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国医手迹集珍
国医手迹集珍
戴恩来·宋志靖
¥111.50
随着现代生活的日新月异发展,传统文化在人们的心中日益薄弱,而承载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中医药学也逐渐出现了重技轻文的现状。为了唤醒人们对中医药文化的重视,本书遴选了81位清末民国至今国医圣手们的书法画、手札、处方手迹,以展示国医大家们深厚的文化底蕴,并以此来激励当今的中医学子们学好传统文化。 内容包括“前言”“目录”“医家手迹”。 医家排列以出生年为序,每位医家所展示的内容为“照片”“简介”“作品”等。 每位医家占2—4面不等。均以图片形式展现。其中甘肃省本地医家约40位,均为省级及其以上级别的名中医,其余为北京、上海及全国各地医家,均为全国知名中医学家、院士、国医大师等
49元5本 傅晓骏名中医验方撷菁
傅晓骏名中医验方撷菁
傅晓骏
¥38.50
本书为浙江省中医药大学兼职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浙江省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傅晓骏经验方汇集。本书包括拟方思路、验方组成、验方解析、验方案例、按语等,全面概括了傅晓骏名中医从医43年的临床用方、用药经验,既有较强的临床价值,又有较好的启迪作用,可为中医中药临床医生、基层医生、中医药爱好者提供学习参考之用。
49元5本 梁冰岭南血液病辨治经验
梁冰岭南血液病辨治经验
李达;代喜平
¥54.50
梁冰先生2000年后南下广州,指导并参与广东省中医院创血液科,自此岭南悬壶济世,以中医为主,衷中参西并融会贯通诊疗与辨治血液病及内科疑难杂症。 梁先生冀北行医36年有余,积累了丰富辨治经验,由于岭南独居地理人文特,倡导因地制宜,启了不同于冀北的岭南辨治征途,几近20载,逐渐并而形成颇具特色的冀北、岭南交融,因地制宜的特色经验。 本书将从梁先生的岭南治验和方药手,一并附上弟子们的继承与创新,以及相关疾病的养生保健和调护等。
中医五神辨治学:中医五神理论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中医五神辨治学:中医五神理论体系的重构与实践
滕晶
¥63.50
“五神”在人们日常生活和本土文化中广泛应用,如神采飞扬、得意、失魂落魄、踌躇满志、意志坚强等,但医学领域应用却不甚广泛。本书的面世,有利于促中医五神辨治理论发展,填补中医五神辨治学的学术空白,通过挖掘新资料,使中医五神辨治形成新体系,为现代中医研究从人体本源层面行论治疾病提供新思路,提出新观。通过对五神理论体系行重塑,可以预防疾病的发生,在情志疾病治疗方面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中医临床工作者治疗精神心理行为性疾病提供了必要的评价工具和标准化尺度。
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法
历代疫病中医防治试效法
朱向东;张常喜;张伟
¥27.50
中国历经千年而多发疫病,积累了诸多经验得总结。《历代疫病中医防治效法》在于整理历代疫病防治效法,由此梳理出历代针对不同疫病的有效防治经验。本书对于疫病防治具有重要的借鉴、参考、应用及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吕仁和经验传承:创新思维诊治糖尿病与肾病实录
吕仁和经验传承:创新思维诊治糖尿病与肾病实录
傅强
¥48.50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访谈、长期跟诊、处方挖掘等形式形成,生动还原名老中医本人学医及从医过程中的所思所想,突出其成才之路、学术思想形成的过程及临床诊疗专病的经验。吕老师从事一线临床工作多年,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丰富。中医学发展离不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的传承,而传承又分为道和术两个层面的传承,吕老师医道成长历程和医术思想经验都是我们后人宝贵的财富。本书依托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牵头的2018年度国家重研发计划 “基于‘道术结合’思路与多元融合方法的名老中医经验传承创新研究”,展基于名老中医医案的系统研究,通过应用名老中医传承平台,利用多种技术挖掘每位名老中医“原汁原味”的辨证施治方法、诊疗技术、用药特、核心方药等名老中医经验研究。通过从“道术结合”的角度对名老中医的学术思想及诊疗经验行探索学习,希望更好的传承名老中医学术经验,培养德术双馨的现代中医药人才,为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做出贡献。
中药药剂学实验(特色教材)
中药药剂学实验(特色教材)
贾永艳
¥25.50
  《中药药剂学实验/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初训特色教材》共20个实验,涉及传统剂型、常用普通剂型、新剂型、新技术及制剂稳定性等相关内容,使学生通过实验对所学理论课内容行验证、熟悉、掌握。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及综合实践能力,为从事中药制剂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中药药剂学实验/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初训特色教材》可供中药学、中药制药工程、中药资源与发及相关专业使用,也可作为从事医院药学、制剂生产、药品研究等工作的专业技术人员的参考书。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胡天成
川派中医药名家系列丛书.胡天成
周江
¥63.50
本书预计通过系统整理在世的四川省名中医、教授、主任中医师等称号的15名医家的临证资料,针对名家临床特色,将对治疗方法、实用技术、疾病治疗、学术理论等内容行挖掘、整理。首次编写出版具有普遍可读性、基层实用性、疗效科学性的,重反应川籍知名中医药名家临床经验的书籍,起到传承、弘扬、应用、推广作用。
49元5本 伤寒绪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伤寒绪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伤寒金匮)
张璐
¥25.00
  《伤寒绪论》为清初名医张璐研究《伤寒论》的著作。初刻于清康熙丁未年(1667),全书共为上下两卷,上卷叙述六经传变、合病、并病、三阴中寒等40余证及脉法、查色、辨舌、宜禁、劫法等,下卷论述发热、头痛、恶风等100中病证,后还载148首方剂(包括附方35首)。作者依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实事求是,完备了《伤寒论》中缺漏的辨证要素,为进一步辨证论治,提高临床疗效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49元5本 医学碎金
医学碎金
明·周礼
¥12.21
暂无
49元5本 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燥气总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陈葆善
¥17.44
《燥气总论》,清代陈葆善撰,成书于清光绪十六年(1900),刊行于1925年。作者认为《内经》脱“秋伤于燥”一节,其法不传,遂精究燥气致病病机,撰成《燥气总论》一卷,附《灵素节要》,录《内经》中涉及燥气的条文若干。陈葆善又有《燥气验案》二卷,成书于清光绪十七年(1901),载煤气验案22则,用药有据,议论精详,是稀见的专病医案专集。本次整理,《燥气总论》以1925年温州陈氏湫漻斋石印本为底本,所附《燥气验案》以1930年上海中医书局本为底本。
49元5本 医案梦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医案梦记(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徐守愚
¥18.31
  《医案梦记》,清代徐守愚撰,成书并刊行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系清代医家徐守愚之子徐子唐整理其父医案,及“经验方法一百二十余方”,另附其本人医案而成。全书载案74则,其中徐守愚医案55则(含附案),徐子磨医案19则。   诸案以诊治时问为序,不分门类,病证涉及内、外、妇、儿及外感等。本书整理以清光绪二十三年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伤暑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伤暑论(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清·徐鹤
¥36.19
  《伤暑论》为清末民初医家徐鹤所著。全书共七卷,论病证辨治177法,129方,阐述了 “以署为温热之纲”的主要思想,主张以伤暑统温、热、暑、火等病证,是论述外感温热病证辨证论治的专书。本次整理以民国十一年(1922)稿本为底本。
49元5本 温病条辨评释
温病条辨评释
郭谦亨
¥23.54
  郭谦亨教授是现代著名温病学家,本书即他对吴鞠通《温病条辨》的评释。   郭先生学养深厚,长期从事中医临床及温热病防治工作.对温热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丰富的临床经验,加上长期的理论研究,使得郭先生对《温病条辨》独具慧眼,见解卓立。书中除进行了温病理论阐释外,还列举了大量实例,结合l临床讲解,更突出的是对原文的出处进行了考证,并给予了恰如其分的评论。
49元5本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
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
中国针灸学会
¥23.98
  《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于2015—07—10发布2015—07—10实施。《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循证针灸临床实践指南:膝骨关节炎》针对带状疱疹、贝尔面瘫、抑郁症、中风后假性球麻痹、偏头痛、神经根型颈椎病、慢性便秘、腰痛、原发性痛经、坐骨神经痛、失眠、成人支气管哮喘、肩周炎、膝骨关节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过敏性鼻炎、突发性耳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单纯性肥胖病等病症给出了临床实践指南。本部分指南由中国针灸学会提出,由中国针灸学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归口。
49元5本 周围血管病临床治疗难点与中医对策
周围血管病临床治疗难点与中医对策
吕廷伟,李大勇
¥18.31
  《周围血管病临床治疗难点与中医对策》为《周围血管病中医小丛书》之一,由辽宁省名医、外科专家吕延伟教授等主编。   全书共8章,重点介绍了*为常见的8种周围血管疾病的治疗难点、中医治疗优势、辨证治疗过程中细微的变化与对策,突出展示了周围血管疾病的中医治疗水平和成果,客观评述了中西医治疗现状,并结合我国几代专家的临证经验,提出适合患者病情与需求的治疗方案。   本书旨在继承和发掘中医药的优势与特色,规范中医治疗周围血管病的临床工作,启发开阔医生的诊疗思路。主要供中医外科或周围血管科专科的临床、教学、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供高等中医院校中医外科专业师生阅读使用。 ?
49元5本 沈芊绿医案
沈芊绿医案
沈金鳌
¥15.26
《沈芊绿医案》,沈金鳌著。内容赅博,论述亦精,颇有发明,影响甚大。记载沈金鳌治疗寒热、风温、湿温、春温、冬温、暑、暑风、湿、汗、疟、瘾疹、风痧、黄疸、呕吐、吞酸、哕、噫、郁、噎膈关格、痞满积聚、食伤、酒伤、肿胀、淋浊、遗精、痔、瘰疬、痰饮、经漏崩带、胎前、产后、幼科等内科、外科、妇科及儿科验案凡547案,后另附单方4条,保存了沈氏的用药理念和特色,可与其理论著述相印证,并体现其对民间单方验方的留意,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49元5本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
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
刘大新
¥35.75
  刘大新编写的《中医临床诊疗指南释义·耳鼻咽喉疾病分册》,是在《中医耳鼻喉科常见疾病诊疗指南》(2012年发布)的基础上,结合临床应用实际*新进展,对其重点内容进行释义。编写目的在于对耳鼻咽喉常见病证的中医临床诊断、治疗进行深入分析,为临床医师提供切实可行的中医常规处理策略与方法,力图提高各级中医院耳鼻咽喉科临床疗效和科研水平及规范化意识。
49元5本 银海精微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银海精微补(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赵双璧
¥16.57
《银海精微补》,清代赵双璧著。作者在《眼科龙木论》基础上,辑诸家所传,提宗阐幽,旁整正按而成。全书共四卷,眼论、病症、方药、手术、针灸诸法齐备。作者对眼科钩割针烙手术方法颇多心得,内外治并重,收集的眼科单验方内容较为丰富,是一部在继承前贤学术基础上又有较多增补的眼科专著。本次整理以清康熙奉天府安东卫刻本为底本。
49元5本 高氏医案谦益斋外科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高氏医案谦益斋外科医案(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高秉均
¥27.47
  《高氏医案》与《谦益斋外科医案》为清代高秉钧著。《高氏医案》按面部、中部、流痰流注部、诸风部、两腿部、内科部分为6部,每部所附医案例数不等,共收220例医案,计344方。   《谦益斋外科医案》按人体部位及病种分20部,97个病种,分门别类汇辑。案末附疡科日用丸散膏丹论略,阐述若干外用药的药理、效能。本次整理,《高氏医案谦益斋外科医案》综合上述两书,其中,《高氏医案》以南京图书馆藏清抄本为底本,《谦益斋外科医案》以民国十九年(1930)上海中医书局铅印本为底本。
49元5本 幼科医学指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幼科医学指南(中国古医籍整理丛书)
周震
¥23.54
《幼科医学指南》又名《幼科指南》,作者为明末清初医家周震。全书共四卷。全书分述小儿危症、小儿杂证、小儿五经主病及兼证、虎口脉纹歌等,并对前人三关辨证进行补充。论小儿病证多列效方验案,师古而不泥古,且各卷末设有类方,或载明药物炮制方法,或注明饮服冷热及速度。本次整理以清乾隆五十四年(1789)吴潘两氏校刻本宜兴道生堂藏板为底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