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全新精编精校修订)(国学大书院)(先秦诸子的精华总结,博采众长;效法天地的自然道法,各司其职)
¥9.98
《吕氏春秋》集合诸子百家杂而不杂之言,包罗天地古今万物众生之理!全书的内容以儒家、道家的理论为基础,集合了各家之学说融于一炉,是中国汉代大统一时代前政治、军事、哲学、谋略思想的出色总结。
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
¥29.99
从无人机到卫星,从导弹防御系统到网络战,以色列在将新技术应用于现代战场方面一直走在世界前列。《独霸中东:以色列的军事强国密码》为我们展示了这个仅有800多万人口的小国是如何长期身处战争环境而不断适应战争形式的变化,并成为21世纪的新型强国的。当然,以色列的“强”并不在体量,而在创新和效率上。 作为21世纪探索战争模式的先锋,面对不断变化的战场,以色列研发出许多新型武器,并通过改装手段保持原有武器的有效性、延续性和致命性。虽然世界各国都在应对同样的挑战,但许多国家纷纷学习以色列的经验,尤其是在武器制造方面。可以说,以色列已成为全世界的武器研发实验室。 以色列是如何做到这些的?这些研发成果在军事上和地缘政治上会产生哪些影响?这正是雅科夫·卡茨和阿米尔·鲍伯特在书中讨论的重。作者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并同以色列国防体系保持着密切联系,本书可以说是一份来自前线的调研报告。
黎东方讲史.细说元朝
¥19.99
本书由旅美著名历史学家黎东方先生撰写。它叙述了从成吉思汗统一全国至元朝灭亡期间的重要事件和重要人物。作者以“讲史”的形式,通俗而生动地讲述了成吉思汗伐西夏、灭金国,忽必烈火南宋、建立元朝等历史事件,以及窝阔台、蒙哥、阿合马、耶律楚材、马可•波罗等历史人物。全书既有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历史,又有颇具见只的评。本丛书所采用的“细说体”既不像正史的艰深枯燥,又不似野史的胡编乱造,是别具风采的史学著作。
解谜三星堆——开启中华文明之门
¥29.99
《不断裂的文明史 对中国国家认同的五千年考古学解读》: 本书是由著名考古学家刘庆柱先生创作的考古学、史学读物。就世界史范围而言,中华民族是有着“五千年不断裂文明史”的民族。作者以考古遗迹、文物为切口,通过对文明的几大要素——都城、陵墓、礼制建筑与礼器、文字的耙梳,以及对国宝、遗迹的展示,全景式展现中华五千年不断裂文明,以及不同时期、不同族属建立的不同王朝,对中华民族一致的国家认同。本书采用回溯式写法,由近及远、从已知到未知地讲解,从身边常见的四合院、可游览参观的故宫等,——探寻其历史源头,回望中华文明之根。近500幅插图、通俗易懂的行文,“全息”呈现5000年绵延不断的中华文明。 《解谜三星堆 启中华文明之门》: 《解谜三星堆——启中华文明之门》是国内全面系统描述古蜀文明三星堆的集大成之作,首次对华夏文明与三星堆文明的关系做了解码似的揭示,并对三星堆考古中的大量未解之谜,做了深浅出的阐释,有助于清晰阐述三星堆文明的来龙去脉,有利于解中华文明起源之谜。
牢记《孙子兵法》口诀
¥19.99
本书由畅销书《华杉讲透<孙子兵法>》作者华杉,从《孙子兵法》中挑选出99句至理箴言,对每一句行精辟的解读,将难记的《孙子兵法》变成了一本可以每天快速记忆的随身读物。让你在轻松阅读中,渐渐获得立于不败之地的无边智慧和无穷力量! 翻本书,牢记《孙子兵法》口诀,你就能立人生于不败之地!
春秋战国 : 中国文明的历史(二)(日本史学泰斗贝塚茂树编写,讲述中国春秋战国大动荡时代的历史,深入分析春秋战国时代留给中华文明的印记!后浪出品)
¥27.60
周王朝衰落的同时,中国社会秩序也逐渐崩溃,中国战乱频仍的春秋战国时代。在“礼崩乐坏”的过程中,这个时代也孕育出了许多新生事物,对整个中华文明的发展起到了导向作用。本书通过对《左传》《史记》等大量古典文献的引用,从这一新的角度来更加积极地解读这一段历史。
说苑(精)--中华经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译
¥57.00
《说苑》是西汉刘向根据皇家藏书和民间图书加以选择、整理而成的一部杂著类编。刘向“以著述当谏书”,希望据以实现国泰民安的政治理想。从体例上看,类似后世的《太平御览》等类书;刘向的思想是儒家,但《说苑》以儒家为体,以老庄墨名法诸家为用,更像是杂家著作;表现形式颇具故事性,多为对话体,很多篇章甚至可以视为古代短篇小说。三全本《说苑》是译注者在其《说苑全译》的基础上重新修订而成的,共20卷723则,皆按卷次独立编排每则序号,并辑录佚文72则。按照丛书体例,吸收了新近的研究成果,每卷原文之前加题解,对本卷内容行总括式介绍;增加了大量注释,改正了以前的错误;调整润色了译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语言清晰畅达。
漫长的余生
¥45.50
公元466年,宋明帝刘彧与在寻阳称帝的侄子刘子勋二帝并立,内战几乎波及刘宋全境,继而演变为与北魏之间的战争。生于南朝中层官僚家庭的王钟儿,被迫卷入,家破人亡,两年后被掠为平城宫的普通宫女,时年三十岁。可是,她的命运却偶然地与“子贵母死”制度发生了联系,意外卷入权力斗争的漩涡,先后以宫女和比丘尼的身份成为抚育两代皇帝的关键人物,竟在北魏宫廷生活了五十六年之久。 罗新教授利用墓志等史料讲述了王钟儿漫长而又跌宕起伏的一生,并以她的眼睛去看她身处其中的时代,把皇帝、后妃、外戚、朝臣、宦官和宫女都还原为具体的人,看到他们面对权力时的喜悦、疑惧、张狂、绝望……随着王钟儿人生故事展开的,还有从献文帝、孝文帝到宣武帝、孝明帝近八十年的北魏历史,当然也有被时代的惊涛骇浪席卷的许许多多人。 我们关注遥远时代的普通人,是因为他们是真实历史的一部分,没有他们,历史就是不完整、不真切的。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第2版
¥18.20
社会理论对历史学家来说有什么用?历史学对社会理论家又有什么用?作为一位杰出的文化史学家,伯克在此书中对这两个乍看简单的问题作了清晰有力、影响深远的回答。这个经典文本的第2版作了修改和更新,伯克重新检讨了历史和社会科学这两个领域的关系以及它们在*近几十年间的初步交汇。 《历史学与社会理论》的第2版将会通过挑战对历史学和社会科学之角色的当下定位,继续激励学生和学者跨越学科边界。
罗马史诗三部曲(套装共三册)
¥39.99
《罗马帝国的陨落:一部新的历史》内容简介: 鼎盛时代的罗马帝国,统治着西起不列颠、西班牙,东至幼发拉底河的土地。千百年来,罗马帝国被当作人类统治的制度典范,拥有严密的防御体系、训练有素的职业军队、复杂的行政体系和繁荣的交通贸易网。当时人们相信,“永恒之城”罗马不会陷落。 罗马人想不到的是,帝国由盛转衰只在转瞬之间,而毁灭的种子来自匪夷所思的地方——北方人烟稀少的草原。公元4世纪末,呼啸而来的匈人骑兵打破了罗马世界的平衡,本来已经和罗马相安无事的欧洲蛮族被匈人击溃、驱赶。376年,第 一批哥特人难民请求进入罗马境内居住,大量涌入的蛮族人动摇了帝国的统治。帝国百年衰亡史的大幕拉开了。 378年的哈德良堡战役,罗马军队惨败于暴乱的哥特武装,皇帝瓦伦斯战死。局势逐渐失控,蛮族军队开始蚕食罗马的领土。406年,莱茵河防线失守;410年,罗马城被洗劫;412年,西班牙全境沦陷; 439年,北非全境失守;446年,不列颠行省脱离罗马统治;455年,罗马再次遭到洗劫;468年,罗马帝国**后一次北非远征惨败;476年,帝国灭亡。讽刺的是,废黜罗马末代皇帝的哥特势力,正是100年前那批哥特难民的后裔。 我们不仅疑惑,罗马帝国的金城汤池是从哪里开始崩塌的?一个世纪的衰亡史,难道就没有挽回的机会?“永恒帝国”的失败,人口大迁徙,以及欧洲再也没能实现的“分久必合”之梦,给我们的启示几何?《罗马帝国的陨落: 一部新的历史》将用精彩的故事和详实的细节,重现罗马帝国这意味深长的 后一百年。 《罗马的复辟:帝国陨落之后的欧洲》内容简介: 帝国陨落之后,还能重生吗? 476年,西罗马末代皇帝被废,数百年的帝国传统宣告终结。然而,帝国的文化、制度、精神仍有存留,与之相伴的利益催动着重建帝国的野心。 在西方,哥特人狄奥多里克几乎恢复帝国的荣光。511年时,他用罗马人的方式指挥着西罗马故地近一半地区的事务,霸权延伸至北非和中欧。可是他一去世,帝国的光环便全然从他以前的领地消失。 在东罗马,527年即位的皇帝查士丁尼一面编纂法典,一面用战事彰显力量,征服北非,夺回意大利,俨然西方帝国的复兴者。但他死后不到两代人,东罗马的疆域仅剩从前的三分之一,再无力量重现辉煌。 800年的圣诞节,来自北方的法兰克人查理曼走进圣彼得大教堂,教宗为他加冕,宣布他为罗马人的皇帝。查理曼以神圣君主之姿启动改革,统一帝国内的基督教文化。然而在他身后,加洛林王朝运气耗尽,继承纷争打破了帝国重现之梦。 西罗马陨落500年后,来自西方、东方、北方的复兴尝试均告失败,亚欧大陆西部的格局早已不复当年,体现罗马精髓的帝国已无可能复生。不过,王权的竞逐争斗使宗教获得了巨大的力量,在无意间创造了教宗的新罗马帝国——拉丁基督教世界,从11世纪开始屹立千年,影响延续至今。 在重建罗马的努力中,帝国渐渐归于无有,我们今天所知道的欧洲从废墟中创生。 《帝国与蛮族:从罗马到欧洲的千年史》内容简介: 今天的欧洲,国家间互动频繁,生活方式大致相近,人口在各地流动,移民改变着所到之处,自己也被周遭改变。这样的格局,其实在一千多年前就已经形成。 现代欧洲的起源,要追溯到一场千年大转型。1世纪初,亚欧大陆西部划分为两个世界。一边是拥有职业军队、银行、哲学、文学乃至垃圾收集系统的罗马帝国,地中海是它的中心;另一边是农业技术落后、几乎无人识文断字的蛮族欧洲,主导它的是讲日耳曼语的族群。而到了11世纪,在从大西洋延伸到乌拉尔山的广阔区域内,地中海的霸权早已失落,蛮族欧洲不再“野蛮”,两个迥然不同的世界,合成了一个欧洲。 其间的一千年里,匈人帝国横空出世又骤然衰落,西罗马陨落,法兰克人建起了头一个基地在欧洲北部的帝国,崛起的阿拉伯帝国使东罗马沦为地区性势力……随着一个个帝国的起落,讲日耳曼语的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法兰克人,游牧的匈人、阿瓦尔人、马扎尔人,跨海而来的维京人,取代日耳曼人统治中欧和东欧的斯拉夫人在欧洲大地上来来往往。这些移民觊觎帝国的财富,也惧怕帝国的暴力,他们沿着陆路、海路、河道网,或是拖家带口寻找新的家园,或是组成小型战队劫掠,或是贩卖奴隶、毛皮取利。 从罗马到欧洲,这是个移民改变世界的故事。一千年的迁徙终结了罗马帝国主导的秩序,罗马人眼中的蛮族重绘了亚欧大陆西部的人文地理和政治版图,在帝国与蛮族的角力中,现代欧洲的雏形逐渐浮现。
五代十国全史.III.朱温称霸
¥29.99
繁华盛唐,衣冠缙绅,终是狂澜难挽。“五代十国全史”全套八部,唐末五代通俗说史类作品,以史料为本,用缜密的逻辑分析和生动幽默的笔触,道尽这一纷争不断、波谲云诡的重要历史时期。重叙述从唐末黄巢起义,到宋灭北汉的一百多年间(875—979年)发生的各种重大历史事件,包括黄巢起义、梁晋争雄、五代更替、十国兴起、赵宋统一等,详细解析其始末缘由,全景描绘唐宋间五代十国大乱世。全套八部,本书系第三部《朱温称霸》。
革命与历史: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的起源,1919-1937
¥37.00
本书以1920—1930年代的“中国社会史论战”为中心,在现代中国思想发展的脉络下,对马克思主义史学在中国的起源行了深的剖析,阐明了其时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中国历史时所面临的问题和困难,以及他们对其时中国的革命性大变革的专注是如何塑造了他们处理理论和历史问题的方式的。作者认为,尽管这些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在学术上存在着应受责难的瑕疵,尽管他们经常是在粗糙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的概念,但是他们对于中国史学研究的贡献却是持久的。无论如何,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兴起,是由其时中国的思想和政治背景所塑造和决定的。因此,马克思主义对于中国知识分子的感召力,主要并不在于如列文森所指出的是对“历史”与“价值”的矛盾作出了回答,而在于它对中国革命的问题提供了答案。
春秋史
¥21.00
《春秋史》是一部将正史体裁、纪年体、纪事体、政书及会要体、杂考体等体裁写作之长融会而创的一种分章综述的断代史新体裁。
正史背后的中国军阀
¥8.00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终结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启了军阀割据的混战时代。自此,大小军阀粉墨登场,在东西方文化剧烈碰撞的近代历史上各自留下了或浓或淡的一笔。 华夏大地,狼烟四起,中国军阀,出身草莽,他们或者性格乖张,或者强硬霸道,或者草菅人命,或者平易近人,但无论哪个军阀,都堪称乱世枭雄。荒唐也好,糊涂也罢,乱世中国,没个性,如何称雄? 张作霖戏弄日本人,韩复榘要看“关公战秦琼”,曹锟宁可喝粥也不当汉奸,冯玉祥不吃宴席专吃烤红薯,孙传芳不准姨太太穿旗袍,白崇禧糟糠之妻不下堂……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展现了那些草莽武夫的另类幽默,揭了那些令人捧腹的雷人秘史,还原了一段活生生的历史,刻画了中国军阀的群像,让读者从细节里读懂中国近代史,从军阀身上读出中国近代的诸多无奈。
日本思想全史
¥36.00
纪伊国屋2015本屋大赏读者票选人文书 从遣唐使到黑船来航,再到明治维新。日本始终处于对外来文化的受和选择之中。日本有自己的思想史吗?或者“日本思想史无通史”?(丸山真男语) 为回答这个问题,日本思想史学者清水正之梳理日本各个时期的思想家、流派、代表作品,从古代到现代,全面了解这个国家的思维方式。 本书在作者为日本放送大学授课的教材基础之上编写而成,具有权威性。
说春秋4:天下大乱
¥61.00
春秋是中国文化的爆发期,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一段百家争鸣、思想活跃的黄金时代,儒家、道家、法家、阴阳家等轮番登场,积淀了中华文明的精华,同时也代表了中华文明的高度。春秋也是一个大变局时代,对欲望的追求导致尔虞我诈、骨肉相残,伴随着的是对规则的破坏,是人性恶的一面的爆发。春秋时期,是旧的秩序被打破,新的秩序被建设的过程。这种秩序不仅是国家之间的,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这套书用坚实丰富的史料、通俗易懂的语言,还原了这样一个大变革、大争鸣的时代。 *册 齐楚崛起:幽王烽火戏诸侯,平王被迫迁都洛邑,春秋大幕从此拉开。齐国乃姜太公封地,因俗简礼,迅速强大。齐桓公九合诸侯,先成霸业。楚国在南方日渐强大,吞并小国,有地千里。齐、楚两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国家,终于正面对垒。王室衰微,礼崩乐坏,诸侯并起,大国角力。大义、私欲、智慧、权谋,无数诡谲的历史故事就要上演……
20 世纪黑龙江考古--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58.80
本书以20世纪黑龙江地区的考古工作实践为基础,时间上从旧石器时代至清代,空间上以现代黑龙江境内松嫩平原、三江平原和牡丹江、绥芬河流域三大区域为核心,总结和概括了一个世纪以来汇集的资料、所取得的成绩以及认识,并通过这些基础工作,探讨黑龙江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其逐渐发展的过程,证明了边疆地区在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中的地位和贡献。
希腊史纲(全五卷)
¥168.99
被称为“古典史学的威尔·杜兰”的希腊史学家狄奥多罗斯,以毕生的精力,创作了一部时间跨度近千年的不朽的史学巨著——-《希腊史纲》。作者参考了大量的史家著作以及罕见的历史残卷, 从特洛伊战争(前1184年)之前无法纪年的神话时代始叙事,一直叙写到作者当代前60年为止。用一种区别于西方古代三大史家的独特的叙述方式,从希腊的文明、文化、政治、哲学等角度,展现了希腊何以为西方哲学、史学的源头。公正、包容、博大的史观和典雅的文字,使阅读者沉浸其中,成为口碑之作。 《希腊史纲》在古代、中古及文艺复兴时代都受到重视:老普里尼及阿昔尼乌斯曾提及他;哈德良皇帝时代有人将《希腊史纲》写成节录版;《历史丛书》内容亦见诸罗马法学作品;也被普鲁塔克和笛欧使用;教会史家利用他有关犹太人的叙述,欣赏他的普世史观念;基督教教父杰罗姆提及他是罗马名人;9世纪君士坦丁堡主教福提乌斯在自己也叫 Bibliotheca 的读书杂记中提及,在狄奥多罗斯死后,有人延伸《希腊史纲》内容到包括整个奥古斯都统治期;一些拜占庭史家引用他的文字;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编辑一些节录。
中国通史 第五卷 明清
¥7.85
全书用100个专题叙述了从中国境内的人类起源到晚清的中国历史,脱离了一般历史书编年体或章节体的窠臼;许多新近的出土文物和研究成果都囊括其中;对人物或事件的评价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展示了历史多面性的魅力。 历史是民族的记忆,不能忘却,它的真正价值在于当下和未来。两次在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中讲解中国历史的卜宪群先生,领衔全国百名知名学者,历时八年,精心撰著出这部以科学性为前提的高端史学大众化之作。近百位采访嘉宾包括李学勤、杜维明、毛佩琦、阎崇年等知名学者深解读重大历史。 本书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2015年度基础研究重大成果”,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于2015年12月25日播出。新华社2016年5月17日电: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相结合,中国社科院撰《中国通史》问世。 本书是专业史学工作者对于当下“历史热”的一次集体回应。近年来,图书市场出现了“历史热”,引领这场历史热的,主要是非史学专业人员。虽然有些讲史图书以“学者品位解读”的姿态出现在读者面前,也聘请了一些史学专家,但具体到讲史这个领域,并不一定就是特定领域的专家,不少是其他专业的学者在跨界行动。至于网络写手,大多没有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许多所谓的讲史著作,无视历史研究的基本准则,热衷于“恶搞历史”,对广大读者,尤其是青年学生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与其他版本的《中国通史》比较,本书具有以下特:1.兼具学术性与可读性。本书的每一时段都由在本领域有重要影响的学者撰写,从人物、事件的细节手,采用了人物传记与重大事件结合的方式,如周公摄政、诸葛亮治蜀、炀帝功过、永乐迁都等,着重写出了人物身上体现的时代特以及对历史的贡献和影响,以普及化的方式表述对历史的解读。2.广阔的全球视野。全书站在21世纪的历史高度来把握、透视与思考中华民族所走过的历程,同时把中国历史放到世界史的大背景下考察,在全球化时代郑重回答了中国人对本国历史的重大关切。 总体而言,五卷本《中国通史》具有新的体例、新的史料、新的观、新的评价的特,是21世纪以来高端史学大众化的力作。其姊妹篇CCTV-6百集《中国通史》近期也将播出。
阳谋天下刘伯温(一笔写透千古帝王师”刘伯温的政治谋略和处世哲学)
¥9.94
本书从元朝末年刘伯温考上进士、初涉官场写起,由于他不懂官场规则,四次当官,四次出局,终于在后一次辞官后与元朝廷彻底决裂,决心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在朱元璋多次邀请之下,欣然出山相助。刘伯温目光如炬,洞察大势,帮助朱元璋一步步击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割据势力,扫平四海,成就了大明王朝的同时,也成就了自己的不世之功。 然而,功高盖主,为了制衡权力,开国之后朱元璋对刘伯温予以冷落、压制,更有以李善长为首的淮西派不断对他排挤陷害,明初官场的权力三角关系自此形成。身处朱元璋、淮西派的层层夹击之中,刘伯温能否躲过这重重刀光剑影? 本书将带您重回大明开国的峥嵘岁月和政坛现场,透过一幕幕紧张激烈的军事斗争、政治风云,层层剖析刘伯温高超的政治谋略、灵活的处世智慧与令人叹服的为官哲学,让您收获前所未有的震撼和启示。
紫禁城的黄昏
¥2.99
《紫禁城的黄昏》描述了从1919年到1924年的那些特殊岁月里,庄士敦在其人生*时期与中国结下的不解之缘。其时,中国媒体针对庄士敦本人和溥仪有诸多的责难,而庄士敦所关心的,显然只是他对那些年里所发生事件的记述,可以对那些责难作出一劳永逸的反驳。为了回应对他和皇上的批评,庄士敦描绘了在紫禁城那个奇异、封闭的世界里独特而令人憧憬的生活图景。庄士敦谙熟中国历史与文化,于是,那个几近为人遗忘时代的丰富的历史细节,雪泥鸿爪般跃然于庄氏之笔端。加之,他与溥仪的密切关系,以及与那个时代许多大人物私人关系之熟稔,使得庄士敦得以对他们尽情褒贬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