余举隅录》,清代陈廷儒著。全书二卷,分54篇,载医案118则,涉及内伤、外感及妇科、儿科等数十种病证的诊治,全书以[证]为篇题,每篇或一案,或数案,夹叙夹议,论说医理,强调随人而治,因症而施,选方有则,用药灵动,不拘成法,而疗效尤著。本次整理以陕西省中医药研究院所藏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铅印本为底本。
49元5本 内经评文素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内经评文素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周学海
¥29.50
  《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经03:内经评文素问》为《内经评文》之一,与《内经评文灵枢》为姊妹篇,由清末著名医学家周学海撰。全书分为二十四卷,作者仿茅坤、储欣评《左传》《战国策》手法,对《黄帝内经素问》进行评注,每篇或旁注,或批注,或尾评,对文中疑问处精当校勘,并对文中义理加以阐发,以助读者理解,可师可法。本次整理以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皖南建德周氏藏版《内经评文》单行本为底本。   《内经评文》分为《内经评文素问》与《内经评文灵枢》两部分,为清·周学海所撰。周学海,字澄之。生于1856年,卒于1906年,安徽建德人(今东至县),清代著名医学家。他对中医学的重要贡献在于校勘评注古医籍,辑为丛书,推广流传。其主要著作收于《周氏医学丛书》。   《内经评文》于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初刻完成,分《内经评文素问》《内经评文灵枢》两部分。《内经评文素问》共二十四卷。《内经评文》初以单行本先行于世,后又收录于《周氏医学丛书》,所以《内经评文》有单行本和丛书本两种形式。现存版本有四种,均为清光绪二十四年皖南建德周氏藏版重印或影印而得。因单行本印刷早,故该书印制精良,文字清晰,错漏之处甚少,为清代古医籍中的精刻本。所以,我们采用1898年早刊行的《内经评文》单行本作为底本。   参校本采用上海涵芬楼影印明顾氏翻宋本《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简称顾本);中国国家图书馆藏元读书堂刻本影印《新刊黄帝内经素问》(简称读书堂本);上海涵芬楼《道藏》影印本《黄帝内经素问补注释文》,文物出版社、天津古籍出版社、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8年版(简称道藏本)。   他校本采用晋·皇甫谧著,黄龙祥整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年版《针灸甲乙经》(简称《甲乙经》);隋·杨上善著,王洪图、李云点校,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年版《黄帝内经太素》(简称《太素》);明-张介宾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65年版《类经》等。
49元5本 内经博议
内经博议
清·罗美
¥23.54
  《内经博议》四卷,清初医 家罗美著。《内经博议》是罗美 现存传世的四部医书之一。全书 将《内经》相关内容按阴阳、脏 腑、气血、经络、运气、疾病等 分列不同专题加以详述,既对 《内经》的理论进行了诠释,又 蕴含罗氏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次 整理以南京图书馆所藏清代孙从 添点批抄本为底本。
49元5本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明·童养学
¥15.26
《伤寒活人指掌补注辨疑》是明代伤寒学家童养学为纠正元代医家吴恕《伤寒活人指掌》之讹谬而著之伤寒学术著作。书凡三卷。首卷述六经传变。卷二列伤寒诸证(实际包括温病、疫疠和一些杂病),其内容包含注解、辨证法、诊脉法、用药法(内含方剂)及总论等内容。卷三列方剂114首,是作者所“集得之古方”,其所选方剂与前两卷病证相对应。本次整理以明崇祯五年(1632)金陵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活幼口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活幼口议(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元)演山省翁
¥19.00
  《活幼口议》,元代演山省翁著。书凡二十卷,卷一到卷三记述儿科医论25篇;卷四、卷五议初生儿证候26篇;卷六、卷七论指纹脉和气色;卷八述病证疑难18篇;卷九议胎中受病诸证15篇;卷十到卷二十议各种儿科病证的辨治,计有惊风、发热、吐泻、疳积、肿胀、杂病、伤寒、疮疹等内容。本次整理以明嘉靖二十四年(1545)叶氏作德堂本为底本。
49元5本 本草约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本草约言(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明·薛己
¥22.00
  《本草约言》四卷,明代薛己辑,实为后人托名之作,成书年代不详。卷一、卷二为《药性本草约言》,分草、木、果、菜、米谷、金石、人、禽兽、虫鱼等九部,共收药285种,每药主要记述功效及用药法。卷三卷四为《食物本草约言》,分水、谷、菜、果、禽、兽、鱼,味八部,共收391种,多为日常食物。本次整理以日本万治三年庚子(1600)田原二左卫门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本草辑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本草辑要(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林玉友
¥36.19
《本草辑要》为清·林玉友辑。全书六卷,首论药性总义,按《本草纲》分为32部,收载药物选择临床常用药物:对其种。每种药物,对其性昧、归经、功效、主治、制法、禁忌等,均作了较为详细的介绍。本次整理以内蒙古自治区图书馆藏道光十一年(1831)一寸耕堂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三)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三)
张煜,王国辰
¥26.56
  中医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名家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精华,《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撷取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的诊疗经验,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每个病证以医家为纲,将他们的治疗经验和经典病案分别列出,再现了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心得及独特的临证经验。
49元5本 贴耳豆
贴耳豆
睢明河
¥15.26
本书选取八十余种耳穴治疗的有效病种,每种疾病配一张彩色耳穴图,标明所选耳穴,做到一病一图,一目了然,即看即用即有效。 另对耳压疗法的基本知识进行简要介绍,并在书后附有“耳穴速查一图通”。
49元5本 走上明医之路: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研修成果荟萃
走上明医之路:长白山杏苑新林项目研修成果荟萃
王龙
¥24.42
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由于中医药是独特的卫生资源、巨大的经济资源、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中医药事业发展必然要纳入“四个全面”的战略部署,直接关系到社会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政治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现实与未来都将促成社会达成共识:要用“中国式办法”解决医改这一世界性难题,就离不开中医药;要“打造健康中国”,就离不开中医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离不开中医药。
49元5本 心印绀珠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心印绀珠经(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明·李汤卿
¥15.26
  《心印绀珠经》,明;李汤卿撰。分上下两卷,上卷对《素问》中阐述的运气、脏腑经络、脉法理论作了归纳整理;下卷则融会刘、张、李诸家之说,依次扼要阐释中医病机、伤寒论治、15种常见疾病的辨证治疗、90种中药的性味主治等,可作为中医学入门之书和研究金元医家的参考书。本次整理以明嘉靖二十一年邢址刻本影印本为底本,以明嘉靖二十六年赵瀛刻本影印本、明崇祯六年闵齐伋刻本为校本。
49元5本 伤寒全生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寒全生集(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陶华
¥30.08
《伤寒全生集》为明?陶华晚年的作品,系陶氏一生习医之精华。对仲景《伤寒论》言而未尽者有发挥之妙;对伤寒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不拘成法和成方,具有很高的临床指导意义。本书共四卷,173篇,约14万言,内容包括序、凡例、目录和正文四部分。目录分属各卷之前,正文四卷分为两大部分,部分为总论及六经标本,表里阴阳,寒热虚实,正伤寒,温热病,类伤寒,阴阳相似,合病,并病,风温,痉症,疫疬天行等;第二部分为各种症状及证候的辨证论治,并列方药及加减变化,书中收部分针灸治法。
49元5本 肿瘤中医外治法
肿瘤中医外治法
贾立群
¥15.26
  恶性肿瘤是一类古老的疾病,近年来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及其合并症病情多变,牵涉脏腑器官较多,症状复杂,由于正气已虚,患者体质较差,常用的软坚散结、活血破瘀等治疗方法及用药受到一定限制,而外治法则无此禁忌,可以在疾病各个阶段应用。本书介绍了中医外治在恶性肿瘤并发症、化疗相关不良反应、生物靶向药物相关皮疹、放疗相关不良反应、手术治疗相关并发症,以及常见症状和某些肿瘤的治疗,开阔了肿瘤治疗道路、提高了疗效。
49元5本 医林绳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医林绳墨(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明·方谷
¥25.73
  《医林绳墨》原系明代医官方谷为其门人弟子讲解医理的讲稿,后经其子方隅整理而成。作者宗《内经》、仲景学说,参考金元诸家之论,结合临床所得,不拘于成说而每多创见。特别是于每证之后,别列“治法主意”,综合说明本证的病理和治疗,以便于记忆。本次整理以明万历十二年初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二)
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二)
张煜,王国辰
¥26.56
  中医临证经验是中医学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便于读者更好地学习领会名家们治疗妇科疾病的学术精华,《现代中医名家妇科经验集》撷取首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的诊疗经验,包括月经病、带下病、妊娠病、产后病及妇科杂病。每个病证以医家为纲,将他们的治疗经验和经典病案分别列出,再现了医家们的学术思想、临床心得及独特的临证经验。
49元5本 推拿保健护儿郎
推拿保健护儿郎
王雪峰
¥15.00
  小儿保健推拿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依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在其体表特定穴位或部位施以特定的手法,以增强小儿抗病能力、促生长发育的一种保健方法。小儿保健推拿可对小儿机体行全面调整,无痛苦、无创伤,不良反应少,且简单易行,容易被家长和宝宝受。   《中医育儿丛书:推拿保健护儿郎》共分为四章,第1章为基础,主要介绍小儿保健推拿的特、作用机理,给宝宝推拿前家长应熟悉的常用穴位、手法及介质,同时也向家长阐释了宝宝推拿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注意事项;第二章为亚健康,主要介绍反复感冒、腹胀、少寐、口臭、多汗、尿频、小儿肥胖等宝宝常见的亚健康状态的认识、推拿要、预防护理及互动交流;第三章为疾病,主要介绍发热、咳嗽、腹泻、厌食、便秘、呕吐(吐奶)、积滞(腹胀)、营养不良(疳证)、遗尿、运动发育迟缓(五迟五软)、夜啼、抽动症等疾病的早期防范、证型辨识、穴位及手法的规范操作、调养护理、病情观察及典型病例专家解答;第四章为保健,主要介绍不同季节、不同体质、不同证型、不同年龄期及不同部位的保健推拿方法。   《中医育儿丛书:推拿保健护儿郎》可供从事推拿的临床医护人员及家长参考。由于时间仓促和水平有限,难免有偏颇与疏漏之处,敬请同道提出宝贵意见。
49元5本 回望中医
回望中医
陈文垲
¥14.00
  《回望中医》总结了陈文垲教授从事中医医疗、 教学、科研工作半个世纪以来的体会和感悟,书分中 医新生命、中医学的基石——《黄帝内经》、理论到 临床的里程碑——张仲景与《伤寒杂病论》、千年中 医、中西有别和选择中医六章对中医的基本理论、中 医发展历史、中西医比较以及发展方向做出简明扼要 的精辟论述,并在此基础上对患者/读者如何把握与 选择中医提出中肯建议,对中医从理论到临床的热 问题行了深刻分析。本书对启迪读者,特别是青年 中医学子、临床医师以及关心热爱中医的社会人士正 确认识与把握中医颇有裨益。阅读此书,定会有所收 获。
49元5本 医论三十篇
医论三十篇
韦协梦
¥10.50
  《医论三十篇/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医论专书,清代韦协梦撰集,成书于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 ),刊行于清嘉庆三年(1798)。《医论三十篇/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载医论三十篇,内容涉及阴阳、气血、水火、治则、治法、遣方、用药、禁忌、任医、养生等,篇幅精短,论说精辟,多有独到见解,对中医临床多有启迪。现存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刻本,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图书馆等处有藏。此次整理以清嘉庆三年戊午(1798)刻本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