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进乡村振兴(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丛书)
¥33.00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巨繁重的任务依然在农村,广泛深厚的基础依然在农村。本书以“十四五”规划为指导,结合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相关政策文件和实践经验,共分四篇,即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阐述 “十三五”期间我国在农业农村发展方面取得的成就,分析未来面临的挑战,并在此基础上针对“十四五”时期的行动目标提出新时期全面推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建议。


发展党员工作方法与实务
¥34.99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发展党员工作是党的建设一项经常性重要工作,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一项基础工程,是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是保持党的先性纯洁性、落实从严治党方针和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需要。编者依据党内法规,特编著本书。 本书共四部分,分别为发展党员工作概述、发展党员工作基本程序和要求、发展党员工作其他具体问题的说明与解答、发展党员工作常用文书格式要求及例文,其中发展党员工作基本程序和要求为本书的重中之重,每节穿插典型案例,部分节还附有具有针对性的理论思考,供读者在工作中学习参考。

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当代诠释
¥47.40
异化概念贯穿马克思思想体系发展的始终,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对于社会现象和问题一直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批判力。新世纪以来,国外对马克思异化问题的讨论,从哲学领域延伸到政治学、经济学和社会学等诸多领域,从概念分析和文本梳理延伸到伦理、价值等实践领域,乃至与其他思潮产生共鸣,异化问题具有宽广的发展空间,显示了其深刻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书集中收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对异化问题的研究成果,其中有些学者注重异化研究中的方法问题,对精确理解马克思的异化概念作出了贡献。另一些学者从具体的经济社会现象出发,试图发掘异化理论面对全球化和资本主义剥削等现象的解释力,甚至还指出了异化对于革命的动力作用。关于马克思的异化思想与其他思潮的共鸣,学者们主要关注马克思和黑格尔思想的比较研究,以及向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的延伸思考。

“一带一路”倡议下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
¥35.40
贸易投资便利化能够促贸易和投资发展,而促经济增长。本书回顾了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历程,介绍了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合作前景,中国推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战略需求,并对中国与沿线国家贸易投资便利化的评估标准、水平测度、经济效应、驱动因素及作用机理行了实证研究。全书以“一带一路”建设为背景,以中国与沿线国家在推贸易投资便利化合作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有较好的学术价值。

政治、政党与压力集团(下)
¥74.99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小瓦尔迪默•奥兰多•基研究美国政治、政党、选举和投票行为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四个方面对美国政党的类型和性质、政治规则的本质、压力集团构成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与形式展了详细论述:部分主要分析强势压力集团的类型与特征,逐章解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关系或利益集团;第二、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与政党和选举相关的内容,如政党的功能、小政党、政党组织、提名、选举行为、选举权以及竞选方式等传统问题。第四部分讨论了对于政党来说可能属于次要,但是对政治秩序而言却具有重要地位的议题,包括暴力、贿赂和教育等。全书始终围绕权力与权力关系,以及政治权力的获取和维持等,给出了独到的研究观和路径。 该书主要反映了20世纪中叶美国政治生活的现实,但其体现的基本原理却对21世纪美国的政治生活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包括选举、选举舞弊、极化政治、民粹主义的影响等。

政治、政党与压力集团(上)
¥74.99
本书是美国著名政治学者小瓦尔迪默•奥兰多•基研究美国政治、政党、选举和投票行为的经典之作。全书从四个方面对美国政党的类型和性质、政治规则的本质、压力集团构成及三者之间相互作用的历史与形式展了详细论述:部分主要分析强势压力集团的类型与特征,逐章解析了美国政治生活中重要的利益关系或利益集团;第二、第三部分主要讨论与政党和选举相关的内容,如政党的功能、小政党、政党组织、提名、选举行为、选举权以及竞选方式等传统问题。第四部分讨论了对于政党来说可能属于次要,但是对政治秩序而言却具有重要地位的议题,包括暴力、贿赂和教育等。全书始终围绕权力与权力关系,以及政治权力的获取和维持等,给出了独到的研究观和路径。 该书主要反映了20世纪中叶美国政治生活的现实,但其体现的基本原理却对21世纪美国的政治生活有着极强的解释力,包括选举、选举舞弊、极化政治、民粹主义的影响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中国之治的成功密码”丛书)
¥28.8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华文明在当代中国交融生成的一种新型现代社会主义文明,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从文明特质、文明自信、文明战略三个方面来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文明特质是深层原因。无论是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自觉自信,还是现代化、改革、法治、党建的战略布局,都浸润着实事求是、体用不二、知时守中、重民尚德、和合共生的文明特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明形态虽未定型但已初具雏形,可称为“共生型文明”。其发展趋向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走向“中国社会主义”。本书适合广大党员干部、青年学生、有关研究人员以及一切对中国道路和中华文明抱有温情与敬意的社会人士阅读。

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新时代应急管理学科建设丛书)
¥46.80
中国人民大学唐钧教授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一书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导,对当前国内外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理论成果行了全面梳理,构建了由公共安全的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定级、风险预警、风险预防、舆情风控、风险共治、应急风险防控等内容构成的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知识框架体系。全书聚焦风险社会背景和新媒体环境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提出的新挑战,对国内外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相关实践行了深分析,对公共安全风险治理的基本原理行了系统总结。本书强调,公共安全风险治理是突发危机处置和社会风险防控的统一,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将保护人民群众的安全作为相关工作的出发。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第4辑)
¥46.80
《马克思主义与伦理学》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主办的专业学术集刊,涵盖马克思主义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伦理学、政治哲学、社会学等相关研究领域,既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历史发展,也关注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的范式建构;既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伦理思想行研究,也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中国化的发展创新予以探索;既反映当代中国学人的理论思考,也观照当代国外学界的前沿动向,为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学习、研究和实践提供理论参考和学术交流平台。本书是第4辑.


马克思思想变迁的社会主义线索
¥21.66
本书是对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变迁的文本研究。书中依据马克思对哲学与社会主义的关系的理解、对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概念的区分,将变迁的历程概括为“人的自我解放的社会主义构想”“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资本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认知”三大阶段。本书旨在为理解马克思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原初含义、哲学内涵与时代价值提供学理支撑。

马克思的传奇人生
¥41.40
本书以严谨求实的态度,选取马克思生命历程中鲜明体现他精神特质的五个方面——爱情、学习、友情、亲情、斗争,在广泛收集、深挖掘大量权威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翔实丰富的历史事实为支撑,以精细、生动的笔触,刻画了真实、丰满、深刻的马克思。本书力图还原作为儿子、丈夫、父亲、外祖父、亲密战友、革命导师、思想家的马克思的形象,使顶天立地的马克思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感情、有风范有魅力地“回到”我们身边。 章描写了马克思与燕妮的爱情之旅是如何成为“颠覆想象的倾城之恋”的。第二章介绍了马克思在中学和大学的学习、在《莱茵报》的工作以及一系列著作的理论创造,回答了马克思是如何通过学习冲向“光辉的顶”的。第三章描写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深厚友谊和共同奋斗,生动诠释了他们的关系“超过了古人关于人类友谊的一切动人的传说”。第四章描写了马克思一家和睦相处、相互扶持的幸福生活,以及他们与困难所作的不懈斗争。第五章描写了马克思是如何满腔热情、坚韧不拔、卓有成效地与各种敌对势力行斗争的。


守正创新 铸魂育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研究
¥19.33
【内容简介】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研究》一书,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为对象,结合中宣部 2018 年10 月以来,在全国 50 个县开展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情况,通过走访调查、座谈考察、案例分析、文献查考、信息检索等方式,收集了解了大量做法经验案例和数据,组织写作班子,从 2020 年 9 月份开始了系统汇总、疏理归纳、综合分析、由表及里的撰写研究工作,提出了一些工作方法、工作思路和工作思考,为*近 2021 年 11 月份中宣部召开的,在全国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会议精神的落实,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概念、精神、场域研究
¥18.66
【内容简介】 基于目前我国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研究与发展现状,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立足新时代发展语境,紧扣社会转型与思想政治教育转型的交融交汇,以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培养等为大学生志愿服务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眼有高度、有力度、有温度以及有黏合度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新时代实践图景,对大学生志愿服务从概念、精神、场域等方面进行多维分析与系统建构。


中国思想政治教育史
¥14.50
【内容简介】 本教材主要研究中国有史以来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与理论发展的历史,或者说从思想政治教育的视野对中国历史进行梳理和分析。分别从古代史、近代史、现代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史的序列展开研究。从目的、内容、方法、途径等方面对古代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总体概括。

突发事件协同治理:价值、制度、技术与行为的视角(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40.80
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建立大安全大应急框架,完善公共安全体系,推动公共安全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要在这一框架下推进我国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迫切需要加强应急协同治理,推动部门之间、地区之间、政企之间、政社之间乃至军地之间的协同合作,共同防范、处置和应对突发事件。《突发事件协同治理:价值、制度、技术与行为的视角》一书论证了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重要组成部分的基本逻辑,并从制度、主体、过程、价值、工具五个方面阐明了应急管理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基于大量调研数据,对突发事件中的“非协同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全书运用协同治理理论,结合国内外发生的典型突发事件及其应对实践,系统阐述了突发事件协同治理的路径与策略,旨在以突发事件应对与管理的协同效应,对冲和破解突发事件所带来的风险和挑战,降低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


全人类共同价值的追求与探索 : 民主自由人权的中国实践
¥24.00
本书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观察分析,从中国发展民主自由人权的生动实践中,一步向世界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自由人权制度及其伟大成就,以及中国民主自由人权观的丰富内涵和世界意义。本书从学理角度阐释中国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制度优势、文化背景、内在规律及其世界意义,中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超越“少数人民主”“一次性民主”“伪全民性民主”,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真正享有民主权利,让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本书通过大量事例证明,中国追求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质民主”,是全条、全方位、全覆盖的“全过程人民民主”,致善政的“治理型民主”,有活力的“效率型民主”,汇众智的“动力型民主”,可检验的“系统性民主”,是广泛、真实、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 报告认为,中国追求全人类共同价值的长期实践得出的结论是:从人民的视角出发,民主治理的好坏只有一个标准——老百姓能够享受和平发展的红利,过上安宁祥和的幸福生活。良好的民主治理,能使自由和人权得到保障和发展,能实现过程民主和成果民主、程序民主和实质民主、直民主和间民主、人民民主和国家意志有机统一。


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定诞生记
¥23.00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做出了哪些重大决定?这些重大决定是怎么诞生的?这些重大决定又是如何凝结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智慧?本书生动阐述了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若干重大决定的诞生过程,对系统全面、科学准确地学习领会党的各项重大决定的主要内涵和精神实质、积极贯彻学习党的精神,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本书兼具权威性、新闻性、史料性和可读性。是一本具有学习和收藏价值的读物,书编写组由新华社参与一线报道的记者、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组成,他们具有丰富的报道经验和丰厚的理论基础。


通山县革命老区发展史
¥34.00
本书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党史、地方志书为依据,以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奋斗史为重点,全景式展现通山县从1919年五四运动以来的革命史、建设发展史。


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 讲好中国故事 (2021)
¥56.00
长期以来,由于受粗放式管理思维的影响,我国以地方政府为主要角色的社会各界,在进行社会治理时习惯运用笼统的、模糊的处理方式,导致“大差不差”“*后一公里塌陷”等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因此,要想克服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必须牢固树立精细化治理思维。本书从社会热点和难点问题切入,进行力透纸背的评论,既有剑拔弩张的抨击,也有以理服人的沉稳,可作为基层开展精细化治理的通俗理论读物。

无法实现的美国“平等梦”:美国“肯定性行动”与黑人就业(1965—2000)(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58.80
美国“肯定性行动”是1965年以总统行政命令形式启动的旨在保障黑人等少数族裔、妇女等弱势群体平等就业政策,后来又扩大到升学等其他领域。本书依托原始文献和资料,对美国黑人就业领域的“肯定性行动”行系统研究,全面考察了1965年至2000年黑人就业领域“肯定性行动”的思想渊源、发展变迁和对改善黑人就业状况、减少就业歧视所起到的效用,深剖析了“肯定性行动”政策的出台既是20世纪60年代美国社会政治、思想和种族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更是美国政府经济政策的产物。在发展、演变过程中“肯定性行动”也始终与经济政策同步变化,并导致其一波三折。由于追求所谓的“结果平等”,“肯定性行动”一度发展成为“配额制”,围绕该政策产生的争议也随之甚嚣尘上。“肯定性行动”具有先天的局限性和鲜明的阶段性,它不可能消除美国社会的种族歧视,也无法实现美国人的“平等梦”。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20: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5.20
本报告聚焦于2020年初暴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及其防控治理。报告从多个层面展:一是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分析疫情心态网络化的不确定风险与应对策略;二是从空间、治理等方面对疫情防控行社会学理论分析;三是对疫情防控中的案例或典型事件行社会学讨论。本报告讨论的主要话题或网络案例包括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情感与技术治理、电商平台的运作与影响、自媒体信息的引导与治理、志愿者精神的扩展、社会认同的建构等。报告从社会学多个视角出发,力图通过叙议结合的方式,为读者呈现一幅疫情防控的社会图景,希望有助于人们认识“疫情社会”的发生与运行逻辑,而为疫情防控治理提供有益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