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人类的认识:校勘全译本(下)
¥45.00
《论人类的认识》(即《人类理解论》)是西方哲学史,尤其是近代哲学认识论传统中举足轻重的一部著作。它是英国经验主义认识论传统的创之作。 自1689年首次出版以来,洛克对此书行了反复修改。于是《论人类的认识》早期陆续出版了七个英文版本,不同版本之间,在语词上有着颇多不同。而后尼迪奇对此书的七个版本行了比较与考察,并参考法文、拉丁文译本等版本,编定了迄今为止《论人类的认识》的全面校勘本,中译本首次引。它以全方位的视角为我们展现了洛克在此书的写作与之后的修改过程中的细微的思想变化与表述的差别,读者可以在阅读中对照《论人类的认识》不同版本的内容,更为详尽地了解洛克的哲学思想。对于洛克哲学思想的专业研究,此书具有极大的参考价值。
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二元结构问题研究
¥6.17
“新二元结构”是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城乡二元结构的特殊表现形式。“新二元结构”问题表现为城市户籍居民与非城市户籍居民之间的社会排斥,其根源是城市公共资源不足导致不同社会群体间的利益冲突。张健明编*的这本《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新二元结构问题研究》提出要协调城市户籍居民与非城市户籍居民之间利益关系,建立保持常住人口规模与城市公共资源承载力之间的动态平衡机制,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动非城市户籍居民的社会融入,* 终消除“新二元结构”问题。 本书读者对象为高等院校公共管理类专业师生、从事社会管理的专业工作人员以及各级政府机构中从事社会管理工作人员。
灾后重建的特殊保障措施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
¥6.17
汪泓、崔开昌*的《灾后重建的特殊保障措施研究——以都江堰市为例》重点研究都江堰市灾后重建特殊保障措施,主要内容包括七大部分:国外灾后重建的特殊保障措施的经验与启示;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的特殊保障措施现状分析;都江堰灾民基本公共需求实证调研;都江堰灾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综合评价;基于灾后重建的都江堰灾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预测;完善都江堰灾后重建的特殊保障措施的目标和思路;以及完善都江堰灾后重建特殊保障措施的对策建议。 本书适用于研究灾后重建的学者、研究生、政府实务部门工作人员,以及关心灾后重建的所有读者。
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年鉴.2015
¥130.00
本书收录反映2014年浙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重要活动的部分图片资料。全书由特载、机构情况、大事记、全省工作情况、各市工作情况、重要文件选载、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发文目录、主要统计资料、各市人力资源市场工资指导价位等部分组成。
李叔同全集04书信
¥6.99
弘一法师(1880-1942),俗名李叔同。在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等多个领域,开近代文化艺术之先河;重振佛教律宗,虔诚弘扬佛法,为佛教律宗第十一世祖师。 《李叔同全集(共6册)》这本套书收入弘一法师李叔同所有作品,分为佛学杂记、佛学书信、文艺诗词、佛理解说四大部分,共六册,是迄今为止收录全、编校精、意境美的弘一法师全集。
工业人的未来(珍藏版)(华章管理大师经典之德鲁克系列)(试读本)
免费
彼得·德鲁克庞大的思想和等身的著作,统一于他的基本价值立场,统一于对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主张。要领略德鲁克不断涌动的精神力量,必须从他的思想源头始。 工业社会三部曲:《工业人的未来》《公司的概念》和《新社会》,使人们能够理解工业社会的本质,理解工业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理,理解工业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及其管理的全貌。 社会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每个人有明确的社会地位,拥有正当的社会权力,按照整体目标发挥社会功能。 工业社会运行的基本条件:把企业当做一个社区,并赋予其社会地位、社会权力和社会功能。
功能社会:德鲁克自选集(珍藏版)(华章管理大师经典之德鲁克系列)(功能社会就是和谐社会)(试读本)
免费
新社会是如何形成的? 公司何时始成为经济活动的主角? 管理为何成为新社会的功能之一? 知识经济和社会是如何演变而来的。 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特? 知识工作者和过去的手工劳动者有什么本质的不同? 除非一个社会可以给予其个体成员以社会地位和功能,而且这个社会的决定性权力是合法的权力。这个社会才能被称为功能性的社会。社会中的个体成员各有其身份,是建立社会生活框架的基础;而决定性权力的合法性则塑造了这个框架内的格局:它使社会具体化,并创立各种社会制度。如果社会没有赋予个体以身份和功能。那么,社会就不是社会,而是一群社会原子在这个空间里漫无目的地飞舞。只有当权力合法时,才会有社会结构的存在;否则,就只是一个仅仅依靠奴隶制度和惯性维系的社会真空。
两淮私盐与地方社会:1736-1861--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39.20
清中叶,两淮私盐异常活跃。在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社会各阶层——无论是灶丁、贫民,还是盐枭、会党,抑或是盐商、盐官,都无不以食盐为利薮,纷纷加到了私盐贩卖的行列。面对日益严重的食盐走私现象,清政府想方设法予以防范和,然而受腐败官僚体制的影响,收效甚微。清中叶两淮私盐问题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地方社会各阶层迫于生计,或纯粹是为了高额盐利而铤而走险的一种冒险活动。但事实远非如此简单,食盐走私可以说既是清中叶政治日益腐败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又是当时政治日益腐败的集中体现和反映。
中国发展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29.17
《中国发展报告2015》全面客观地展示和分析了中国发展指数(2014),通过对中国省级行政区的人文社会发展水平与差异进行综合测量及评价,分析了当前中国的经济形势、社会发展的主要方面和存在的问题。从宏观经济角度,以GDP的视角来看待中国发展问题,以全球化的视角来研究增加值贸易及其影响问题。从微观民生角度,结合反映百姓心声的中国发展信心调查(2014)的结果,针对百姓为关注的医疗问题、教育问题、物价问题、住房问题、社会收入分配问题、养老问题等进行了深入分析。此外,本报告还从学术角度,对指数编制理论和发展理论进行了梳理和探讨。总体而言,本报告为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增长”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来自学术界的观点与建议。
残疾人服务政策研究:以家庭为中心(当代人口科学论丛)
¥26.39
本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残疾人服务需求,特点在于加入了“家庭”视角,包括家庭和残疾人的相互影响及构建家庭视角的残疾人服务对策。残疾人的家庭(包括经济状况、照料资源、环境状况、家庭结构、家属特征等)对残疾人的状况和需求产生影响,家庭在残疾人致残过程中要承担一定责任,而残疾对家庭产生了负担;残疾人产生的需求包括需求模式、内容、水平、发展等各个方面,因此,为残疾人提供的服务也应对应于这些方面。后,构建“以家庭为中心”的残疾人服务体系,既应该有对残疾人的支持,亦应当有对残疾人家庭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形成有利于满足残疾人服务需求的良性循环,真正从根源上帮助残疾人摆脱困境。
统计学理论前沿
¥13.89
统计学作为一门应用型学科,其发展受其在经济社会等应用领域面临的新问题、新思路、新办法的推动。在统计学研究领域中,数据、统计指标、估计方法和假设检验是四大重要内容。《统计学理论前沿》围绕这四个方面,撷取了一些在国内外统计学理论和应用领域前沿中广受关注的焦点,逐一介绍。这些前沿内容包括二元离散选择模型和面板数据的非线性模型的非(半)参数估计方法、分位数理论前沿方法和应用、金融高频数据的统计分析、大数据分析和机器学习技术和科技统计与方法应用,以飨读者。
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2014)
¥28.80
本年度的《中国社会道德发展研究报告》,结合“构建我国主流价值文化研究”以及“公民思想道德素质与现代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研究”相关课题的调研,锁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主流价值文化的大众化和现实构建领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主流价值文化的建构思路、社会公众的认知认同状况,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相关调研分析。报告从现实问题调研、问题成因分析和对策研究思考三个维度展开,不仅强调对中国当前某些社会问题进行深刻把握,更注重在理论—实践的分析框架下研究问题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原因,并在“怎么看”的分析基础上,展开“怎么做”的探讨和思考。
杂弹人生
¥30.00
王启富编著的《杂禅人生》由多篇短文组成,着 重针对当前改革发展、全面转型、机遇多多、浮躁多 多的社会现实,通过对众多人生困惑的微型研究,探 讨如何让人生过得健康、积极、踏实、快乐、有意义 。主要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简洁明怏的文风,宣扬社 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人生正能量,促进人与社会 、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丛书:消费与犯罪
¥10.79
杨玲丽、章友德编著的《消费与犯罪/城市安全 与社会稳定丛书》是国内较早阐述消费与犯罪关系的 著作,适合社会学、犯罪学等专业的学者,以及广大 对消费现象感兴趣的读者阅读。消费社会有史以来第 一次*限度地释放了人的欲望:物欲、权力欲、地 位欲、表现欲,刺激着人们去捕捉那些梦寐以求的社 会认同。这种“消费成瘾”的生活方式引发了越来越 多的犯罪行为:“超越型”,“攀比型” “效仿型 ” “竞争型”等消费欲望引发的犯罪。《消费与犯 罪/城市安全与社会稳定丛书》通过“消费社会—欲 望刺激—欲望的不满足—犯罪”的脉络梳理和理论阐 述,结合当前社会热议的由消费引发的犯罪案例进行 实证分析,让读者在阅读晦涩理论知识的同时,思考 社会现实问题,增加阅读的趣味性。
21世纪中国大陆适度人口研究
¥8.04
高建昆编*的《21世纪中国大陆适度人口研究》以马克思主义人口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深入总结和准确把握人口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系统而全面地研究2l世纪中国大陆地区的适度人口,并深入探索了实现这一适度人口目标的路径以及相应的经济社会条件,从而提出了包括人口自身发展战略、人力资源开发战略、资源环境可持续战略在内的我国2l世纪人口发展的综合战略构想。这项研究对于我国在21世纪以人的全面发展统筹解决好人口问题,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中国农村水利市场化管理困境及其出路选择
¥29.50
张宁、董宏纪编著的《中国农村水利市场化管理困境及其出路选择》通过大量的实地调研资料,从政府、集体(协会)及个体农户三方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水利市场化管理的视角,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别对利益相关者、组织激励与空间差异三个部分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政府激励与农户参与进行动态演化博弈与结构设计,揭示中国农村水利市场化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博弈及政府声誉缺失的深层原因;其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SEM)对我国政府激励条件下的农户参与合作的激励机制进行有效性设计,进一步提出科学有效的水利市场化管理实施保障体系及出路选择,为政府和相关机构提供政策建议和方法支持;*后,综合地形地貌、水资源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探索中国农村水利管理效率的空间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素,阐明我国不同区域农村水利市场化管理创新的差异性,并结合浙江省水利科技项目市场推广的案例研究,对我国农村水利市场化管理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与保障体系。
社会转型中的演变:当代人际传播理论研究
¥10.03
本书分为人际传播思源探析、人际传播元理论和理论、人际关系与人际冲突、当代国际人际传播研究、当代中国人际传播研究、中国网络人际传播现象分析等几个方面,从不同角度全面介绍分析了当代转型社会中的人际传播理论研究。
科学的政治
¥11.56
一批“科学文化人”本着“君子和而不同”之旨,在《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中各抒己见,贡献出自己新的思想和具创意的文章。《科学的政治》为第 9辑,主题为科学的政治,内容涉及控烟、全球变暖、核电、自然环境等方面,还有科学文化新书籍信息与书评,以及相关学位论文摘要。 由江晓原、刘兵主编的《科学的政治(851M我们的科学文化)》适合对科学文化感兴趣的大众读者及相关研究者阅读。
实证社会科学(第二卷)
¥11.56
《实证社会科学》是由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主办的一本新的社会科学学术出版物,以实证性研究为导向,以构建学术交流平台,传递学术信息,推动实证性社会科学发展为办刊宗旨,侧重刊发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社会科学各个领域实证与探索的*新成果,包括实证研究方法的研究及探讨。 实证研究方法可以概括为通过对研究对象观察、实验和调查,获取客观材料,从个别到一般,归纳出事物的本质属性和发展规律的一种研究方法。实证社会科学研究不一定是量化研究,非量化研究,包括田野调查、案例分析、文本分析等都是实证研究的重要部分。本卷致力于实证研究的前沿,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坚持学术性和应用性相结合,坚持社会科学的正确导向,严守学术规范,鼓励学术创新,以传播先文化、推知识增殖、促实证研究繁荣为己任,注意发表具有理论深度和学术价值的实证性研究文章,以严谨朴实的编辑风格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努力为社会科学工作者提供发表研究成果,传递和交流 *新研究动态的平台与阵地,并为社会政策的实施提供理论和方法的支撑。主要刊登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和管理学等学科领域运用实证研究方法,所取得具有学术价值的研究成果。 《实证社会科学》突出实证性、学术性和探索性。主要读者为广大社会科学科研人员和社会科学实践从业者。 《实证社会科学(第2卷)》由钟杨主编。
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新闻传播学文库)
¥35.88
媒介效果是大众传播研究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既悠久、又前沿而且充满争议的典范性课题。对于学者来说,媒介效果研究是一个令人着迷却又让人沮丧的领域,因为媒介早已成为现代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无处不在,影响着人们生活的各个层面,但媒介的效果却仍然不易捉摸,显著效果极难观测。《媒介效果与社会变迁》是一部理论与实证研究兼容并蓄的专著,从历史的演进过程探讨媒介效果理论的发展轨迹,介绍前沿的媒介效果理论及研究成果。由三位海外*传播学者撰写的这本媒介效果理论专著与其他著作不同之处是,本书不仅分析西方主流理论,而且采取华人的视角,结合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展开的实证研究,探讨中国人关注的议题,验证西方媒介效果理论的实用性,既指出媒介效果研究面临的问题,又对传媒研究未来的发展进行启发式思考。此外,本书提出效果认知理论作为媒介效果研究的新范式,并把新媒体对媒介效果研究的影响与挑战融入讨论中。
结构与意义(增订版)(上、下卷)
¥75.60
本书是作者于1980年代以及2010年代两个时段发表的论文之合集,并纳了新作导论及后记。论文内容涉及现当代西方哲学、跨学科-跨文化的人文理论以及从跨学科认识论角度创造性运用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综合方法论加以重新阐释的新仁学伦理学等。本论文集诸篇撰写和发表的年代,正好跨越改革放以来的整个新时期,因此可以概略反映作者据其五十余年连续坚持的古今中外文史哲理论研究之积累,呈现作者于世界人文科学知识发展的全球化新阶段,以及在学术百花齐放的中国新时期,对于中国人文科学理论之发展所行的学术探索经历。作者根据现代世界新知新学与传统优秀中国学术,提出了新解的“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学理发展原则,以期促使中国人文理论未来能够对于世界人文科学理论新方向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