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
张一兵
¥10.90
社会批判理论纪事第8辑分三个专题: 专题一为“皮克林研究专辑”。皮克林是当代西方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实践的冲撞”的概念在今天西方的科学技术哲学乃至科学研究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专题选择了皮克林的作品四篇、皮克林的访谈一篇、国外学者关于皮克林的研究三篇以及国内学者关于皮克林的介绍和研究两篇,将向国内读者提供一个全景式、深入化的皮克林思想肖像。 专题二为“西蒙栋技术哲学研究专题”。西蒙栋是20世纪法国为数不多的具有原创性的哲学家,他的技术哲学研究深刻地影响了当代法国哲学的研究和走向。但令人遗憾的是,国内有关西蒙栋的介绍尚不多见,为弥补这一空白并推进国内技术哲学研究的开展。本专辑选择了西蒙栋的作品三篇以及国际国内学者的研究三篇,力图展示一个西蒙栋思想的总体轮廓。 专题三为“青年哲学论坛”。本专题面向国内青年学者,为纪事不定期推出的专题。本次专题的青年学者来稿中选择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方向的两篇文章,以飨读者。
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
人类交换规律与人类行为准则的发展
(德)赫尔曼.海因里希.戈森
¥18.30
此书出版于1854年,然而问世后并未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主要是因为在当时的德国经济学中,历史学派占据了主导地位。戈森在失望与痛苦之余,在1858年要求停止发行并销毁余书,以致该书曾长期下落不明、埋没于世。直至19世纪70年代,才由法国经济学家瓦尔拉斯和英国经济学家杰文斯发现并肯定了戈森学说价值与意义。杰文斯在其《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再版序言中(1879年),详细介绍了戈森的思想体系观点,并承认这些观点是先于自己的。自此之后,戈森的理论才开始为人们所重视,在国内国际上产生了影响。l889年,戈森的著作重印发行,中译本就是根据这个版本并参照了英译本译出的。 全书共计四篇二十五章,篇论述享受与效用规律,第二篇论述交换规律,第三篇分析个人行为及福利与社会的相互关系,第四篇提出了有关经济和社会改革的各种政策主张。
法国农村史
法国农村史
马克·布洛赫
¥19.84
本书是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法国农村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着重阐述了法国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业和农耕的结合、农业革命的进程。
49元5本 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
新媒介·新青年·新文化:中国青少年网络流行文化现象研究
马中红杨长征主编陈霖李广文副主编
¥16.99
本书对当下互联网上的网络社交、网络动漫、网络游戏、网络文学、Cosplay、拍客、译客、影客、声客、极客、星座、剧迷、网络流行语、网络涂鸦和表情、网络原创音乐、耽美、女性购物十七种青少年流行文化进行深入研究,结合全国性问卷调查和多种质性研究,比较全面地探讨了新媒介语境下中国新一代青少年所形成的特殊的新文化形态及其实践意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张建明
¥23.70
本书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对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现实状况,党和政府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同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某些扶贫无效的问题而应当做出的一步探索等做出了考察分析,主旨在于引起人们对扶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一步思考,以期探寻精准扶贫的更有效途径。
挣扎:转型社会的行动逻辑
挣扎:转型社会的行动逻辑
方文
¥26.39
秉承转型心理学的研究路径,文集《挣扎:转型社会的行动逻辑》直面尖锐的本真性转型心理难题,如社会心态、认同挣扎、歧视审计、教育不平等、污名标定和政策过程。文集为社会心态研究与群际关系研究建构了一种理论模型即心态地图;为中文学界引介了歧视研究的新方法即审计研究;揭示了教育不平等的身心机制,并尝试设计提升处境不利儿童学业成就的干预策略;还深探究了污名内化动力学和污名社会心理后效。文集后构造了政策制定者-政策实施者--政策目标群体作为动态的互依三角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社会政策过程,期许增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洞察力和想象力,提升学科的“文化自觉”,助益中国民众的心灵福祉和“可持续自由”。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试读本)
玛格丽特·米德与萨摩亚——个人类学神话的形成与破灭(试读本)
(澳)弗里曼 著,夏循祥,徐豪 译
免费
本书旨在对半个多世纪之前美国著名人类学家米德的成名作《萨摩亚人的成年》中的结论行质疑和反驳。两位人类学家在同一调查地行调查,却得出了截然不同的结论。由此引发了人类学界一场著名的争论。 这一争论不仅涉及萨摩亚的真实情况是什么,还涉及一些更深刻的问题,比如,在人类学、社会学和心理学这些“软科学”中,有没有可以评定正确与否的确实标准?言之,其深远意义在于使社会科学家再次严肃地反思社会科学方法论问题。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试读本)
社会学方法的准则(试读本)
(法)E.迪尔凯姆 著,狄玉明 译
免费
19世纪30年代,孔德在其《实证哲学教程》一书中,首次提出了“社会学”这一名称,自那以后,社会学经历了初的创立阶段、制度化发展阶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又当代发展阶段。虽然其内容、流派已由单一走向多样化,但其中基本的主要著作自始至今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和作用。E.迪尔凯姆的《社会学方法的准则》一书就属此列。 本书早出版于1895年。由于本书在社会学中的重要地位,1929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就出版过著名社会学家许德珩先生的译本。我馆考虑到当前社会需要和中青年读者的阅读习惯,决定重译这本书。中译本依据的是法国巴黎费利克斯·阿尔冈出版社1919年的版本。 本书是“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之一,书中,作者为社会学确立了有别于哲学、心理学、生理学的独立研究对象——社会事实。全书共分六个章节,具体内容包括关于观察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划分社会类型的准则、关于解释社会事实的准则、关于区分正常现象和病态现象的准则等。该书可供各大专院校作为教材使用,也可供从事相关工作的人员作为参考用书使用。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的科学指南:学习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
李军 等
免费
该书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全面系统地阐释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对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行深浅出的解读,全书共有17多万字,9章内容。第一章为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第二章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加快经济发展是统一的,第三章为真正下决心把环境污染治理好、把生态环境建设好,第四章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第五章为走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相互协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第六章为治理必须作为重大民生实事紧紧抓在手上,第七章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相伴的生态文化,第八章为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障生态文明建设。第九章为习近平同志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成果。
社会诊断
社会诊断
玛丽埃伦·里士满
¥128.00
本书是社会工作里程碑式的著作,它的问世奠定了社会工作专业知识基础,使社会工作摆脱了以往单纯慈善事业的形象,标志着现代社会工作的诞生。全书分为三篇共二十八章:*篇是“社会证据”,共五章,论述了经济背景、调查研究、医疗方式等与社会工作的关系;第二篇是“诊断过程”,共十四章,讨论生活环境、家庭具体情况对案主的影响,以及各种社会资源的运用等;第三篇是“实例分析”,共九章,详细叙述了各种类型案例的分析与诊断。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女性丧偶者研究:基于1910年某慈善组织会社所知的985人
玛丽埃伦·里士满
¥78.00
通过社会工作者记录的日程调查表,本书详细展现了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群体的救济过程。作者根据救济阶段,整理并分析了救济前的家庭情况、救济时期制订的治疗计划、救济后的结果和治疗经验。具体内容要素涵盖社会诊断、家庭治疗、儿童保护、供给需求、救济救助等。涉及的学科领域包括社会保障、社会工作、社会学、心理学、公共卫生、经济学等。本书展现了当时美国慈善福利体制下对女性丧偶者这一特殊人群的充分救济和全人照顾的理念。
新社会(试读本)
新社会(试读本)
(美)德鲁克
免费
彼得·德鲁克庞大的思想和等身的著作,统一于他的基本价值立场,统一于对和谐社会的基本价值主张。要领略德鲁克不断涌动的精神力量,必须从他的思想源头始。   工业社会三部曲:《工业人的未来》《公司的概念》和《新社会》,使人们能够理解工业社会的本质,理解工业社会的内在结构和运行机理,理解工业社会的基本单元——企业及其管理的全貌。   ·融会管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历史学和心理学方面的高度智慧   ·不仅给出问题,还给出答案的关键要   ·所揭示的很多重要趋势和思想都在历史长河的一瞬间变成现实   ·在日本产生过极其重大的影响   工业社会秩序问题的四个剖析:经济冲突、管理层与工会、工厂社区、管理职能问题。   工业秩序的四个基本原理:消灭贫困、联邦制管理组织、工厂社区的自治性、作为公民的工会。
求索的一生:里士满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
求索的一生:里士满社会工作专业化历程
玛丽埃伦·里士满
¥140.00
本书收录了美国专业社会工作的创始人里士满女士1861年到1928年的主要作品(其中多数未曾正式发表过(依照时间顺序和活动地分作五部分:非专业时期(1861-1889)、巴尔的摩(1889-1900)、费城(1900-1909)、纽约(1909-1917)和纽约(1917-1928)。从第二部分始(每一部分均包括“引言”和若干篇里士满女士的重要作品(全面回顾和梳理了这位美国专业社会工作创始人的发展历程和思想脉络,对于专业社会工作者、社会工作研究者、社会工作研究生和对社会工作感兴趣的读者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法国农村史
法国农村史
马克·布洛赫
¥19.84
本书是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法国农村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着重阐述了法国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业和农耕的结合、农业革命的进程。
大国卫生之道(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大国卫生之道(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王红漫
¥34.58
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大量而翔实的调查数据,以独到的观,研究探讨了中国医疗卫生现状,对未来的医疗制度改革提出建言。
游客满意论——国家战略视角下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进程
游客满意论——国家战略视角下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进程
戴斌,李仲广,肖建勇 著
¥19.62
《游客满意论》是顺应时代需求,对当代旅游发展程和逻辑程行总结,以“游客满意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出发,也是大众旅游产业实践的核心问题”论断为中心的一本展现学科前沿的好书。本书通过理论概括、实地调查、经验总结,形成了“旅游是一种短期异地的生活方式”、“旅游时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总和”、“旅游体验:走在差异与相似之间”、“城市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知道当代旅游发展实践的重要命题。 此书是历时7年,对60个城市的实践行总结、梳理和理论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胡金东,田宁
¥40.14
本书从伦理视角审视汽车社会交通发展现实及其存在问题,解析其中深层关系,在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交通运输规划、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语境中思考交通治理途径,讨论交通技术步及制度变迁的合理性,提升交通行为规范性,以促汽车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高其才
¥68.06
本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为对象,以个案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田野调查方法,全面探讨习惯法的现实表现和当代传承,分析习惯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功能。全书分为上篇“传承篇”、中篇“弘扬篇”、下篇“吸纳篇”共三篇。上篇着重展示“茅标”、借贷、婚姻、互助等当代社会民事关系、社会交往、纠纷解决中的习惯法,揭示固有习惯法的现代传承。中篇着重展示“众节”“做社”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群体关系中的习惯法,描述习惯法的当今形态和现代生命力。下篇着重展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对习惯法的肯定、认可、运用,探讨国家对习惯法的现实态度。全书突出现实性、追求全面性。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张康之
¥40.80
张康之教授的《走向合作的社会》是一部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而构想未来社会的著作,在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运动中,这是一场只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才能够与之相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之所以陷 “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遭遇危机事件的频繁造访,都是这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所致,它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制度模式、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都陷了失灵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可能性路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去发现支持社会变革的新因素,并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前景,提出了基于信任的合作治理理论,展现了对合作社会的基本构想。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刘少杰
¥23.88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最草根生活(试读本)
最草根生活(试读本)
真柏 著
免费
《草根生活》反映了中国当代社会转型时期,一些特殊人群的生活经历。他们身处社会底层,历经动荡曲折,遭遇种种不幸,然而他们处惊不乱,依照自己的生活态度坦然面对世态万象,作为“小人物”艰难而韧性地活在这个巨变的大世界。《草根生活》以“原生态”的书写方式,忠实描述了他们坎坷的命运,以及奋斗挣扎中的喜怒哀乐,展现出都市中民间生活的众生百态。在这个热衷于娱乐八卦、习惯了复制粘贴的年代,这部书中平淡朴素却充满人情冷暖的平民故事,凸显出另一种自然的魅力和真切的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