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满3件5折 读史阅世
读史阅世
张元济
¥9.90
《国风书系:读史阅世》编辑推荐:他嗜书、藏书、编书、出书,他立德、立志、立功、立言,他是近代一大通儒,中国出版巨擘。他,就是国学大师张元济。冰心称他是“传播知识的大师”。茅盾先生说:“将来的历史将纪录菊生先生这些对于祖国文化的贡献。”张舜徽先生说:“虽其一生无他专著行世,然观其所为群书题跋,固可考见其学问博赡,识见高远,固近世一大通儒也。” 作者张元济,翰林出身,学贯中西,中国出版**人。全书内容丰富,寓意深远,整体折射出一种儒家文化人格。谈绑票,谈教育,论政治,提出治家格言,字字珠玑。
满3件5折 各在天一涯:二十位港台海外知识人谈话录(布面精装)
各在天一涯:二十位港台海外知识人谈话录(布面精装)
叶嘉莹,白先勇
¥32.42
近世以来,中国遭遇巨变,华人也在世界范围内流徙,虽各在天涯,却情牵一处。本书采写者访问了叶嘉莹、白先勇、金耀基、林文月、王赓武、傅申、王汎森、郑永年等二十位不同背景、不同专业的港台海外知识人,对于为学与做人、专业与兴趣、命运与忧患,这些学人精英的见解虽不尽一致,却有着共同的“中国情怀”。所谓身处天涯,心忧天下,他们的思考与解答也正为国人提供了反思的资源。
满3件5折 不容青史尽成灰:繁荣到衰败
不容青史尽成灰:繁荣到衰败
张嵚
¥12.99
《不容青史尽成灰:繁荣到衰败》带我们走中国历*密集的王朝更替。短命的隋朝牛在哪里?威胁盛唐的突厥是何方神圣?玄武门之变的罪臣们如何度过他们的余生?历史上*个女皇帝是如何产生的?元盛世的功劳应该归谁?安史之乱为何说可以避免?谁又*终毁灭了唐王朝?宋朝是怎么建立的?为何宋军冲不过幽州?王安石的变法失败究竟在哪?岳家军是怎样炼成的?强大的元朝为何灭亡?这一切繁荣和衰败,都等待你来发掘。
满3件5折 中国人的智慧
中国人的智慧
郭齐勇著
¥13.30
中国哲学史是中国人重要的智库,诸子百家、佛教禅宗与宋明理学是中国主要的思想传统。本书即以此为中心,展对“中国人的智慧”的探讨,涉及的主要代表人物包括:孔子、老子、墨子、孙子、孟子、庄子、惠施、公孙龙、荀子、商鞅、韩非、王弼、嵇康、慧能、马祖、朱熹、王阳明等。从理解经典出发,对思想个案行探讨,体会先贤的问题意识、提问与思考方式、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面对理论与实际困境难题的应对方法。从中发掘丰富的人生、伦理、生态、管理等方面的智慧,而走近古代大哲的心灵世界。
满3件5折 战国杀
战国杀
洪兵
¥29.99
  一次偶然的抉择,促成了“三家分晋”,也正式拉了战国的序幕。七大霸主——坐拥富庶的齐国,野蛮勇猛的楚国,偏安一隅的燕国,夹缝求生的韩国,擅长仗的赵国,气势汹汹的魏国,还有后发制人的秦国——展了一场生死博弈。   三百年光阴,足够承载下无数英雄豪杰的激荡人生,足够勾勒出此消彼长的诡谲命运。秦国竟然被关了二十五年的“禁闭”;大名鼎鼎的苏秦居然是别人的“替身”;秦国在中原大杀戒,齐国却“稳坐钓鱼台”;秦始皇与吕不韦之间的神秘关系……太多的疑问与困惑在书中一一被详解,并等待着我们去倾听、去体验、去感怀、去认识一个真实的战国。
满3件5折 董仲舒--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董仲舒--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董仲舒--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12.00
董仲舒,西汉时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他一生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三朝。汉景帝时,董仲舒为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时,他出任江都国国相。晚年则辞官归家,著书写作。无论在朝还是在野,董仲舒都没有放弃对儒学的追求,他用儒家学说,努力尝试约束、规范封建统治者的权力,促进了国家统一与社会安定, 汉武帝听从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从此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对后世的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满3件5折 黄宗羲——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黄宗羲——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黄宗羲——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13.20
  孔子周游列国,创立儒家学说;张骞出使西域,辟丝绸之路;书圣王羲之,留下了曲水流觞的佳话;诗仙李白,写下了“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名篇;王安石为纠正时弊,推行变法;李时珍广集博采,躬亲实践,编撰医药学名著《本草纲目》……   这些杰出的历史人物,有的是在中华民族文明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对后世产生过巨大影响的思想家、政治家,有的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传播发挥过重大作用的文学家、艺术家、科学家,有的是为国家安定统一、民族融合团结和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过杰出贡献的军事家、外交家……他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发展做出了伟大的贡献,他们的行为事迹、风范品格为当世楷模,并垂范后世。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贤人物。他们的思想、品德、事迹,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他们的故事,是对中华民族的禀赋、特和气质非常生动、非常鲜活的阐释;他们的名字,在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上非常光彩夺目;他们为五千年中华文明史书写了非常光辉灿烂的篇章。   为了解先贤,走近先贤,精心组织编写了这套《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丛书,以翔实可靠的史料为依据,细腻动人的故事为载体,真实地呈现中华先贤人物的事迹、品格和精神风貌,彰显他们的贡献和功绩,激发人们对国家民族的热爱,对中华文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崇敬。   卷有益,期待这套丛书成为你的良师益友。
满3件5折 苏轼--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苏轼--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司聃著
¥13.20
                        苏轼是中国文学艺术目前横空出世的天才,其文位列“唐宋八大家”,诗词一代风气,书法位列“宋四家”,绘画也造诣颇深。 作为文人,苏轼占尽风流,得意千秋;作为官员,苏轼的大半生颠沛流离,落拓江湖。 本书选取苏轼仕宦、交游、家庭生活等方面的小故事,讲述这位天才人物的一生及其成就,展现其旷达的人格魅力和身处逆境仍不气馁,在庙堂之上舍身为民的精神。                 
满3件5折 李冰--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李冰--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杨学敏著
¥7.00
李冰是战国晚期秦国人,他在主政蜀郡时期,为消除水患,造福于民,开始了以都江堰工程为核心的治水工作。经过数年的努力,终于修建成了都江堰这一大型综合水利工程,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本书生动介绍了李冰从入川勘测,到筹划布置,终治水成功的全过程,塑造出了这一睿智勇敢、心怀百姓、勇于担当的人物形象。
满3件5折 一看就懂的史记【这一次给你讲透《史记》。延续“历史段子手”的风格,让你边笑边涨知识,一本书看懂《史记》。】
一看就懂的史记【这一次给你讲透《史记》。延续“历史段子手”的风格,让你边笑边涨知识,一本书看懂《史记》。】
温伯陵
¥59.80
项羽败北乌江,人人为之叹惋,后世连大诗人杜牧也为他作诗感叹。如果项羽当年过了乌江,就能战胜刘邦改写历史吗? 富强如秦国,在强国林立的战国时期能一统天下,但却坐不住自己亲手下的江山,为何短命到二世就灭亡了? 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强盛下了坚实的基础,本应是大功一件,但商鞅本人却落了个悲惨的下场,这到底是为什么? 好多人说这是古代中国是农业大国,所以中国自古以来实行重农抑商,这么说确实不错,但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原因吗? 以上问题,作者温伯陵将在本书中一一为你解读,这一次给你讲透史学经典《史记》。 在作者温伯陵笔下,《史记》不再是你平时看到的说滥了的泛泛解读,“刘邦能成事是因为会用人”“秦朝灭亡是因为秦二世昏庸残暴”,也不是按时间推砌的“流水账”,而是用主题的方式连通时间、贯通史料、捋清脉络,帮你看清整个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多个维度看历史,给历史不同的方式。再加上作者“历史段子手”式的搞笑文风,让你边笑边涨知识,轻轻松松读懂《史记》。
满3件5折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微历史:老祖宗的人精式生存智慧
黄一鹤
¥29.99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不缺的人才是什么?各种人精!老祖宗一大堆,不缺的是什么?智慧!从先秦到宋元明清,各朝各代的历史人物纷纷现身说法,在短短一两百字之间,细细讲透那些独步天下、令人绝倒的生存智慧。   本书从做人、为政、做事、说话、生活的艺术等五个方面,通过十六个话题、近千个历史段子,带你领略这些精明的老祖宗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环境所展露出的生存哲学和智慧偏方。
满3件5折 阿兰布拉宫
阿兰布拉宫
(美)华盛顿·欧文
¥44.50
险峻而悲凉的荒山原野,具有南国情调的幽雅园林,质朴豪爽的西班牙人民,独特浪漫的风俗人情,有关摩尔人的神话和传说…… 《阿兰布拉宫》是一部兼具文学价值、历史价值与收藏价值的随笔,欧文在这里生活三个月,与当地居民深触,这才写出这部旷世之作。这也是迄今仅存的关于摩尔人历史与传说的作品,被誉为西班牙版《天方夜谭》。如果去西班牙只能看一个景,就看阿兰布拉宫;如果只能带一本书,就带《阿兰布拉宫》。
满3件5折 司马迁--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司马迁--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刘银昌著
¥12.00
                        司马迁,西汉史学家、散文家。 本书共分求学、游历、忍辱等八章,生动讲述了司马迁在遭受后,凭借惊人的毅力发奋著书的故事。 司马迁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我国纪传体通史——《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不虚美,不隐恶”的“实录”精神成为史家的优良传统。                 
满3件5折 文明探索系列(套装全6册)
文明探索系列(套装全6册)
《文明探索系列》编委会
¥27.00
本套装包含: 清朝——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明朝——长城拱卫的社会 元朝——铁骑踏出的帝国 唐朝——梦回千年的盛世华章 汉朝——丝绸之路的起点 春秋战国——英雄辈出的时代
温故(二十六)
温故(二十六)
刘瑞琳主编
¥11.60
2013年推出的第三辑《温故》, “影像”专栏刊出了日本军医小野正男拍摄的日占区的图片共20余幅,它们不仅真实再现了中国城市刚刚沦陷时的情形、被战争破坏的景象,还无意间记录了民国时期旧城生活的景观和形态,具有极为珍贵的文献价值。 本辑“特稿”专栏,杜高《劳动教养:比路还长的回忆》,回忆了1957年到1970年自己亲身经历的长达十二年的劳教岁月和这期间同被关押的巫宁坤、从维熙等难友;《老戚:纪念一位忘年之交的难友》,方子奋讲述了1969年在白下区看守所结识的忘年之交老戚在日本人的宪兵司令部的特工队破案、“文革”初期结识逃亡女子的传奇人生。 “往事”专栏,康狄《日本人为什么要杀害张作霖》分析了张作霖被日军杀害的主要原因,并对其一生的历史功绩进行了简单的梳理和评价;杜元《一个抗战军人的“日本情结”》则回忆了自己的父亲—— 一名抗战期间在国民党傅作义部队做了八年军医的抗战军人与两个战俘和留学日本期间结识的学友、几位日本人之间的交往和故事。 “人物”专栏,吴海滨《早年罗尔纲的“一边倒”》梳理了罗尔纲的思想历程和其在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史学思想,探讨了其在思想上“一边倒”向人民、在政治上“一边倒”向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商昌宝《茅盾在“反右”运动中》以史料分析了茅盾在“反右”运动中的一系列言论和艰难处境。 “口述”专栏,《从大学教授到工会干部》首次刊出了历史学家刘绪贻先生的自传《箫声剑影》(下卷)的第二部分,1950—1958年的口述记忆;《我的父亲林损》,由林守瑜女士回忆父亲林损——这位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北大的知名教授的访谈录音整理而成。 “记忆”专栏,沙漠《难忘的“拜托”》详细记录了自己跟朱厚泽交往的经历,文字细致入微、真诚感人;陶恒生《沧海寻踪:一个中国家庭的变迁》讲述了父亲陶希圣、伯父陶述曾等陶家的家族故事;黄且圆《山雨欲来》回忆了1956年到1958年的北大校园,马寅初校长因提出新人口论的被迫离开、北大师生自编刊物《红楼》的出版等等;柳红《三十年秋风吹过》重温了三十年前,从1977年恢复高考前的备考到1982年大学毕业的生活;张际会《正在消失的词语:农村少年的“文革”记忆》回顾了少年时代对“右派”、“走资派”、“大字报”等的记忆。 2013年3月因患急病离世的青年学者张晖,在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辞世,年仅36岁。他遽然离世的消息,让众多同辈学人唏嘘垂泪。本辑《温故》的“文本”专栏,特邀约张晖多年的挚交好友维舟将已经整理的、两人1994—2000年高中至大学毕业初期的六十余封通信在《温故》杂志上分两期首次全文发表。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有所不为的反叛者:批判、怀疑与想象力
罗新
¥33.80
罗新教授近年撰写了许多“与专业反思有关”的学术随笔,反映他对历史、历史学和历史学工作的反思与理解。这些与他走出书斋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历史、发现中国、认识世界异曲同工,一个目的即追索历史的纵深感,尝试发现和讲述不一样的历史故事。 本书用一系列个案讨论了诸如历史学家的美德、史料的运用及反思、历史叙述的多样及其背后的原因、历史的记忆与遗忘、怎样超越民族主义史学、古代民族的起源传说与神话、历史研究的想象空间、华夏文明西部边界的退波动、帝国帝制的内外轻重等问题,以历史学家的方式质疑传统的历史论述,示范了一种健康的看待和解释历史的态度、方法。
满3件5折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研究(精)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研究(精)
李平著
¥57.60
范文澜先生的《文心雕龙注》是20世纪中国学界*重要的学术经典之一,被誉为《文心雕龙》研究史上的一座里程碑,也是后人研究《文心雕龙》的阶之作。本书通过十余篇专论,论及“范注”方方面面的重要问题。*后,就杨明照、王利器、斯波六郎、张立斋、王更生等学术大家对“范注”的举正、订补、批驳等行个案评析。此外,附录两篇与“范注”密切相关的文章。本书内容多有创获,在解决“龙学”史上诸多疑难问题方面做出有益的尝试。
满3件5折 李纲--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李纲--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易康著
¥12.00
李纲是两宋之际的抗金名将。他一生数次起落始终不改初心,在国家危难之际总能挺身而出。靖康元年,面对金军的进攻,他临危不乱、团结军民屡次击退金军。南宋建立后,他被起用为相,力图革新内政,虽很快遭到罢黜,但他的赤胆忠心永远流传后世。
音乐哲学——对历史结构主义的重思
音乐哲学——对历史结构主义的重思
邱健
¥39.00
本书是一部西方音乐史,也是一部西方哲学史,尤为难得的,是从西方哲学的眼光来理解整部西方音乐的历史。这样的题材,国内罕匹。 作者自古希腊的哲学和音乐始,经过中世纪、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后大胆地走现代音乐,我们会发现,音乐未必就是纯粹的客体,归根结底,人类的理智和情感生发出历史上的音乐诸形态;但我们又会发现,音乐未必是人类纯粹的创造,从数到和谐的宇宙,*后是音乐在事实主体上的漂移,无一不是洞见到存在的澄明。西方哲学的发展与西方音乐的诸形态的变迁有着无以言说的契合,当西方哲学的本体论形态走向*终的完结之际,西方古典音乐也走向了它*后的浪漫主义的辉煌。
满3件5折 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
日月新天:上海解放亲历者说
中国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政协上海市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
¥39.99
本书以上海解放为主题,采用口述历史的形式,实录了70年前那段如火如荼的革命岁月。当年参加渡长江、战上海的老首长、老战士,参加接管的老干部,还有上海地下党的老同志的数十篇口述,以清晰的记忆、朴素的语言回忆了70年前,在解放战争的隆隆炮火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坚决贯彻中共中央对上海战役的总方针,以无坚不摧的强大威力和高超的指挥艺术,在中共上海地下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和配合下,解放中国的城市上海的历史篇章。
满3件5折 英伦历史漫步: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英伦历史漫步:探寻世外桃源之旅
(日)中岛俊郎著 丁丽阳译
¥42.00
18世纪,英国贵族子女在走上社交场前,会与他们的家庭教师共同前往意大利学习古典文学作为教育的最后一环——这就是壮游(Grand Tour)的热潮。这不仅是贵族的习俗,更在后期被制度化,游学的出发地和目的地每次都相同。这种行为有人称赞、有人讽刺,当法国大革命爆发,大游学被迫中断,这些贵族子女转而在英国国内的湖区之间旅行。他们拿着旅游指南,通过欣赏风景来磨练自己的审美意识。马车的普及导致了徒步旅行的热潮,人们被鼓励 “自己走路,加深他们的诗意想象”,而旅行游记的出现让平民对旅行更加憧憬。旧封建主义在旅行游记中被一种充满热情的冒险精神所取代,其结果是包括华兹华斯在内的世界著名浪漫主义英国诗人连不断地出现。在每一个时代和每一种情况下,英国人民都坚持他们的信念:"在旅行中学习 "和 "在旅行中成长"。
2 3 4 5 6 7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