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本电子书0元读

万本电子书0元读

49元5本 超实用的日本史:轻松掌握100个日本史关键事件(日本史快速入门手册,300+张图解化繁为简地呈现日本史的丰富面相!后浪出品)
超实用的日本史:轻松掌握100个日本史关键事件(日本史快速入门手册,300+张图解化繁为简地呈现日本史的丰富面相!后浪出品)
后藤武士
¥34.80
本书采用图解的形式展现日本史,囊括了日本历史上从史前时期到平成时代的重要事件,如邪马台国、倭五王、圣德太子治世、大化改新、保元之乱、源平合战、南北朝的对立、应仁之乱、战国群雄的纷争、关原之战、江户政治、幕末变革、明治维新等关键节,用明快的语言解说了日本历史与文化的发展变化,辅以丰富生动的插图、表格、世系图及年表,直观简洁地呈现了“ 超实用的日本史 ”。
49元5本 丘吉尔:永不放弃
丘吉尔:永不放弃
温斯顿·丘吉尔
¥46.80
这是一本丘吉尔的演讲集。丘吉尔是一位出色的演说家,尤其是他所做的关于二战的一次次演讲,是二战中*鼓舞人心的讲话。每一篇演讲都以政治家的勇气和视野,从英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号召与不同意识形态下的反法西斯力量结成统一战线,从而获得战争的*终胜利。当丘吉尔重要演讲的收藏达到了八卷之多时,丘吉尔的孙子温斯顿·S.丘吉尔从他祖父所有的演讲中,把自己*喜欢的演讲编选成卷。这部精选集囊括了丘吉尔的一生——从处女作发表到人生*后一天的作品,不仅包括了丘吉尔*好的演讲,也包括了从未被公的不为人知的演说片段。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
[英]迈克尔·提裘提斯
¥35.00
《季风吹拂的土地:现代东南亚的碎裂与重生》是一部关于东南亚现代化程及其面临问题的反思和剖析。作者迈克尔?瓦提裘提斯既是东南亚社会与历史的研究者,又是经历丰富的旁观者。他求学于伦敦亚非学院,后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他长期在东南亚生活,曾担任BBC和《远东经济评论》的记者。基于其亲身经历和专业背景,瓦提裘提斯从东南亚的社会症结与历史重负出发,既有对不同国家社会历史差异性的比较分析,又有对东南亚社会整体性问题背后复杂原因的深刻解读。通过与高层精英或升斗小民的对话,作者揭了东南亚的真实面貌——深骨髓的腐败、被舍弃的人民、愈发*的种族和宗教偏执。凭借记者出身所特有的犀利观察和敏锐判断,作者认为东南亚困局的深层原因主要有三:一是精英分子始终自私自利;二是支持东南亚社会稳定的宽容与包容关系正在淡化;三是外在环境的变化。而对于东南亚的未来,作者的判断严谨中透露着悲观。也许正如柬埔寨的一句谚语所言,“河水高涨时,鱼吃蚂蚁;低潮时,蚂蚁吃鱼。”
德国大历史:一本书通晓2000年德国史
德国大历史:一本书通晓2000年德国史
[德]安德烈亚斯·法迈尔
¥29.50
本书以简明而又多层次的方式人们穿越德国历史,从大约2万年前的气候变化以及随之始的人类重返中欧,直至当今时代。 作者安德烈亚斯·法迈尔成功地将“长时段历史”与“事件历史”两种叙述方式相结合,解析了旧帝国的诞生,并跨越宗教改革和宗教战争,描述了三十年战争之后的德国政治和宗教秩序。人们跟随作者穿过大革命时代、德意志联邦、第二帝国,直至20世纪,看到诸多重大事件轮番上演,看到德国先后经历魏玛共和国、“第三帝国”、两德分裂,并终重新统一。本书是了解德国宏观大历史的纲要式门读物。
49元5本 世纪末的维也纳:弗洛伊德、克里姆特、勋伯格和现代主义的诞生(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奖,欧洲思想史领域经典著作。后浪出品)
世纪末的维也纳:弗洛伊德、克里姆特、勋伯格和现代主义的诞生(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奖,欧洲思想史领域经典著作。后浪出品)
卡尔·休斯克
¥59.88
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维也纳,在政治和社会解体的危机中,诞生了诸多现代艺术和思想成果。创新者们在音乐和哲学、经济和建筑、精神分析等方面,斩断了同某种历史观的维系;这种历史观是他们成长其中的19世纪自由主义文化的核心。本书即探索这一文化转型在特定历史环境中的肇始。 本书出版后在欧美等地的评论界及读者中产生了强烈反响,并荣获1981年普利策奖非虚构作品奖,至今仍受到欧洲思想史领域的重视。
49元5本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毁灭与重生:日本昭和时代(1926—1989)(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古川隆久
¥23.87
日本人为何选择了战争?战争过后,他们失去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日本的昭和时代充满了激变,国家在战前一步步迈向战时体制,在战时树立国家总动员体制,在战后初期饱受饥饿与贫困之苦,然后迎来奇迹般的经济复兴。那是日本遭遇挫败又重新奋起的时代。 日本大学教授古川隆久在*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政治、经济、外交、大众文化的广泛视角,遵循战前、战时、战后的时间维度,用简单易懂的方式,带领读者轻松俯瞰昭和时代的历史全貌。昭和是尚未完结的过去,它留下的遗产至今仍然保持着影响力。这是一部权威学者将昭和激荡的64年尽收其中的“决定版”。
49元5本 拜占庭的赠礼:东罗马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区的文化影响(引人入胜的叙述和较短的篇幅,概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拜占庭的赠礼:东罗马帝国对西欧、阿拉伯世界和斯拉夫地区的文化影响(引人入胜的叙述和较短的篇幅,概述拜占庭帝国的影响。)
科林·韦尔斯
¥44.40
拜占庭帝国又称东罗马帝国,是一个曾经繁荣昌盛、如今灭亡已久的国家。它的首都君士坦丁堡占据水陆交通的要津,也因此成为商业贸易的中心,聚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财富。但是较少被人注意的是,拜占庭帝国还是文化传播的中心,古希腊和基督教的文化从拜占庭向外传播,深深影响了西欧、阿拉伯和斯拉夫世界,并由此塑造了世界。 作者以文化传播者的个人活动为线索,讲述了拜占庭的文化遗产如何向外传播,以及受者对这些遗产又有什么样的态度。作者将文化传播的过程放在历史大背景之下讨论,为读者展现了一幅生动的历史画卷。 ????????????????????
49元5本 启蒙运动(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启蒙运动(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学会编著;陈凌娟译
¥31.92
启蒙运动是一场政治文化运动,旨在彻底改革旧制度的意识形态结构,这场运动主导了 18 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卢梭、伏尔泰、康德这些思想家们高举理性的旗帜,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各种新式理念层出不穷,直至世纪末“人权宣言”将这些观念推至。 本书仔细梳理了启蒙运动发展的历史线索和这一时期灿若星辰的思想家和学派的理论逻辑,观照它们是如何塑造了现代世界的。这种对现代性的塑造,贯穿于整个18世纪欧洲史的多个维度——“明专制”的政治理念的践行,现代国际外交的形成,科学、文学和艺术团体的发展,还有诸如服饰统一、时间管理、官僚政治等当今国际社会的一些基本因素的形成。 另外,本书讲解了这一时期欧洲的扩张对世界其他地区的深刻影响,尤其是太平洋沿岸地区。美国独立战争、西班牙和葡萄牙的殖民地改革、奴隶贸易以及海地革命都与此密切相关。这使得18 世纪的欧洲史俨然就是一部世界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 美国国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国国家地理学会出品的,规模宏大的一组历史丛书项目,是其100多年历史文化内容的培育与积累,共有30种图书。本套丛书内容由考古学家、历史学家、语言学家、地理学家、制图家、摄影师、插画家和编辑组成的多学科团队精心创制。立足于历史与文明的思索,以时间轴展对世界各地文明及人类历史发展变量的解读和记录。本系列书目如下—— 《早期的法老》《埃及帝国》《古埃及的终结》《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中东的王国和帝国》《希腊的起源》《古典希腊》《雅典的陷落》《亚历山大帝国》《罗马:从王政到共和》《罗马:征服地中海》 《罗马共和国的终结》《罗马帝国的崛起》《罗马帝国:黄金时代》《罗马帝国:罗马的陷落》《拜占庭的辉煌》《中世纪欧洲》《伊斯兰的扩张》《基督教王国和十字军东征》《通往东方的新路线》《中世纪的终结》《征服美洲》《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土耳其、俄罗斯帝国与明代中国》《君权》 《大航海时代》《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19世纪的世界》《世界大战》
文明的兴衰:一场纵横古今的人类文明之旅
文明的兴衰:一场纵横古今的人类文明之旅
[日]本村凌二
¥15.47
优越的环境无法诞生文明? 大英帝国从罗马身上学到了什么? 第三次世界大战业已打响? 一切历史都是“现代历史”! 阅读“世界历史”让我们“从历史中学习”并由此“了解过去与现在之间的关系”。本书作者在东京大学人文学院任教了28年。 他用新的理论解释世界历史的重要观点:文明的起源、与古罗马的比较史、当代史、族群迁徙、宗教……一切高深莫测的内容,都变得如此易于理解、生动有趣。
49元5本 黑死病下的日常
黑死病下的日常
[美]约瑟夫·P·伯恩 著
¥39.00
1348年,死神挥动镰刀,整个欧洲笼罩在黑死病的阴影下,学校停课、教堂关门、店铺废弃、邻里远迁、建筑停工……街道上不再有熙熙攘攘的人群,摊贩们的叫卖声变成了尸体搬运工们粗声粗气的吆喝,堆满了尸体和濒死之人的马车嘎吱嘎吱地提醒着所有人死亡的迫近。人们蓦然发现,自己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不但受到了疾病的威胁,而且永远被疾病改变了。 但生活还在继续,在医学院、诊所、家庭、教堂、修道院、传染病院、市政厅以及其他的日常生活场景中,依旧保持着某种程度的生命力,无论是医生还是患者,不管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都在挣扎着适应这个特殊的时代。回溯这段不同寻常的日常,我们会发现:“如果说历史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教训的话,那就是:人类总能战胜自然和人类自身各种邪恶冲动带来的威胁。”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1057-1453)
拜占庭帝国大通史(1057-1453)
总主编 陈志强;本卷主编 陈志强
¥113.00
1057—1453年,从杜卡斯王朝时期到君士坦丁堡陷落,随着物质基础的瓦解、军事体制的崩坏、政治体制的崩溃、精神家园的丧失,拜占庭帝国走向了衰亡。本书深度探讨了这一时期的拜占庭政治、经济、文化等内容,由上下两编组成。上编为“皇帝列传”,以王朝和帝王为序,叙述拜占庭帝国衰亡期的五个正统王朝的政治、军事、外交、经济的历史。下编为“拜占庭帝国的衰亡”,既对拜占庭帝国的衰亡做了综合分析,也从族群政策、世界格局、流亡政权、军事与外交等角度做了专题分析。全书史料翔实,视野阔,在结构上将编年史和专题研究有机结合,从纵横两方面立体呈现衰亡期的拜占庭帝国。
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好望角系列)
病入股肱:日本近代史上的天皇与军队(好望角系列)
加藤阳子
¥70.80
日本近代天皇制是以天皇亲率军队的理念为支撑的,强调天皇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和军人对天皇的绝对忠诚。然而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天皇作为最高统率者的权威发生了巨大动摇,被视为“股肱之臣”的军队也发生了质变。随着军人干政的潘多拉魔盒被,日本一步步走向了战争的深渊。 本书是“日本战争研究第一人”、东京大学教授加藤阳子数十年“战争”研究的集成之作,探讨了天皇与军队关系在近代的发展史,追溯了日本明治建军和立宪的历史根源,延展到日军解除武装和遣返回国的问题,涵盖“日本军队”存在的整个时期。她以清晰的逻辑和明快的笔调分析事实,提出了捕捉历史的新视角,解析了近代日本政军关系的特质,阐述了日本国家决策的背景。通过探讨天皇与军队的关系,回答了长久以来人们的疑问:“天皇为何没有叫停战争?”
49元5本 最后一章:弹雨硝烟中的绝唱
最后一章:弹雨硝烟中的绝唱
[美] 厄尼·派尔;苏振凌 译
¥27.99
本书收录了二战著名战地记者厄尼·派尔的两部作品:他的绝笔作《最后一章》和他描写二战的处女作《在英国》。 《最后一章》讲述了二战太平洋战场发生的故事。作者的足迹涉及马里亚纳群岛和冲绳,与航母领航员、B-29战机飞行员、海军陆战队员等各兵种、各岗位的士兵共同生活,讲述普通士兵战地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喜怒哀乐。这片世界上最广阔的战场让战争变得像慢动作电影。飞行员们花14个小时飞到日本,然后战斗20分钟,再花14个小时飞回来。按摩师成了B-29飞机上的侧翼炮手,卡车司机成了食堂里的厨师,电影院经理当上水手,电话架线员当上海军陆战队员。前往冲绳的甲板上上演即兴音乐会,印第安战士用舞蹈祈求好运。所有人都努力适应着战争。 《在英国》讲述了派尔1940年末前往英国,在这个对抗希特勒的国家的所见、所闻、所感。派尔带领读者在夜幕降临的伦敦街头漫步,在伦敦地底深处的防空洞里度过夜晚,在斯特兰德酒店相对豪华的楼上度过夜晚、穿过考文垂和布里斯托尔可怕的炸弹破坏区,走英伦三岛各地的酒馆,乘火车穿越英国乡村,来到苏格兰和威尔士——同时让读者确切地感受到二战初期英国人的生活,详细描述了日常事物:配给制、燃烧弹、停电、数百万人生活在地下、考文垂的毁灭、英国俚语和幽默等等。当时他们孤立无援,独自对抗轰炸和抵御德国侵。作者用文字向在战争中努力维系日常生活的英国人民致敬。
49元5本 俄罗斯史与英国史探研
俄罗斯史与英国史探研
李景云;张义德
¥26.66
本书是南大学资深教授李景云、张义德世界史研究成果展示,所收文章均是在核心刊物《世界历史》《历史教学》上已经发表的文章,体现了两位教授严谨扎实的学术功底。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俄罗斯古代史研究,涉及俄罗斯君主制、俄罗斯封建领主土地占有制和农奴制经济的特,以及17世纪以前的罗斯文化等;俄罗斯近现代史研究,涉及俄罗斯在近代时期的国家发展、军事扩张,以及在东亚的外交关系等;英国史及西欧中世纪史研究,涉及中古中期的英国议会、英国农民起义、西欧中世纪行会等。
49元5本 罗马:一个帝国的故事
罗马:一个帝国的故事
格雷格·伍尔夫
¥37.20
“帝国”这个概念,产生于古罗马,甚至在今天,罗马的纪念物、文献和制度的痕迹也可以在欧洲、近东和北非找到,有时甚至在更远的地方。 格雷格·伍尔夫讲述了这个庞大的帝国是如何创建的,它是如何在危机中维持下去的,以及它是如何塑造其统治者和臣民的世界的,这是一个跨越1500年历史的故事。罗马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已经成为西方文化词典的一部分,作者对其都行了精彩的叙述,从与迦太基的战争到屋大维败克莱奥帕特拉获得胜利,以及图拉真和哈德良皇帝统治下的领土扩张高峰,到君士坦丁堡的建立和导致罗马终崩溃的蛮族侵。作者探究了罗马之所以成功并如此持久的条件,涵盖了生态、奴隶制和宗教等不同的主题。还将罗马与其他古代帝国以及后来的许多模仿者相比较,生动地展现了帝国鲜明、经久不衰的特征。 正如伍尔夫表明的那样,没有人计划建立一个持续约1500年的国家,然而,罗马终能够在蛮族迁移、经济崩溃以及在其境内发展起来的一系列世界宗教之间的冲突中幸存下来,而在这个过程中,看上去坚不可摧的帝国的形象和神话出现了。          
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好望角丛书)
辉煌与苦难:伊拉克6000年(好望角丛书)
约翰·罗伯逊
¥128.00
如今被称为伊拉克、位于两河流域的广阔土地,曾是古代世界的中心。它见证了王朝的更替——从苏美尔人的城市国家到古巴比伦王国的辉煌,从亚述帝国的崛起到新巴比伦王国的繁荣。它是东方与西方各种文化的交汇,孕育了无数伟大的哲学家、诗人和科学家;它是人类的乐土,一个个勇敢善良的民族在这里安居、融合;它更以富饶的石油资源著称于世,聚集了巨大的财富。 近代到现代的几百年中,它却经历了国家的动荡、战火的燃烧,国民颠沛流离。21世纪,它终于走上了正轨,摆脱蒙昧,迈现代化程。 这片土地何以会成为人类文明的发源地? 在这里繁衍民族凭借什么建立了一个个璀璨的王朝? 这里随处可见的石油究竟是天赐的富贵还是祸根? 几千年的争端、征服、掠夺和如今的和平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历史逻辑? 约翰·罗伯逊经过多年的研究和考证,梳理出一条完整的伊拉克历史的脉络,以翔实的史料和细致的叙述,展示了伊拉克古代文明的兴起,各个王朝的建立与覆灭,近代后遭受战火荼毒的苦难,现代化改革历程的艰辛,全面、深地介绍了伊拉克的过去、现在,并展望了未来,为读者奉献出一部充满趣味又引发思考的历史巨著。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
大英帝国三部曲I:昭昭天命
简·莫里斯
¥66.00
《大英帝国三部曲》以巨大的篇幅,记叙了从维多利亚女王登基到丘吉尔去世的英国历史,叙事笔法光辉生动,涉及不同大洲风貌、各色人物形象和多场战争,辅以作者的实地考察所见,再现了大英帝国从兴起逐渐走向衰落的漫长历程。 部《昭昭天命》追溯了从维多利亚登基到1897年大英帝国扩张侵略的历史,记叙了喀布尔大溃退、印度兵变、祖鲁战争、阿散蒂战争、与布尔人的冲突等战事,也记叙了废除奴隶贸易、澳大利亚土著的消亡、探索尼罗河、爱尔兰大饥荒、万国博览会、爱尔兰自治运动等大事件,展现了19世纪下半叶英国的社会变化、技术发展,以及殖民者视野中亚洲、非洲、美洲、大洋洲不同地区的社会风貌。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1895—1945
“无责任”的帝国:近代日本的扩张与毁灭 1895—1945
商兆琦
¥55.00
本书讲述的是近代日本如何扩张和毁灭的历史,时限上起1895 年,下至 1945 年。从四条线索——内政、外交、战争、历史人物——出发,揭露对外扩张和自我毁灭,这一明一暗、并列前行、交互作用的双重历史程。支撑日本对外国扩张的思想逻辑是什么?导致自我毁灭的制度根源又是如何?天皇、政治家、官僚、民众各自扮演了什么角色? 本书旨在揭示日本帝国形成、发展和崩溃的轨迹,分析诸多历史现象背后的特殊性与逻辑关联,让事实自己说话。
龙头蛇尾:明代中国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龙头蛇尾:明代中国与第一次东亚大战,1592—1598
石康
¥49.00
16世纪末,经过张居正的改革,明朝一扫颓势,年轻的万历皇帝采取积极和颇见成效的边疆政策,延续了明朝的军事中兴,但朝廷党争也愈演愈烈。未来的后金汗努尔哈赤征服女真各部,成为一支不容忽视的新兴力量。宣祖李昖治下的朝鲜饱受党争之扰,内政荒疏,军备废弛。出身卑微的战国枭雄丰臣秀吉平定各方势力,渐次统一日本列岛,始把目光投向大陆。 1592年春,企图征服明朝的丰臣秀吉集结大军于名护屋城,下达了渡海侵略作战的命令,兵锋直指朝鲜。5月,日军登陆釜山,一路势如破竹,朝鲜君臣无力招架,紧急向明廷求援,一场持续六年、投数十万将士的东亚大战由此拉序幕。 在本书中,军事史家石康重视运用中方史料,关注战争动员、战略战术、军事技术、后勤补给和战场环境,分析内政、外交与军事的互动,对围城战、山地野战和海战等诸多战斗细节的描述扣人心弦,立体地讲述了这场大战的来龙去脉。在他看来,万历援朝之役是近代东亚历史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场战争,不仅改变了当时三国的历史走向,也深深影响了今天的东亚地缘政治格局。
49元5本 逐陆记2·中古卷:十字军东征与蒙古人西征
逐陆记2·中古卷:十字军东征与蒙古人西征
曲飞
¥42.00
1095年至1291年,在教皇的号召下,一群狂热的基督徒在近两百年间发起了八次试图收复圣地耶路撒冷的远征,对东西方世界影响深远。1219年至1260年,强大的蒙古人在四十余年内先后行了三次大规模西征,建立起空前庞大的帝国。     本书激情讲述了这一系列发生于中世纪欧亚大陆上的征服战争。伴随着浩浩荡荡的十字军队伍和纵横无敌的蒙古铁骑,传奇人物一一登场,红胡子、狮心王、萨拉丁、成吉思汗、拔都、山中老人……一盘疾风骤雨的欧亚大棋局序幕拉。血火交织中,权力与欲望、梦想与荣耀、贪婪与野心,勾勒出一幅荡气回肠的中世纪历史图景。即将迎来的,是新的时代与秩序。
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
珍珠在蒙古帝国:草原、海洋与欧亚交流网络
[美]托马斯·爱尔森
¥55.00
1221年,在今天的土库曼斯坦,一个被蒙古士兵俘获的女人,声称为保护自己的珍珠而将它们吞下了。她立即被处决,腑脏也被剖出。为了找到几颗珍珠,成吉思汗命令士兵们对每个死在战场上的人膛破肚。具有审美、经济、宗教和政治价值的珍珠,是中世纪的至上珍宝。而成吉思汗的统治,这个历史上疆域广的内陆帝国,是这种至上珍宝的无可匹敌的收集者、支持者、传输者。在《草原与海洋》中,托马斯·爱尔森检视了珍珠作为奢侈品和政治投资对于蒙古帝国的重要性(从帝国1206年建立,历经前所未有的扩张,到1370年分裂和衰落),由此追溯北方草原地区与南方海洋之间形形色色的文化和商业往来。 在本书中,爱尔森首先聚焦于珍珠的获取、呈现、再分配和政治上的重要性,以此显示形成如此广大的游牧帝国的过程中,如何要求对于尊贵商品的大量积聚、管理和移动,以及这一程如何导致一种大陆性规模的新消费制度的生成。爱尔森提出,跨大陆的贸易和海运贸易同时繁荣,塑造了一个有活力的交换体系,将货品从东运到西,从北运到南,其中就包括海量的珍珠。通过追溯珍珠在不同时段的流通,他强调了交换的不同模式——战利品、朝贡关系、市场机制以及互惠赠礼——的重要性。他也阐明了蒙古的市场策略如何不仅利用神话和民间传说,也利用了精于跨文化商业的印度—佛教徒和穆斯林商人创建的海上交流网络。 在爱尔森的分析中,珍珠解释了草原历史中的蒙古例外主义、跨陆地贸易和海运贸易之间的内部关联,帝国政治文化中奢侈品使用的循环模式,以及这类商品对于本地经济和地区性经济的重要性。爱尔森深知聚焦于珍珠不可避免地有放大其重要性且制造失衡之嫌,但他首先表明自己并非在发表一种过度简化的论调,即“珍珠令大蒙古帝国伟大”,他认为,珍珠是诊断性的,而非决定性的,他的目的在于将珍珠作为探知蒙古帝国的政治文化及其对于整个欧亚世界的文化物质和商品流通之深远影响的另一扇窗。
8 9 10 11 12 13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