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学术规范指南
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风建设委员会
¥4.17
加强学风建设,遏制学术不端行为,打击学术腐败现象已是社会舆论所向,必须予以重视。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要着眼于教育,使高校教师、学生和科研人员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增强自律意识,这就是我们编写此书的目的。 在学术不端行为中如何区别哪些是明知故犯?哪些是由于不了解学术共同体中应当普遍遵循的规范而犯的过失?譬如“一稿两投”甚至是“一稿多投”的现象时有发生,这是不符合学术规范的。但是在不同文字的两种期刊或是在同一期刊的两种文(字)本中是否可以发表呢?对此就有不同的看法。又如,在写综述时,大部分的内容都是前人或别人做的研究工作,这时,“引用”和“抄袭”怎样区别呢?再如,在编书时更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整段整段地引用他人的资料,或是从他人编写的书中转摘过来,这算不算是学术不端行为?希望读者在这本书中能找到答案。 本书的正文共分四个部分:一、基本概念。对“学术共同体”、“学术规范”等概念作了较为详细的叙述而不仅是简单的定义。二、科技工作者应遵守的学术规范。对在具体的科学研究过程中,从项目的申请、实施、成果的发表到后续的学术评价、学术批评等作了原则性的说明。三、学术规范中的相关规定。对如何正确使用“引用、注释、参考文献”,综述中的“综”和“述”的要求,以及“编、编著及著”的区别都一一作了介绍。四、学术不端行为的界定。对抄袭、剽窃、伪造、篡改、一稿多投、重复发表等不端行为做出了明确的界定。
每满100减50 社会保障概论
社会保障概论
郑功成
¥10.75
本书是一本高等院校本科层次使用的社会保障专业课程教科书。它按照知识性与思辨性相结合、总结性与前瞻性相结合、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原则编写。全书分十二章,全面、深刻地阐述了社会保障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规律及主要模式,系统介绍了包括社会保障立法与管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军人保障、补充保障等在内的各种制度安排及实务知识。每章均附学习要点、相关案例与思考题,以引导学生把握书中的重点、难点内容,同时增进学生对社会保障理论与实践的了解与理解。本书适合高等院校经济类、管理类及人口与社会学类专业师生作为教材使用,同时亦适合所有对社会保障有兴趣的人士阅读。
每满100减50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
刘少杰,王建民
¥29.16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4/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点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每满100减50 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
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
杨凡
¥29.16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人口经历了一次有史以来为广泛、为深刻的巨大变革——人口转变。虽然世界上有许多国家已经经历或正在经历着相似的过程,但是由于时代的变迁和具体国情的特殊性,中国的人口转变道路显得与众不同。   《人口转变的中国道路》通过对中国人口转变过程和中国人口政策发展过程的整理、组织与分析,系统、深入地研究了中国人口转变的阶段划分、影响因素、特点和结果等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主要内容、探索过程、基本经验和演变规律进行了概括与总结,后从丰富和发展世界人口转变理论的角度去认识中国人口转变道路的特殊模式与特殊规律,创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人口转变理论。
每满100减50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怪才辜鸿铭经典作品)
中国人的精神(文化怪才辜鸿铭经典作品)
辜鸿铭
¥12.99
本书是辜鸿铭*影响的著作,书中他以极大的热情将中国传统文化介绍给西方世界,在中西文化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每满100减50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浮生取义——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文化解读
吴飞
¥21.00
“合生取义”,常常被用来赞美自杀的忠臣义士,但这决不意味着,只有“舍生”才能“取义”。毕竟,需要合生的场合很少,但“义”却是每个人在生活日用、揖让进退之间都该看重的。本书通过对华北某县自杀现象的田野研究,在现实语境中重新思考中国文化中“生命”和“正义”的问题,从家之礼、人之义、国之法几个层次理解现代中国人的幸福与尊严。书中的基本主张可概括为“缘情制礼,因礼成义,以理成人,以法立国”。
每满100减50 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报告
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报告
姜晓萍
¥39.00
  本书以我国西部大省——四川省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的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特色为背景,围绕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对四川省社会管理创新发展中社会管理新格局的构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城乡社区治理体制、农地流转风险中的农民权益保障、流动人口及特殊人群服务管理、加强和完善信息网络建设管理、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过程中的公共投资布局优化、社会管理创新的绩效评估、社会管理创新案例与分析等专题进行研究,旨在解析四川省社会发展与社会管理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为四川省进一步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出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每满100减50 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报告(2014)
社会治理创新发展报告(2014)
姜晓萍
¥39.00
社会治理的创新与发展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变迁,是新时期我国进一步推动社会公平正义、确保社会持续稳定和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途径。本书以我国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实践中所积累的经验、形成的特色为背景,围绕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进程中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公民参与、社会服务、风险管理、网络舆情管理、社会组织的发展与管理等领域的焦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旨在解析我国社会发展与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与问题,为进一步推进社会治理体制创新和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和建议。
每满100减50 巴蜀场镇——地理 景观 街区
巴蜀场镇——地理 景观 街区
刘森林
¥37.81
  在长江流域广袤的空间和绵邈的建筑、景观的历史嬗递中,巴蜀场镇的发轫、勃兴及其形态和面貌具有丰富的多样性、浓郁的地域性和一定的典型性。洵如吴良镛院士所说:“巴蜀地区,山川荟萃,场镇、建筑经历代先民之经营,形成独具特色之文化”。多年来,余虽数次入川调查,仍不免存挂一漏万之嫌。在此,要特别感谢以下人员在资料收集方面付出的劳动,他们是解放日报社薛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室内陈设和工程管理高级研修班学员钟瑞嘉,江南建筑设计研究院徐峰。另外,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设计系教师刘清清、上海大学美术学院2012级硕士生陈佳维和2012级博士候选人李刚提供部分照片,2010级硕士生王嫣制作地图,在此一并致谢。
每满100减50 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
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基于北京居民碳排放调查的研究
韩笋生,秦波等
¥28.80
  本书是两位作者四年来对“低碳空间规划与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的成果,是试图将“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等宏大命题与微观层面的扎实调研与实证分析进行对接的尝试。基于两千多户家庭的问卷调查和统计数据,研究对北京居民碳排放与空间形态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深入分析,并由此提出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建议。   本书适合从事城市规划、城市地理、城市生态、城市管理等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以及从事城市规划、建设与管理的实践工作者阅读。
每满100减50 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对和谐社会基本功能机制的探讨
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对和谐社会基本功能机制的探讨
王水雄
¥19.28
王水雄编著的《博弈-结构功能主义(对和谐社会基本功能机制的探讨)》以“博弈结构功能主义”为理论框架,从社会宏观、中观,微观等层面探讨选择、博弈与结构的调整,以及组织分化与社会认同机制,全面总结和提炼和谐社会的功能及其基本机制的内涵。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结论:和谐社会的建构核心的是其基本功能及实现机制的维护与建设,这需要关注物资、货币、权力、影响、价值或者承诺五个不同博弈层次的镶嵌性,以及博弈均衡实现路径的稳定性和开放性问题。“博弈一结构功能主义”有助于推进人们对制度配套问题的理解。
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
和谐中国:全国掀起构建和谐社会高潮
李琼
¥2.40
自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新中国已走过了60年的风雨历程。历史是一面镜子,我们可以从多视角、多侧面对其进行解读。然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文化、教育、科技、社会、民生等领域,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已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60年是短暂的,但这60年带给中国的却是极不平凡的。60年的神州大地经历了沧桑巨变。
资源枯竭型城市投资环境
资源枯竭型城市投资环境
李涛
¥7.71
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投资环境的评价研究,是引导投资者全面、正确认识资源枯竭型城市投资环境的需要。对黄石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应遵循系统性、客观性、针对 性、相对性、时效性原则。为保证评估结果的科学性,用三种评估方法对黄石市投资环境进行评估后发现:用冷热因素分析法对黄石市投资环境评估的结果为中等偏 上,用罗氏等级尺度评分法评估的结果为仅比及格水平略高,用闵氏多因素分析法评估的结果为中等。用三种评估方法得到的结论比较一致:黄石市投资环境为中等 偏上。横向比较发现,黄石在武汉城市圈九个城市中的投资环境综合排名仅为第六,位列武汉、黄冈、孝感、鄂州、咸宁之后,略好于仙桃、潜江、天门。
每满100减50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城市治理创新研究
罗月领
¥14.66
  城市治理创新应该以城市顾客为基点。在城市治理创新的视角下,城市治理内容应扩展为包括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五位一体”领域;城市治理主体应从“单一主体”转变为“网络组织”;城市治理过程应该由“自上而下”转变为“多元互动”;城市治理目标应坚持以人为本。   本书选择了上海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城乡结合部治理创新、举办世博会中的创新、自贸区政府治理创新、城市品牌塑造、城市治理方法创新等领域,深入分析了上海在城市治理创新方面的做法。   本书适合政府创新和城市治理领域的研究者、高等院校公共管理专业的教师和学生、政府官员、研究城市问题的专家学者阅读,同样也适合对中国城市治理感兴趣的普通读者参考阅读。 ?
法国农村史
法国农村史
马克·布洛赫
¥19.84
本书是法国史学家马克·布洛赫的代表作。书中介绍了法国农村从中世纪到十九世纪前农业革命这一时期的历史。着重阐述了法国的土地制度、圈地的形式、畜牧业和农耕的结合、农业革命的进程。
游客满意论——国家战略视角下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进程
游客满意论——国家战略视角下的理论构建和实践进程
戴斌,李仲广,肖建勇 著
¥19.62
《游客满意论》是顺应时代需求,对当代旅游发展程和逻辑程行总结,以“游客满意是当代旅游发展理论的出发,也是大众旅游产业实践的核心问题”论断为中心的一本展现学科前沿的好书。本书通过理论概括、实地调查、经验总结,形成了“旅游是一种短期异地的生活方式”、“旅游时目的地生活环境的总和”、“旅游体验:走在差异与相似之间”、“城市与旅游的融合发展”等一系列知道当代旅游发展实践的重要命题。 此书是历时7年,对60个城市的实践行总结、梳理和理论提升的基础上形成的。
每满100减50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汽车社会交通治理的伦理路径(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胡金东,田宁
¥40.14
本书从伦理视角审视汽车社会交通发展现实及其存在问题,解析其中深层关系,在伦理学、管理学、社会学、交通运输规划、心理学等多学科交叉语境中思考交通治理途径,讨论交通技术步及制度变迁的合理性,提升交通行为规范性,以促汽车社会健康和谐地发展。
每满100减50 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习惯法的当代传承与弘扬——来自广西金秀的田野考察报告(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高其才
¥68.06
本书以广西壮族自治区金秀瑶族自治县为对象,以个案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参与式观察等田野调查方法,全面探讨习惯法的现实表现和当代传承,分析习惯法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积极功能。全书分为上篇“传承篇”、中篇“弘扬篇”、下篇“吸纳篇”共三篇。上篇着重展示“茅标”、借贷、婚姻、互助等当代社会民事关系、社会交往、纠纷解决中的习惯法,揭示固有习惯法的现代传承。中篇着重展示“众节”“做社”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群体关系中的习惯法,描述习惯法的当今形态和现代生命力。下篇着重展示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司法机关、行政机关等对习惯法的肯定、认可、运用,探讨国家对习惯法的现实态度。全书突出现实性、追求全面性。
每满100减50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走向合作的社会(国家治理研究书系)
张康之
¥40.80
张康之教授的《走向合作的社会》是一部立足于全球化、后工业化运动而构想未来社会的著作,在政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学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原理方面都提出了诸多新见解。在本书中,作者提出,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的运动中,这是一场只有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才能够与之相比的伟大的社会变革运动。20世纪后期以来,人类之所以陷 “全球风险社会”之中,遭遇危机事件的频繁造访,都是这场历史性的社会转型运动所致,它使工业社会所建构起来的制度模式、治理方式和行为模式都陷了失灵的境地。在这种情况下,作者探讨了人类走向合作社会的可能性路径,努力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社会变动中去发现支持社会变革的新因素,并从制度、社会治理方式以及人的行为模式等方面描绘了社会变革的前景,提出了基于信任的合作治理理论,展现了对合作社会的基本构想。
每满100减50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中国网络社会研究报告2015(中国人民大学研究报告系列)
刘少杰
¥23.88
本书为中国网络社会发展情况的年度研究报告,全书主要通过列举若干热网络事件,以社会学的视角透析事件背后的社会意识、社会行为、群体特、社会安全等,力图从学术层面对网络社会问题给予解剖和导引。
每满100减50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2016——精准扶贫的战略任务与治理实践
张建明
¥23.70
本书以精准扶贫为主题,对当代中国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体的现实状况,党和政府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扶持,贫困问题的客观存在同为摆脱贫困而做出的积极努力之间的矛盾,为解决某些扶贫无效的问题而应当做出的一步探索等做出了考察分析,主旨在于引起人们对扶贫这个重大问题作一步思考,以期探寻精准扶贫的更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