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临证技巧
¥16.50
模拟试卷牛皮纸袋装,3套卷子及全部试题的答案,试卷完全真卷形式。经深解读大纲、剖析历年真题后根据真卷题量及学科分布设计,与真实试题相似度极高。力求给考生*真实的执业资格考试命题环境.供考生考前自测,使考生在备考时能够对考试的整体情况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在阶段性复习和临考前能够全面的了解自身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做到查缺补漏、有的放矢;并熟悉考分布、控制考试时间。


中医特色贴敷疗法和处方
¥32.99
贴敷疗法是传统中医外治方法的一种,数千年来一直应用于中医临床,具有使用方便、疗效突出等优。“三伏贴”疗法作为贴敷疗法的一种,已被广泛应用于。贴敷疗法在外科、骨伤科、皮肤科、五官科、肛肠科等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特色,而且对内科、妇科疾病也有显著疗效。本书图文并茂,收集整理了疗效确切的验方和秘方数百首,介绍了处方组成、制法和使用方法,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本书适用于临床各科医师、药师和相关研究人员阅读,尤其适用于基层和社区医疗机构从业人员选方疗疾。

开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
¥62.50
《启中医之门:运气学导论》分为两个部分,部分是正篇,是根据先师在广西中医学院所作的五个晚上讲座整理而成;第二部分是附录,附录一是先师根据运气七篇的内容所作的运气提要,这个提要基本将运气七篇中带“常数”性的内容提摘出来,可以方便查找。提要中所列出的时相模式,先师在讲座中都有介绍。附录二是先师部分信件的摘录,从这些信任可以看到先师的平生志愿、治学态度、治学范围及思想深度。因此,我们认为这部《导论》不但是运气学的《导论》,也是整个中医学的《导论》,同时也可以把它看作是传统文化的《导论》。


胡希恕《伤寒论》带教笔记
¥38.50
胡希恕(1898-1984),沈阳市人。1958 年受聘于北京中医学院任教,教授《伤寒论》、《金匮要略》。临床擅用经方, 尤其对桂枝汤、小柴胡汤等的临床应用更有独到之处,除用于伤寒温病以外,尚有内外妇儿各科杂病,每用必效,是当时人所公认的经方家。 刘渡舟先生称其为"经方学派的大师",并介绍说:"每当在病房会诊,群贤齐集,高手如云,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无误,而且立方遣药,虽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经方传真.刘序》)


伤寒一元解:李可古中医学派“病机统万病”
¥54.50
本书为李可古中医学派代表人、南方医院吕英主任用伤寒一元解析厥阴病。由于古中医学的传承在一千八百年间发生多次的断层,因而这份宝贵的遗产,连同古中医传统,濒临灭绝境地。近两个世纪,郑钦安“火神派”的诞生,为先圣继绝学,冲破迷雾,拨乱反正,引导古中医学回归经典正路。彭子益遗书《圆运动的古中医学》的出世,在更高层次上,全面继承易医大道,使古中医学成为有系统的医学科学。


《伤寒论》情志病辨证论治规律
¥41.50
1.系统总结《伤寒论》情志病辨证论治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日益高发的情志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提高运用经方辨证论治情志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药辨证论治情志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2.主要内容:全书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为纲,筛选出情志异常的条文为目,从原文、情志症状、释义、辨证、论治、方药、用法、方解、验案举隅、现代研究等方面行系统论述。1.系统总结《伤寒论》情志病辨证论治规律,为中医药治疗日益高发的情志疾病提供临床参考,提高运用经方辨证论治情志病的临床疗效,丰富中医药辨证论治情志疾病的理论和实践内容。 2.主要内容:全书以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和厥阴病为纲,筛选出情志异常的条文为目,从原文、情志症状、释义、辨证、论治、方药、用法、方解、验案举隅、现代研究等方面行系统论述。


中医美容学(新世纪)
¥24.00
本书是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系列教材之一,由全国十余所院校参编,可供全国中医药院校中医美容专业本科生使用。2005年11月*次出版,此后每年重印。但由于出版社时间已经较长,作者对书稿行了修订以适应当前之需。此为该书修订版。


常见病小儿推拿
¥19.90
本书为零基础父母提供了简单、易学、有效的小儿推拿,不懂中医、不会辨证,照样能给孩子做推拿。书中配有丰富的手绘图,穴位标示准确,推拿手法分步演示,每种疾病治疗都有基础治疗方法,满足常见疾病的日常辅助治疗需求,解决零基础父母辩证难的问题。在基础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也有常见证型的辨证加减治疗,满足有一定推拿基础的父母的更高需求。并且每种疾病都有作者临床曾经治疗得效的病案举例,可供参考。? “是药三分毒”,小儿的身体发育不完善,对药物的副作用更是敏感,在疾病治疗过程中尽量不针、不吃药,本书在每种疾病治疗后附加了中医食疗方法,配合小儿推拿治疗,医养结合,使小儿身体更快康复。? 另外,还有保健推拿方法,帮助宝宝提升免疫力和抵抗力,让孩子在少吃药、少针的情况下轻松摆脱病痛,更加健康地成长。


伤寒恒论:大字诵读版
¥19.00
《伤寒恒论》为近代伤寒学家郑钦安所著。 郑氏为清道光,光绪年间名医。 其研究《伤寒论》服膺方中行,喻嘉言,舒驰远,陈修园之学。 所著《伤寒恒论》一书,为其研究《伤寒论》的代表作。 成书于光绪二十年(1889年),该书为西南医家所倚重,影响之大,及于海外。 《伤寒恒论》一书,按法辨证,纠失补偏,独具创见。 郑氏深研仲景《伤寒论》,对原文逐条剖析发明而有《伤寒恒论》,谆言"不可专凭原文一二语以论药论方",原文恰当者,直言之;原文欠妥者,亦直言之;有疑义而不确信者,姑存疑以俟高明.要之,郑氏自有一贯之旨,绝无骑墙之论,远非随文释义之注家所堪比肩者。


林吉品老中医诊治肿瘤病经验
¥20.50
本书为林吉品主任中医师诊治肿瘤病经验。林吉品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项目负责人,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浙江省名中医,宁波市首批名中医。曾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委员、慈溪市中医药学会会长、浙江省中医药学会理事、宁波市医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常务理事、宁波市医师协会理事,现任宁波市中医药学会副会长、宁波市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宁波市中医药学会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委。 林吉品主任中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工作40余年,尤其擅长中医胃病、肿瘤的诊治。自创“三步疗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化;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辨证治疗慢性结肠炎。应用中医药治疗恶性肿瘤手术后、放化疗后的各类症状,减毒增效。运用中医药治疗不能手术的恶性肿瘤患者,减轻病痛、提高生存质量、延长生命,积累了较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会。 本书分八部分,即成长之路、学术渊源、临证特、“三步疗法”治疗胃癌前病变、用药经验、用方经验、饮食调摄与治未病、验案精选等,详细介绍林吉品诊治肿瘤的经验。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图解手册
¥9.90
《李德修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图解手册》采用彩色印刷,图文结合,小本,方便了读者携带和阅读。本书除介绍三字经派手法的相关基础知识、常用穴位和基本手法外,书中还收录了三字经派小儿推拿在九十多年临床运用中治疗得效的33种小儿常见疾病,每种疾病下详细叙述了辨证分型及对症治疗,配合高清图片,随查随用,使得读者对手法的学习和小儿疾病的治疗变得更加容易。 本书方便携带,内容实用,操作简便,易学易掌握,适用于广大普通读者,以及针灸推拿医师参考使用。


任之堂学药记:当民间中医遇到神农传人
¥32.00
本书是任之堂主人余浩与安徽中医学院王德群教授关于中药的精彩对话录。由任之堂微信公共平台推出的《当民间中医遇上神农氏》系列文章整理而成。两位专家,一位是临床高手,一位是中药学者,对本草都有独到的认识和见解。他们围绕《神农本草经》,就某一个或一类中药行深地剖析和探讨,既有药学理论辨析的交锋,亦有临床应用的经验交流,思想与灵魂的碰撞,不时迸发出真知灼见的火花。全书分为五辑,包括人参、灵芝、本草毒性、本草药性等主题,以录音整理的对话形式还原交流实况,读来犹如亲临二位专家辩论的现场。


辟谷传道三十年
¥36.50
胡耀中编*的《辟谷传道三十年》共六章,**章走辟谷养生,第二章辟谷和你,第三章意念辟谷的实际应用,第四章胡耀中TM意念辟谷学员案例分享,第五章胡耀中TM古法养生大成班,第六章中国式健康管理的未来。本书旨在普及健康观念和养生知识,让每个人回归健康自然的生命之旅,走科学的“辟谷”养生队伍中来。先体验,再传播,才是古人所说的“证道”而后“传道”。


中医基础理论速记歌诀
¥11.99
本书是以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基础理论》为蓝本,采用歌诀形式,概括了该门课程的内容精要,并以注释形式囊括了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的全部内容,言简意赅,便于理解记忆。本书执简驭繁,荟精萃要,朗朗上口,使人乐于习诵,便于记忆。本书可作为中医院校本专科学生的应试助学参考书,对于刚步临床的初级医师也有很好的借鉴价值。

经方临证思辨录
¥89.50
梅国强,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国医大师。从事《伤寒论》的教学、临床、科研工作五十余载,擅长运用六经辨证、卫气营血辨证、三焦辨证辨治各科疾病,学验俱丰。本书由梅教授亲笔撰写,汇集其50余载学术思想与临床经验。

四位一体学透经方
¥68.50
遵从原著,首尾一体学经方;结合临床,灵活加减用经方。——李克绍 本书是经方学习门与阶宝典。作者司国民教授为经方大家李克绍弟子,其首创“四位一体”理论,将方体方用相结合,从原著中学习方体,从“性位势证”四个维度理解方用,体用结合,可以更全面、更准确地把握及运用经方。 全书选取了临床常用的五十首经方,采用“四位一体”分析的方法行深剖析,从方源、方论、方解、方性、方位、方势、方证、方用等十个方面阐理释用。精选古今经方名家的经典医案,从中学习用方思路,既可见古代医家言简意赅之论,又可参当代名家变化之用。书中给每首经方列出了学习和临证应用的“说明书”,对于初学者到底如何应用经方,如何在临床上实现方证相应,给出了实用而又明了的指导。


任之堂跟诊日记.1
¥58.00
本书以理顺中医思路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中医学子跟师学习的故事。他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跟师抄方所得,以及老师的言传身教。每天跟随老师上午看病抄方,下午或上山采药,或记录总结,晚上听师讲学。老师将中医的道理融入日常生活交谈中,寓教于乐,趣味横生,充分再现了民间传统中医师带徒的传教生活。其中既有传统民间中医的养生智慧,也有临证治疗验案,更有不少民间偏方秘方。这部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中医读物,原汁原味,雅俗共赏,让读者看起来很轻松,不费解,在轻松地阅读之余,能学到精深的医术。无论是中医专业人士,还是中医爱好者,都能够从书中有所感悟。本书语言通俗易懂,行文流畅,适合中医初学者、中医爱好者以及关注健康养生的人阅读参考。


任之堂中药讲记
¥47.00
腺体指人体能够产生特殊物质的组织,由腺细胞组成。"腺体"的归类方式很多,可以依照组织所在部位、功能划分,或解剖学和生理学上归类。外科领域常见腺体疾病有淋巴腺、甲状腺、乳腺、胰腺、前列腺等。 中医药学蕴藏着丰富的腺体病学内容,《山海经》中就有瘿病的记载,《黄帝内经》有多处关于甲状腺、乳腺、胰腺、前列腺疾病的描述,随着中医事业的发展和科技步,对腺体疾病研究愈加广泛、深,近年来,外科腺体疾病研究取得了很多展,但在高等教育中,尚未有独立系统的创新教材。因此《外科腺体疾病中西医诊疗学》集中西医理论和诊疗之精华,编写一部对研究生有重要指导价值的参考书。

中医脉诊快速记忆
¥8.94
诊脉一直以来都有“脉理精微,其体难辨”“在心易了,指下难明”的难,但脉为医门之先,学诊脉成为学中医诊病绕不过去的一环。 本书从诊脉的部位、指法、指力、测脉动次数出发,详细介绍了常见的28种病脉和对应的常见病调理方式,以及相似脉的区分和特殊脉象。 图文并茂,每种脉都配有对应的图片示例,图中浮、中、沉代表下指深度,脉波表示脉体的形态、力度,更有文字形象的比喻方便大家掌握脉象特征,比如浮脉是如水漂木,沉脉是如石沉水……相似脉的区分有体状诗、主病诗、相类诗,方便背诵记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学脉诊口袋书!


胡希恕经方医学:经方里证
¥46.50
胡希恕(1898-1984),汉族,生于辽宁省沈阳市,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 胡希恕青年时拜清末士、名医王祥徵为师学习中医,于1919年参加沈阳市政公所中医考试,获取中医士证书并个体行医,后于1931年在北京个体行医,与陈慎吾、谢海洲等老中医办学,传播中医学术。1952年经北京市卫生局批准,设北京私立中医学校。1958年调北京中医学院任内科学教授、附属东直门医院学术委员会顾问等职。 本书为胡希恕学派的传承人马家驹先生对胡希恕六经的专题论述。 胡希恕一生勤于临床,并一直在临床、教学一线,其明确指出经方医学采用的是六经八纲辨证体系,是神农-伊尹汤液学派,不同于《黄帝内经》的脏腑经络辨证体系,明确提出了仲景学说和《黄帝内经》理论学术渊源不同;揭示了辨证论治的实质,即基于患病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的、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其临床注重方证,更是揭示了半表半里实质,并提出了"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等学术思想,人民日报给予其高度评价,认为其解决了"历代医家缺乏论述的难题"。 胡希恕不仅学术成果突出,被誉为创经方医学研究新局面,而其临床疗效也十分突出,已故北京中医药大学刘渡舟教授称赞胡希恕先生"临床擅用经方,出神化"、"群贤会诊,惟先生能独排众议,不但辨证准确,而且立方遣药,寥寥几味,看之无奇,但效果非凡,常出人意外,此皆得力于仲景之学也。"


脉学研究十讲
¥26.50
中医的脉学,有其合乎科学的部分,也有其不合乎科学的部分,我们要根据辩证唯物论的原则对中医脉学行研究、认识、改造、实践,即研究中医脉学要掌握正确的思想方法,揭其玄学的外衣,受其合理的内核,既不是沾沾自喜于一得之功与一孔之见,也不能逐一逐二地按照科学理论机械地去作对照,因为中医学理论并不全都是科学的。事实上,新中国建国二三年来,中医师在人民政府英明的号召之下都积极地要求步,对于古老的中医学都愿意重新认识,衡以科学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