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樱雪丸日本通俗史新作(全4册)
¥128.00
《从哆啦A梦看日本》 从《哆啦A梦》诞生到如今,已经过去50年。作为一部全世界知名的漫画,它已经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烙印,而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看,《哆啦A梦》的故事背景,其实也像一部日本社会的百科全书。 本书就以《哆啦A梦》作为切入点,仔细聊聊漫画中那些有趣好玩的日本文化梗,看看日本战后社会的生活状况,引导大家更了解日本。 《从日本经典动漫看日本》 以十部经典日本动漫为切入点,通过漫画了解日本历史和日本的社会历史读物! 书中选取了十部可能是作者比较熟悉且风靡大陆的日本知名动漫,有《火影忍者》 《甲贺忍法帖》 《幽游白书》 《棋魂》 《聪明的一休》《银魂》 《浪客剑心》 《KERORO军曹》 《名侦探柯南》和《哆啦A梦》。作者以大家耳熟能详的漫画文本为基础,延伸讲解漫画情节中涉及到的日本历史。 熟知的动漫背后,配以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本书巧妙、又让人产生好奇心的漫画角度,引导大家快速了解日本历史! 《日本战国史入门》 日本战国历史中,日本国内各个割据势力为了争夺天下,斗争了一百五十余年,大小合战数不胜数,涌现出了如织田信长、丰臣秀吉、武田信玄、上杉谦信等众多乱世豪杰,但人们经常忽略那些没有建立功业小人物,其实也是历史洪流中不可或缺的角色。 本书的故事背景是1467年到1616年这一百多年的日本战国历史,从历史进程中小人物角度出发,用一休、北条早云、斋藤道三等数十位主角的口吻讲故事,共同演绎出了日本战国史的别样宏景。这些主角们的共性是:未曾统一天下,但却依然是历史大河中的弄潮儿。 全文以真实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且加入了小说的写作手法,娴熟引经据典,创作出了鲜为人知的日本战国史。 《日本民主史入门》 本日本能够有今日的民主,绝非一蹴而就。从明治时期开始近代民主的萌芽,到大正民主政府昙花一现,再到日本战后民间的不断斗争,制度和人性的激烈碰撞,交错成了一部复杂的日本民主历史。 以五大历史阶段为基础,梳理各大“政治事件”与“民间斗争”等在日本真实发生的事件,生动有趣地再现了日本民主的改革发展之路。 民本、和平、人权!这是一本不回避真实、不夸张结果的日本通俗民主史读本!


《世界简史》(《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盛赞,比尔?盖茨力荐!像经典短篇小说般直接明了的世界史)
促销价:¥3.99|¥59.90
从地球的诞生一直讲到*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赫伯特·乔治·威尔斯再现了人类文明波澜壮阔的历程。威尔斯抛弃了堆积枯燥的史料,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冗长繁杂的历史简化精炼,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再现了世界历史图卷。 威尔斯写作本书的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帮助那些太过忙碌的读者“刷新和修复自己对人类伟大冒险的或已褪色或支离破碎的概念”,因此,“这是一本经过全新规划编写而成的更加概括的历史”。 只需一个晚上,读者便能在威尔斯如小说般的轻快笔调中,读完这本世界史经典。


新加坡通史
¥34.00
本书跳出西方史学研究窠白,纵览新加坡从古至今的历史,重新发掘、整理和解读了新加坡在中华文明、马来文化、印度文化、阿拉伯文化及西方文化的交叉影响下形成的兼容并蓄、融合东西的独特思想与文化。

布达佩斯往事:冷战时期一个东欧家庭的秘密档案
¥35.40
本书通过冷战时期匈牙利秘密警察长达20年的档案,所揭开的一部隐藏了几十年的家庭历史和时代侧记。 冷战时期,苏联集团中的匈牙利,秘密警察通过庞大的告密网,试图全面渗透控制匈牙利的政治生活。作者的父母原是匈牙利著名记者,他们的报道是西方了解匈牙利的重要信息来源。因此他们被视为“人民的敌人”,长期受秘密警察的监控,终因叛国和间谍罪而先后入狱。一家移居美国后,匈牙利政府却又异想天开地试图招募他们当间谍,而美国也对他们进行了几年的监控。书中不只还原了马顿夫妇被告密者包围的经历和遭遇,他们的抗争、坚守、脆弱和勇气,也展现了他们情感和内心的矛盾——夫妻之间相互的感情背叛与灾难中的支撑,父母子女之间的爱与亲情,人性的坚强与软弱,从而使得这本书更为丰富、复杂,具有血肉。


亚洲高原之旅:文明的兴亡
¥49.99
1960年,71岁的阿诺德·汤因比,在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行了五个月的旅行。这位“20世纪*伟大的历史学家之一”,巨著《历史研究》的作者,被这片亚洲高原的魅力激发起智慧火花,以宏大的视野、生动的文字,描绘着多元灿烂的亚洲文明、错综复杂的地缘格局。 这片土地的历史与现实总是难以区分。自二战后分道扬镳的印度与巴基斯坦,处于内忧外患但一直没有放弃现代化努力的阿富汗,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幕后大国……这一幕与历史何其相似:从犍陀罗到贵霜,从孔雀王朝到萨珊波斯,从花剌子模到莫卧儿帝国,从英俄大博弈到冷战,文明的兴亡与角逐,一直是这片土地不变的话题。 相信所有关注这片土地的人都会认同汤因比的感受:不论何时,这里一直是上演人类重大历史事件的舞台,永远值得关注。


右派国家(新版)
¥33.99
美国在短短一代人的时间里急剧右转,以至于如今不论哪一党主白宫,这个国家与欧洲相比——甚至与尼克松治下的美国相比——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明显更保守了:福利不复存在,死刑的传统根深蒂固,反堕胎呼声依然强烈,监管 力度降到了*低的水平;“新政自由主义”的支柱轰然倒塌,保守主义的势力已推到极为广泛的阵线。*近二十年,保守主义已成为美国社会隐秘但中坚的力量,而这本书将告诉我们为什么保守主义能够成功。


罗马帝国的兴盛与衰落(一套尽览罗马帝国的兴亡更迭,全方位、多角度探秘罗马社会!套装共3册。)(汗青堂系列)
¥188.28
作为一个经历了王制、共和制、帝制三种政体并持续存在超过千年的国家,古罗马的历史始终吸引着世人的思考和研究。 本书是一位世界一流古典学家凝聚了50多年的工作成果写成的一部全新的罗马史。作者选取罗马的政治枢纽“罗马元老院与人民”(SPQR)为切,巧妙而深刻地以公元前63年西塞罗对垒喀提林的事件篇,充满热情地向读者讲述了罗马的故事。书中不仅探讨了罗马如何从意大利中部一个无足轻重的小村落成长为疆域横跨三大洲的帝国,还揭示了罗马人是如何看待自己和自己取得的成就的。作者始终同时从外部视角和内部视角描述罗马历史的各个阶段。同时,书中还渗透着强烈的现实关怀,在作者讨论罗马的军事扩张、民主、移民、宗教冲突、社会流动、公民权和剥削等问题时,我们时时都会看到今日世界的影子,从 而明白古罗马对我们为何仍然是重要的。 全书框架宏大,却充满了生动的细节,虽然大量采用了考古学、钱币学、铭文学的*成果,却基本不使用专业术语。作者以平实而幽默的笔触讲了许多故事的“另一面”,挑战了传统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虽然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却生动迷人的罗马。

重新发现欧洲:葡萄牙何以成为葡萄牙
¥26.99
一部内容丰富的葡萄牙历史读本,讲述了历史和环境对一个国家的影响。葡萄牙是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西欧国家,但曾有一段十分辉煌的海洋历史。 从石器时代到古罗马,上古葡萄牙人如何被严酷的环境和政治制度所塑造?苏维汇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又先后为这里留下了怎样的统治痕迹?中世纪,葡萄牙人又如何收复了失去的土地?再后来,他们和强大的邻国西班牙又发生了怎样的统治权斗争?15-16世纪,是葡萄牙的高光时期,涌现了著名航海家达·伽马和恩里克王子,一跃成为全球帝国,囊括了巴西、西非、亚速尔群岛和马德拉群岛,直到*近200年才始走向衰落,在20世纪它在欧盟中又扮演者怎样的角色?作者布莱克教授为您娓娓道来。


希腊精神
¥11.02
希腊是西方文明的黎明,也是人类文明灿烂的时光。在谈论希腊的著作中,《希腊精神(精)》极具吸引力的一本。依迪丝·汉密尔顿专著的《希腊精神 (精)》介绍了希腊鼎盛时期的作家,如品达,如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阿里斯托芬,如希罗多德和修昔底德等;介绍了古希腊的文学、艺术、宗教;介绍了古希腊人的精神与理性以及古希腊人对待世界的方式等等。作者用优美的文笔描绘了希腊辉煌时代的思想和艺术成就。


文明的故事
¥6.99
《文明的故事》是一部通俗的世界文明史书,本书论述了从地球的形成、生物和人类的起源直到现代的*次世界大战为止,横跨五大洲的世界历史。它没有严肃史著的学究气,而且比那一时代的许多著作都要早地摆脱了民族主义乃至欧洲中心论的褊狭。书中关注人类文化的遗产,包括思想、文化、宗教等遗产,而这是人类文明历程中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


第一次世界大战:繁荣的幻灭
¥27.00
“一战”门普及读本,牛津大学教授、撒切尔政府顾问经典之作,200多页看清“一战”全貌。 ? ? 20世纪,科技的大发展让上至政治家、知识分子,下到市井民众都相信:世界在步,科学将拯救人类。“一战”就是从这样的繁荣和步中脱胎出来。世界文明的龙头欧洲内战不断,继而演变成世界战局。事实证明,表面的欣欣向荣,不过是人们的幻觉而已。 ? ? 战争爆发后,人们的又一个幻觉是:战争将是短暂的。然而,1914年的马恩河战役戳破了幻想的泡沫,人们始领教到真正的现代战争的威力。上千万人死亡,四个帝国被摧毁,甚至战胜国也遭到了严重破坏。“一战”把人类从19世纪强行拖20世纪。1914年的欧洲就像是一尊众人仰慕的巨像,4年之后,这片大陆面临着从经济到社会、从生活到梦幻的灾难性破碎。诺曼·斯通在本书中,改变了以分析为主的历史专业写作方式,转而以叙事为主,穿插新颖独到的见解,深度解读20世纪欧洲各国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关系,真实具体地刻画昔日的文明中心,简洁有力地勾勒出“一战”这个20世纪重大又复杂的论题。


佩里·安德森欧洲史三部曲(《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社会的过渡》《绝对主义国家的谱系》《新的旧世界》)
¥27.99
《从古代到封建主义的过渡》涵盖了从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奴隶制国家形成到公元15世纪欧洲封建主义危机这一漫长历史时期中的欧洲生产方式、社会结构和国家形态的演变过程。 本书探讨了封建主义在主要西欧国家,如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意大利、葡萄牙、西班牙等国所形成的不同途径和特点,揭示了东欧诸国封建化进程中不同于西欧国家的特征,分析了斯堪的纳维亚、地中海和巴尔干各国的封建化情况,在此基础上全面阐发了封建主义在当时所表现的经济进步和社会进步。其间,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古代中世纪史的某些观点和看法,作者也作了分析和评论。


日本社会史研究(精)--《南开史学家论丛》第四辑
¥46.80
《日本社会史研究》约47万字,纳《南史学家论丛》第四辑,作者为南大学李卓教授。本书从社会史的视野考察日本,即探讨日本文化的风土——作为文化承载者的人群状况,分析日本历史上社会结构的变化及社会关系、社会群体和社会生活。本书阐述日本历史发展程及其特征,而从中日比较研究的视野,分析近代以来中日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的原因。本书反映出作者对于日本社会传统文化根基有别于中国的宏观思考,对于当今理解日本的国民性以及日本人的思维模式具有较大的参考价值。


以色列漫话
¥15.00
犹太民族究竟是怎样一个与众不同的民族?经历过怎样的苦难与辉煌?以色列是如何发展农业的?以色列城市是如何兴起与发展的?今天的以色列又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厚重的文化、非凡的历史让许多人对以色列充满了好奇,而《缤纷以色列》这套丛书能够帮各位读者揭它们神秘的面纱。丛书的作者既有中国与以色列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之前位应邀访问以色列的学者,也有研究以色列多年的青年学者,每位作者力求以精炼的语言、独特的视角、相对客观的态度,将真实的以色列展现出来,同时配以诸多珍贵照片,图文并茂,使图书更具可读性和趣味性,向读者们勾勒出一个鲜活的以色列,让读者在短时间里对以色列有较为真切的了解。同时,目前国内尚缺少这样一套全面系统介绍以色列的普及读物,本丛书的出版将填补这一空白,有利于帮助国内读者全方位地了解当代以色列国家的国防军形象、犹太人历史、农业模式、都市文化等方方面面。 本书阐述以色列作为一现代民族国家的各方面基本情况,包括:政体、议会、司法、政党;国家的象征国旗、国徽、国歌;人民、社会等。现代以色列国自身发展具有极大的独特性,人口从1948年建国时的60万增长到目前的900多万,加之国内的犹太人来自全世界的90多个国家和地区,社会不仅因此呈现多元化,而且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城市化、经济创新化、交通现代化、交往国际化、信仰多元化、生活多样化成为今天以色列的重要特征。这方面的阐述成为本书的主调线。


全球通史(3)
¥69.99
《全球通史》为美国著名作家塞缪尔·古德里奇最负盛名的作品,曾深刻影响了美国的大众历史文化观,其影响力被认为与《常识》《瓦尔登湖》《联邦党人文集》等经典作品并驾齐驱。全书通过七大板块、五百零七章共六册的内容将世界自人类诞生至19世纪中期的全球历史详细生动地讲述出来。作者十分注重地理、历史知识的结合,将全球视角下不同文明的历史发展脉络、政治、经济、军事、风俗、生活状况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以展现民族或国家发展、互动的历史视野和绣花针般的笔触,在呈现前人研究成果的同时,也带给读者沉浸式的阅读体验。全书没有采用一般的世界通史按时间段来分别讲述不同地区历史的方式,而是采用分地区讲述单个国家或地区古往今来的历史,这对门级的读者而言,更容易清晰准确地把握历史发展的脉络而不至于引起混乱。可以说,这部《全球通史》不仅显现了独特的全球性视角,还富于深刻性、独到性,是名副其实的具有全球眼光和智慧的通史巨著。


日本帝国衰亡史
¥90.09
约翰·托兰获得普利策奖的代表作《日本帝国衰亡史》以日本于1936年至1945年间的一系列政治决策和军事行动为线索,全景展示了日本在中国、东南亚和太平洋由扩张到衰败直至终投降的历程。托兰立足于大量真实档案、访谈,经由反复调研和修订,既披露了日美高层的诸多军事外交细节,也描绘了普通士兵、平民的情感和命运,视角多元,记叙细腻。全书始终营造出一种真实的在场感,兼具战争史与政治外交史的双重性质。 作为一名历史写作者,托兰将历史的事实与人性的戏剧紧密编织,精心书写了一卷引人胜、发人深思的编年史。为写作此书,托兰历经数年实地调研,查阅上千份档案,依据五百多次采访对话,记录下从公卿贵族到士兵平民的亲历者心声,深刻反思了人性与战争、历史与命运。正如他在《日本帝国衰亡史》前言中所说:“历史教训绝不简单,那是人类本性的反复呈现,而非历史在重复。”


迈尔斯教授讲世界历史:中世纪史
¥6.99
《中世纪史》为美国著名历史学教授迈尔斯编写的中世纪史教科书。它叙述了自西罗马帝国至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期间的历史。本书结构清晰,体例完善,语言优美,“阅读的时候有一种纯粹的语言之美”,而且“因为它们作为历史文献的重要性”而备受赞誉,是一部真正的学术性与通俗性完美融合的历史著作。


草与禾:中华文明4000年融合史
¥14.99
这是一部4000多年的中华文明的演变史。4000多年前,中华大地上出现了星星的史前文化,一路走过商周秦汉、三国两晋到唐宋元明清,也走过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契丹、女真蒙古,走到大一统的清朝。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古人们是如何突破语言、宗教、习俗的隔阂,互相理解,互相学习,*终塑造了中国的呢? “草的世界”与“禾的世界”是指哪里?又有何不同?为什么多个朝代的和亲献贡策略会时不时地失效呢,游牧民族是怎么考虑的?为什么匈奴龙庭不停迁移?鲜卑人创立的北魏为何执意迁都洛阳?安禄山造反是草原各势力博弈的结果?金朝皇帝还会被大臣板子,谁才是谁的主子?华夏的“任督二脉”是大运河通的吗? 本书从多个角度观察对中国历史走向影响巨大的华夏文明与草原文明之间数千年的碰撞、互动、融合过程,尤其强调了两种文明如何协调自身,如何呼应对方,如何选择文明的发展方向,如何不断演,*后融合成璀璨耀眼的中华文明。这是一部宏大的中华历史作品,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的来处,从而更好地理解国家、民族和未来。

奶酪与蛆虫
¥25.99
多梅尼科•斯坎代拉,一位普通的磨坊主,生活于16世纪意大利东北的弗留利地区。他能读会写,读过《十日谈》、意大利本国语言版《圣经》和曼德维尔游记之类的书,也能用自己的语言重述它们。他先后面对乡邻、神父和宗教法庭的法官,表达自己的情感,阐述自己对教会和世界的看法。如果有机会觐见教皇、国王,他也想要慷慨陈词。 他不相信基督救赎,怀疑圣经文本,讥讽洗礼等诸圣事不过是一桩生意。他说上帝是一缕空气,视众天使为奶酪中的蛆虫。他大声指斥压迫穷人的教士、贵族,呼吁教会放弃特权、返朴归贫,甚至渴望发起一场激的宗教改革。对他的两次审判相隔十五年,亲朋的退避、教士的斥责和审判官的威吓,皆未动摇他“离经叛道”的立场和信心。 终,在近乎默默无闻中度过一生之后,由于教皇的直干预,他被宗教法庭下令烧死在火刑柱上,就死在大名鼎鼎的布鲁诺被烧死前夕。 金茨堡在错综复杂的审判档案和精英文化、低层文化之间穿梭游走,编织了一个结构巧妙、叙述迷人的故事。通过磨坊主多梅尼科的眼睛,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普通人的生活和思想世界,他的奇思异想、喜怒哀乐和挑战权威的决心,16世纪欧洲大众文化的瑰丽图景乃至欧洲宏大的历史画卷也徐徐展。


战争艺术史:古典时代的战争(卷1)(从希波战争到罗马共和国恺撒时期)
¥35.99
在德尔布吕克撰写的四卷作品中,卷讨论了从希波战争直至恺撒麾下罗马武功的全盛时期的战争艺术。第二卷主要论述早期日耳曼人,但也论及罗马军事机器的衰落、拜占庭帝国的军事组织和封建制度的起源。第三卷用于论述战术和战略在中世纪的衰败,乃至近乎消失,其结尾部分展示了战术形式在瑞士-勃艮第战争中的复兴。第四卷将战术方法和战略思想的发展一直论述到了拿破仑时代。 这部著作的根本目的,是在国家体制与战略战术之间建立起联系。本书的写作目的不在于战争艺术本身,而在于认识世界史。 在本书里,汉斯·德尔布吕克运用还原历史的方法。搞清楚过去战争中那些“微不足道的事件”和“琐细的事实”,只要历史学家知道过去的战斗在其中发生的地形,他就能用现代地理学的所有知识核实流传下来的报道,以一种合乎逻辑的方式重构过去的战术,依靠这个方法,德尔布吕克能够以合乎逻辑的方式再现某单个战役的详细情况,这有一种单纯的古史研究意义,更让现代的人们从中获得教益。 德尔布吕克对战术单位演变的论述被称作他对军事思想的重要贡献之一。经过研究,他确信罗马人在军事上的至上地位是其用兵灵活性和机动性的直结果,而这些又来自他们军队的战术组织形式。正是战术单位的复活而非火器的引导致了封建战争的终结。德尔布吕克对战术单位的出现予以的关切不仅使其军事史具有一种连贯性,而且显示了被他认作全书之本的那个论题,即政治与战争的相互关系。他指出,在每个历史时期里,政治的发展与战术的演密切相连。 德尔布吕克的全部军事学说当中引人注目的部分,在于所有军事战略皆可分成两大基本形态。种战争方法称为歼灭战略,第二种战略为消耗战略。这是他对克劳塞维茨战略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各分卷简介 《战争艺术史:古典时代的战争》详细地分析了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的军事战术和战略。作者德尔布吕克通过对战争中兵力对比、战场环境等诸多要素的求证和分析,客观地重建了古典时代的几次著名战役,包括从波斯战争到伯罗奔尼撒战争、亚历山大的征战以及第二次布匿战争。 《战争艺术史:蛮族侵》主要讲的是古罗马与日耳曼民族的冲突、古罗马军制的解体以及民族大迁徙。作者德尔布吕克通过对日耳曼社会、军事生活的分析,以及古罗马中后期社会经济生活的变化,讨论了古罗马军制解体的原因和过程,探讨了民族大迁徙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对罗马社会的冲和破坏以及东罗马试图恢复霸权的努力。 《战争艺术史:中世纪的战争》内容讲述的是中世纪的战争。作者德尔布吕克讨论了中世纪的封建国家、骑士以及十字军东征、奥斯曼土耳其以及瑞士联邦的国家和军制,客观地重现了多次著名的战役,包括霍亨斯陶芬王朝对意大利的多次征服、条顿骑士团对普鲁士的征服、胡斯战争、瑞士人发动的多次战争等,着重刻画了查理曼大帝、奥托大帝、狮心王理查德、腓特烈一世等诸多军事政治人物。 《战争艺术史:现代战争的黎明》详细地讲述了从文艺复兴到拿破仑战争欧洲近代的战术演和战略思想。作者德尔布吕克讨论了近代步兵的建立、火器的使用,以及方阵和骑兵的组建,跨越佣军、常备军和国民军三个军事时代,重现了拉文纳会战、诺瓦拉会战、白山会战、布赖滕费尔德会战、奥尔米茨会战等多次著名的战役,通过火器的不断演以及它在历次战争中所担当角色的不断变化,通过古罗马军制的复兴以及由此诞生的近代军制,探索近代战术的演方向。通过马基雅维利、腓特烈、拿破仑对战争的深刻理解和成功实践,展现了战略思想的不断演。 《战争艺术史》是世界公认的战争史方面的权威著作,全书使用现代科学方法来对旧有史料行精密分析,德尔布吕克可谓是前无古人。对于喜爱研究战史、战争、战略的读者,本书应列为之书。不管从作品时间跨度和对历史、军事史等领域的影响来比,很难再有一本同类型的产品。


伊朗四千年
¥58.99
伊朗,面貌神秘的东方古国,中东动荡地带的心脏,世界目光的聚焦之所。公元前6世纪时它已成为横跨亚、欧、非三洲的世界性帝国,也留下了丰富的政治治理遗产和文学艺术瑰宝。我们该如何认识伊朗,如何理解它当下的国际地位? 两位作者一位是伊朗设拉子大学和德黑兰大学前校长,一位系法国知名中东史学者,随着他们的讲述,伊朗4000年的历史画卷在我们面前徐徐展。在这里,埃兰文明、波斯文明、希腊文明、突厥文明、蒙古文明、阿拉伯文明交替与碰撞,一个一个王朝建立又灭亡。它们采用了怎样的行政体系,留下了哪些璀璨的文化,推行过怎样的宗教政策? 一个个鲜活的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共同塑造了伊朗的过去。居鲁士大帝、霍斯劳一世、阿拔斯一世,疆拓土,建立治世,写下这片土地的辉煌与荣耀;哈桑·萨巴赫、鲁米、塔荷蕾,杀手、诗人、传奇女性,为历史添上了神秘与浪漫的色彩。 叙述式的写作是这本书的特,使得这部严肃的历史著作情感丰沛,且趣味盎然。作者查阅大量史料,对伊朗历史行了全景式呈现,读懂它,便掌握了理解伊朗的钥匙。